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晓宏
【摘要】地理学科注重研究某区域内地理要素的多元性、联系性与整体性,从地理事物动态发展演变的角度,以学科核心素养为纲,寻找适合学生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思能力,改变学习动力,推进教学改革。高考对地理综合思维的考查在不断加强,因此,地理学科的教与学应注重地理事象在要素综合、时空综合和地方综合的分析。作为地理核心素养重要组成部分的综合思维,它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课程结构,还让学生学会了学习,并引导学生理解现实世界中的地理过程。
【关键词】综合思维;高考试题;地理过程;实效性
一、解读自然地理过程
地球表层是由大气、土壤、岩石、水以及生物等地理要素通过复杂的物质、能量联系而组成的开放性整体。自然地理过程发生于地球不断的演化之中,不但地球表层的基本属性控制着自然地理过程,而且地球表层中各要素的性质、联系方式、排列组合的构型及外界环境对地球表层的作用对自然地理过程也都有极其深刻的影响。不了解各要素及环境与地球表层之间的关系,就无法了解自然地理过程。同样,不了解地球表层的基本属性,也无从认识自然地理过程。
地理学依据地理过程的时空尺度将其分为地理循环过程、地理演变过程、地理波动过程和地理扩散过程。近几年的高考题中,地理过程成为了必考题目。鉴于地理过程具有动态性、时空性、规律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教会学生形成地理过程的综合分析思路,并以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则为引导,形成地理科学的逻辑分析能力。
二、综合思维与解题分析
综合思维是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出现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起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教师务必引导学生对具体地理事象的演化过程和变化規律能够全方位、多视角、辩证地进行分析,使其成为学生学习时必须内化的地理思想和学科方法。
近几年高考题,自然地理的命题思路是给出一个现实存在的地理现象,要求考生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发掘其背后的过程与机理。在备考过程中,学生必须理解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形成一定的地理学科素养和综合思辨力。通过对自然地理环境各圈层结构的整合学习,运用整体性原则,反演地理事象的演化过程。
试题案例:土壤有机质是指存在于土壤中通过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的合称,其中的碳元素即为土壤有机碳。土壤有机碳容量既与进入土壤中的生物残体等有机物质多少有关,也与以土壤微生物分解作用为主的有机物质的损失量有关。当土壤水位较低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比较明显,因此也导致了土壤有机物的损失。下图为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因素与形成和演化过程示意图。
湿地系统因为处于常年积水或者季节性积水状态,积累了更多的易分解土壤有机碳,使湿地土壤碳库对气候变化更加数感。研究表明,位于黑河中游湿地表层土壤有机碱含量为2.28~29.55 g/kg,较洞庭湖湿地(19.63~50.20 g/kg)和三江平原湿地(96~184 g/kg)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低。下表为黑河中游湿地植被类型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关系表。
第1题:对黑河中游湿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分布特征进行描述,并对其其原因进行分析。
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是地理事象演化必备的概念,如,以特定的区域为参考,将时空尺度有机融合在一起,研究某地理事象在不同时间段内的演化特征;或是以特定的时间节点为演化序列,研究某地理事象在同一时期内不同区域尺度下的发展与变化特征。
第2题:黑河中游湿地大部分属于季节性积水湿地。与积水季节相比,推测非积水季节该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变化特点,并说明推测理由。
地方综合指的是在特定尺度内,各区域之间的相互关联产生的影响和演化机制会对相邻其它区域产生的作用。在分析此类问题的时候,应注重全面分析和统筹思考,以便突显特定区域的地域特征,并为区域协调发展、国土整治及人地协调提供可参考的地理知识背景。
第3题:洞庭湖湿地和三江平原湿地的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黑河中游湿地。试从气候角度分别指出洞庭湖湿地和三江平原湿地的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高于黑河中游湿地的原因。
自然地理的核心任务就是要确定地理事物的位置,说明其分布的原因。为此,自然地理学建立了经典的研究范式,即根据地理事物特征的相似性将地理事物类型化,由此简化了研究对象;调查各类型地理事物的分布区域;概括出各分布区域共有的自然地理特征,特别是气候特征、地貌特征等,并将这些特征作为该类地理事物形成的条件和分布的原因。
第4题:结合土壤有机碳的形成和演变过程,简析湿地退化对气候变化产生影响的机制。
区域各地理要素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直接或间接上的逻辑联系,研究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及作用的表现,并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对发生发展的地理事物进行认知,这既是综合素养中的要素综合。
三、教学启示及策略
1.注重地理主干知识,以教材为载体,构建知识系统
地理学科素养的基础是地理知识,要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在教学过程中应以教材为载体,结合新课程标准,发掘蕴含在学科知识背景后的基本思想和方法,突显主干知识,合理整合教学资源,引导并启发学生认识地理过程,对已经做过的题目反思,反推其中的原理与机制,建立科学的逻辑思维,形成综合分析思维。
2.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注重教学实施的策略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依据学习目标和评价任务,设计教学环节、教学活动和学生活动。因此,应关注教学实施的有效性,关注目标和教学环节的匹配性和一致性,每一条目标都通过具体的教学环节来落实,通过评价来验证。实现高效优质的课堂,务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回归地理学本身的思想方法,结合地理学内容的结构化、关联性、科学性与逻辑性,避免无效的教学环节。
3.引入案例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知识的形成与运用
地理事象的发生与发展是在时空综合中进行的,对于某些地理事象的演替与演化,人们是无法直接感知的。然而,地理情境、图文材料、表格素材等可以直接形象地表现地理事象的发生的原因、发展的过程与变化的机制。结合已有的地理知识,能够更好地揭示各地理要素之前的相互联系机制,也能更好地反映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变化规律及时空演替方式。
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备考都应该基于真实的地理情境来开展,构建开放的地理课堂,转变教学和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分析能力,用地理的视角看待问题,反演不同地理现象的形成过程,找出影响因素,得出结论,并验证原理。
参考文献:
[1]许嘉巍,刘惠清.自然地理过程[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张家辉,袁孝亭.国际地理课程标准对尺度思想的关注及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5(9):63-67.
[3]王莹,谭淼,邓浩源,等.局域综合思维素养的地理新高考复习指导[J].地理教育,2019(4):27-29.
责任编辑 吴华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