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丽楠
(内蒙古博物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加强科普教育,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是增强青少年创新能力的一项基础性工程。 青少年是科普教育的重要对象,激发他们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态度,对于激活科技创新潜力、保障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顺利实施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博物馆与学校的合作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 国家对馆校合作的政策推进力度不断加大。 2015年教育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文教结合、完善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功能的指导意见》(文物博发〔2015〕9 号),明确了建立馆校联合长效机制的保障措施。 2020年教育部和国家文物局又联合印发了《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文物博发〔2020〕30号),特别强调推动博物馆教育资源与学校需求的有机衔接,更加明确教育主管部门、中小学校、文物部门与博物馆各自在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责任分工和具体要求。如何开发和利用优势资源,在馆校合作的背景下更好地开展青少年科普教育需要学校和博物馆共同探索、实践和创新。
学校是开展教育的专门机构,学校教育属于正规教育,是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由专职人员承担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全面系统的训练和培养活动。 学校开展科普教育,是以班级为单位,以教师为场所,以教材为依据,以听、视、讲为手段,对特定数量的学生、在固定的时间、就特定内容所进行的理性教育。 因此,学校科普教育是基于自然、物理、化学、地理等学科进行的基础知识学习,在教育形态上,有着严密的组织结构和制度,有稳定的场所、教育者、教育对象和教育程序,专门性和稳定性较强;在教育内容上,注重完整知识体系的构建,符合青少年的认知规律,更具连续性和系统性;在教育手段上,学校科普教育以教师、课本和课堂为中心,传统讲授为主的教育模式,形式相对单一。
博物教育属于社会教育的范畴,在开展青少年科普教育过程中具有直观性、多样性、互动性等特点。 藏品是博物馆最独特的教学素材,“以物证史”是博物馆教育的特色。 有研究表明,通过观察实物获取的信息比阅读文字获得的信息印象要更加深刻, 那种好奇、新鲜、刺激的感受会在以后长时间内被回忆起来并重复使用。 博物馆科普教育是基于实物的探究式学习,形象的展品让抽象知识变得更加立体生动。 除了藏品和展览之外,博物馆还有真实有趣的场馆环境和科普设施,丰富的文化资源、信息资源、科普价值等,为青少年带来更加广阔的科普活动场所,更加多元的科普教育内容。 博物馆科普教育的形式更注重互动性和体验性,通过展厅参观、实物演示、实验操作、模型制作等方式提高科普教育的趣味性和亲和力,让青少年以相对放松的方式,主动、快乐地获取知识。
馆校合作是指博物馆等文化场馆与学校为了共同的教育目的、 面对共同的教育对象而共同承担、相互协作开展的学习活动。 加强博物馆与学校之间的合作,能促使双方更好地发挥各自的教育职能,形成差异化互补,对博物馆综合资源进行有效利用,对学校基础学科进行充实和完善,对在校学生拓展学习环境,提升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以学生进馆参观、博物馆进校园宣传为主的馆校合作模式较为常见,参观时人数较多,方式单一,容易出现“走马观花”式学习,而进校园开展的大多是临时性、零散性科普活动或讲座,与课堂教育脱节,导致馆校合作缺乏持续性且合作不深入。 博物馆和学校应建立成熟稳定的长效合作机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可以作为馆校合作的发起者、激励者和评估者,他们的大力支持和政策推进,会让馆校合作事半功倍,资源共享渠道和沟通平台的搭建也会更加便捷通畅。 博物馆和学校可通过签订共建协议、建立第二课堂等形式进行长期合作,在合作项目开发上要和校本教学进行深度融合, 并建立完善的效果评估和沟通反馈机制,保障馆校合作常态化开展。
馆校合作过程中,博物馆和学校分别扮演着“供给方”和“消费者”的角色,依靠博物馆单方面的规划主导,难以激发学校的合作热情。 博物馆有实物资源,学校有教学经验,二者应为了普及科学知识、提高青少年科学素养这一共同目标通力协作、双向联动。 博物馆开发的青少年科普教育项目应以需求为导向,要符合青少年认知规律和学校教学的需要,还要有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且馆内、馆外均可实施,有效衔接学校课堂教学和课后服务需求。 学校也应将博物馆科普资源与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和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有机结合, 构建中小学生利用博物馆学习的长效机制。 双方要充分发挥自身功能,进行资源共享和互补,共同研发科普教育产品,实施科普教育活动,以提升青少年科普教育效果。
在互联网交互融合的大背景下,馆校合作要在理念上不断创新,在技术上与时俱进。 依托大数据了解学生需求,从而在开发科普教育项目时更能契合学生特点,更具科学性和针对性。 博物馆还可以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等平台推送科普内容,让师生随时了解展览信息、活动资讯,提供馆校合作科普教育活动的预约服务等,保障学生与教育人员互动的及时性。 同时,加强对博物馆线下资源的深度挖掘和创造性转化,通过云直播、短视频、H5 互动、微课等形式进行线上科普教育,打破时空限制,构建均等化、广覆盖的科普教育网络。
教育人员是馆校教育资源研究、开发和实施的一线人员,也是科普教育队伍的主力军。 加强博物馆教育人员和学校教师的合作交流有助于馆校合作理念的统一,有利于科普教育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 建立规范化、常态化的科普教育人员培训体系和有效的激励机制, 博物馆教育人员帮助学校教师熟悉馆藏资源,了解博物馆“研究性学习”“发现式学习”的理念和做法,提供项目策划和实践操作方面的指导,学校教师帮助博物馆教育人员熟悉教学计划、教育目标和学科知识,了解教学语言的使用、教学资源的编排、学生特点的分析和教学行为的实施,为馆校深度合作开展青少年科普教育,壮大人才队伍,提供人力支持。
“行走中的博物馆” 是内蒙古博物院开展青少年科普教育的重要项目,已与呼和浩特市新华小学、苏虎街实验小学等多所学校建立长期合作机制,遵循“重体验、重参与、重过程”原则,将博物馆资源与学校教学内容、青少年认知特点相结合,开发了一系列科普课程。“行走中的博物馆”有明确的课程目标、完善的教辅材料、丰富的教具与教育包、 多样的课程形式和有效的课程评估,形成了科学、规范、系统的博物馆科普课程体系。
“行走中的博物馆”科普课程在主题的选择上结合馆藏资源和学校科普学科内容,以内蒙古博物院“远古世界”“亮丽内蒙古”“草原神舟”展厅为主线,对标中小学科学、地理、生物等学科教材,围绕动植物资源、生态环保、航天科技等主题进行课程开发,强调科学性、知识性、探究性、互动性、趣味性。 内蒙古博物院将青少年划分为学龄前、小学低年级(1~3年级)、小学高年级(4~6年级)、初中、高中和特殊教育青少年六类,在课程目标、内容、教学方式、难易程度上进行分众化实施,形成逐层递进的分段科普课程体系。
“行走中的博物馆”课程策划和实施团队是由博物馆教育人员和学校教师共同构成的, 双方经过多次沟通了解彼此需求,总结了馆校科普资源和教育优势,共同梳理了青少年科普教育知识点,开发科普课程。教学方案、PPT、学习单等教学资料的编写,演示模型、教育包等教具的制作,互动游戏、科学实验、手工制作等实践环节的设计, 都是学校和博物馆双向互动与合作的过程。
科普课程开发的首要环节是确定教育目标, 要实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逐层递进,不仅要普及科学知识,更要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增进学生对自然、科学的热爱,激发科学兴趣和情感共鸣。 以瀚海之歌:内蒙古沙漠生态环境中的植物课程为例, 知识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沙漠生态环境特征和沙漠地区植物特性; 能力目标是让学生通过模拟沙尘暴实验得出结论, 自主分析和总结沙漠植物的重要性及沙尘暴带来的危害;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
“行走中的博物馆”在内容设计上,将零散的文物信息和碎片化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形成系列化、专题化课程。 目前已开发实施自然、 科技两类20 余门课程,自然类课程下设“远古世界的居民:三叶虫”等远古生物专题、“鹿友汇: 内蒙古森林生态环境中的鹿”等现生动植物专题、“壮美北疆: 发现内蒙古地貌”等生态环保专题;科技类课程下设“火箭的秘密”等航天专题、“凝固的时间:青铜牌饰制作”等科普专题。 在形式设计上更加灵活多样, 低年级课程注重启发与引导,通过做游戏、讲故事、情景剧表演等方式创设情境、引出主题。 高年级课程将知识和体验结合,采用联想类比、科学实验等形式发散思维,培养能力。 此外,实物展示、教具演示、模型制作等都能带来更直观的感官体验,让学生在尝试、体验中获取直接经验,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行走中的博物馆”定期走进学校开展科普课程,博物院展厅和学校课堂穿插授课。 内蒙古博物院开出“课程菜单”,由学校“自助点餐”,每个学校每周开展一节博物馆科普课程。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博物院教育人员进行授课,学校教师从旁辅助。 此外,行走中的博物馆还将线下课程网络化,进行实时直播,多个班级共享课程,或提前录制视频课程,鼓励学校教师个性化授课。
定向采集反馈与评价信息,是衡量科普教育效果的关键,对课程的提升完善有指导性作用。 课程评估要从智力技能、认知策略、语言信息、运动技能和情感态度五个方面进行评价。 通过问卷、网络、访谈等形式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学生喜欢的科普课程、感兴趣的科普内容、乐于接受的授课形式、课后的收获与感想等,了解校方对科普课程的意见与建议。 授课教师也要进行自我评价,总结课程实施的重点、难点及解决策略等。 根据评估和反馈信息及时调整课程内容与设计方案,保证馆校之间持久有效的合作关系。
青少年科普教育是推进科技创新、提升全民科学素养的基础环节。 其肩负着传承文明薪火重任的博物馆,应该责无旁贷地担负起这个重任,充分发挥馆校合作视角下科普教育的价值,实现博物馆青少年教育资源与学校教育的有效衔接,让博物馆成为青少年触摸历史、感悟文明、收获知识、享受发现的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