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哲学视域下瑜伽思想的渊源、发展及其价值

2022-07-11 15:00于欣力蔡春阳
国外社会科学前沿 2022年7期
关键词:瑜伽哲学印度

于欣力 蔡春阳

一、印度哲学及其流派

印度哲学源自吠陀。“吠陀”一词在我国古代佛经中有各种音译。大抵在唐玄奘(公元600—664年)之前,多译作“韦陀、围陀、毗陀、皮陀”等;2分别见于《金光明最胜王经》(慧沼疏五);《摩登伽经》(上),《一切经音义》(卷七十二),《金七十论》(中)。在玄奘之后,多译作“吠陀、吠驮、薛陀、辫陀”等。3分别见于《大唐西域记》(卷二);《南海寄归内法传》(卷四),34。佛教译师通常译作“明、明论、明智”。这些译法表明,“吠陀”是“知识、智慧”之意。

在印度哲学中,吠陀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吠陀指吠陀本集,由神曲集(Samhita)、婆罗门书(Brahmana)、森林书(Aranyaka)和奥义书(Upanishad)四种典籍构成。神曲集包括《梨俱吠陀》(Rigveda)、《娑摩吠陀》(Samaveda)、《夜柔吠陀》(Yajurveda)和《阿闼婆吠陀》(Atharva),统称为“四吠陀”(Caturveda)。旧译为《赞诵明论》《歌咏明论》《祭祀明论》和《禳灾明论》。4汉译名称见于摩登伽经(卷上),此经失译人,后世误作吴竺律炎共支谦译。参见:昌徵:《新编汉文大藏经目录》,齐鲁出版社,1981年。玄奘的《大唐西域记》(卷二)说:“其婆罗门学四吠陀,旧曰毗陀,讹也:一曰寿,谓养生缮性;二曰祀,谓享祭祈祷;三曰平,谓礼仪、占卜、兵法、军阵;四曰术,谓异能、忮数、禁咒、医方。”这里把“寿吠陀”作为第一吠陀。寿,梵语为“阿育”(Ayu)。按婆罗门传统,《梨俱吠陀》是四吠陀之首,是正吠陀。《阿育吠陀》是四吠陀外的副产品,称为“副吠陀”(Upaveda)。玄奘以副作正,原因尚难稽考。据推测,奘师留学印度时,正值探讨长生不死的生命学说颇为盛行;讲长寿的“副吠陀”比讲赞神的“正吠陀”更受人们的重视,这可能就是把吠陀的副产品《阿育吠陀》列为四吠陀之首的原因。

广义吠陀,除吠陀本集外,还包括梵经(Brahma Sutra)、法经(Dharma Sutra)、往事书(Purana)等一系列解释吠陀的经书,也称为“吠陀文献”。此外,为了辅助吠陀的学习,衍生出吠陀的六个分支(Vedanga):(1)语音学(Shiksha);(2)语法学(Vyakarna);(3)音韵学(Chanda);(4)语源学(Niruktha);(5)天文学(Jyotisha);(6)仪轨学(Kalpa)。为了补充对吠陀的理解,又衍生出四个附属吠陀(Upanga)(:1)弥漫差(Mimamsa);(2)逻辑(Nyaya);(3)往事书(Purana)和史诗(Itihasa);(4)法论(Dharma Shastra)5法论包括法经(Dharma Sutra )、法典(Smrti )、法集(Nibandha )及法注(Vrtti ),以《摩奴法典》(Manusmriti )和乔底利耶《政事论》(Artha Sastra )最为著名。。后又增加四个吠陀附录(Upaveda):(1)阿育吠陀(Ayurveda);(2)利论(Artha shastra);(3)音乐舞蹈(Gandharvaveda);(4)射箭术(Dhanurveda)。1此为印度近代瑜伽士室利·钱德拉谢卡仁得拉(Sri Chandrasekharendra)的分法。另一种为古印度哲学家邵那卡(Shaunaka )的分法:阿育吠陀、建筑学、音乐舞蹈和射箭术。

图:广义与狭义吠陀图示

从哲学史来看,印度哲学形成了六派哲学的概念,最初是区分正统哲学和非正统哲学。正统哲学是承认吠陀权威、祭祀万能和婆罗门至上的哲学,包括六个派别:数论(Sankhya)、瑜伽(Yoga)、弥曼差(Mimamsa)、吠檀多(Vedanta)、正理派(Nyaya)以及胜论(Vaisesika),统称为“六派哲学”。而非正统哲学是不承认吠陀权威、反对祭祀万能和婆罗门至上的哲学,又称为“沙门思想”,其最有影响力的有五派:佛教、耆那教、顺势派、生活派和不可知论派。然而,不管是作为印度正统哲学的“六派哲学”,还是作为非正统的“沙门思想”,其哲学根基都是吠陀。各派思想虽有不同,但都是吠陀思想的延续,皆以解脱为其目的。在正统哲学中,六派哲学都尊吠陀,但有亲疏远近之分。数论、瑜伽、正理派、胜论是依据吠陀而形成,唯有弥漫差和吠檀多是吠陀的传承。

事实上,六派哲学并非只是一个简单的概念集合。六派哲学名为六派,实则两两互为姊妹哲学:(1)数论与瑜伽。数论提出,“原人”在“自性”三性(悦性、辨性、惰性)的作用下创造了宇宙,并提出“二十五谛”1这里的“谛”(Tattva)指真相或真实,实际上就是此派论述的主要观念或范畴。。瑜伽继承了数论的概念,但并未提及宇宙的起源问题。瑜伽是行法的集大成者,系统总结和完善了奥义书提及的行法。有人认为,瑜伽是有“神”的数论。有人则认为,瑜伽和数论是两个派别,说法不一,尚无定论。(2)正理派与胜论。正理派源于古印度的辩论术,注重逻辑与推理,它是印度古老的逻辑学说。胜论提出,宇宙起源于不可再分的原子。这两派在哲学原理上都使用“句义”(Padartha)2句义(Padartha)意为可以思考(Jneya)和命名(Abhidheya)的对象。所谓“句”(Pada)就是概念,“义”(Artha)是“客观存在”。句义就是指用概念命名的对象。一词来命名概念,重视对宇宙本原的细微分析。(3)弥曼差和吠檀多。弥漫差原为一派,后分为前弥漫差和后弥漫差,后弥漫差即吠檀多。弥漫差是对吠陀祭祀、祭仪方法及其意义的审察考究,吠檀多是吠陀哲学的集大成者。

上文所述,我们可以看到,瑜伽是印度哲学行法的集大成者,具有极强的包容性和实践性。无论印度正统哲学,还是非正统哲学都有瑜伽的行法。瑜伽的持戒和精进是六派哲学以及佛教、耆那教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瑜伽的冥想是六派哲学以及佛教、耆那教共同遵循的修行方法。发展到近现代,瑜伽与印度主流哲学思想吠檀多合流,正所谓行法的集大成者与哲学的集大成者合流,成为大众哲学并呈体系发展,广泛传播于海外,实现了印度传统文明的复兴。瑜伽不仅是强身健体的工具,更蕴含着深厚的哲学思想。瑜伽的研究者应该跳出瑜伽看瑜伽,跳出宗教看瑜伽,把瑜伽的发展脉络融入印度哲学的发展过程中。

二、印度哲学视域下瑜伽的思想渊源

《泰帝利耶奥义书》(Taittiriya Upanishad)2.4.1描述为,“真正的自我,信仰是其头,吠陀是其智慧,真理在其左,正义在其右,瑜伽是其躯干,原则是其根基。”《慈氏奥义书》(Maitrayaniya Upanishad)6.25-28把瑜伽定义为:“它与呼吸、Om和一切连接,称为瑜伽。呼吸、意识及各种感官结合,称为瑜伽。”《伽陀奥义书》(Katha Upanishad)2.3.10-11描述为:“当五种感官与心意处于静止,意识不再动摇,这是人们所知的最高状态。人们认为这就是瑜伽,牢牢控制感官,不再迷乱,因为瑜伽就是来去生灭。”《薄伽梵歌》(Bhagavad Gita)1相传为毗耶娑口述,由象头神(Ganesa )所抄录,以梵文写成,有700颂,分为18章。其故事背景是古印度婆罗多族的两支后裔俱卢族(Kuru )和般度族(Pandu)在俱卢之野发生的一场大战,他们原本是堂兄弟,但为《薄伽梵歌》意为“神之歌”,取自史诗《摩诃婆罗多》(第6章),成书年代约为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5世纪。了王国的统治权而战斗,般度王子阿周那(Arjuna )不愿手足残杀,陷入痛苦。克里希纳教导以阿周那为代表的世人,论述通往解脱的三种瑜伽道路-业瑜伽(Karma Yoga )、智瑜伽(Jnana Yoga )和奉爱瑜伽(Bhakti Yoga ),其内容涵盖吠檀多、瑜伽和数论思想。2.50把瑜伽定义为:“瑜伽是‘业’的技巧。”《胜论经》(VaisheshikaSutra)2《胜论经》是胜论最根本的经典,相传为迦那陀(Kanada)所著的。目前的编撰形式是在公元50至150年左右完成,共十卷,三百七十颂。第一卷陈述二十四谛;第二、三卷阐述实体的类别;第四卷论述性质的类别和原子论;第五卷论述行为的类别;第六卷阐述宗教伦理观以及行为的结果;第七卷论述认知的本质;第八九卷论述认知和推理;第十卷论述阿特曼的属性。5.2.15-16把瑜伽定义为“:心意不受感官及感官对象的支配,不受快乐与痛苦的困扰,就是瑜伽。”《瑜伽师地论》(Yogacarabhumishastra)3《瑜伽师地论》相传是弥勒(Maitreyanatha,约公元350—430年)所著。在汉译佛经中关于弥勒的生平有着种种记载,在目前学术界中有着不同看法。有人认为弥勒确是一个历史人物,有人认为在瑜伽行派兴起时期有弥勒论师,他们假托弥勒菩萨之名作了不少论著。瑜伽师地,意即瑜伽修行所要经历的十七种境界,故亦称《十七地论》。为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及中国法相宗的根本论书,亦是玄奘西行所取的重要经典。2.152提出:“瑜伽应具备四要素:信念、志向、毅力和方法。”印度中世纪著名的吠檀多哲学家商羯罗在其《梵经有身疏》(Brahmasutra-bhasya)2.1.3描述为:“瑜伽是证悟真知的途径。”帕坦伽利《瑜伽经》(Yoga Sutra)1.2把瑜伽定义为“调节心意的波动使其保持稳定。”(Yogaś Citta-Vtti-Nirodha)

早在印度河文明时期,古印度人已经开始借助某种方式修行瑜伽。尽管印度河文明已经神秘消失,但在印度河谷文明的摩亨佐·达罗(Mohenjo-Daro)考古现场发现的一枚印章雕刻,它名为帕束帕提(Pashupati),意为“动物之王”。4Walk Back to the Past:Take a Tour of the Harappan Civilisation in a Delhi Museum,Hindustan,Times,29 July 2017.现存于印度国家博物馆,雕刻上的男子头饰上有角,周围被动物包围。考古学家认为,雕刻是湿婆(Shiva)5湿婆是毁灭之神,与梵天(Brahma )、毗湿奴(Vishnu )并称为印度教三大神,兼具生殖与毁灭、创造与破坏双重性。的化身之一楼陀罗(Rudra)6Werness,Hope B,Continuum Encyclopedia of Animal Symbolism in World Art,London:A&C Black,2006,p.270.。瑜伽学者认为,雕像是瑜伽体式的根锁式(Mulabandhasana)。因此,湿婆被认为是第一个瑜伽士。7Werness,Hope B,Continuum Encyclopedia of Animal Symbolism in World Art,London:A&C Black,2006,p.270.

国内外学者对瑜伽进行了阶段划分,常见的划分方式有三类四种形式:第一类是英国比较宗教学者加文·丹尼斯·福路德(Gavin Dennis Flood)8加文·丹尼斯·福路德(1954— ):英国比较宗教学者,牛津大学高级研究员。著有:《薄伽梵歌(新译本)》《内在的真理:基督教、印度教和佛教的内在性历史》《宗教和生活哲学》《超越现象学:对宗教研究的再思考》,等等。提出六个阶段的划分。9加文·丹尼斯·福路德划分的六个阶段为:1.印度河文明时期;2.吠陀时期;3.史诗时期;4.瑜伽派形成时期;5.瑜伽派发展时期;6.近现代瑜伽发展时期。第二类第一种是美国的印度学家大卫·戈登·怀特(David Gordon White)1大卫·戈登·怀特(1953— ):美国印度学家,加州大学教授,著有:《帕坦伽利瑜伽经(译本)》《练习瑜伽》《密宗的实践》《炼金术身体:中世纪印度的西达传统》,等等。提出五个阶段的划分,2大卫·戈登·怀特划分的五个阶段为:1.吠陀时期;2.前古典时期;3古典时期;4.后古典时期;5.现代时期。第二种是中国学者李建欣提出五个阶段的划分。3中国学者李建欣划分的五个阶段为:1.原始瑜伽;2.前古典瑜伽;3古典瑜伽;4.后古典瑜伽;5.近现代瑜伽。第三类是德国的印度学家乔治·费尔斯坦(Georg Feuerstein)4乔治·费尔斯坦(1947—2012):德国瑜伽学者,研究方向为瑜伽哲学与实践。著有:《瑜伽的本质:对印度文明心理史的贡献》《绿色瑜伽》《瑜伽道德》《瑜伽心理学》;译著有:《瑜伽经》《薄伽梵歌》,等等。提出四个阶段的划分。5乔治·费尔斯坦划分的四个阶段为:1.吠陀时期;2.前古典时期;3。古典时期;4.后古典时期。

综上,笔者认为,瑜伽的发展应分为五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吠陀时期—哲学奠基期(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500年):以吠陀和奥义书为标志,奠定瑜伽的哲学基础;第二个时期是前古典时期—史诗时期(公元前5世纪—公元5世纪):以《薄伽梵歌》和《瓦希斯塔瑜伽》为标志,论述瑜伽思想;第三个时期是古典时期-瑜伽形成时期(公元前3世纪—公元前2世纪):以帕坦伽利《瑜伽经》为标志,系统总结前期瑜伽理论;第四个时期是后古典时期—哈他瑜伽(公元5世纪—18世纪):以哈他瑜伽为标志,瑜伽行法日趋完善;第五时期是近现代瑜伽体系的形成—吠檀多与瑜伽合流(19世纪至今):以辨喜6辨喜(1863—1902):印度近现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新吠檀多哲学体系及近现代瑜伽体系的奠基人,把瑜伽传播到西方的关键人物。原名纳兰德拉纳斯·达塔(Narendranath Datta)。1893年,辨喜到美国演讲开始使用斯瓦米·维韦卡南达(Swami Vivekananda)。代表作有:《吠檀多哲学》(Vedanta Philosophy)(1896)、《实践的吠檀多》(Practical Vedanta)(1912)、《瑜伽经注》(Patanjali Yoga Sutras,Translation &Commentary)(1896)、《王瑜伽》(Raja Yoga)(1896)、《业瑜伽》(Karma Yoga)(1896)、《业瑜伽和奉爱瑜伽》(Karma-Yoga&Bhakti-Yoga)(1896)、《智瑜伽》(Jnana Yoga)(1899)、《奉爱瑜伽》(Bhakti Yoga)(1902)、《斯瓦米·维韦卡南达全集》(The Complete Works of Swami Vivekananda)(1962—1964),等等。为代表的一批印度近现代哲学家以传统吠檀多思想为体,以西方哲学和近现代自然科学成果为用,以吠檀多与瑜伽的合流形成近现代瑜伽体系,使瑜伽成为大众哲学,并呈现体系化发展。这种分期较为清晰地描述了瑜伽从起源、形成到发展,从理论到行法日趋完善,到近现代瑜伽体系的形成,并呈现体系化发展的历程。

三、印度哲学视域下瑜伽思想的发展脉络

在上述五个分期中,印度瑜伽哲学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脉络,并取得相应的哲学成就和思想贡献。

(一)第一个时期:吠陀时期—哲学奠基期(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500年)

以吠陀和奥义书为标志,奠定瑜伽的哲学基础。四吠陀中,《梨俱吠陀》最早最重要,产生于公元前2000年左右。7巫白慧:《印度哲学》,东方出版社,2000年,第28页。后三吠陀是它派生的作品,相继成书较晚。《娑摩吠陀》和《夜柔吠陀》基本是《梨俱吠陀》有关歌咏和祭祀两部分内容的复述。《阿闼婆吠陀》比较晚出,性质与前三吠陀有所不同。《梨俱吠陀》是颂神诗集;《娑摩吠陀》是颂神歌曲集;《夜柔吠陀》是祈祷诗文集,《阿闼婆吠陀》是符咒和密语诗集。瑜伽起源于《梨俱吠陀》中“苦行”“奉爱”等观念,《阿闼婆吠陀》是现存最古老的医学实践记录,与瑜伽关系密切。多部奥义书都有对瑜伽概念及行法的详细描述,瑜伽继承了奥义书的理念。

1.《梨俱吠陀》与瑜伽

《梨俱吠陀》以赞美诗式的神曲记录印度文明初期的种种神话和传说。《梨俱吠陀》将宇宙分成天、空、地三界,把三界中的许多自然现象、自然物人格化,作为赞颂的对象。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最初的崇拜是怎样形成的,人们怎样从相信万物有灵进化到崇拜多神;进而又怎样从多神崇拜发展为主神崇拜,从而表现出向一神论演化的倾向。与此同时,吠陀哲学家开始对宇宙的起源进行哲学探究。中国著名哲学家、梵文学家巫白慧先生说:“如果把《梨俱吠陀》创世神话的纱罩移去,便即可发现隐蓄在神话内核的吠陀智者的智慧闪光。”1巫白慧:《梨俱吠陀神曲集》,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20页。

梨俱吠陀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是古印度哲学的根基。如果说,古印度哲学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那吠陀就是这棵大树的根。古印度哲学流派的形成,都是对吠陀思想的继承和延续。

梨俱吠陀时代抑或可以追溯到更久远的年代,古印度哲人常静坐思索,或以身体笔直端正的姿态唱诵吠陀,有时一天、几天,甚至几个月都长久保持同一个姿态,这便是瑜伽的最早雏形。

瑜伽源于《梨俱吠陀》中“苦行”“奉爱”等观念。古印度人认为,苦行是实现解脱的方式之一。苦行(Tapas)一词取自词根(Tap),原意为“燃烧”,引申为燃烧尽内心的欲望之火,让意识更加清晰。《梨俱吠陀》5.67.2描述苦行:“当人们发现隐藏在洞穴里的火焰,他们唱着心中的咒语。”《梨俱吠陀》10.47.7描述奉爱:“我的赞美之歌有远大的抱负,它就像信使一样向因陀罗快速飞去……从我的灵魂出发,触动他的心。”《梨俱吠陀》1.16.7说,“愿这赞美之歌最能感动你的心。”印度瑜伽学者库马尔·考尔(H.Kumar Kaul)2库马尔·考尔(1932— ):印度瑜伽学者,出版瑜伽著作13部,发表论文220余篇。1990年,被选为印度瑜伽研究委员会高级副主席。认为,“《梨俱吠陀》中对因陀罗的赞美实则是号召人们追随瑜伽之路。”3H.Kumar Kaul,Yoga in Hindu Scriptures,India:Surjeet Publications,1989,p.12.

2.《阿闼婆吠陀》与瑜伽

《阿闼婆吠陀》是符咒和密语的总集。它的诗体符咒可祈福消灾;另一作用是治病驱邪。后三部吠陀中,一般认为《阿闼婆吠陀》更为重要。它表达了人们远离疾病困扰的美好追求,对草药的崇敬和赞美之情,实则是人们认识到草药的功效,并应用于实际生活和疾病治疗中。它是现存最古老的医学实践记录,揭示了“印欧古代民间治疗的最早形式”。

印度六种传统疗法为阿育吠陀(Ayurveda)、瑜伽(Yoga)、自然疗法(Naturopathy)、尤纳尼疗法(Unani)、西达疗法(Siddha)和顺势疗法(Homoeopathy)。其中,阿育吠陀与瑜伽互为姊妹篇,皆以调息、冥想等方式达到身心平衡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二者与《阿闼婆吠陀》关系密切。阿育吠陀的三部经典《遮罗迦集》(Caraka Samhita)、《妙闻集》(Susruta Samhita)和《八支心要集》(Astanga Hridaya)被认为是《阿闼婆吠陀》的附属文献。《遮罗迦集》和《妙闻集》成书于公元前1世纪上半叶。《遮罗迦集》由印度医祖遮罗迦(Charaka)1遮罗迦,可能生活在公元前200年至公元前100年,可能是克什米尔人,著有《遮罗迦集》。所著,并经阿提耶(Atreya)2阿提耶,著名的阿育吠陀论者,可能生活在公元前6世纪。据说,他曾是犍陀罗国(Gandhara)国王的私人医生。补充修改,它至今仍广泛应用于阿育吠陀内科医学。妙闻(Sushruta)3妙闻,相传他出生于公元前800年,古印度内科医生,著有《妙闻集》。《妙闻集》是现存最重要的古代医学文献之一,是阿育吠陀的基础文献。继承印度医学始祖昙梵陀利(Dhanvantari)4祖昙梵陀利,据说是瓦拉纳西的国王,印度医学之神,毗湿奴的化身。学派的理论,他编写的《妙闻集》收集修复外科的各种知识,包括换肢手术、整形外科手术、剖腹手术甚至脑外科手术。《八支心要集》成书于公元500年,它综合阿育吠陀医学两大学派的观点。瑜伽发展到近现代,结合阿育吠陀疗法,强化了其自身的理疗功能。

3.奥义书与瑜伽

奥义书多为散文体和诗体,其内容驳杂,博大精深,核心是探讨世界的本原以及自我的本质。《奥义书》实际上是一种哲学类书或对话录,确切地说,是这个时期执“梵我同一”论的各家言论集。

现流传于世的奥义书有百余种。据黄宝生先生所译《奥义书》一书所述,“ 《解脱奥义》列出的奥义书有一百零八种。实际上,挂名‘奥义书’的奥义书不下二百种。然而,它们大多产生年代很晚,与吠陀文献无关,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奥义书。一般认为,最古老的奥义书有十三种。”1黄宝生译:《奥义书》,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4页。印度中世纪著名的吠檀多哲学家商羯罗2商羯罗(公元788—820年):印度中世纪最大的经院哲学家,吠檀多不二论的著名理论家。出生于印度喀拉拉邦马拉巴尔海岸的伽拉迪,年少时曾随印度著名的吠檀多“不二论”者乔荼波陀(公元450—600年)的弟子乔频陀学习婆罗门的经典,在贝纳勒斯曾与其他哲学派别进行辩论,在印度次大陆的四个方位建立四大静修院,组织“十名”教团。著有《梵经有身疏》(Brahma-sūtra-bhāsya )、《示教千则》(Upadeśasāhasri )、《我之觉知》()、《薄伽梵歌评注》(Bhagavad GītāBhashya )、十奥义评注等300多部作品。著有其中十奥义评注。3羯罗评注的十奥义为《爱多雷耶奥义书》《泰帝利耶奥义书》《伽陀奥义书》《广林奥义书》《伊莎奥义书》《由谁奥义书》《歌者奥义书》《六问奥义书》《剃发奥义书》和《蛙氏奥义书》。十三奥义按照成书年代,大体可分为三组。4参见:黄宝生译:《奥义书》,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4~5页。第一组为《广林奥义书》(Brihadaranyaka Upanishad)、《歌者奥义书》(Chandogya Upanishad)、《泰帝利耶奥义书》(TaittiriyaUpanishad)、《憍尸多基奥义书》(Kausitaki Upanishad)、《爱多雷耶奥义书》(Aitareya Upanishad),这五种奥义书是散文体,产生年代约在公元前七八世纪至公元前五六世纪之间,也就是在佛陀(公元前566—前486)之前。第二组为《由谁奥义书》(Kena Upanishad)、《伽陀奥义书》(Katha Upanishad)、《伊莎奥义书》(Isha Upanishad)、《白骡奥义书》(Shvetashvatara Upanishad)、《剃发奥义书》(Mundaka Upanishad),这五种奥义书是诗体,产生年代约在公元前五六世纪至公元前一世纪之间,其中《由谁奥义书》兼有诗体和散文体。第三组为《六问奥义书》(Prasna Upanishad)、《蛙氏奥义 书》(Mandukya Upanishad)、《慈氏奥义书》(Maitrayaniya Upanishad),这三种奥义书是散文体,产生年代约在公元初。

十三奥义书系统阐述吠陀哲学:(1)《广林奥义书》,也译作《大森林奥义书》或《广森林奥义书》,是奥义书中最古老的,而且篇幅较长的。它系统论述“梵我同一”思想,还论及自我的本质、梵的不可描述性、阿特曼的三种状态、梵的两种形态以及宇宙的起源、“业”与轮回等。(2)《歌者奥义书》是奥义书中相对较古老的,主要论述“梵我同一”思想、自我的本质、Om的含义及作用、三吠陀及其作用,《娑摩吠陀》及其唱诵的方式、宇宙的起源、金卵说、生命能量、“业”与轮回、冥想、解脱等。(3)《爱多雷耶奥义书》侧重论述轮回的观念,以及宇宙的起源、原人、自我的本质等等。(4)《泰帝利耶奥义书》侧重论述阿特曼的“五鞘身”“梵我同一”五大元素等。这部奥义书告诉世人:只有超越“五鞘身”的束缚,才能意识到自我的本质,获得永恒的幸福。(5)《伊莎奥义书》,也译作《自在奥义书》,相对较短。这部奥义书以赞美诗而闻名,这些赞美诗不是用于祭祀,而是启发人们思考“自我的本质”。主要论述自我的本质、“业”与责任。这部奥义书告诉世人:意识到自我存在于众生之中,众生存在于自我之中,行为与知识结合,意识到“梵我同一”,便回归“梵”真、知、乐的本性,身体消亡,自我永恒。(6)《由谁奥义书》以诗歌、散文和故事形式呈现,侧重论述宇宙的起源、描述至高无上的“梵”,还论及苦行、持戒等。(7)《伽陀奥义书》侧重论述自我知识,还论及瑜伽的概念及行法等。(8)《六问奥义书》,也译作《疑问奥义书》,以六个问题一问一答的形式论述宇宙的起源,五大元素、原人、Om的含义及作用等。(9)《剃发奥义书》以诗歌形式呈现,提出“上知”和“下知”理论,论述自我知识以及“命我”与“自我”的关系。(10)《蛙氏奥义书》篇幅短小,但颇为重要。它重点论述阿特曼的四种状态(又称“四位说”)以及Om的含义。(11)《白骡奥义书》以诗歌形式呈现,侧重论述自我知识,瑜伽的概念及行法。(12)《憍尸多基奥义书》侧重论述“梵”是真实,还论及自我的本质、“业”与轮回、感官与感官对象等。(13)《慈氏奥义书》也译作《弥勒奥义书》,散文体,侧重论述自我知识,梵的两种形态,业报与轮回,瑜伽的概念及行法,还论及五种生命能量、苦行等。

十三部奥义书对瑜伽的概念及行法都有详细描述,瑜伽继承了奥义书的理念。如:《由谁奥义书》4.8描述苦行的目的:“苦行、自制和行动是认识‘梵’的基础,吠陀是其四肢,真理是其支点。”《剃发奥义书》3.1.5描述苦行的目的:“通过苦行,‘梵’逐渐被认识,由此产生食物-生命-呼吸-心意-真理,而不朽也蕴含其中。《慈氏奥义书》4.4描述苦行及冥想的目的:“懂得‘梵’的真知的人会说“这是通往‘梵’之路。通过苦行、冥想和真知,‘梵’被认知。”《慈氏奥义书》6.20-6.21描述调息的目的:“依靠思想的纯净消除一切善业和恶业,纯净的自我居于自我之中,享受永恒的幸福。首先,保持平静,然后调节呼吸,就能超越有限,达到无限。”《伽陀奥义书》3.6和6.10提到感官收束:“有悟性的人,意志是坚定的。当五种感官与心意同时处于静止,心智不再活跃,便是最高状态。”《白骡奥义书》2.8-2.15进一步阐述瑜伽行法:“智者应保持身体的稳定,使胸、颈、头保持挺直,在心意的支配下,将感官转向内在,犹如借助“梵”之木筏渡过世界上最湍急的河流。瑜伽士应控制气(Prana)使其保持平静而不受外界干扰,犹如御者驾驭劣马。《慈氏奥义书》6.18又把瑜伽行法进行分类总结,“这是与它合一的方法:调息、感官收束、冥想、专注、思辨和三摩地,这就是瑜伽。”由此,形成最初的“六支行法”。《瑜伽经》取其五支(除思辨),后发展为八支行法。

(二)前古典时期-史诗时期(公元前5世纪—公元5世纪)

以《薄伽梵歌》和《瓦希斯塔瑜伽》为标志,论述瑜伽思想。《薄伽梵歌》论述通往解脱的三种瑜伽道路-业瑜伽、智瑜伽和奉爱瑜伽。《瓦希斯塔瑜伽》是关于“自我知识”的经典之作。

1.《薄伽梵歌》

《薄伽梵歌》取自史诗《摩诃婆罗多》(Mahabharata)1《摩诃婆罗多》成书年代可追溯到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4世纪,历时八百余年。以印度列国纷争时代为背景,史诗里的故事可能发生在公元前9至8世纪,主要是讲述古印度婆罗多族的两支后裔俱卢族和般度族在俱卢之野发生的一场大战。,意为“神之歌”。这里的“神”指守护之神毗湿奴(Vishnu)的化身克里希那(Krishna)。成书年代约为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5世纪,相传为毗耶娑口述,由象头神(Ganesa)2象头神相传为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的毁灭之神湿婆和女神帕瓦蒂(Parvati )的儿子,其头为象头,故称象头神。所抄录,以梵文写成,有700颂,分为18章。其故事背景是古印度婆罗多族的两支后裔俱卢族(Kuru)和般度族(Pandu)在俱卢之野发生的一场大战,他们原本是堂兄弟,因王国的统治权而战斗,般度王子阿周那(Arjuna)不愿手足残杀,陷入痛苦。克里希纳教导以阿周那为代表的世人,论述通往解脱的三种瑜伽道路-业瑜伽(Karma Yoga)、智瑜伽(Jnana Yoga)和奉爱瑜伽(Bhakti Yoga),其内容涵盖吠檀多、瑜伽和数论思想。

“业瑜伽”有三层含义:一是行使责任。人们应该遵照吠陀中“法”(Dharma)的规定行使责任,这种行为就是“业”(Karma);二是轮回取决于“业”。善业产生善果,恶业产生恶果,但无论善果还是恶果,只要有“业”存在,就有轮回,轮回始终是痛苦。因此,人需要解脱。三是弃绝,即不执著于一切行为的结果。智瑜伽是获得“自我知识”。“自我知识”是关于“梵”的知识,称为“上知”。“自我知识”以外的知识称为“下知”。《薄伽梵歌》认为,只有通过“上知”才能“证悟自我”。奉爱瑜伽也有两层含义:一是把一切行为的结果都当作是对“神”的奉爱;二是以奉爱“神”的精神对待一切事物,心存敬畏。《薄伽梵歌》认为,业瑜伽、智瑜伽和奉爱瑜伽对于通往解脱之路同等重要。

《薄伽梵歌》12.9-12说:“如果不能专注,那就练习瑜伽。如果不能练习瑜伽,那就无私奉献。如果无私奉献也做不到,那就弃绝。因为智慧胜于瑜伽,冥想胜于智慧,弃绝胜于冥想,一旦弃绝,心意便能保持平静。”这表明,瑜伽是适合所有人的解脱之道,每个人都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瑜伽道路。有人认为,《薄伽梵歌》隐喻有第四种瑜伽道路,即“冥想瑜伽”。

2.《瓦希斯塔瑜伽》

《瓦希斯塔瑜伽》(Yoga Vasishtha)取自史诗《罗摩衍那》(Ramayana)。3《罗摩衍那》成书时间存有很大争议,推测最早为公元前5至公元前4世纪之间,最晚则为公元1世纪。史诗中的故事发生在古印度,天神毗湿奴化身为古印度伊科什瓦库王国(Ikshvaku)的王子罗摩,罗摩的父亲受到继母凯可伊的蛊惑,把罗摩流放到森林里14年。罗摩与妻子希塔,以及兄弟拉克什马纳生活在森林里,罗摩的妻子被恶魔罗瓦纳绑架到了今斯里兰卡。罗摩最后除掉恶魔,救回妻子,加冕为国王。关于《罗摩衍那》的成书时间存有很大争议,推测最早为公元前5至公元前4世纪之间,最晚则为公元1世纪。1J.L.Brockington,The Sanskrit Epics,Netherlands:Brill Academic Publishers,1998,p.379.因此,《瓦希斯塔瑜伽》的成书时间也不确定。2学者认为,简短版本由克什米尔学者阿比南达所著,阿比南达生活在公元9世纪或10世纪,所以成书时间可能更晚。现存最古老的手稿是公元10世纪在印度西北部斯利那加被发现的。相传作者为蚁垤(Valmiki)3蚁垤:原名阿格尼·夏尔马(Agni Sharma),属婆罗门种姓。据说,他师从圣贤纳拉达(Narada ),印度著名的禁欲主义者。他受到开示,进行多年的苦修。在苦修的日子里,围绕着他形成巨大的蚁丘,于是更名蚁垤。,也是《罗摩衍那》的作者。

《瓦希斯塔瑜伽》是关于“自我知识”的经典之作,其中蕴含吠檀多、数论和瑜伽的思想。其故事的背景是年轻的王子罗摩朝圣归来,内心无法平静,父亲见到罗摩日益憔悴,请来圣哲瓦希斯塔为他解惑,瓦希斯塔将他和所有人带入引人入胜的故事,这段对话持续了数天,最终解除了罗摩的困惑。以瓦希斯塔和罗摩的对话形式呈现,罗摩提出“我是谁?”“什么是生死?”“宇宙的起源?”“宇宙的规则是什么?”瓦希斯塔揭示了“自我”的本质,引导人们寻找世界的终极真理,适合追求精神之路的探索者,指引修行者通往自我觉醒之路。

(三)古典时期—瑜伽派形成时期(公元前3世纪—公元前2世纪)

现行的《瑜伽经》有196句经文,5也有198句之说。分为四章。第一章三摩地6三摩地(Samadhi),旧译为三昧。三摩地为其音译,原为“全神贯注”之意,这里指“冥想的无我状态”。篇(Samadhipada),有51句经文。描述瑜伽的定义;五种改变心意的方式;三摩地的不同阶段;“神”的含义及作用;Om的含义;练习瑜伽的九种障碍及四种表现形式。第二章练习篇(Sadhanapada),有55句经文,描述克里亚瑜伽(Kriyā);痛苦的原因;“原人”与“自性”;前五支行法-持戒、精进、体式、调息、感官收束。第三章成就篇(Vibhutipada),有56句经文。描述瑜伽后三分支——专注、冥想、三摩地。第四章解脱篇(Kaivalyapada),有34句经文,论述瑜伽修行的目的以及解脱的过程。

瑜伽沿用了“二十五谛”,“原人”与“自性”等概念。此外,又提出一个新的概念——“神”(Ishvara)。《瑜伽经》认为,神是“特殊的原人”,一种无形存在的至高意识。帕坦伽利把“神”看作是调节心意波动所要达到的目标,借以排除在瑜伽练习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障碍。他并没有认为,神是宇宙的起源或可干预宇宙的演变过程。

(四)后古典时期—哈他瑜伽时期(公元5世纪—18世纪)

以哈他瑜伽为标志,瑜伽行法日趋完善。公元5世纪开始,印度出现了各种瑜伽行法,按照时间顺序依次为:(1)密宗瑜伽(Tantra Yoga,约公元450年):通过体式、调息、冥想、身印、清洁术、曼陀罗唱诵、央陀罗冥想等行法,调节生命能量,提高内在意识以及保持身体健康,探索内在能量与宇宙的关系。(2)曼陀罗瑜伽(Mantra Yoga,公元10世纪):密宗瑜伽的分支。曼陀罗是吠陀经文的统称。通过曼陀罗唱诵,将意识集中,从外在转向内在,从而达到与最高意识合一。(3)央陀罗瑜伽(Yantra Yoga,公元10世纪):密宗瑜伽的分支。央陀罗是象征“神”的图形的统称。通过对央陀罗进行冥想,将意识集中,从外在转向内在,从而达到与最高意识合一。(4)昆达里尼瑜伽(Kundalini Yoga,公元11世纪前后):通过唱诵、调息和体式等行法,唤醒体内的昆达里尼能量,增强意识。(5)拉亚瑜伽(Laya Yoga,公元13—15世纪):通过冥想的方式,达到更高阶段的瑜伽——王瑜伽。

哈他瑜伽综合各种瑜伽行法,影响最为广泛。哈他瑜伽是从《瑜伽经》中“调息”和“体式”发展而来的,它综合各种瑜伽行法,形成了一系列规范的行法。“哈”(Ha)代表“生命能量”,“他”(Tha)代表“精神能量”,哈他瑜伽意味着生命能量与精神力量的平衡。“哈”也代表“阳”,“他”也代表“阴”,哈他瑜伽也意味着阴阳平衡。

哈他瑜伽是一套综合的瑜伽行法体系,通过体式保持身体的稳定持久,通过清洁术净化身体,通过调息法净化呼吸,通过收束法和身印加强身体的稳定性,通过聆听体内的密音及冥想达到更高的意识觉醒。哈他瑜伽的目的是通过生命能量与精神能量的平衡,以达到身、心、意的平衡,唤醒体内熟睡的昆达里尼能量。昆达里尼能量(Kundalini)犹如一条熟睡的灵蛇盘旋在人体脊柱的中脉底部,处于人体的精神领域内,它的唤醒意味着意识觉醒的超越状态。

哈他瑜伽也被称为“净化的科学”,它强化了清洁术的作用。通过清洁术,身心得以净化,体内的能量通道得以畅通,体内的能量得以更好地释放。帕坦伽利《瑜伽经》提出疾病是练习瑜伽的障碍之一,因此,哈他瑜伽强化了瑜伽的理疗功能。

现存最具影响力的哈他瑜伽著作有《湿婆本集》(Shiva Samhita)、《哈他瑜伽之光》(Hatha Yoga Pradipika)和《格兰达本集》(Gheranda Samhita),统称为“哈他瑜伽三部曲”。

《湿婆本集》,也译作《湿婆纲要》。1K.Sivaraman,Śaivism in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A Study of the Formative Concepts,Delhi:Motilal Banarsidass,1973,p.131.关于成书时间,说法不一。最早推测为公元10世纪,最晚为公元17世纪。2James Mallinson,The Shiva Samhita:A Critical Edition,2007,Yoga Vidya,p.x.相传作者为古印度瑜伽士玛特斯言德拉(Matsyendra)3玛特斯言德拉可能出生于公元10世纪早期的印度孟加拉邦或阿萨姆邦,生平不详。。它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最完整的瑜伽纲要。4Swami M (ed.),ShivaSamhita,1st,Preface,Pune:Kaivalyadhama,ShrimanmadhavaYogamandir Samiti,1999,pp.1-18.现存的《湿婆本集》有517段诗节,分为五章,5《湿婆本集》无章节名,文中是笔者根据其内容命名的。以湿婆和他的妻子帕瓦蒂女神(Parvati)1湿婆与梵天、毗湿奴并称为印度教三大主神,他是“毁灭之神”,象征着创造力和破坏力。他的妻子帕瓦蒂女神代表女性的创造力。对话的形式呈现。第一章讲述自我知识;第二章讲述能量;第三章讲述调息及体式;第四章讲述身印;第五章讲述弃绝及冥想。《湿婆本集》述及四种行法:1.体式(4种);2.调息法(交替鼻孔呼吸法);3.身印及收束法(10种);4.冥想。

《哈他瑜伽之光》,也称《哈达瑜伽之光》或《哈他之光》。作者是瑜伽士斯瓦特玛拉玛(Svatmarama),他可能生活在公元1300—1400年之间,因此,推测成书年代应不晚于15世纪。2Moti Lal Pandi,Towards Transcendence:A Historico-analytical Study of Yoga as a Method of Liberation,Intercultural,1991,p.205.现存的《哈达瑜伽之光》有389段诗节,分为四章。第一章体式;第二章清洁术和调息法;第三章身印和收束法;第四章三摩地。《哈他瑜伽之光》述及六种行法:1.体式(15种);2.清洁术(6种);3.调息(8种);4.身印和收束法(10种);5.聆听体内的密音;6.三摩地。

《格兰达本集》,也译作《格楞陀师说本集》。在印度北部孟加拉邦和东部的拉贾斯坦邦发现了14种手稿,作者不详。3James Mallinson,The GherandaSamhita:The Original Sanskrit and an English Translation,Yoga Vidya,2004,pp.xivxvi.现存最古老的手稿推测为十七世纪的作品。它被认为是最全面论述哈他瑜伽的著作。4Mikel Burley,Haha-Yoga:ItsContext,Theory,and Practice,Motilal Banarsidass,2000,pp.8-9.《格兰达本集》有355段诗节,分为七章,以圣人格兰达与国王禅达卡帕利对话的形式呈现。第一章六种清洁术;第二章体式;第三章身印和收束法;第四章感官收束;第五章调息法;第六章冥想;第七章三摩地。《格兰达本集》述及七种行法:1.清洁术(6种);2.体式(32种);3.身印、收束及专注(25种);4.感官收束;5.调息法(8种);6.冥想(3种);7.三摩地(6种)。

四、印度哲学视域下瑜伽思想的当代价值

19世纪开始,以辨喜为代表的一批印度近现代哲学家以传统吠檀多思想为体,以西方哲学和近现代自然科学成果为用,以瑜伽与吠檀多的合流形成新吠檀多哲学体系和近现代瑜伽体系,使之成为大众哲学并呈体系化发展,实则实现了印度传统文明的复兴。

(一)新吠檀多哲学体系的创立

辨喜的新吠檀多哲学产生于19世纪末印度结束了莫卧儿王朝的穆斯林统治,处于英殖民统治的特殊历史背景下。在他之前,虽然有一些新吠檀多论者,如罗姆莫罕·罗易5罗姆莫罕·罗易(RammohanRoy,1772—1833),印度最早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活动家和爱国主义者。出生于西孟加拉的拉达纳加尔,早年受过良好的教育,精通梵语、巴利语、波斯语、阿拉伯语、英语和希腊语。、戴本德拉纳特·泰戈尔6戴本德拉纳特·泰戈尔(Debendranath Tagore,1817—1905)印度著名的哲学家和宗教改革的倡导者,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的父亲。、罗摩克里希纳等,但他们对吠檀多哲学的论述不成体系,而辨喜是真正新吠檀多哲学体系的创立者。

1.新吠檀多主义

新吠檀多主义是印度近现代最主要的哲学思潮。它是吠檀多哲学在现代的历史条件下,由新吠檀多思想发展而来的意识形态。它有三个基本特点:特点之一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通过内心直觉证悟“梵”的经验总结,构建其哲学理论体系。特点之二是:通过对东西方主要哲学流派的比较研究,吸收其合理部分,丰富自身的理论学说;面对现代自然科学的巨大成就及其对社会科学特别是对哲学的冲击,利用西方哲学及科学成果为自身的理论学说注疏,以实现东西方文明的交流。特点之三是:它结合现代印度社会特点,赋予吠檀多以新的解释,以便在当代印度思想界中继续保持其主导或支配地位;同时,把吠檀多哲学应用于解决当代世界的问题。1参见巫白慧:《印度哲学》,东方出版社,2000年,第188~189页。

2.新吠檀多哲学

“新吠檀哲学体系”是以辨喜为代表的新吠檀多哲学家以传统吠檀多思想为体,以西学为用,以全面复兴印度思想为己任,以推动人类社会的完美进化为其目标,以吠檀多与瑜伽合流使之成为普遍真理及大众哲学的体系化发展之路。

新吠檀多哲学以复兴印度思想为己任。以辨喜为代表的印度近现代哲学家处于英国殖民统治的特殊历史背景下,他们大多受过正规的西方教育,能够感受到西方文明以及现代科技成果对印度文明的强烈冲击与碰撞,使他们有一种强烈的爱国主义和忧国忧民意识。

新吠檀多哲学以传统吠檀多思想为体。新吠檀多哲学家继承了传统吠檀多思想,主要是商羯罗“不二论”思想。在本体论上和传统吠檀多论者一样,认为“梵”是世界的本原。对于传统吠檀多的“幻论”,通过借鉴西方哲学思想及方法,建构理论模型的方式加以阐释,以形成自身的理论学说。

新吠檀多哲学以西学为体。新吠檀多论者大多系统学习和研究过西方哲学,熟知西方理性主义哲学及自然科学知识,他们大量吸收西方理性主义、人道主义和自然科学中的理念及方法用以研究和阐释吠檀多哲学,以搭建东西方沟通的桥梁。

新吠檀多哲学以吠檀多与瑜伽的合流使之成为普遍真理和大众哲学。辨喜力求把传统吠檀多从那些婆罗门僧侣手中、从封闭的学术躯壳中解放出来。他说:“吠檀多的知识被封闭在洞穴或森林中的时间太久了。我一直想把它从封闭中拯救出来,把它带到我们的家庭和社会生活之中……让吠檀多‘不二论’的声音响彻每个地方,集市中、山顶上、平原上。让吠檀多哲学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鲜活的、富有诗意的哲理。让它从那些无望的、难懂的神话中产生伦理道德,从令人迷惑不解的瑜伽中产生出最为科学实用的心理学。”2Vishwanath S.Naravane,Modern Indian Thought:A Philosophical Survey,Orient Longman,New Delhi,1978,p.87.

新吠檀多哲学以推动人类社会的完美进化为其目标。辨喜曾说过:“世界的苦难不能单靠物质力量来治疗,除非人性得以改变,否则,这种物质需要将会不断提高,从而苦难也将会不断地感受,因为,不管有多大的物质帮助,也不能彻底地救治人们的苦难,这个问题的唯一解决方法是要使人类变得纯洁。”奥罗宾多(Aurobindo)在此基础上,提出“精神进化论”和“社会进化论”,把个人的精神进化上升为人类社会的完美进化。

维斯瓦纳斯S.纳拉瓦尼(Vishwanath S.Naravane)在其《哲学视角下的印度现代思想》一书中这样评价:“辨喜对印度的最大贡献在于,他利用理性的、具体的、科学的和实用的方法使吠檀多不二论再次回归我们的生活……辨喜是印度近现代最为科学合理阐释吠檀多哲学的第一位哲人,他坚信只有吠檀多哲学能够使印度回归世界思想的重要地位。他希望超越民族荣誉的狭隘局限性,力求在传统吠檀多的基础上创立出一种更为强大的哲学体系,以解决世界上的一切冲突,并把人类的进化提升到更加完美的阶段。”1Vishwanath S.Naravane,Modern Indian Thought:A Philosophical Survey,Orient Longman,New Delhi,1978,p.86.

(二)近现代瑜伽体系的形成

吠檀多与瑜伽同为印度六派哲学,其哲学基础都源自吠陀。吠檀多的核心是“不二论”思想,通过研究有关“梵”的知识进而论述自我知识。吠檀多的研究对象是《奥义书》《梵经》和《薄伽梵歌》。《薄伽梵歌》既是吠檀多的研究对象,也是瑜伽的研究对象。《薄伽梵歌》提出三种瑜伽道路——业瑜伽、智瑜伽和奉爱瑜伽。业瑜伽和奉爱瑜伽为自我知识做准备,智瑜伽通过自我知识通往解脱。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吠檀多侧重于哲学理论研究,瑜伽侧重于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实践,二者皆以解脱为目标。这为二者在近现代的合流奠定了基础。

辨喜的导师罗摩克里希那提出:“‘瑜伽经验’是吠檀多不同学说所共有的特点,吠檀多的每一种学说都是‘瑜伽经验’不同阶段或不同等级的反映,它们具有以心理经验或体验为基础的统一性。”2朱明忠:《印度吠檀多哲学史》(下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第87页。他用‘瑜伽经验’来阐述吠檀多哲学的共有特点。“瑜伽经验”实际上就是“证悟自我”的过程,而瑜伽正是“证悟自我”的方法。这表明,吠檀多思想是“证悟自我”过程中对瑜伽经验的总结。

辨喜在其导师罗摩克里希纳的基础上,把吠檀多思想融入瑜伽,以吠檀多与瑜伽的合流为标志形成近现代瑜伽体系。辨喜将吠檀多“不二论”思想融入智瑜伽,智瑜伽以吠檀多“不二论”思想为其理论支撑,吠檀多以智瑜伽的形式呈现,二者相辅相成,走上大众哲学之路。他又把“奉爱瑜伽”从“对神的奉爱”上升为“人类无私之爱”,把“业瑜伽”从“行使吠陀中所规定的责任”上升为“为国家和社会奉献的无私行为”,使“奉爱瑜伽”和“业瑜伽”更具普遍意义。他继承了“王瑜伽”的理念,把《瑜伽经》的八支行法纳入“王瑜伽”,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大众所广泛接受。由此,近现代瑜伽体系形成。

奥罗宾多3奥罗宾多(1872—1950):印度近现代哲学家、思想家、诗人,印度民族独立运动初期的主要领导人。原名奥罗宾多·高斯(Aurobindo Ghose),1926年开始署名室利·奥罗宾多(Sri Aurobindo)。被尊称为“圣哲”,与圣雄甘地、圣诗泰戈尔并称为“印度三圣”。新吠檀多哲学体系奠基人之一,以“整体吠檀多”和“整体瑜伽”著称于世,在促进吠檀多和瑜伽走向大众化、科学化和理性化做出重要贡献。代表作有:《神圣人生论》(The Life Divine)、《综合瑜伽》(The Synthesis of Yoga)、《瑜伽的基础》(Bases of Yoga)、《瑜伽书信集》(Letters of Yoga)、《吠陀的秘密》(The Secret of The Veda)、《薄伽梵歌随笔》(Essays on The Gita)、《社会进化论》(The Human Cycle)、《人类统一理想》(The Ideal of Human Unity),等等。作为新吠檀多哲学体系的奠基人之一,继承了传统吠檀多思想,在辨喜所建构的新吠檀多哲学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吸收西方哲学思想,主要是达尔文进化论思想,用以解释宇宙的起源及人类的进化,形成了“精神进化论”,也称为“整体吠檀多”。他从“整体吠檀多”思想出发,把辨喜提出的四种瑜伽道路以及哈他瑜伽纳入其体系,形成“整体瑜伽”。“整体瑜伽”以实现人的精神进化为指导原则,通过瑜伽修习,实现人的完美进化,进而上升为人类社会的完美进化。以“整体吠檀多”与“整体瑜伽”的融合,完善了新吠檀多哲学体系以及瑜伽体系。

希瓦南达(Sivananda)1希瓦南达(1887—1963):综合瑜伽的创始人者,印度知名瑜伽士。全名希瓦南达·萨拉斯瓦蒂(Sivananda Saraswati),原名库普斯瓦米(Kuppuswamy)。主要代表作有《综合瑜伽》(Yoga of Synthesis)、《健康与哈他瑜伽》(Health and Hatha Yoga)、《昆达里尼瑜伽》(Kundalini Yoga)、《练习业瑜伽》(Practice of Karma Yoga)、《练习瑜伽》(Practice of Yoga)、《奉爱瑜伽的精髓》(Essence of Bhakti Yoga)、《瑜伽:你的家庭练习伙伴》(Yoga:Your Home Practice Companion)、《瑜伽的简单步骤》(Easy steps to Yoga)、《瑜伽实践课》(Practical lessons in Yoga)、《瑜伽科学》(Science of Yoga)、《自我知识》(Self-Knowledge),等等。从医十年,又弃医践行瑜伽,他立志创立一种更为综合、适合大众的独一无二的瑜伽,这就是“综合瑜伽”。综合瑜伽继承了传统吠檀多思想,综合四种瑜伽道路,强化哈他瑜伽的行法练习,以六个信念为核心:服务(Serve)、爱(Love)、给予(Give)、净化(Purify)、冥想(Meditate)和觉醒(Realise)。

现代瑜伽之父——克里希那玛查亚(Krishnamacharya)2克里希那玛查亚(1888—1989):印度知名瑜伽士,阿育吠陀治疗师、学者,被称为“现代瑜伽之父”“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瑜伽士”,为复兴哈他瑜伽做出贡献。全名为蒂鲁马莱·克里希那玛查亚(Tirumalai Krishnamacharya)。代表作有:《瑜伽的精髓》(Yoga Makaranda)、《瑜伽体式》(Yogaasanagalu)、《瑜伽要点》(Yoga Rahasya)及《瑜伽疗法》(Yogavalli)等。继承并发展了哈他瑜伽,把阿育吠陀纳入瑜伽体系,强化了瑜伽的理疗功能,创立了“阿斯汤加瑜伽”和“维尼瑜伽”。

此外,罗摩克里希那(Ramakrishna)3罗摩克里希纳(1836—1886):印度著名的吠檀多思想家、吠檀多思想的践行者和改革家。全名罗摩克里希纳·帕拉马哈姆萨(Ramakrishna Paramahamsa)。罗摩克里希那没有留下系统的著作,只有《室利罗摩克里希纳福音》(The Gospel of Sri Ramakrishna),此书其弟子马亨德拉纳特·古普塔(Mahendranath Gupta)在日记中所记载的1882—1886年之间罗摩克里希纳与弟子各种对话的记录。的哲学思想,罗摩那(Ramana)4罗摩纳(1879—1950):印度知名瑜伽士,吠檀多思想的践行者。全名室利·罗摩纳·玛哈希(Sri Ramana Maharshi),原名文卡塔拉曼·艾耶(Venkataraman Iyer)。著有《自省》(Self-Enquiry)、《教学的本质》(The Essence of Instruction)、《实相四十节》(Forty Verses on Reality)、《实相四十节:补充》(Reality in Forty Verses:Supplement)等。“ 证悟自我”学说,尤迦南达(Yogananda)5尤迦南达(1893—1952):印度知名瑜伽士,克利亚瑜伽传承者。全名帕拉玛哈撒·尤加南达(ParamahansaYogananda),原名穆昆达拉高士(Mukunda Lal Ghosh)。著有《自我实现之旅》(Journey to self realization)、《自我实现的本质》(The essence of self realization)、《如何一直快乐》(How to be happy all the time)、《你如何与神对话》(How you can talk with God)、《薄伽梵歌瑜伽》(The Yoga of Bhagavad Gita)、《一个瑜伽行者的自传》(Autobiography of AYogi),等等。传承“克里亚瑜伽”,都对瑜伽的发展做出贡献。

通过印度近现代瑜伽士向海外推广瑜伽以及印度历届政府的努力,瑜伽外交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莫迪政府在软实力方面重点关注佛教外交、瑜伽外交和海外印侨外交。印度推行佛教外交关注的对象的主要是东南亚、南亚地区的部分佛教国家。佛教起源于印度,后传播到全世界。佛教强调“众生平等”,反对种姓制度,在印度已经衰落,现在印度信奉佛教的人口不到1%,因此对于周边的佛教国家不具有说服力,影响力也极为有限。海外印侨外交主要依靠欧美等发达地区的印度侨民,主要是通过海外侨民捐款的方式支持印度国家建设,对提升印度的软实力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影响力也有限。与佛教外交、海外印侨外交相比,瑜伽外交更具有广泛的传播性和影响力。瑜伽是印度哲学的瑰宝,它不属于哪个宗教,没有任何宗教色彩。随着瑜伽在海外的传播,以及瑜伽所倡导的健康的生活理念,已为全世界广泛接受。瑜伽树立了一种平和包容的国家形象,对提升印度的国家形象和软实力发挥重要作用。此外,莫迪本人为传统的印度教徒,受到辨喜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以复兴印度传统文明为目的,正式提出并推行“瑜伽外交”,把它作为印度实现有声有色大国的路径。莫迪政府通过设立国际瑜伽日、成立瑜伽部、在公立大学开设瑜伽专业以及设立瑜伽资格认证考试四项举措开展瑜伽外交,对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提升国家的软实力以及助推国内经济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瑜伽哲学印度
Hello White瑜伽馆
五彩缤纷的洒红节 印度
菱的哲学
练瑜伽
印度签订长单合同 需求或将减弱
禅逸瑜伽对瑜伽文化的创新
练瑜伽,悠着点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印度式拆迁
印度运载火箭的现在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