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晨
摘 要:当前,新课改要求小学语文教学要将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作为出发点,并对传统的且存在极大弊端的语文教学模式进行科学变革,同时还要引进先进的教学手段,借此实现对小学生的语文素质教育。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对新课改进行深入研究,并且要对语文核心素养进行全面了解,将其作为教学导向,对小学生进行教学。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还要对小学生的学习情况及需求予以掌握,在这一基础上,选用合适的教学方式,将其科学应用到语文教学中,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教学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2.11.016
现阶段,素质教育逐渐深入,使得教育者认识到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重要性,小学语文教师也开始转变自身的传统教学思想,并对以往的语文教学方式进行改进。与此同时,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也提高了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关注度。教师应该认识到,培养学生自身的语文素养,不仅仅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还能够注重增强小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等多种能力,使其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得到提升,这样才能够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语文核心素养概述
核心素养本身就是一种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与提升生活品质的技能,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文化修养、道德品质、爱国情怀、学习能力等,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够在学生终身发展中产生积极作用。而语文核心素养,也是核心素养的细化部分,这也是一种学科核心素养,该素养主要是指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的能力与品质,而且该素养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在学生日常生活中及以后的学习发展中,也能够起到重要作用。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表达运用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等,在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时,离不开有效的语文教学,因此,教师应该合理设计与组织语文教学,还要站在核心素养这一教育理念上,实现教学导向,借此对学生进行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使其自身的学习能力得以提升,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品格,提升学生的道德思想水平,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提供保障。
二、以核心素养导向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
1.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
现如今,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使得人才需求量逐渐增多,与此同时,社会对于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人才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以及职业素养,还要具备较高的个人素质及综合能力,其中综合能力主要涉及团结合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等多个方面,而这种高素质的人才能够在多个行业领域中发挥出重要作用,且能够满足相关行业的发展需求。不过,若想培养出这样的人才,相关培育场所则需要明确人才的要求,同时还要加强对人才素质的培养,并且要从小开始培养,才能够逐渐塑造出这样的高素质人才。在这种社会形势中,基于人才培养的要求,我国提出了素质教育这一理念,并加大对该教育理念的落实力度。在素质教育推动的过程中,小学教师若是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对学生进行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进一步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增强,而且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这种能力也会随着学生的学习而增强,使其逐步成为社会所需的人才,进而为社会建设贡献力量。
2.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在以往的语文教学模式中,教师都是直接对小学生讲授理论知识,而且范围基本不会脱离教材,这样的教学内容不够丰富,且缺乏趣味性,整个教学过程也比较枯燥,这种教学方式也只能让学生掌握一些课内的语文知识,对于其他与语文相关的知识一概不知,导致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思维受到禁锢,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发展,也难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小学教师若是能够在核心素养的引导下,开展相应的语文教学,则会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突破教材的限制,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及语文教学内容,融入多种元素,借此丰富语文教学内容,实现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拓展,并且还能够在这一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另外,在核心素养的引导下,教师也会改进以往的教学方式,引进更适合小学生的教学手段,这不仅能够保障学生的学习质量,也能够改善传统教学中的弊端,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
3.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将核心素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导向,还需要改变教学任务,使得传统专注提升学生语文成绩这一教学目标,变为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教学任务,并且还会将其放在语文教学的首要位置,而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时,教师会结合学习要求、新课改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发展需求,对学生进行多种语文素养的培养。在实际语文教学中,教师会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文思维能力等,长此以往,小学生自身的语文学习能力就会增强,其综合素质也会大大提升。
三、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學存在的问题
1.应试教育思想影响深远
虽然我国早已提出素质教育这一理念,但是,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很多学校、教师以及家长依旧高度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很少重视学生自身的学科素养,因此,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难以得到有效落实。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这些人受到了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且该影响比较深远,在具体的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认为学习成绩最为重要,并且将其当作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这就导致教师忽视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不少小学语文教师对于素质教育并不重视,认为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做无用功,在这种情况下,很难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落到实处,也降低了小学语文教学质量,这样将无法获得良好的效果,也会对小学生的学习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2.语文教学方式存在问题
小学语文教师若是将核心素养作为导向,借此对学生进行语文教学,则需要对以往的教学方式进行改进,使其能够适应核心素养下的教育,进而将学科素养培养这一任务落到实处,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不过,就实际情况来看,部分小学语文教师虽然会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但是,并没有获得预期的效果,主要原因在于小学教师还在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试图采用讲授式等教学方式,对小学生进行多种语文素养的培养,教学方式与教学目的不相匹配,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小学教师应该结合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等,对教学方式进行科学改进或者合理选择,以此实现教学目标。
四、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1.以文字为基础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汉字一直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也是文化的具体呈现载体,其本身不仅承载着我国的文化内涵,更是我国传统文化继承与发扬的象征。而语文学科知识的载体就是汉字,因此,在对小学生进行语文教学时,应该将文字学习作为教学的基础环节,通过对学生讲解汉字的演变过程、含义等,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使得学生能够快速掌握文字的字形、字音以及字义等,并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激发学生的爱国意识。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在开展文字教学时,可以结合课文中的生字词,增添相关的文化知识,将文字背后的一些小故事讲述出来,让学生在学习文字的过程中,感受到一定的乐趣,认识到文字的魅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够使学生在学习文字的过程中,了解到我国历史的变化,使其更加喜欢传统文化,热爱自己的祖国。
比如,教师教学《我们爱你啊,中国》这篇课文时,应该先对学生讲解文章中的生字词及其含义,如渺、脊、恢、魄等,教师可以提前搜集各种资料,查找重点生字词的含义,同时还可以将与文字相关的故事讲述给学生,其中“脊”这个字,《说文解字》解释为“脊,背吕也”。就是说,脊这个字就是指背脊的意思,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将这一汉字的演变过程呈现出来,使学生了解不同时代这个字的写法,进而让学生认识到该汉字所经历的发展演变过程,接着也可以利用该字进行组词,如脊梁,还可以讲述其延伸意义,向学生描述关于“中国脊梁”的故事,通过相关故事,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提高学生的民族认同感,进一步提升学生自身的核心素养。
2.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素养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教育事业也在不断变革,素质教育、核心素养等多种教育理念的提出,更是推动了教育教学的改进,而且新课改也要求学科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而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是当前小学教师需要着重思考的重要问题。小学教师若想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开展有效的语文教学,则需要引进新型的教学方式,利用该方式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往的语文教学过程比较枯燥,很难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是无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基于此,教师应该将情境教学应用其中,引导学生感受课文中蕴含的情感,借此培养学生的情感,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加深学生对相关语文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能够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比如,教师在对学生讲解《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时,可以结合具体的课文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以此再现文章的情景。在开展这一活动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合适的角色,引导学生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进行分析理解,也可以鼓励学生适当增添新的台词,以此在教室中进行剧情演绎。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则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学中,也能够提高教学过程的活跃性,学生在扮演、观看的过程中,也能够更容易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情感思想。在角色扮演活动结束之后,就可以开展讨论会,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的轻松氛围,使得学生能够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教师也要予以适当指导,进而锻炼学生的语文思维,使其阅读理解能力得到较大提升。
3.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语文知识与生活实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教授学生语文知识,培养其语文素养,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生活,使得学生能够将所学的语文知识及其所具备的各种能力素养,能够充分应用到生活之中,为学生的日常生活提供便利。而且,很多语文知识也来源于生活,若是将语文教学与生活实际结合在一起,则能够提高语文教学过程中的生活气息,增加学生的熟悉感,促使学生愿意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同时也能够借助生活元素,帮助学生理解相关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对学生进行语文写作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生活元素,将其融入语文教学中,辅助学生进行书面表达,在这一过程中,也能够锻炼学生自身的写作能力。
比如,教师在以“自然风景”为写作主题,开展写作教学时,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到校园中观察各种景物,提出相应的观察要求。学生在观察某处景物时,要对景物的外观、颜色、形态等方面进行了解,还要从不同角度对景物进行细致观察,如由远及近、由高到低等,让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按照观察顺序将不同的观察点罗列出来。在观察活动结束之后,教师则可以带领学生回到教室,让学生整理自己的观察记录,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路,结合观察记录,对刚刚观察的对象进行描述,这样就能够形成一篇内容丰富的作文。另外,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的语言表达,指导学生合理利用所学修辞,按照相应的逻辑顺序,将其在观察过程中产生的想法准确地表达出来。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观察能力得到了锻炼,写作思维也会逐渐形成,表达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训练,长此以往,学生的写作能力就会渐渐提升。
4.加强问题引导,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语言是人们日常生活沟通交流的主要工具,若是语言组织能力较弱,在交流溝通过程中就会出现问题。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语文教学时,应该加强对学生语言组织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能够利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将自己想要说的意思准确地表达出来,提高沟通的有效性。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加大对学生的引导,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构建,准确表达,借此锻炼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
比如,在对学生讲解《坐井观天》这一内容时,教师在教授学生课文中的生字时,可以利用提问这一方式,引导学生发言,加深学生对生字的记忆。如“喝”字,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口渴的时候想要干什么?”“那么,喝水的时候要用到身体的什么部位?”“所以‘喝’字的偏旁是什么?”通过层层递进,使学生理解这一生字,同时也能够让学生认识到这一汉字应该如何应用,进而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总之,立足于核心素养,开展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能够为学生讲授相关的语文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及水平。因此,小学教师要认识到核心素养的重要作用,而且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关注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针对素养培养的要求,采用科学的教学方式,使得语文教学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敏《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华夏教师》2020年第21期。
[2] 刘敏《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探究》,《中华少年》2019年第11期。
[3] 毛海荣《基于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文理导航》2020年第9期。
[4] 陈彩凤《多“管”齐下,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浅谈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的必要性》,《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21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