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耀斐
(蚌埠医学院 党委教师工作部,安徽 蚌埠 233030)
大学生的道德素养不仅是个人成长发展的重要因素,更是国家未来发展和社会道德水平提升的重要标志。当今一些错误观念时有出现,在这种观念的冲击下,大学生在培育和践行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中容易陷入是非模糊的困境[1]。加强大学生道德关怀教育既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党建和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和历史使命,高校党建与思政教育工作是立德树人的有机组成,党建工作政治上引领着思政教育工作,思政教育工作又为党建工作夯实了基础,两者协同发展,相辅相成,有利于高校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丰富道德实践活动,切实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健全党员领导干部联系基层、党员联系群众的工作制度。”[2]因此,高校如何顺应时代要求,加强大学生道德关怀教育,培养和造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的时代新人,成为现阶段高校党建和思政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高校党建与思政教育工作过程中,道德的理性与道德的关怀共存,也存在冲突,导致党建与思政教育工作的视角、路径和价值追求具有差异性。新时代高校党建与思政教育工作要创新发展,应从以学生为中心的道德关怀出发。基于道德存在的机理及发展情况,关注人的道德发展,在对人与人、群体、社会以及自然的道德行为考察中,挖掘道德评价与价值追求的准则,并以此为依据展开道德关怀教育,实现道德认知、意志以及行为模式的自由发展。党建与思政教育工作过程中的道德关怀,是指在党建与思政教育工作的过程中,以受教育学生的道德需求为基本着力点,以道德关怀为教育工作形式,强化受教育学生的道德关怀意识,发现并解决问题的实践行为。党建与思政教育工作中的道德关怀是相互依存、相互推动的给予和涵养道德关怀。从教育者的视角看,在党建与思政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应主动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给予学生道德关怀,以学生的价值追求为出发点,从而贯彻落实立德树人伟大使命;从学生的视角看,通过道德关怀教育,激发了学生道德关怀的积极性,养成道德关怀的思维方式,涵养道德关怀意识以及行为模式,真正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道德关怀根植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孔子的仁爱思想、老子的“上善若水”思想、墨子的“兼爱非攻”思想、张载的“横渠四句”、朱熹的“为仁者,所以全其心之德也”,均体现道德关怀在正确对待人、社会和国家三者之间相互关系中的重要性,这也是党建与思政教育工作的文化底蕴与基因。因此,在面对现代社会的种种诱惑时,教育者以及被教育者均应深刻把握道德关怀的丰富内涵,以兼爱、包容之心关怀他人,从而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要推动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发展,丰富道德实践活动,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切实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健全党员领导干部联系基层、党员联系群众的工作制度,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疏导机制、危机干预机制,建立社会思想动态调查与分析研判机制,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3]可见,党建与思政教育工作中的道德关怀已经成为人文关怀的基本着力点,在全面提升公民的道德素质和优化社会治理等层面有着独特优势,发挥着积极的引导作用。
在党建与思政教育工作过程中,道德关怀的内涵得到不断更新和丰富,措施得到不断深入和细化,教育者及受教育者的道德关怀能力和道德素养均得到显著提高,为深化党建与思政教育工作奠定坚实基础。赵凤霞认为,高校道德关怀教育的实质内容是人生美德系统的建立[4]。加强大学生道德关怀与教育已经成为高校大学生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西方先哲对此多有论述,柏拉图关注的正义道德关怀,亚里士多德研究论述的幸福德性关怀,海德格尔认为人类社会最真实的存在是关怀,是人们内心的渴望以及获得他人关怀和帮助的期望。美国著名教育哲学家尼尔·诺丁斯则提出“关怀伦理”和“关怀教育理论”,他强调建立和维持关怀关系,双方在平等互惠的关怀关系中能体验到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从而激发道德情感。
高校道德关怀能够激发受教育者的道德意志与道德信念,通过引导可以将受教育者的一般需要转化为高尚的道德需要[5]。道德关怀是以受教育者的道德需要为出发点,不断激发受教育者的道德意志以及信念,提高道德素养。党建与思政教育工作中的道德关怀则更加注重对受教育者的道德、思想以及政治等多方面的引导和培养,帮助受教育者构建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提高他们的理性思维能力,同时还能促进人的政治社会化,使得个体能够自由、全面地发展。
当今,网络资源的高度共享和信息量的飞速增长丰富了大学生们的生活,拓展了大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但同时由于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还没有完全定型,正处于“拔节孕穗”的关键时期,其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行为意愿易受虚拟网络、社会现实、社会思潮等因素影响[6],这也给新时代高校道德关怀育人工作带来了挑战。
学者黄嘉富和郝文斌考察了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发现,大学生关注并了解社会思潮,然而部分同学由于认知偏差引致盲目推崇[7]。青年大学生正处于形成完整价值观的关键时期,社会思潮对青年大学生具有重要的价值导向作用。由于部分大学生自身认知和判断力不足,容易被一些错误、腐朽的非主流和反主流的社会思想侵蚀,从而产生错误的价值观和思想,甚至出现偏激消极的行为[8]。因此,错误的社会思潮会导致部分大学生在价值取向方面出现偏差,严重影响着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
农智杰探究了部分高校大学生网络使用及受影响情况显示,大学生上网获取信息的内容过多集中于文体休闲类(占85%)[9]。网络时代背景下,移动互联和智能设备为大学生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带来了效率提升,但同时也给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带来了较大冲击[10],尤其是其中的网络游戏产业。网络游戏在丰富业余生活的同时,也给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一定的危害。据调研统计,网络游戏在大学生的生活中比重占有率超过了一半以上,甚至有部分同学每周在游戏上花费的时间超过 24 小时。在青年大学生无法合理有效地对时间进行规划和管理的状况下,游戏变成了沉浸和消磨时间的主要方式,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沉迷于网络而荒废学业,甚至思想价值观发生偏移。
田杰在分析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的基础上,归纳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发现理想追求在思想道德中逐渐淡化是当今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重要问题之一[11]。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但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为自我价值在部分大学生个人追求中占据重要的位置,而社会、集体的价值利益排在个人利益之后;部分大学生过多关注眼前利益,缺少对未来职业的长远规划,放弃人生理想。因此,理想追求在当代部分大学生中存在着逐渐淡化的趋向,这应当引起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的警惕。
在党建和思政教育融合的背景下,应建立全员、全程以及全方位的工作范式以推进高校道德关怀的工作进程,具体范式如图1所示。
图1 高校党建和思政教育工作中道德关怀育人的工作范式
党建不仅是推动教育发展的力量源泉,也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坚强后盾。因此,要充分发挥党建工作的优势,寻找有效路径为学校德育工作赋能,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
对于高校大学生而言,开展党建工作的目的在于从两个层面实施道德关怀工作,即伦理底线的遵守与正确道德观的树立[12]。伦理底线即道德底线或基本规范,相较于较高层面的道德规范而言,它不要求多做好事善事,仅仅要求大学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所作所为都应遵循最基本的、最低限度的制度规范和伦理要求,底线伦理关注“人怎样的行为才是符合基本规则的活动”。比如通过上述分析发现,目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为自我价值在部分大学生的个人追求中占据重要的位置,而社会、集体的价值利益排在个人利益之后。针对这种状况,高校教师不应该简单地加以批评,而是需要加强对“伦理底线”的认知与了解,加以引导并达成共识,让学生在符合基本伦理与制度规范的基础上,树立建设学生道德关怀工作的动力与信心。而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就是指大学生在了解一定的道德知识、吸收一定的道德规范的基础上而形成的道德素养[13]。大学生基本都认同高雅的道德修养与严肃的文学文化,但是却在处事上很难遵从公正公允的原则,心里有所偏袒,而且部分大学生偏好不雅的世俗文化甚至亵渎文化,这也是当代大学生的一个问题所在。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形成一种稳定的、有正确道德取向和价值评价的心理态度和价值观念,是高校道德关怀工作的根本目的。
如果伦理底线是大学生道德培养的工具性价值观,是高校党建和道德关怀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那么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崇高的人生理想与道德情操,提高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才是高校进行道德关怀与教育的最终目的,这也应该成为高校辅导员、思政课教师、党建工作者以及其他教育工作者进行党建与思政教育工作时的着力点。
从义务教育开始,我国就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不同的心理发展状况与身心特点,设置了道德教育与关怀课程,小学到大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课,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概论等课程,不断提升学生的道德层面的知识水平。另外,学校班会及大学必有的各类主题团课等,目的都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在青年时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与价值观,为大学阶段追求实现人生的理想、提升生命质量、塑造健全人格打下基础。大学生思想活跃,能够与时俱进,具有强烈的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中的道德关怀教育至关重要。
第一,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须立足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要引导学生自我反思与总结,正确认识自我,找到自身发展的目标与追求,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并督促学生为之努力奋斗,不能偏离社会的需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回馈社会服务社会。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要重视道德氛围的建设。高校学生的主要学习、生活环境是校园,因此构建和谐美好、开放包容的校园环境以及活而不乱、井然有序的课堂环境为道德关怀提供一个有效的环境至关重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基地和主要途径,因此思政课堂的教育教学工作须立足当下,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将教学的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从而调动高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要与道德融合。道德融合过程就是学生将平时吸收的道德文化知识内化的过程,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这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与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大深远的战略意义。
第四,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学以致用,道德升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让正确的价值观指导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潜移默化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从而引领日常的学习生活,形成美好和谐的校园环境。进而言之,这样的道德氛围与环境又能促进大学生的道德素养更进一步提高。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与道德关怀两者互相影响,相辅相成。
高校党建与思政教育中的道德关怀与道德培养不是一蹴而就,它需要高校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对大学生而言,需要有清楚的认知:坚守底线是基本要求,也是最基本的道德义务;此外仅仅“守德”是不够的,还应该在树立正确道德观的基础上,提升道德修养,只有这样才能成为社会所需要的栋梁之才。对高校教师、辅导员及党务工作者而言,高校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工作,大力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学改革,改善党建工作形式和方法,让学生实现从伦理底线的遵守到道德价值观的培育之间的提升,建立高校党政团学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唯有学校、老师、学生三方共同努力,加以社会各界的有效监督,才能培养具有正确道德观、高尚道德情操的优秀大学生,使他们成长为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