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豪娜 白 琳 袁海霞
(安徽大学商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近年来,案例教学在商科教学中迅速发展。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启发性教学相长的教学手段, 是我国商学院接受度高且使用频繁的教学形式。 但是,传统案例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忽略了学生的学习潜力,缺乏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不能满足急剧变化的外部环境对商科人才的需求。 苏敬勤等人提出了案例行动学习法,提倡将案例教学与行动学习的结合。 如何以学生为中心,更好地实施案例教学, 使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案例教学过程中,一直存在“教”与“学”的痛点。“教”的痛点:一方面,相比一手资料,二手案例在客观性、可靠性、真实性、时效性方面,有一定局限性,不能全方位反映案例相关信息;另一方面,二手案例与课程知识点匹配度较低,适配案例较少,选择困难。 “学”的痛点:对学生而言,二手案例情景代入感差,有距离感,很难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基于此,采用原创本土案例,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些痛点。
相比传统案例教学模式,跨时空多维互动案例教学模式有三大特色:跨时空多维互动、原创本土案例和全流程智慧教学。
跨时空表现在“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线上虚拟助教和企业管理者连线,线下实体课堂教学,虚实结合,扬长避短。 多维互动是主讲教师、案例作者和案例主人公三方联动,共同走进课堂,全方位互动。
原创本土案例具有四大优势:(1) 讲述本土企业自己的故事,学生相对更加熟悉,认知度较高,愿意且能积极主动参与,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2)案例内容和思考问题是案例作者结合课程知识点和目标精心组织设计的,与课程知识点匹配度较高;(3)立足理论和实践前沿,案例内容和问题,既有最新理论的融入,又有反映企业营销管理活动的实践前沿。 (4)本土案例体现了中国企业的文化和企业家精神,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一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进行智慧教学设计,开展智慧教学活动;二是课程融思政,全流程课程思政;三是智慧化教学环境,包括智慧教室、教学研讨室、微格教室,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智慧教室案例研讨、多屏互动及录播直播等功能;四是采用雨课堂等智慧教学工具,课前布置预习、课中采用弹幕投稿等实施互动、课后推送与交流等。
基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实施跨时空多维互动案例教学,具体做法:
为保证案例教学质量,主讲教师、学生、案例作者、企业管理者、助教组各方充分准备。
3.1.1 教师准备
(1)选择匹配案例。 案例遴选标准包括:第一,本土原创性。 案例企业具有本土原创性、代表性和典型性,学生对该企业品牌有一定认知或较为熟悉,代入感强;第二,一手资料。 案例作者对企业情况有较系统和全面的把握,信息真实可靠、时效性强,打破了二手资料的局限性;第三,案例设计的启发性思考问题与课程相关内容匹配度高;第四,前沿性。 理论层面,案例关注最新的研究成果;实践层面,案例讲述企业最新的管理实践活动,且为企业管理实践中的典型管理问题;第五,高质量案例。 一方面,基于国内外优质案例库平台选择优秀案例,国外的如美国哈佛商学院案例库、加拿大毅伟商学院案例库等,国内的比如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中国工商管理案例库、中欧商学院案例库等。 另一方面,从案例正文可读性、逻辑缜密性、案例使用说明的可用性、案例素材的全面性和权威性等,综合选择是否为高质量案例。 (2)制定个性化、规范化汇报形式和汇报流程。 第一,汇报主体内容。 情景模拟+PPT 构成+板书,其中情景模拟可以现场模拟, 也可以课前拍好视频课堂播放,PPT 要求必须有团队合影、思维导图、问题分析、值得思考的问题、小组花絮、成员体会等,同时PPT 模板需与汇报主题风格匹配。 板书要求写出本组汇报的主要思路。 第二,汇报流程。 选择两组,为避免重复,从理论和实践角度,布置不同思考问题;为使学生充分参与课堂,其他组必须阅读案例,对所有思考问题组内讨论,形成书面方案。(3)布置个人作业。为使每个学生对案例企业有一个基本的理解和思考,布置案例企业品牌联想作业,为课中案例研讨打好基础。建议使用一张A4 卡纸,绘制品牌联想思维导图,设计个性化,文字、图案等形式均可,形式不限。课前一周提交。(4)小组指导。解答各小组准备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指导汇报组情景模拟、彩排等活动,保证汇报方向和质量。 (5)邀请案例作者。 与案例作者沟通,邀请其进课堂,分享案例背后不为人知的典型故事、案例学习方法等。 (6)与企业管理者沟通。 邀请企业管理者进课堂,分享企业的管理实践活动等,同时,推荐品牌联想优秀作业,期待管理者从实践角度给学生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
3.1.2 学生准备
组长负责制,各小组建QQ 群或微信群。汇报小组按照汇报要求,搜集资料,头脑风暴,分工协作,制作PPT,准备道具,编写剧本,开展情景模拟、视频制作等活动,并提前彩排;所有同学独立完成企业品牌联想个人作业。
3.1.3 案例作者准备
结合课程内容和目标,一方面,准备案例企业背后的故事,反映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创新精神等,体现课程思政;另一方面,梳理案例学习方法。
3.1.4 企业管理者准备
浏览学生品牌联想作业,形成反馈意见;准备企业品牌发展相关信息、企业面临的困惑和问题等。
3.1.5 助教组准备
做好课前案例教学各主体间的协调沟通、为各方提供技术支持等。
在多功能智慧教室,展开跨时空多维互动,并全程录播。 一个完整的课中教学流程包括:内容回顾—学情分析—雨课堂前测—研讨预热—案例导入—小组汇报—案例作者面对面—企业管理者连线—主讲教师点评总结,主讲教师、学生、案例作者、案例主人公等多维互动,线上线下,虚实结合,多元翻转。 具体的实现过程如下:
(1)内容回顾,作品分享。 向学生们展示立足不同视角的优秀品牌联想作品,使学生间相互学习。 (2)学情分析,以学定教。 从内容、形式、学习效果等方面展开分析,全面把握学生对品牌的认知情况。 (3)课前测试,有的放矢。 采用雨课堂智慧教学工具实施课前测,通过设置符合教学目标的投票题、 单选题或多选题,测试学生对案例整体的把握程度。 (4)思维导图,理清脉络。(5) 悬念问题,提问互动。通过设置1~2 道案例导入性问题,请2~3 位同学自由发言,雨课堂弹幕互动,主讲教师引导,激发学生思考,为案例研讨预热。(6)虚拟助教,导入背景。 采用线上虚拟助教陈述案例背景和主要事件,形象生动,打破传统教师陈述案例背景的模式,加深印象。(7)主题提炼,启发思考。主讲教师在案例背景基础上,联系所学专业知识,引出案例关注的核心问题。 (8)小组汇报,研讨复盘。 围绕启发性思考问题,两个小组轮流汇报,为避免重复,两个小组汇报问题不同。 第一小组通过案例重现、情景创设等方式,运用所学专业理论,对问题进行剖析。 第二组通过现场直播带货、 召开新闻发布会等新颖形式,实时互动,展现本组的策划方案,解决管理中的实践问题。 每组汇报结束,其他同学自由评价并发问,组员进入研讨室复盘。 小组复盘时,需要在黑板上写出本组讨论的核心理论和思路。(9)案例作者面对面。小组汇报结束后, 案例作者结合对企业的持续跟踪和观察,分享案例中未予披露的案例背后的故事,通过与学生进行现场互动,让学生感受、深悟案例企业营销人“爱岗敬业、追求极致、开放创新、责任担当、以义为利”等方面精神,对案例内容进行深层延伸,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分析和思考;同时,深入浅出地为学生讲解案例学习之道, 培养学生在复杂情境下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企业与管理者连线。管理者点评品牌联想作业,介绍企业使命愿景、品牌发展战略,提出企业未来发展面临的一些问题。 专创融合, 使学生真切感受到企业营销实践最新发展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11)主讲教师点评。基于小组汇报,主讲教师从四个方面总结点评,一是给出参考答案或倾向性意见;二是总结案例讨论分析思路、分析方法、解决问题途径手段是否得当;三是明确知识点、重难点和需深入思考的问题;四是点评汇报情况,指出不足之处并给出解决方案。
教师端:(1)为学生提供相关拓展资源。 包括本土原创案例、优质书籍资源和前沿文献。 (2)批阅作业,登记平时成绩,遴选优秀作业。 (3)教学总结与反思。根据学生反馈和视频录播,总结本次教学,实施反思。(4)开展移动课堂,带学生到案例企业实地参观考察,与企业管理者交流,持续关注企业后续发展。
学生端:汇报组修改完善汇报PPT,提交PPT、情景剧、剧本、快闪花絮等;其他小组提交Word 文档形式书面报告。
助教端:以推文形式,在课程公众号发布本次活动流程和内容、小组优秀作业,便于本专业同学参考、交流学习。
为保证案例教学质量,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问题:(1)遴选高质量的、前沿的、与课程知识点相匹配的本土案例;(2)制定个性化教学设计。 根据教学目标,针对不同案例,不拘泥于形式,灵活进行案例教学设计;(3)制定明晰的“教”的流程、“学”的流程和规范性文档,保证教学活动顺利实施;(4)构建案例教学团队,集体备课,集思广益;(5)实施智慧教学。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制定教学设计,同时,充分利用智慧教学环境和智慧教学工具,为案例教学助力。(6)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包括时间准备、道具准备、各方沟通协调等。
跨时空多维互动案例教学模式是新文科背景下对案例教学模式的创新,将“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育人理念贯彻教学全流程,对工商管理课程案例教学有较好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