生态给养理论在外语教学领域研究的文献综述

2022-07-13 06:55王思遥郭鸿雁
现代英语 2022年5期
关键词:外语教学定义概念

王思遥 郭鸿雁

(宁夏大学,宁夏 银川 750021)

一、引言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二语习得领域的研究越来越注重社会文化及语境因素对语言学习者的影响,从生态视角审视语言教学,教学环境就相当于一个生态系统,语言学习是一个整体的、复杂的过程(Van Lier,2004)[13],处于不断的动态发展中。考查二语习得研究的生态视角将二语习得过程的心理、社会和环境等方面有效相互联通,为外语教学提供了新的理论研究范式。文章将对生态给养的定义、发展以及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情况进行说明和评述。

二、生态给养的定义及发展

Gibson(1966)[3]在The Senses Considered as Per-ceptual Systems中探究视觉知觉理论,并在此书中最早提出“给养”这一概念。Gibson将给养定义为“环境为其中的动物提供或配给的东西,也许是好的,也许是坏的”,认为给养的转化是“行动者与环境之间的互动”(1979:127)[2],而环境则为动物采取行动提供了积极或消极的资源和互动机会。

Gibson对给养的定义强调了三个基本属性:(1)给养指在环境中为行动者提供行动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的存在与特定的行动者的行动能力密切相关。(2)给养的存在是独立于行动者的经验、知识和文化背景所决定的感知能力,或者存在,或者不存在,没有中间状态。(3)给养不会随着行动者需求和目标的变化而变化。例如,水平、光滑、且对某种动物来说足够大(相对该动物的大小)也足够硬(相对该动物的重量)的地面,对该动物来说就具有支撑作用;因此,它能提供站立、行走和跑动的给养;但是它不像水的表面一样能够沉入游泳(Gibson,1979)[2]。其中“支撑作用”就是地面的物理属性,而“站立”“行走”“跑动”都是动物感知到的给养,不同的动物可能会感知到不同的给养,从而采取不同的行动,但是地面的“支撑作用”这一客观属性又独立于动物的感知能力而存在。

给养这一概念自Gibson(1966)[3]提出以来,逐渐得到了学界的关注,各个领域的学者纷纷开始关注和研究,如人机交互、多语学习与多语现象、外语教学、生态语言学。

Norman最早将Gibson的给养概念引入人机交互领域,他认为“给养是事物被感知到的和实际的属性,主要是那些决定事物如何被使用的基本属性”。此外,Norman(1988)[5]指出,给养的感知来源于大脑对事物的解读,而这种解读取决于个体已有信息技术知识及其使用经历(1988:219),且产物用途在感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就与Gibson所强调的重点(对世界的直接感知)有所不同,即Norman的焦点在于怎么改变(设计)环境,从而更容易感知。

在外语教学领域,美国语言教育家Van Lier在Approachestoobservationinclassroomresearch:Observationfromanecologicalperspective(1997)[14]一文中最早将给养这一概念引入到外语教学领域。Van Lier(2004)[13]对给养的定义是教师引导下的语言学习机会。他认为语言学习不是简单的由教师向学生传输的固定符号;相反,语言学习是“包括身体、认知和社会活动的复杂过程”,而给养这一概念则把这些过程连接在了一起。Van Lier指出,给养的转化是感知(perception)、解读(interpretation)和行动(action)三者间的不断循环的互动过程(如图1):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知到互动学习机会,对其进行解读,并采取相应的行动;学生采取的行动会对其造成一定影响,进而影响着学生对给养的进一步感知、解读和行动,以此循环往复。

图1 给养三要素关系图Van Lier(2004:92)

自Van Lier将给养的概念引入外语教学领域之后,相关研究学者大都采用其定义及解释。其中,Miller(2005)[8]根据自己的实证研究对给养的定义给出了自己的理解。Miller(2005)认为,给养即为学习者和教师通过课堂上的合作性话语产生的反馈循环。

三、生态给养理论在国内外外语教学领域的研究状况

给养(affordance)这一概念自Gibson(1966)提出以来便引起多个领域的关注与研究,在外语教学领域由Van Lier(1997)最早引入。作为生态视域下语言教学的核心概念,给养(affordance)体现了人与环境整体、动态的关系,并为人的感知与行动提供了基础。近年来,从生态给养角度审视外语教学的研究越来越多,理论基础日益完善,相关实证研究也不断增多。其中,国外给养研究的理论基础较为扎实,实证研究成果也较为丰硕;国内虽起步略晚但发展较快,理论研究主要集中于概念引入和框架设计,缺少细化、深入的理论研究,实证研究也相对较少。

(一)理论研究

从理论解读方面来看,外语研究领域的“生态给养”文献主要包括给养的概念解释、特征描述、框架设计、启示作用、分类阐释及研究综述。

其中,国外关于给养领域的理论性研究自Van Lier(1997)将给养引入外语教学领域之后得到逐步发展。根据何艳华等(2019)[17]在其文章“国外给养理论研究可视化分析”中基于CiteSpace软件进行的可视化分析,共有八份文献属于给养理论应用于语言研究领域的奠基性研究。笔者对八篇文献进行一一筛选,发现以下六份文献属于给养领域的理论性研究:Van Lier(2000)[12];Kramsch(2002)[4];Larsen-Freeman[7];Van Lier(2004)[13];Lantolf和 Thorne(2006)[6]和 Kress(2010)[5]。

国内理论性文献较早引入给养理论的包括吴文(2011)[21];贺斌、祝智庭(2012)[15];秦丽莉、戴炜栋(2013)[20]等。其中,吴文(2011)详细介绍了二语习得领域从传统理论到社会文化理论再到生态语言教学理论的发展,提倡采用生态语言教学观对传统理论下语言教学走向的极端进行改善;贺斌、祝智庭(2012)围绕对给养的基本定义、演变发展、应用情况进行梳理,界定了环境给养的定义并总结了给养设计的六大原则以及给养设计的技术过程,为学习环境设计实践提供有益参考;秦丽莉、戴炜栋(2013)指出传统任务教学研究对语言学习的社会文化环境和整体过程的关注不足,进而提出借用社会文化理论构建“生态化”任务教学的创新模式。

结合国内外主要理论研究可以发现,目前生态给养在外语教学领域的理论解读日益丰富,相对来说,国外相关研究侧重于细化给养理论,论述其在不同情景下的应用;而国内相关理论解读侧重于对给养这一生态心理学概念的介绍与引入,总体来说多为他文转引,缺少吸收、创新与进一步细化的探讨。

(二)实证研究

有关生态给养在外语教学领域的实证研究不多,经笔者搜索与分析,现有研究主要聚焦于对给养转化情况和影响因素的探究,以及对框架设计的效果验证。

国外外语教学领域基于给养理论的实证研究内容主要是关于:(1)海外留学语言学习经历;(2)课外语言学习;(3)课内语言学习;(4)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5)外语教师发展等。

Allen(2010)[1]采用问卷调查、学习日志和访谈调查了18名法语专业的国外留学生,探究他们与以法语为母语的人的互动接触,并研究每种互动接触在多大程度上被他们看作是有价值的给养;Murray和Fujishima(2013)[9]采用学习历史陈述、访谈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社区学习空间能为学习者提供课堂内无法获得的给养,有助于他们在社区学习中的发展;Thoms(2014)[11]采用访谈、课堂观察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发现课堂上教师重构学生发言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语言学习给养。

国内相关实证研究主要包括:给养框架设计的效果验证和课内语言学习的给养。

秦丽莉和戴炜栋(2015)[19]采用英语学习历史陈述、课堂观察、半开放式访谈相结合,对四名学生展开个案调查,探究其在大学英语课堂中如何感知、解读的学习资源和互动学习机会,并通过行动将它们转化成给养;马牧青(2018)[18]的博士论文构建了给养转化影响因素的研究模型,并进行了验证,提出了给养转化影响因素的四个核心变量:感知给养、自我效能、社群影响和便利条件;何艳华(2020)[16]的硕士论文采用生态给养理论作为理论基础,探讨大学英语翻转课堂上学生对给养的感知、解读及采取的相应行动。

四、结语

综上所述,生态给养的概念自提出以来就得到各个领域的关注,在外语教学领域,国内理论研究侧重于对给养的介绍与引入,且多为他文转引,缺少吸收与创新,也未对相关概念进行深入的探究;而实证研究虽然研究日益增多,但仍存在诸多空白与不足之处:现有研究多集中在课堂教学上,且多关注综合性语言课堂或阅读、口语的研究,几乎没有学者探究计算机辅助教学下课后写作任务完成过程中生态给养的转化。

目前国内外文献只有较少研究并同时关注AWE反馈、教师反馈及同伴反馈,且在英语写作教学研究中,国内外几乎没有文献涉及生态给养理论。因此,本研究以生态给养理论为理论基础,拟设计批改网——教师——同伴三维作文评价反馈,综合三种反馈方式的优点,从学生视角出发,深入探究自动化写作评估(AWE)环境下三维作文评价反馈与学生的互动过程,探讨三维作文评价反馈过程中学生生态给养的转化,对比分析三维作文评价反馈提供的积极给养对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有无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外语教学定义概念
以爱之名,定义成长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概念飞行汽车,它来了!
严昊:不定义终点 一直在路上
定义“风格”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Washback Studies Used in Practice Teaching
The Connection Between “Wolf Child” Story and “Poverty of Stimulus” Argument
古代的时间概念
深入概念,活学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