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爱冬
【摘要】做好家校合作育人工作能够充分发挥家校合作的优势,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更为科学而有效的引导、支持和保障。“双减”政策的实施,对家校合作育人的整体要求有所提升,需要双方积极探索相应的合作育人新路径,从而适应“双减”要求和趋势并推动育人水平提升,助力学生健康成长、多维发展。本文简要分析了“双减”政策背景下家校合作育人的意义,并围绕构建和谐的家校关系、搭建畅通的合作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家校活动等方面,就家校合作育人新路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双减”政策;家校合作育人;合作平台
“双减”政策实施后,育人目标、内容、要求等有所变化,相应的家校合作育人需要积极创新和调整,进而以契合“双减”新形势的模式推动育人工作的良好改善。不管是学校管理者和教师,还是家长,都应当意识到“双减”的重要性,弄清楚“双减”的内涵和要求,并积极探索家校合作育人机制、方法等的创新路径,尽可能提高合作育人质量。
一、“双减”政策背景下强化家校合作育人的意义
家校矛盾冲突历来都是影响家校合作育人的重要原因。学校教育理念和家庭教育理念的差异,则是导致家校矛盾冲突的主要因素,导致家校合作育人的作用难以得到充分发挥。然而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家校理念将逐步实现统一,进而有利于家校合作育人水平提升。首先,教育理念从育分到育人实现统一。长期以来,考试成绩都是评价教育质量和效果的主导性因素,这使得不少家长乃至部分班主任、科任教师都存在只关心学生成绩的情况,忽视了学生在其他方面的成长与发展。“双减”政策的实施,意味着现代教育更加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只看学生考试成绩的时代必将一去不复返。而学校与家庭也能在此过程中对育人有正确认知,进而实现教育理念从育分到育人的有效统一,为家校合作育人提供支持。其次,学习理念从学识到学力的统一。在传统唯成绩论的背景下,教师往往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向学生传播知识。而在“双减”背景下,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得到充分尊重,教学活动中也更加关注学生学习、探索知识的过程,以及学习能力的发展,而非仅仅从学习成绩这一结果进行讨论。不管是学校领导,还是班主任、科任教师,又或者是家长,都在“双减”背景下对学生的学习理念进行了更新并实现了统一。最后,评价理念从单一到多元的统一。“双减”背景下,学校和家长都不再只关注学生的成绩,而是关注学生的综合成长与发展,相应的育人评价也更为多元,关注学生在各个方面的发展,这为家校合作育人的延伸拓展提供了无限可能性。
二、“双减”政策背景下家校合作育人新路径
1.构建和谐的家校关系
“双减”背景下家校育人理念得以统一,这为家校合作效果的改善提供了支持。而要切实提升家校合作育人水平,则需要在双方育人理念统一的情况下构建和谐家校关系,建立更加契合“双减”要求的新型家校关系,为家校合作育人的创新及优化提供支持。学校需要发挥自身主导作用,通过各种措施主动改善与家长的关系,进而形成双方通力合作、共建共管的良好育人关系,在尊重家长育人地位和作用的前提下深化家校配合与协作,共同为学生的健康、全面、良好成長提供支持。学校应当从“双减”出发,更加关注学生在各方面的成长情况,并基于此逐步完善家校合作制度,以具体制度推动和谐家校关系的有效构建。通过制度对家校双方在合作育人方面的权力、职责等加以明确,同时为双方的具体合作程序、标准等进行规范,能够真正确保双方和谐关系的有效构建,避免因制度不合理、不规范产生矛盾并影响家校关系。例如,学校可以在“双减”背景下积极构建并健全家委会制度、三方双向沟通制度、学生事务民主协商制度、家长参与学校课程教学制度、相互监督制度等。其中,家委会制度的构建关键在于按照自愿原则和民主程序选举家长委员会成员,明确家委会在沟通、监督、管理、评价等方面的权责,规范家委会运行程序并提升其透明性,让家委会成为改善家校关系、促进家校合作的关键。三方双向沟通制度的构建关键在于将学校、家庭和社区形成整体,完善相应的双向沟通机制,以有效的沟通支持家校关系的和谐构建。学生事务民主协商制度的构建,关键在于全面覆盖事关学生的教育教学活动、衣食住行、收费等各项事务,完善家校民主协商和解决问题的程序及方式。家长参与学校课程教学制度的构建关键,在于对利用家长开发校本课程、当助理老师、督学等事宜进行规范,让家长能够更加深入地通过核心环节和学校实现合作共育,从而深化家校关系。相互监督制度的构建关键,则在于对学校和家长的相互监督权力、义务、方式、程序等加以规范,从而在相互监督的基础上共建和谐关系。
2.搭建畅通的合作平台
家校合作的实现需要畅通的合作平台作为基础。“双减”背景下,家校合作育人的事宜有所拓展,学校和家长不仅要共同围绕学生的知识学习展开合作,还需要关注学生成长的各个方面,那么对合作平台的要求自然会进一步提升。一方面,对家校合作平台与渠道进行拓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宽双方合作的渠道与形式;另一方面,深挖合作平台的功能支持,从而为双方合作深度的加深以及合作时效性的提升提供保障。例如,学校可以在通过家长会、家访、电话等传统方式进行家校合作的基础上,积极利用班级微信群、QQ群、班级家委群、学习小组群等线上平台深化家校合作。这样不但可以打破时空限制,实时地实现家校交流,有效分享资源,对具体学生教育和管理事宜进行协商与讨论;还能深化家校合作,真正做到围绕学生成长发展的各个方面进行合作育人,共同对更深层次的育人工作加以落实,以畅通的合作平台保障家校育人的有效性。
3.开展形式多样的家校活动
家校合作育人需要通过具体的活动加以实践。而在“双减”背景下,更是要通过丰富多样、精彩纷呈的家校活动强化家校合作育人作用,双方共同在活动设计实践中探索合作育人新路径,在活动中持续优化育人工作的开展。学校需要在家校活动的设计、组织和管理中发挥主导作用,同时充分尊重家长的地位,发动更多家长深度参与到家校活动的组织、管理之中,从而有效构建和谐家校关系、提高家校活动质量。例如,学校可以和家长合作,积极开展“双减”政策解读会、教学开放日、亲子运动会、家长课堂、校外课堂等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家校活动强化合作育人作用,以更具实践性的活动提高家校合作育人质量与效率。
综上,以“双减”为基础对家校合作育人进行创新和优化,是新时期背景下学校与家长必须重视并落实的基础任务。学校需要深化对“双减”政策的理解和研究,准确把握“双减”背景下的育人新目标、新要求,并以此作为创新和调整家校合作模式的基础,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探索行之有效的家校合作创新路径。
参考文献:
[1]童军.“双减”视域下家校协同育人路径与方法[J].教育家,2022,3(10):56-57.
[2]沙红芳.目标“双减”的家校合作转向:基于家校共育的视角[J].教育视界,2021,12(25):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