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欣宇 刘浥晨
摘 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蕴含的生态思想,包括人类共处地球的生态整体观、生态环境污染的全球治理观、环境保护合作的共同利益观和满足当代人与后代人生态资源需求的可持续发展观。以此作为指导,能够帮助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培育并树立系统意识、责任意识、合作意识和忧患意识。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生态建设;理论指引
中图分类号:X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18-0129-04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一个世界,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习近平在就任总书记后首次会见外国人士时表示,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面对世界经济的复杂形势和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十八大首次提出后,习近平总书记对其进行了多视角、多维度、多重含义的阐释,直至今天基本上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话语体系,成为我国治国理政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研究视域聚焦于生态层面,重点关注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生态文明建设相关内涵,以我国当前生态文明建设中蕴含的生态思维向度为切入点,进而分析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哪些具体的思路。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涵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及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众多论述。在过去的一年里,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论述碳达峰、碳中和对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及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性。在2021年1月25日的世界“达沃斯议程”经济论坛对话会上,我们向世界承诺:中国力争实现碳中和[1]。再如,2021年11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向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世界领导人峰会发表的书面致辞中再次强调,《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巴黎协定》是国际社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应遵循的基本法律准则,中国坚持人与自然共生,形成一整个生命共同体,秉持生态优先、绿色环保、低碳生活的发展理念,构建绿色循环发展路径[2]。习近平总书记对全球治理和生态可持续性发展的表述,对于理解和研究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观念具有重要意义。
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求生态文明建设必须采用系统的、立足长远的思维与路径。具体而言,阐释和宣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更有利于指导生态建设。其一,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是在一个共同体之下形成一种共生状态,那么人、社会和自然三者之间,彼此必然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人类社会的延续将取决于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构建和延续。因此,应处理好现代文明给生态带来的冲击和矛盾,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内在追求,落实全球生态的常态化运转、可持续性发展及人类的全面发展[3]。其二,应扬弃传统的现代化模式,寻求新时代现代化文明发展进程,客观面对地球系统失衡、失序问题,转向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树立全球生态治理的合作意识,为人类代际发展做出正确的抉择,推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中国关于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论述对全球环境治理做出了中国贡献。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中彰显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核心价值理念引领并推动着全球生态发展,统筹兼顾、互惠共赢,为国际社会持续合作提供动力机制,共同维护全球生态环境保护的初衷。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生态思维向度
(一)人类共处地球的生态整体观
历史上,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中产生了“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生物)中心主义”两种价值认识。前者认为人类是生态系统的中心,自然界的物質单纯作为满足人类需求的工具,不承认生态环境的内在价值;后者从“动物解放论”中得到了发展,逐渐认同地球上生物的价值,但并没有把生物放在整个生态系统中考虑。这两种价值认识均割裂了物种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双向互动,而生态整体观则认为人类是自然界中的一部分,人与自然组成了一个总体,强调二者的和谐相处,认为它们之间彼此互动联系才能谋求人类的整体利益和生态文明的持续发展。人类社会是生态系统中非常重要的子系统,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需要由子系统的稳定来巩固,所以地球上人类必须和谐相处,形成一个整体,才能“一条心”构建适宜人类生存的美丽世界。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并且它也是时至今日人类唯一能够生存的地方,各个国家同处于一个生态环境中,如果地球被毁灭了,没有谁能独善其身。世界各国人民必须联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共同珍惜爱护唯一的生存环境,坚持“同一个地球,同一个家园”的生态整体观,推进中国乃至世界的生态文明建设。
(二)生态环境污染的全球治理观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打破了原始封闭的状态,进行了广泛的社会交往。工业革命的来临,让科学技术迎来了旷古未有的发展,交通运输的便利和通信工具的发明更是加强了各民族在经济、政治和文化层面的联系,世界从各个方面紧密联结成一个整体。然而工业文明在带来历史飞跃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污染。早先的生态环境多是战争、生活和农业污染,波及范围较小,都控制在环境承载力承受范围之内。20世纪中叶的“八大公害事件”,让全球为之震惊,工业革命后的生态环境污染,已经跨越地区、国家乃至物种间的界限,而成为全球范围内的污染,并且多是化学、冶炼等能产生有毒物质的工业污染。生态环境污染的范围扩大至全球,污染的程度危及人类的生存,污染的影响甚至要几百年才能消除。
对于这种全球范围的、危害程度高的生态污染问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生态环境污染的全球治理观”理念,是指对于全球性的事务各国进行共同管理。全球治理不是一国之事,一家独大并不能得以善终,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是新时代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
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中国已经参与或签订了40多项涉及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国际条约和协定,积极应对处理全球共同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对全球的经济治理指明了道路,而其理念中的平等、开放、合作、共享也为我们治理全球生态事务指明了方向。
(三)环境保护合作的共同利益观
人类社会本身就是一个利益共同体,而“共同利益”从地球诞生人类这一物种开始就已经存在,它是国家间进行交往、合作的原动力。随着世界一体化的发展,人类开始重新思考传统的国家利益观。“既然人类已经处在‘地球村’中,那么各国公民同时也就是地球公民,全球的利益同时也就是自己的利益,一个国家采取有利于全球利益的举措,也就同时服务了自身利益。”[4]马克思也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今天人类社会遭遇到的生态环境问题层出不穷,这种污染已经波及“生态安全”这种共同利益,而环境保护是每个国家都必然需要达成的利益诉求,合作就是实现环境保护的最佳途径。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人类的共同利益就是生态环境保护合作的出发点和终极目的。所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要求基于国家间都需要达成的环境保护的共同利益,通过协商对话,增强彼此间的信任、减少猜疑,采取合作而不是对抗的方式来进行环境保护合作。
(四)满足当代人与后代人生态资源需求的可持续发展观
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目的之一,而发展的前提就是人的生存,人的生存的必需品就是资源。所以中国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时,必须要坚持生态资源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要不对后代人满足其生存和发展需求构成威胁的可持续发展观。随着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生态平衡遭受到迫害,全球的生态系统受到了严重影响,生物多样性体系不断减少,很多生态资源都即将枯竭。根据全球评估报告,大约25%的物种已经遭受灭顶之災,自然生态系统平均下降了47%。地球是承载多种生命物种的一个星球,人类从诞生起就享受着地球无私的供养,但地球的生态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澈的水体、茂密的森林、挺拔的山峦和栖息在其中的生物,都因人的过度掠夺而面临危机,这罪祸最终将落到人自己身上。人类社会应该实现与生态环境的共生,地球缺少人类不一定毁灭,而人类缺少地球则无法生存,所以,当代人应当有义务和责任保护世代人的生态资源,维护适宜舒服的生存环境。当代人类需要保证地球上的生态资源可以支撑后代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保证整个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每个时代下的当代人类都要有责任、有意识地去关怀下一代人类的生存环境,人类命运共同体下的生态思想要求我们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保证目前人类宜居的地球环境。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思路
(一)以生态整体观为生态建设提供系统意识
生态整体观强调地球是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地球上的各种物种、资源、能量、生命等都是一整个不可分割的共同体。所以生态建设的处理、运作需要一定的系统性,系统地统筹生态建设的各个要素。唯物辩证法是系统意识的哲学基础,它强调“不同要素之间存在相互作用,每一个有机整体都是这样。”山水林田湖草沙冰虽然是不同的自然要素,但是它们共同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所以对于生态资源的保护,要加强统一系统管理。以水资源为例,水灾害不只是河流、洪水而引起的,有时还是台风、水土流失、人类滥砍滥伐、围湖造田、不合理的水利工程等一系列行为引起的后果。所以,在具体的实际行动上,要坚持系统综合治理。
要系统地建设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生态建设的保护、利用、修复、责任和监管等要形成一套系统的制度体系。“牵一发而动全身”,当一处发生作用时,其他制度都要相应地予以支持和保障;在生态建设空间层面,国内要在城乡间、省市间、区域间、流域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努力实现各地区生态建设的联防联控,第一时间促进国内生态建设空间要素的均衡和协调。根据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我们不光致力于美丽中国的建设,还有美丽地球的建设。地球是人类目前所处的最大的生态系统,美丽地球的生态建设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海洋、大气、能源、核安全等事关人类命运的事务,要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积极促进全球生态建设的绿色发展。人类是生态建设中最主要的一个要素,近两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人类敲响了警钟,各个国家的人民都要携手构建安全的生存环境。总而言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既要系统地推进国内的生态建设,又要系统地推进全球的生态建设。
(二)以全球治理观为生态建设提供责任意识
中国共产党提出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大计的中国主张,以全球治理观为基准,积极站出来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旗头兵,这也竖起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旗,自觉承担全球生态建设的责任与义务。
中国发挥自身的全球性影响力,通过话语引领、践行示范将本国的外交理念与全球生态建设的要求相融合,吸引更多的国家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话语体系下,优化环境治理方案,谋求全球各国共生发展。同时,随着我国现代化水平的逐步提高和综合国力的进一步提升,中国从经济、制度、技术等方面切实为国际社会提供了生态建设支持和对外输出,大力帮扶那些生态环境脆弱及环境治理能力匮乏的国家和地区,更加主动有为地参与推进全球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的进程,扮演着全球生态文明主要推动者的角色。
(三)以共同利益观为生态建设提供合作意识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以各国共同利益为前提,而合作就是实现“共同利益”的最好手段。以长江问题为例,我国可以将长江流经的13个省统筹起来,设立一个超越行政区域划分的长江生态综合管理机构,有利于在生态治理中各地区以共同利益为先,打破“条块分割”的行政体制,互通区域内有效的治理对策,共享生态监测信息,互相监督彼此之间的环境治理状况,促使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更加协调地发展。
“人类命运共同体”下的共同利益观,承认和尊重各国的正当利益,只要各国愿意遵从一律平等、互惠互利的原则,则终将走向共赢。当今世界生态问题多发,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比如资源约束趋紧的问题,一种资源的枯竭可能会对世界上很多国家的生产生活产生影响;一国的环境污染问题也会威胁邻国的安全。在各国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有共同利益诉求时,国际合作是实现共同利益的最佳方式。因此生态层面的问题需要多个国家在追求本国发展的同时统筹和其他国家存在的共同利益,并开展合作。然而,由于各个国家的状况不一,在彼此合作中所贡献的程度也会有些差别。在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实现“环境正义”为价值诉求,最大限度地协调众多国家的生态利益,在此基础上各个国家遵照“共同但有区别”的准绳来开展合作。那些对于生态环境污染“贡献”最大的国家,也需要在合作中付出更大的努力,这种合作更加体现了国家间的互帮互助,大国帮助小国,共同应对生态问题的态度。
(四)以可持续发展观为生态建设提供忧患意识
2017年,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的高层对话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表示“我们应该共同呵护好地球家园,为了我们自己,也为了子孙后代。”[5]这体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代际责任,不仅仅要对当代中国人民负责,更要担负起对后代人的责任,使人类能够在地球上世世代代地生活下去,具备忧患担当意识。
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必不可少的一个基础性课题。适宜的生存环境是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基石,生态系统的发展也需要围绕人与自然和生態问题的关系而展开。人类进行生态建设,其根源是保障所处环境的安全,而生态安全也是中国国家总体安全的重要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时非常重视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有备无患。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于指导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对于目前我国的生态资源短缺、生态污染严重、土地荒漠化等问题,如果还不从长远角度考虑,人类必将为自己的过错而“买单”。人类必须“像保卫自己的眼睛那样保卫环境,像看待生活那样看待环境。”[6]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是中华民族非常可贵的精神,是一个民族得以不断传承所蕴藏的忧患意识。某些发达国家所奉行的“先污染后治理”的生态建设发展模式在我国显然是行不通的,因为不可再生资源被利用完了,就不复存在了。我们必须时刻保持忧患意识,不仅为自己,也为了子孙后代,为未来的生态建设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让多边主义的火炬照亮人类前行之路:在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上的特别致辞[N]. 光明日报,2021-01-26.
[2] 习近平. 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世界领导人峰会发表书面致辞[N]. 光明日报,2021-11-02.
[3] 郇庆治,余欢欢.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对全球环境治理的中国贡献[J]. 学习论坛,2022(01):22-28.
[4] 曲星.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基础[J]. 求是,2013(04):53-55.
[5] 习近平. 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N]. 人民日报,2017-12-02.
[6]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荐稿人:李苗,衢州广播电视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陈华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