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研竞创”一体化渐进式育人模式研究

2022-07-12 11:14张占辉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2年26期
关键词:竞赛育人能力

张占辉

[摘           要]  针对课堂教学和“研竞创”间并非顺畅地自然衔接,通过在竞赛和课堂教学之间的空白研究领域增加学生参与科研活动这一环节,为由课堂教学过渡至竞赛和创业及各项能力的培养奠定坚实基础。在此基础上首先分析了当前研究中的不足,随后提出了“研竞创”一体化渐进式育人模式的构想,并对其可应用领域的增值效应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实施该构想所需的各项条件,从而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提供理论参考和模式借鉴。

[关    键   词]  “研竞创”;一体化培养;育人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26-0049-03

一、引言

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社会对大学毕业生提出了新的更高综合素质的要求。教育部也出台了多部文件旨在促进高等学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增强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1]。对于高职院校学生而言,其参加研究、竞赛、创业(简称“研竞创”)等活动,对提升其自身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促进意义。各类竞赛和创业活动是一种被广泛认可的第二课堂培养模式,其在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竞赛意识、知识灵活应用、技术开发及团队协作等方面具有显著成效[2]。目前围绕学生竞赛及创新创业等综合能力培养的研究主要聚焦于:(1)以竞赛为载体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模式和方法。针对该内容,学者们结合自己的专业特色从各个方面对其展开了研究,几种典型的研究观点如陈利等学者[3]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技能竞赛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的研究发现如能保证竞赛与教学和学生活动相融通,校级竞赛与省级、国家级竞赛及职业资格鉴定相结合,则可保证竞赛的实践性、时效性、先进性。程凡升等研究人员[4]分别从学科竞赛内容、存在问题、改革措施等角度分析了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方法;乔英[5]则以具体比赛项目为例分析了竞赛过程对学生创新能力的促进机制;陈洪彬等学者[6]则从不同角度分析了竞赛对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专业课程建设等的促进作用;赵志换等人[7]则研究了新工科背景下各类竞赛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提升作用。(2)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能力培养模式。创新创业型人才是当代社会和经济的重要生产力,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创新创业人才,是当前社会赋予高职学院新的使命。因此,围绕这一课题,当前典型的研究焦点如北京大学的朱红等学者[8]重点研究了创业教育对本专科生创业意向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高校创业教育能显著提高学生的创业意向,并且会降低学生创业中的盲目和非理性因素,提升创业意向与所学专业的匹配程度。曾竞[9]则以广东省高职院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从校园文化建设视域下有针对性地提出一条提升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途径,杨齐等学者[10]则基于西部6所高校的调查得出创业知识的掌握对学生创业能力的影响最为显著;各类高校学生创业能力发展不均衡,学生创业能力与其所在学校有一定的相关性等结论。

二、当前研究的问题总结

综合上述现状分析,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主要为以下三个方面。

1.课堂教学和竞赛间并非顺畅地自然衔接,课堂教学偏重于对既有知识的学习掌握,而各类竞赛偏重于对知识的理解应用与创新甚至是未知知识的创造,因此由既有知识的学习直接过渡至知识的创新性应用甚至创造对于学生而言,两者间的跨度较大,学生接受难度高,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渐进培养和竞赛水平的有效提高。因此,如能在课堂教学和竞赛间引入科研活动作为过渡桥梁则可为学生快速适应和过渡奠定基础。

2.当前的研究较多关注竞赛或者创业等单一环节的培养模式改革和经验总结,然而科研—竞赛—创业三者之间并非孤立的无联系的单个环节,三者间互为铺垫和发展,因此,如能跳出孤立的研究科研—竞赛—创业等不同环节,将视野拓宽至三者协同模式下的宏观一体化渐进培养,则对于人才培养质量和师资队伍水平的提升都具有重要意义。

3.孤立地开展科研、竞赛或创业中任意单一环节,实际上造成了研究内容的浪费和利用率的低下及项目进展效率的低下,因为该内容通过不同阶段的研究和增加相应的侧重点则可发展成为不同阶段的内容载体,而当前孤立的研究在客观上造成了研究内容的不充分利用或利用率低下。同时在不同环节频繁更换内容载体则势必由于增加项目的熟悉时间而导致项目开展效率的低下。

三、问题的解决方案与策略

通过作者在进行科研、指导学生竞赛和创业时的实际需要和经验总结时发现,从课堂教学直接过渡至“挑战杯”等竞赛时,学生在两者之间的过渡总是难如人意,有诸多概念、术语和事项(如论文的概念、如何查阅文献、痛点如何发现)需要向学生一一解释,而这些问题又隶属于科研的基本概念。不仅如此,除上述科研和竞赛共同的基本术语外,科研还能额外解决竞赛的另一痛点——竞赛课题或内容的来源问题,因此作者认为在课堂教学和竞赛及创业间增加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则无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还是竞赛水平的提高都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产生上述初步构想后,作者又发现科研—竞赛—创业三者间本质上具有紧密的逻辑关联,即三者间互为铺垫和发展,又可以依賴同一内容载体。因此,如能跳出孤立地看待科研—竞赛—创业等培养环节,将视野拓宽至三者协同模式下的宏观一体化培养,则无论对教师水平的提升还是学生能力的培养都具有显著促进意义。

在完成上述构想的酝酿后,通过广泛的文献调研,团队发现目前较多的研究内容其焦点在单独的竞赛和创业指导环节,也有少部分研究同时关注两者,这一方面说明本培养模式科研—竞赛—创业三者一体化的构想具有一定的文献佐证,但同时也说明目前鲜有研究关注课堂教学和竞赛间的自然衔接和顺畅过渡问题,因此对科研—竞赛—创业一体化渐进育人培养策略及其实施路径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基于指导学生等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和相关理论及实践研究缺乏的现状,作者提出了科研—竞赛—创业一体化渐进“双育人”模式研究。即本培养模式通过在竞赛和课堂教学之间的空白研究领域增加学生参与科研活动这一环节,从而通过指导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初步培养其科研能力,这将为由课堂教学过渡至竞赛和创业及各项能力的培养奠定坚实基础。在此基础上,通过在不同环节采用同一研究内容为载体,本培养模式尝试在宏观层面将科研—竞赛—创业三者纳入一体化培养模式设计体系,并尝试通过从横纵向多维度构建该体系的主支线渐进培养图谱,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渐进育人与课堂育人结合最终形成“双育人”模式交互的育人模式,最终可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提供理论参考和模式借鉴。

四、研究成果的增值效应

1.将上述理论成果应用于教师培训交流等活动,将对教师自身发展、提升第二课堂指导能力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同时就其推广应用而言,对于高素质专业化师资队伍建设、创新式内涵发展具有助推作用。

2.将该体系性培养模式的方法应用于学生培养,将增强学生的现状调研、技术开发、沟通交流、项目组织、参与竞赛、创新创业等综合能力,从而为学生就业或创业奠定扎实基础,全面提升学生的就业质量。

3.本培养模式形成的科研—竞赛—创业等各环节和形式成果将在学生中形成示范效应并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和参与科研、竞赛和创业的热情,从而在学生中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氛围。此外,学生团队成员间也将形成传、帮、带的良好协作机制和氛围。

4.本培养模式形成的上述成果(师资队伍水平提升、高素质人才培养等)可为其他兄弟院校探索第二课堂渐进式培养模式奠定基础。

五、开展研究的依托因素

为保证本培养模式达到预期成果,项目前期需做部分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如项目初期探索积累、高水平在研科研项目支撑、时间投入、其他项目资金支持、科研设备支撑、团队建设、成果发表等部分。

(一)本培养模式初期探索积累

1.基于本本培养模式科研—竞赛衔接方法的理论,本培养模式参与成員如能开展了部分科研工作,特别是指导学生团队参加学校或其他各级各类比赛为最佳,从而为项目开展奠定实践基础。

2.同时基于本培养模式关于竞赛—创业衔接机制的构想,在前期实践基础上如计划进一步发展为产品或服务,则需重点结合创业要素,积极参加创业类竞赛活动。同时如构想切实可行,则可开展远期规划,如基于前期产品或服务的研发,可开展真实创业探索。

(二)高水平在研科研项目支撑

高水平的项目研究也将为本构想的实施奠定坚实基础,如目前本培养模式团队成员在研科研及教研项目多项,包含主持广东省基础研究的基金项目等、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持多项校级教研科研项目,而这些高水平的研究项目可为本培养模式中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及探索科研与竞赛、创业等能力的衔接模式提供高水平的练习平台。

(三)时间投入充裕

充裕的时间投入是项目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以作者为例,本培养模式的参与成员大多为“教学科研型”,因此可保证充足的时间投入本项目的研究,同时寒暑假假期等无教学任务期间,可用来开展本培养模式研究。因此,从上述多方面综合因素可知,团队能保证足够的时间投入本培养模式研究。

(四)其他项目资金支持

项目资金支持是研究开展的必要条件,本培养模式拟以项目成员主持的广东省基础研究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及多项校级教科研项目为主要载体来支撑该项目的研究。因此,除申请本项目资金支持外,如项目资金缺乏,部分涉及科研事项经费可从该项目中列支。

(五)科研设备支撑

1.因本培养模式研究涉及指导学生参加科研环节,因此需要部分仪器设备硬件,特别是根据所参与的科研任务,而需具备的各类科研或试验设备,如以作者本人为例,我校基本具备本培养模式开展所需的各类设备,如机器人焊接工作站、金相显微镜、万能拉伸试验机等。当然,如缺少部分实验条件,则项目成员亦可协调原工作单位或外协其他单位予以解决。

2.同时因该培养模式还设计创业环节,因此后期的竞赛和创业活动如需各类实体设备,亦可通过自筹或寻求学校与其他单位支持。

(六)团队建设方面

项目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定期交流组织等活动,因此需通过指导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定期组织讨论、严格按节点推进进度、理论分析与实践相结合、成果分配等活动探索积累人才渐进培养经验,从而建立各项团队内部制度,以确保本培养模式更好地开展。

(七)成果发表方面

因本构想的跨度较大,从科研一直到竞赛及创业等,因此在科研阶段,团队中最好有发表过高水平论文及其他成果的成员,这样方便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可有足够能力自己发表或指导学生发表相关高水平研究成果。

六、结论

针对课堂教学和“研竞创”间并非顺畅的自然衔接,通过在竞赛和课堂教学之间的空白研究领域增加学生参与科研活动这一环节,从而通过指导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初步培养其科研能力,这将为由课堂教学过渡至竞赛和创业及各项能力的培养奠定坚实基础。在此基础上,通过在不同环节采用同一研究内容为载体,本培养模式尝试在宏观层面将科研—竞赛—创业三者纳入一体化培养模式设计体系,并尝试通过从横纵向多维度构建该体系的主支线渐进培养图谱,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渐进育人与课堂育人结合最终形成“双育人”模式交互的育人模式,最终可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提供理论参考和模式借鉴。

参考文献:

[1]贾先,巨永锋,吕建新,等.以科技创新竞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J].劳动保障世界,2020(21):46,48.

[2]田卡,曹宇,龙振东,等.一种以学科竞赛为依托的机制专业学生能力培养模式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0(21):99-101.

[3]陈利,李绍中.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技能竞赛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1(5):30-31.

[4]程凡升,赵方圆,李静媛,等.以竞赛为载体推动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J].安徽农学通报,2020,26(13):162-164.

[5]乔英,侍中楼,张震,等.学科竞赛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基于“8字型”无碳小车的比赛实践[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9):172-173.

[6]陈洪彬,林娈,郭凤仙,等.学科竞赛提升新工科食品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探索[J].农产品加工,2020(14):93-95.

[7]赵志换,申峻,常宏宏,等.新工科背景下综合实践技能竞赛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促进作用:以太原理工大学为例[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20,32(1):73-76.

[8]朱红,张优良.北京高校创业教育对本专科生创业意向的影响机制:基于学生参与视角的实证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35(6):100-107.

[9]曾竞.校园文化视域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探析:基于广东五所高职院校大学生的调查[J].科技与创新,2021(3):167-169.

[10]杨齐,王昭娟,李鑫妍.高校学生创业能力的比较分析与评价:基于西部6所高校的调查[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21,37(1):7-15.

◎编辑 马燕萍

猜你喜欢
竞赛育人能力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数学潜能知识竞赛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创新思维竞赛(3)
创新思维竞赛(6)
“我爱海洋”知识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