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中美育教学体系的构建

2022-07-12 11:14方艳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2年26期
关键词:美学美育院校

方艳

[摘           要]  为更好地契合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高职院校应该把审美教育纳入教学体系,优化高职院校的教学体制,丰富校园文化教育内容。将基于实践检验,探究对高职院校美育教学体系构建的路径。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美育教学体系;美育实践;构建探究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編号]  2096-0603(2022)26-0082-03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重点是培养技能人才,但在实践中,在开展职业教育的同时还应加强对学生的美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确保学生的审美水准能够处于中等偏上层次。目前仅有少数具有美术专业的高职院校开设部分美学课程,这不利于推进高职院校的美育体系构建。

一、美育基本内涵

(一)美包含向善、良好的思想品德

美就是要有一颗善良的心,一切的美都是以善为基础。如果文学作品能给人们带来思考、顿悟等,那其所展现出的艺术形式不但具有美感,同时还具有灵性,能传达出人文精神。思想品德的形成,既要求有理性的思维,又要有让人愉悦的思维。

(二)美育具体体现在对思想道德的渗透和熏陶

美学是以直觉为基础的,人一旦与美学对象有了特定的接触,就会在感觉上产生一种愉悦的感觉,这种感觉无需事先准备。人类与动物的不同之处,在于人类拥有理性思考的能力,而人类所感知的美感则需要同时具备感性与理性。美学是人类在思想与道德的关系中理性的思考,美的东西能让人产生美、快乐的情绪,从而使人的心灵得到快乐。

(三)美育能够有效促进高职院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对高职学生开展美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美育可以有效地培养高职学生的道德情操。审美与其他事物相比其独特之处在于它蕴含丰富的情感经验。在进行美育时,能让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进而更深层次地理解其整体思想。(2)美育可以帮助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通过审美和经验的培养表达对美的认同,更好地将美育转化为一种信念和精神。

二、高职院校美育发展现状分析

(一)缺少美学类课程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没有开设美学课程,德育工作的唯一源泉在于思想政治教育,而教师能否在教育活动中实施美育,与其自身的教育水平以及习惯有关。美育实施的可能性和教育效果并不是很明显。通过对尚未开设美育课程的高职院校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70%的学生认为自己需要专门的美育课程提高审美能力,但学校的教育需求难以得到专业性的满足时,美育的落实力度也将大为削减。

(二)学生缺乏美学素养

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审美修养的调查发现,部分在义务教育阶段接受过美术教育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基础。但是,这一美学依据仅仅停留于“分辨美”的层面,缺乏评价与创新的能力。这些学生在进入社会工作后,更多投入专业工作中,难以在工作的基础上实现自主创新创造,难以符合现代社会对高层次、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如果高职院校忽视了美育,将对学生后续的职业发展产生直接影响。

(三)过于重视技能教学

目前,各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普遍缺乏明确的美育培养目标和实施方法步骤,尤其在专业教材的编写上,未能充分考虑融入美育元素,这就导致教材中课程相关的美育元素比较匮乏。同时,由于目前部分教师对高校推进课程美育处于表面化、被动化的认知层面,对课程美育的目的、内涵理解不深入,只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品德的教育,把“育人”的责任从教学中分离出来。认为进行课程美育改革挤占了专业授课时间,加重了专业课授课教师的压力,因而未能对课程美育改革给予足够的重视。

三、高职院校美育发展策略分析

美育的作用不仅是提升审美趣味与能力,同时还需要陶冶情操、净化心灵。课程并非只是一种知识和技巧的载体,更是一种文化和心灵的归宿。高职院校的美育课程也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它所体现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其价值又与其自身的审美价值密切相关。

(一)开设美育课程,重视培养学生美学思想

高职院校需要从两个方面对学生展开美育:(1)将审美教育渗透到现行的职业教育课程之中。这种做法无需增加新的课程,也不需要对教学系统进行太大的改变。只需要每位教师对与美术教育相关的主题进行再学习,并将与之相适应的内容纳入教学职业体系中,进而更好地凸显课程整合美育的效果。(2)开设美术教育的“必修课+选修课”,使教学内容更专业化,每位学生都能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实现评估,进而提高审美素养。学校对审美性课程的实施要进行严格监督,在开设相关课程之前教师应编制教学方案和评估方案,并由主管人员审核,确保美育课程开展的可执行能够得到优化提升。

(二)优化教师能力,令教师成为美学思想宣传者

专业教师可以从美育材料中寻找与专业课程相关的内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以工业美学课程为例,一是纯粹的美学,二是价值观的美学。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价值观的美学,注重对学生职业价值的培养。学生要具备辨别是非的能力,不仅要有清晰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还需要具备面对“灰色领域”的正确应对方法,使学生树立深厚的企业价值观念。此外,为了使学生的审美观念得到更好的发挥,教师还需要获取更多具有美学价值的职业生涯真实资料,把行业中的一些真、善、美内容传达给学生。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能够准确地了解产业的运作和发展,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增加校内活动,为美育提供实践渠道

设立相应的美学社团,举办各种社团活动,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观念。对美术感兴趣的学生,可以加入美术社团,以此学习更多关于美术方面的技能。教师指导美术社团的活动,让其能够具备一定的美术教学技能和经验,为带领社团发展提供必要的人才储备。在成立过程中,有绘画天赋的教师可以不定时地到协会中考察、参加活动,以适当提高社团工作的专业性。在教师的协助下,学生还可以参加社团竞赛。让学生在参加竞赛时能够自主完成自己的作品,进而强化其艺术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学校还可以组织一些与审美相关的活动,比如诗词、散文、歌曲等。学生可以充当组织者,而教师则可以充当隐形的监督员,其目标是使学生在实践活动和组织竞赛中形成独立的审美观念,从而检验自己的审美创造力,并在独立发展的同时将“独立”的审美观念贯彻于实践之中。

(四)从艺术学作品中发掘美育

1.关注生活,感知美

美术虽然是艺术的展示,但是它的创造依旧源于生活。美术是对生活的感悟以及情感的表达,是作者表达情感的一种抽象方式。所以,对美术的鉴赏一定要站在生活背景下,根据美术作品中的元素和情境去感知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学生首先要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美,生活中的任何事物都有它独特的美,关键在于能否拥有发现美的眼睛和观察美的心情。根据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情绪、不同的境界,观察到的事物都会具有不同的“美”。比如,看到秋风落叶,心情好时会感觉到飘逸的美,但心情不好时就会有萧瑟之感,情绪不同,感知美的角度也不同;看到飞速的车流,有人站在科技发展的角度会看到社会进步的胜景,但有人站在尾气污染的角度,却看到逐渐排出的二氧化碳等空气污染物,所以会感到很悲伤;一片碧绿的叶子,欣赏的人境界不同也会感知不同的美,有人会感觉叶子的形状、颜色非常吸引人,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感觉,但有人却感觉到生命的颜色,感觉到盎然生机,给人以希望。这就是生活中不同的美,不同的人感知到的美也不相同。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美,体会不同事物在不同情境下的独特之处,探究美的真正含义。在感知生活美的过程中,可以使学生逐渐懂得观察生活,并在此基础上逐渐热爱生活,以一颗纯净的心灵去感知生活中不一样的美,进而形成樂观、美好的心态,树立远大的目标,实现自身的价值。

2.赏析作品,领悟美

美术教学不单单是为了让高职院校生学会如何绘画,更多的是让学生学会如何欣赏作品,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更加轻松愉快地提升自己。因此,教师在为高职院校生开展美术教学的同时应当多注重培养高职院校生对美术的欣赏能力,通过对各种艺术作品的欣赏,以此提升高职院校生的审美能力。

高职学生不仅需要学会欣赏绘画作品,还需要学会欣赏雕塑、工艺美术以及建筑艺术等。教师在为学生讲解一幅优秀艺术作品时,可以先让学生自行对艺术作品进行评价。例如在欣赏王式廊的作品《血衣》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仔细观察作品,通过小组讨论阐述自己的看法。在学生表述过后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作者和作品背后的故事。通过教师逐步的引导,学生逐渐走入作品中,可以深入体会作品中无论是双目失明的母亲、手拿血衣控诉的妇女、手拿字据的老人,还是缺少行动能力的青年和民兵等,每一个形象都仿佛被赋予了生命一般,每个形象都是出神入化、十分生动。其实,从美术作品中体会到的人物性格与内心或许更能够反映出人物的真实感受,学生在欣赏作品的同时不知不觉中学习到主人公坚韧的精神,既传播了美,又分享了美,还收获了美。

3.学习表现,体验美

感知美、欣赏美,更多的是为了创造美。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多鼓励学生进行实践。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到的美术知识建立自己独特的审美思维,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美的创造。创造美的过程是学生根据自身的经历和此时的心情进行的抽象情感表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与想象能力。例如一幅母亲和孩子的绘画,可以表达出细腻的母爱和温柔的母子亲情等。强烈的色彩可以让人感到欢快、热情、高兴,而灰暗的色彩会使人感到宁静、悲伤、凄凉等。不同的绘画作品和绘画风格会隐藏和表达不同意境的情感,所以,教师在教授美术时,可以着重培养学生挖掘作品中情感因素的能力,让学生可以深入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目的。

(五)在传统文化中发掘声乐美学

目前在声乐艺术界,很多音乐听众对传统音乐文化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这就决定了两者的结合有很多局限性,需要改进和解决。将声乐艺术呈现融入传统音乐文化的艺术呈现过程不能一蹴而就,需要运用专业的技巧、专业的手段与实践相结合。声情并茂追求的是一种全方位的歌唱效果,不局限于字或腔调上,正所谓有其声必有其情,声乐之美不在于平铺直叙,更在于演唱时出现的情感波澜,为了达到整体的歌唱效果,声乐更加注重对作者内心情感的表达。在声乐艺术呈现中教师要向听众介绍演唱作品的创作背景以及作者的内心情感波动,从而让听众对作品情感基调有基本的认识。充分表达作品的情感,不仅是现代声乐表达的重点,还是古人表达的重点,在《列子·汤问》中描述秦青的声音“声振林木,响遏行云”;韩娥的声音“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记载的便是他们对“声情并茂”的美学原则的演绎。由此可见,提高声乐艺术呈现中情、味的表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价值。要增强声乐的感染力,就要引导听众置身于声乐所描述的情境中。设身处地地感悟词中人的思想情感,以腔调起伏发于声,追求心声相合,从而让听众更好地体会作品中的情绪变化,将作品中的情、味充分表现出来。“声情并茂”要求达到情与声平衡的境界,情感通过声音表达,声音则是融入了演绎者的情感,唯有如此,才能让歌唱得有艺术美感。目前,我们需要专注于研究,并寻找一种合适的创新途径,以完善评价模式。

四、结语

总而言之,高职院校的美育要切实从课程建设、优化教师美育能力、构建多元化校内艺术社团、开发美术审美资源以及声乐资源等方式逐渐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而为其成为专业技能与艺术修养相统一的复合型人才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杨静.浅谈美育教学中艺术实践课的实施策略:以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声乐演唱》艺术实践选修课为例[J].黄河之声,2020(1):124-125.

[2]刘汝涛.美育孕育艺术之苗:“课程美育”视域下高职院校美育类课程教学体系建设初探[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0(3):154-155.

[3]李瑶钿.高职公共艺术教育实施德育目标的教育教学体系研究:评《艺术教育视域中德育创新探索》[J].新闻爱好者,2020(2):99-100.

[4]白雪.教育现代化背景下农牧类高职院校的大美育体系建构[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12):47-48.

[5]骆斯琴.岭南文化传承视角下高职院校大学美育课程体系的构建[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8):129-131.

[6]盛冠麟.审美教育在高职院校医学美容技术专业教学中渗透策略的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21,39(1):12-13.

◎编辑 司 楠

猜你喜欢
美学美育院校
“新美育”的内涵与实践路径探索
盘中的意式美学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广西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纯白美学
美育教师
春食色彩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