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研究

2022-07-12 11:14黑洁锋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2年26期
关键词:混合思政教学模式

黑洁锋

[摘           要]  高校思政课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是“互联网+”背景下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顺应新时期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思考和实践研究的必然选择。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已然应用一段时间,然而在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并未得到及时的关注和调整,由此,将关注点聚焦在高校思政课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所存在的问题上。相信对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给予及时的关注和调整,将会成为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改革的一个新突破口。试图依据应用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调整对策,以期对优化高校思政课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提供些许有益的参考。

[关    键   词]  高校;思政课;线上线下混合教学;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26-0022-03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铸魂育人任务的主要渠道和重要阵地。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思政课的建设和发展,从2016年12月7日至8日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到2019年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大会,再到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工作、思政课教师及思政课堂都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这些都为当前思政工作、思政教学及思政课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思政课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势在必行。当前,高校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相关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高校思政课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研究任重而道远。

一、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概述

20世纪90年代的数字化学习是线上线下相统一的混合教学的最早起源。2001年,国外数字化学习进入低潮,一批学者创造性地用互联网远程在线教学与传统线下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习,这在当时被称为“最有效的教学形式”。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2004年提出了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并对相关的概念进行界定研究。随后,依托慕课载体的混合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国内高校思政课也纷纷走上了以MOOC、微课、SPOC为依托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探索之路。当前,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应用最多的模式是将翻转课堂策略引入课程。然而,迄今为止,学界对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内涵仍然没有定论。

虽然,线上线下教学各有利弊,但是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优势和特点却得到了普遍的肯定和认同。朱序对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主要优势进行了梳理,他认为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较好的课堂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监督与引导作用;推动教学模式颠覆式创新。”[1]高娅剖析了混合教学模式对教育教学的深远意义,并探索阻碍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教学质量提高的各种因素[2]。凌小萍教师认为,高校思政课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总体上处于探索阶段:“教师尚处于教学上的自发与自觉、教学资源建设上的固守与拓展、教学管理制度设计上的守拙与创新、学生学习上的游离与认同的交融状态。”[3]可见,高校思政课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探索和研究任重而道远。

严萍昌教授提出了:“打造新时代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需变革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形塑于一体的旧模式,建设以责任担当为统领,综合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形塑等内容的‘四维一体’教学新模式。”[4]这种设计以课程目标为主线,以任务为导向,较好地分析了当前课程建设的目标。陈娅冰教授很好地总结了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进展,她将翻转课堂看作是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支撑,将自制课前资源视为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基础模式,把MOOC+SPOC+翻转课堂作为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升级模式,将自制课前资源或者MOOC+蓝墨云班课+翻转课堂作为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自由組合模式[5]。无疑,当前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大多都是这些模式的变型或者融合。

综上可知,当前,高校思政理论课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尚处于探索阶段。学界对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研究集中体现在:对传统教学的利弊及线上教学的优缺点的分析,以及对开展线上线下教学的意义、内涵、优势、特点和基础模式的探析上。然而,高校思政课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在初步运用中出现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学界给予的关注还不够,调整方案也没跟上。本文试图分析高校思政课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中少现的问题,并给予相应调整,以期不断优化高校思政课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

二、当前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前,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已然应用了一段时间,应用中发现存在着影响高校思政课线上线下教学效果的因素如下。

(一)线上线下混合应用不合理,存在泛应用现象

为了紧跟线上线下教学的潮流,一些课程积极响应号召,这种积极性和敏锐性值得肯定。但是,一些院校不评估课程是否适应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就全盘强制使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这不但无益于课程改革和创新,反而会浪费教师和学生的时间和精力,实效必然也不会好。有些学校全部课程都强制应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一个部门很多门课程同时改进,教师数量有限,致使教师疲于奔命,课程建设质量可想而知。

(二)教师对混合教学理解不到位,线上线下教学相分离

学校一味地提倡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却未开展系统的混合教学相关技能培训,有些教师教育理念或者教学能力无法与时代同步,致使他们对混合教学理解不到位。正如涂庆皓教授所说:“线上教学从现象上看是教学手段的转变、教学场景的转移,其实质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型和教师教学理念的革新。”[6]教师的教育理念一旦落后,就无法准确地理解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由于未开展混合教学相关技能培训,致使教师的教育理念未能及时更新,抑或有些教师认同混合教学模式,然而现代化技术应用能力不足,致使在混合教学面前无所适从,力不从心。有些教师将线下课堂直接搬到线上,有些教师将线上课程简单地理解为发布资源、作业和习题,而不能及时地互动和监测学生学习情况,从形式看,教师是线上线下教学了,但是这种线上线下教学是分离的,并没有深入地将线上线下教学融合在一起。

(三)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评价和激励机制不完善,教师及学生的积极性不高

合理完善的教学评价和激励机制是教师可持续成长和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因素。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顺利开展依靠优质丰富的线上教学资源,而资源的建构需要一个优质强大的教学科研团队。混合教学工作强度大,工作量极大,极其消耗时间和精力。教师本身的教学科研工作量就很大,在教学会议、党员会议、培训学习、班主任工作等各种事务占据了教师时间和精力的同时,许多教师都是挤时间拍摄课程视频,为了教学设计经常会通宵达旦,为了完善课程,教师也习惯了没有下班时间,没有周末时间,没有节假日时间。

然而,许多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却没有完善的评价机制和有力的激励措施。一些学校只是简单地将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作为年度考核的一个加分项,而且加分力度也不大,也未能纳入或者折算成教师的基本工作量。换句话说,除了年度考核加分之外,并没有其他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措施。而一次公开课,发一篇论文,多带一个班的课,多担任一个班的班主任,多参与一个课题等工作也可以加到同样甚至更高的分数,这就导致大家宁愿选择其他的考核加分项,也不愿意参与课程建设。参与课程建设的一部分教师缺少自主性和主动性,参与课程建设的目标也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开展得过多,加重了学生课前学习和完成线上课程任务的负担。线上课程本身淡化和削弱了课堂监控的作用,为了应付完成课程,难免出现一些學生挂网、应付了事等现象。加上受学生学习课程功利化的影响,高校思政课程线上课程学习容易被学生弱化和忽视,线上课前学习效果直接影响线下课堂的顺利进行。学生学习时间有限,自学能力稍弱的学生,就容易出现理论知识不扎实不透彻,实践能力薄弱等诸多问题。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了,主动性和积极性也被不断地消磨掉了,线下课程的互动效果也被削弱了,“懂不了”的课堂也慢慢“动不起来了”,为了完成课程任务,老师又不得不回到以自己为中心的一言堂课堂中,这是当前高校思政课线上线下混合教学面临的新困境之一。

三、提高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实效性的改革措施

(一)重新评估课程,合理应用于课堂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是为了取线上和线下课程的优势,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及内涵式发展。固然,线上线下混合教学集当下各种教育优势于一身,但是不是所有的课程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都适应,滥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反而会弱化课程效果;也不是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开设的课程越多越好。相反,不合理的应用反而会背离混合教学改革的初衷,会加重学校课程建设和改革的难度,会徒增教师的负担,会挫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影响课堂的实效性。

课程是否适合应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需要专业的专家团队充分而合理地评估。合理评估课程是否适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需要从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学校及学院情况、课程师资队伍、学生学习需求等多个环节综合把控。而不能为了赶时髦,只是为了响应课程改革的号召而一起上、一齐用。

(二)开展系统的混合教学相关培训,打造高素质的思政教师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7]对思政课教师上好思政课提出了“八个相统一”的要求,并寄予其厚望。

高校思政课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创新与改革的成败关键在于是否有一支高素质的思政教师队伍。为顺应时代的发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应运而生。对教师而言,它属于新生的事物,需要不断地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然而,教师只凭个人摸索,毕竟能力有限,实效也难保证。能够快速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需要对教师进行集体培训,培训之后让教师自己摸索使用,自己体会,然后再针对教师的问题开展解惑、答疑和帮扶。通过培训,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和领会最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能够正确地把握和理解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内涵和特点等,能够快速有效地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三)完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多维评价及激励机制

有无完善的教学评价和激励机制关系到能否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能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它是“教”与“学”能够联动的关键手段之一。既然是教学评价机制,那么就应该涵盖“教”与“学”两个主体。然而,传统的教学评价似乎只关注对学生的评价,却忽略了对教师的关注和激励。本文试图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个方面构建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评价和激励机制。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应该构建综合性评价和激励机制。综合性评价应该包括针对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针对性评价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积极性,比如学生提前预习课程,完成线上学习任务,出勤率高,积极主动参与活动;形成性评价注重学生的创造性和综合技能的展示,比如学生创造性地展示学习成果、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终结性评价主要指学生完成作业及考试成绩情况。学生课程成绩=针对性评价(50%)+形成性评价(30%)+终结性评价(20%),这样的模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除此之外,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种评价模式兼顾学习过程的各个环节,这是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反馈和肯定。当然,各种评价方式的比例可以按照课程、学生和教学的需求作适当的调整。

对教师的评价也应该是对教师整个教学过程的肯定、认可和反馈。因此,对教师的评价也可以参照对学生的评价模式:教师学期考核成绩=针对性评价(30%)+形成性评价(30%)+终结性评价(40%)。针对性评价主要是指教师的工作态度和积极性,如参与的教研活动、培训活动,参与的课题、课程建设、教学比赛等;形成性评价主要考察教师的创造性和综合能力等,如教师开展示范课、获得教学比赛、申请完成的课程项目和论文、开发的课程和教材等;终结性评价主要关注教师的教学成绩,同行评价、督导评价和学生评价等。依据这个评价模式,年度考核中,在部门和学校的前几名应该给予荣誉称号等精神激励,同时也应给予这些优秀的教师一定的物质激励。

参考文献:

[1]赵文艳.“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研究[J].湖北农机化,2019(24):173.

[2]高娅,田凯茜,龙妍,等.高校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实施情况的调研分析[J].无线互联科技,2019(24):95.

[3]凌小萍,张荣军,严艳芬.高校思政课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10):47.

[4]严萍昌.高校“形势与政策”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建设[J].社会科学家,2020(3):152.

[5]陈娅冰,赵志豪.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便捷模式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8(5):121-122.

[6]涂庆皓.高校思政课教师线上教学改革的三维思考[J].吉林化工学院报,2021(12):29.

[7]习近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EB/OL].(2019-03-18)[2022-01-24].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9-03/18/c_1124250386.htm.

◎编辑 马花萍

猜你喜欢
混合思政教学模式
混合宅
评价赋能: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必然向度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混合运算大篷车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