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启晨
摘要:AI教学过程中课程的设置、学生活动的开展方式、课后科创活动中对学生的引导启发,都需要教师漫漫求索而得。作者以所在学校初、高中两个学段的学生为对象展开研究,发现两个学段学生对AI技术掌握和运用,虽然兴趣的侧重点不同,但都符合该学段学生的学情特点。这为今后开展、引导、启发学生科创活动,点燃学生创造热情找到了一个方向。
关键词:AI教学;创造;科创活动;AI课程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22)13-0011-03
学生学习AI的目的是什么?学习AI对学生有什么实际影响?学习AI之后可以解决生活中的什么问题?自2018年学校开设AI特色课程以来,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笔者。同时,面对AI这门新的课程,如何针对学生学情进行教学?应该寻找哪一个切入点最适合?作为学校的科技总指导,该如何将这门前沿学科知识融入现有的学生课程和生活中?带着这些疑问和对新技术探索的渴望,笔者所在教研组教师经过对课程的打磨,终于寻找到一条适合学生学情的AI教学之路。
● 以学生为中心推进学校AI课程建设
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一书中曾提到,“教育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使学生通过树木看见森林”。所以,在课程初创时,教研组便明确了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AI技术,探索解决生活中的小问题。设立目标只是第一步,学生运用和掌握相关的AI技术,还需要将教师领进门。为此,教研组设计了符合所在学校初中和高中学段认知层次的相关课程(如下页图1)。针对初中学段的课程教学,主要通过动手实践的课程,让学生体验AI智能硬件给生活带来的便利。针对高中学段的课程教学,更注重AI核心知识的培养,通过讲授相关原理、算法知识点等,并以AI智能车作为载体实现相关技术,让学生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所收获。
设立这些课程内容的目的在于拓宽学生视野,让学生对“AI是什么”有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之上,再寻找自己喜欢的兴趣点加以延伸。同时,结合学校“我要做研究”的素质课程板块,鼓励学生寻找和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结合自己的奇思妙想提出问题和假设,适当运用AI技术来解决遇到的问题。通过几年的跟踪研究教学我们发现,课程设置的内容符合学生的需求,教学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 以项目化教学为手段激发学生内驱力
1.初中阶段
初中生的创造和灵感往往来源于自己在生活中发现的问题,很多优秀的项目也让笔者深受启发,原来在课堂讲授的内容可以用这样的方式运用到生活中。下面介绍两个实例。
例1:利用AI迁移学习MobilNetV2实现佩戴安全头盔的自动检测。
该项目设计的初衷是基于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所要求的各地稳妥推进“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学生受到“人脸识别开锁”这节课所学知识的启发,想运用教师在课堂中提供的素材对人脸进行识别,自动检测骑车人是否佩戴头盔,但他们发现课堂中的人脸识别场景比较单一,而现实生活中的人脸识别场景较为复杂。经过查找资料,学生发现“ResNet+SSD”的模型契合项目中人脸识别的要求。在人脸识别成功之后,如何判断佩戴头盔又是一个技术难题,这是课堂中沒有提及过的。为此,学生在查询相关资料的同时,还借助科创赛事的技术平台,通过迁移学习MobileNetv2网络模型,构建并训练最终用于判断的分类检测模型,从而达到了对头盔的识别要求。
例2:一种医用防护眼镜的智能清洗消毒装置。
学生最初设计该项目是因为自己戴眼镜,为了方便眼镜清洗烘干,组装了一个智能眼镜清洗系统。在新冠疫情暴发后,学生想到将现有设备进行改装,达到清洗医用防护眼镜的目的,同时考虑到病毒交叉感染的问题,增加了紫外线辐照系统。该装置全程均由系统通过视觉传感器控制执行,达到了自动消杀、重复利用医疗资源的目的,同时也能适配不同型号的医用眼镜(如图2)。
项目在设计之初并没有用到AI技术,学生发现机械手往往会有定位偏差的问题。例如,“取物区”的眼镜位置摆放不正确,就会导致夹取物品失败;在清洗过程中,机械手会出现摆放不准确的情况。因此,指导教师提出运用图像识别的技术对机械手进行定位。在设计后期,学生提出可以在每一个区域都设置一个对应的二维码,运用摄像头识别二维码校准机械臂,达到提高机械手摆放准确度的效果,同时也可以知晓清洗流程进度。
从上述两个案例来看,学生的课题项目都是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生运用课堂所学知识,结合查询资料等方式找到相关技术解决难点。同时,学生也将课堂中讲述的传感器检测、图像识别、标签识别、机械臂等知识都运用到项目中。这也证明了通过动手实践的项目,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对AI技术学习的热情,加深对科技改变生活的认知。
2.高中阶段
在高中阶段,学生项目选题的内容虽然还是来源于生活,但是更多的关注点是在自身兴趣爱好发展上。学生通过运用AI技术解决自己所感兴趣的领域的实际问题,让笔者记忆犹新的是以下两个项目。
例1:基于图像识别技术识别简单乐谱并演奏。
笔者一直鼓励学生将AI技术运用到自己喜欢的事物上去,本项目就是由三位对音乐感兴趣的学生完成的。学生发现,通过计算机演奏需要完整音频MIDI文件,或需要输入简谱等相关转换工作才能进行,但这些步骤大部分需要人工手动完成,因此,设想是否能通过图像识别工具,对已有的五线谱进行检测校对,将相关的五线谱转化成计算机能识别的音频文件。之后,学生结合教师讲授的图像处理、边缘检测等知识点,再通过实际调试中发现的问题,增加了一系列自己设定的算法(如下页图3),最终计算机可以成功地识别五线谱,同时完整地演奏一首歌曲。虽然,这只是一个小小的项目成功,但是学生学习AI的热情被激发了。
例2:基于TextCNN和Active Learning的攻击性言论识别。
这个项目的由来是学生平时在社交媒体冲浪时,发现网络评论区中有很多言语针锋相对,甚至人身攻击的语言也时有出现,但因为语言的多样性,屏蔽关键词算法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由此想到运用AI技术来解决这个问题,进行净化网络空间的尝试。学生利用自然语言处理中的神经网络TextCNN(用于文本分类的神经网络)和Active Learning(主动学习)相关技术进行研究。项目设计思路是:先寻找合适的数据集,将经过筛选和标注后的数据集作为训练样本;然后通过Keras库建立TextCNN神经网络,调整相关参数后进行迭代;之后再使用主动学习算法(Active Learning)对系统决策进行优化;最后对代码进行迭代和测试,利用一段测试单句的代码,可以直观地测试模型是否有效。测试结果正确率在88%左右,良好且稳定。这个项目前期是以课堂所学的知识为主,后期因为内容加深,学生又添加了很多自学得到的知识,通过前后多次验证达到了预期效果。
从这两个项目中不难发现,学生并不满足于基本的技术运用,会举一反三,将课程中学习到的基础知识进行转化。第一个项目,是在人工智能课程的起步阶段,无论是一开始对乐谱的霍夫直线检测,还是后期的运用腐蚀膨胀斑点识别技术,都是笔者与学生一起探索得来的。通过项目,师生都得到了成长。在第二个项目进行过程中,学生发现没有现成的训练样本,就通过课程讲述过的标注筛选方法,建立了一套符合该系统的训练集。这不仅解决了AI可以做什么的问题,更培养了学生自我学习和创新的能力。
● 结语
学生所完成的项目,如果仅停留在校内阶段还远远不够,笔者希望学生的作品可以被更多的人看到,得到更多的肯定。因此,笔者常推荐学生的作品参加各类比赛,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赛事获奖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是对过去付出努力的肯定,也是对未来创新的期待。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相关的学科知识,更要点燃学生对创作的热情,特别是在授课时要潜移默化地将课内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让学生觉得课堂的知识来源于生活,从课堂中习得的知识又可以运用到生活中去。
参考文献:
(英)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徐汝舟,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