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玲
(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郑州 451191)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以反复出现位置性眩晕为特征,伴有特征性眼震,是临床中最常见的周围性眩晕,在所有眩晕患者中占17%~50%,在前庭性眩晕患者中占20%~30%,年龄每增加10岁发病率上升38%[1-2],严重者可导致生活能力下降。耳石复位是目前治疗BPPV的主要方法,操作简便,可徒手或借助仪器完成,效果良好。有研究[3]发现,中医药联合手法复位治疗更有优势。本研究选取60例肝阳上亢型后半规管BPPV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分析天麻钩藤饮联合手法复位治疗对中医症候疗效和对眩晕残障量(DHI)评分的影响。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按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断和治疗指南 2017》[2]要求给予Epley手法复位治疗,可重复2~3次。观察组:在手法复位治疗的基础上加天麻钩藤饮治疗。方药如下:天麻10 g,钩藤15 g(后下),石决明20 g,栀子10 g,黄芩10 g,川牛膝12 g,杜仲10 g,益母草20 g,桑寄生10 g,夜交藤20 g,茯神15 g。水煎取汁400 mL,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用,2周为1个疗程。
1.2.2 观察指标 ①中医证候积分:采用眩晕病临床症候评价量表,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疗效评价标准》[6],根据主症、次证、兼症等进行评分。患者评分越高,眩晕越严重。比较治疗前后症候积分变化,了解患者眩晕症状的改善情况。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中医证候疗效标准:痊愈:中医证候消失或基本消失,症候积分减少95%以上;显效:中医证候明显改善,症候积分减少70%以上;有效:中医证候好转,症候积分减少30%以上;无效:中医证候无明显改善,症候积分减少小于30%。 ②DHI[7]得分:本研究利用DHI量表从功能、情绪和躯体3个方面来评估头晕的严重程度和头晕对生活的影响程度。该表共包括25个项目,每道题回答“是”给4分,回答“有时”给2分,回答“否”给0分。得分越高说明眩晕程度越重,对患者生活的影响越大。
2.1 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
2.2 2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90,P=0.029)。见表2。
表2 2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n=30,n(%)]
2.3 2组患者治疗前后DHI评分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DH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2组DHI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DHI评分比较分)
西医治疗BPPV目前的首选方法是手法复位,有研究[8]表明,手法复位操作简便,根据不同的眩晕类型选用不用的手法复位方法治疗BPPV安全有效,能明显改善患者位置性眼震与眩晕感,但仍然有一部分患者经过规范的CRP治疗后,症状改善,但仍有头部昏沉、步态不稳、漂浮感等不适症状。为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很多学者加强了对BPPV治疗的研究,尤其是中西医结合治疗对BPPV的疗效观察研究表明,通过中药联合手法复位治疗可以降低复发率、消除残余头晕[9]。
BPPV属于中医学“眩晕”范畴,多由于饮食不节、情志不畅、体质虚弱、久病外伤等因素诱发,病机包括本虚标实两类,本虚主要以气虚血亏、髓海空虚、肝肾不足为主,实证多以痰浊中阻、肝阳上亢、瘀血阻络为常见。眩晕病最早的描述见于《灵枢·口问》:“ 故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10]。《灵枢·海论》有云:“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后历代医家对其多有论述并不断对病因病机进行研究。刘河间在《素问玄机原病式·五运主病》记载:“头目眩运者,由风木旺……,风火皆属阳,多为兼化;阳主乎动,两动相搏,则为之旋转”[11]。其提出眩晕乃是肝阳上亢所致。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精神压力的加大,加之饮食不节、熬夜,很多眩晕患者同时伴有心烦易怒,失眠多梦,头晕目眩,头胀或痛,耳鸣口苦,面色红赤等症状,此属于中医“肝阳上亢”症状。
天麻钩藤饮出自胡光慈《杂病证治新义》,曰:“本方为平肝降逆之剂。以天麻、钩藤、生决明之平肝祛风降逆为主,辅以清降之山栀、黄芩,活血之牛膝,滋肝肾之桑寄生、杜仲等,滋肾以平肝之逆;并辅夜交藤、朱茯神以安神镇静,缓解其失眠。故为用于肝厥头痛、晕眩、失眠之良剂。”方中天麻、钩藤平肝熄风,为君药。李东垣在脾胃论云“眼黑头眩,非天麻不能除”[12]。石决明咸寒质重,有平肝潜阳之功,并能除热明目,与君药合用,加强平肝熄风之力。川牛膝性甘、微苦,引血下行,防止气血冲逆,且能利水活血,与石决明共为臣药。杜仲、桑寄生补益肝肾以治本; 栀子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性味寒苦,可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与黄芩合用清肝降火; 益母草合川牛膝活血利水,有利于平降肝阳;茯神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曰:茯神甘平,无毒,辟不祥,疗风眩风虚,五劳口干,止惊悸……,与夜交藤合用宁心安神,均为佐药。
本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手法复位配合天麻钩藤饮治疗肝阳上亢型BPPV,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单纯手法复位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0.0%,前者明显高于后者。治疗后2周手法复位联合天麻钩藤饮治疗的患者中医证候及DHI评分均较单纯手法复位下降更明显(P<0.05)。提示,用手法复位联合天麻钩藤饮治疗肝阳上亢型BBPV,可提高治疗有效率,更显著的改善患者症状,与单纯手法复位治疗相比有明显优势。由此推测单纯手法复位治疗虽然能够较快改善耳石移位问题,减轻因耳石移位引起的位置性眼震与眩晕感,但不能改善引起耳石移位的原因,如内耳循环障碍、半规管内压力失衡等问题,这也是手法复位后眩晕容易反复和症状改善不彻底的原因。在手法复位的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对肝阳上亢者配合天麻钩藤饮治疗,可改善患者眩晕的症状,平衡患者体内阴阳,调和五脏。现代药理研究[13-15]也认为,天麻钩藤饮治疗眩晕提供了理论依据。天麻可以抗眩晕,改善前庭功能,天麻提取物可以降血脂、降血压、改善脑部血循环、保护神经细胞、改善睡眠等。钩藤所含化学成分具有降血压、镇静、镇痛、抗炎、脑保护等多种作用。石决明有镇静作用。黄芩中主要有效成分黄芩苷具有清除氧自由基、抗氧化、降血压、镇静、调节免疫功能、抗变态反应、调节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栀子具有抗氧化、镇痛、降血脂、抗炎、利尿、解热等多种药理作用。杜仲可以降血压、降血脂。桑寄生可清除自由基、抗氧化。川牛膝有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等作用。益母草可降低血液黏度,抑制血栓形成,扩张微小血管,改善微循环。现代药理表明茯神有镇静安神作用。天麻钩藤饮中的有效成分具有降低血液黏度,抑制血栓形成,扩张微小血管,改善微循环等多种作用,解决内耳循环障碍、半规管内压力失衡等问题。因此,用手法复位联合天麻钩藤饮治疗 BBPV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由于条件限制,本研究样本量较小,统计结果可能存在一定偏差,治疗时间为 2周,且未进行长期随访观察,因此以后的研究中需纳入更多病例,进行疗程更长的临床观察,并长期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