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无废城市理念下垃圾处理中的景观改造

2022-07-11 07:43魏泽崧通讯作者
艺术设计研究 2022年3期
关键词:填埋场垃圾处理景观

魏泽崧 汪 霞 李 政(通讯作者)

作为世界上固体废物产量最大的国家之一,我国生活垃圾年产量正以约为8%的速度递增。现阶段,国内城市固体废物存在产生强度大、数量多,但管理、利用处置能力却严重不足的短板,垃圾围城等问题日益凸显。许多城市因此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与健康代价。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置”的改革任务。2018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指出:“无废城市”是指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填埋量,从而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城市垃圾分类处置,促进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将传统“资源—产品—废弃物”的线性经济模式改造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模式。这既有利于变废为宝,促进废弃物处理、经济良性循环、节约土地资源、降低污染物排放,又有助于提升城市生态文明水平。2021年12月15日,生态环境部会同发改委等17个部门和单位联合印发了《“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在无废城市理念引导下,我国城市的未来发展,将会通过无限创意,将固体废弃物及垃圾处理场所再造为城市景观的新成员,助力回收与循环利用的新风尚。

本文将围绕无废城市、垃圾处理、景观改造等展开研究,并提出我们的应对策略与建议,以期缓解我国目前垃圾围城的局面,引领低碳时代新风尚。

一、垃圾景观改造与设计的相关理论

1、棕地再生理论

20世纪末,日益增多的满容垃圾填埋场形成了越来越多的棕地,给城市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威胁。如何使这些受到污染的土地重获新生在景观界引起了诸多学者及设计师的广泛关注。例如,美国学者AECOM Inc所著《棕地治理与再开发》一书,通过详尽的案例解析,归纳总结了全球棕地再生的发展趋势、新技术、新模式和终极目标。贾斯汀·霍兰德等学者所著《棕地再生原则:废弃地的清理·设计·再利用》一书,结合棕地修复实践,阐述了美国棕地修复的现状、各类污染的修复技术、棕地场地设计、相关法律法规等内容,并展示了设计原则应用于具体实践的方法。我国学者周聪惠等通过上海老港垃圾填埋场再生的设计实践,基于环境、空间和设施三要素,建立了ESF适应性策略体系。郑晓笛的《基于“棕色土方”概念的棕地再生风景园林学途径》,探寻了棕地再生中的主要问题,基于景观学的解决之道,运用多学科间融会贯通的方法,从深化认知与指导实践两个方面,对垃圾填埋场封场再生提供了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2、恢复生态学理论

恢复生态学理论主要致力于保护、整治、恢复与重建受到自然灾害和人类活动破坏的生态系统。20世纪中叶起,随着风景园林学的发展和恢复生态学理论研究的深入,垃圾处理场所和相关设施的园林化、景观化被高度关注,景观设计师与环境工程师一起不断探索有效的解决措施和方案。基于恢复生态学营建垃圾填埋场景观风貌的著名案例有:美国清泉公园、蒂芙特自然保护区、英国瑟洛克泰晤士河边自然公园、澳大利亚圣基尔达冒险乐园、韩国兰芝岛世界杯公园等。

国内学者周泱探索运用恢复生态学的方法,修复和塑造了北京海淀区六里屯垃圾填埋场污染地景观风貌。学者韩志威基于恢复生态学,从生态技术角度研究垃圾填埋场封场、污染物处理、植被修复等问题,为激活垃圾填埋场空间景观活力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

郭湧探索以技术美学为导向,将环境生态恢复与景观设计相融合,对北京垃圾填埋场景观改造进行研究。梁坤等将世界范围内的废弃建筑垃圾堆放场地生态修复,置于恢复生态学与景观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视野之下进行研究,为建筑垃圾的再循环与景观利用提供了设计思路。

3、环保美学、循环美学与垃圾美学理论

惠特曼说,自然把物质的精华给予人,但人们却以垃圾作为最终的回馈。人们习惯了将自然的馈赠视为免费的物品,在“生产与丢弃” “购买与丢弃”的恶性循环中,不停地索取、浪费、糟蹋。环保美学与循环美学在可持续理念的影响下形成,将环保、循环利用与美学相结合,积极主张重新思考内在需求,以珍视的心、发现的眼光、创意的思维、全新的设计,善加利用有限的物质,从旧物中寻找全新价值。

“垃圾美学”是现代艺术与社会文化变革的产物,是对“垃圾变废为宝”“零废弃”概念的提升。其最终目的是让人们打破传统意义上美学的约束,以循环利用的视角去思考和发现美及塑造美的材料无处不在、唾手可得。赋予可回收垃圾独特的意义和角色,可以让变废为宝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激发人们的转化思维,使之发挥创造力,并认识到任何材料都可能成为塑造美景的基础,从而促进废弃物的减量化与无害化处理,让艺术创造的灵感来源更加广泛。

二、当代垃圾处理中景观营造的现状与问题

近年来,伴随我国的景观建设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环境的美观性、舒适性要求也持续提升,但废旧材料在景观中再利用的意识依旧很淡薄。国内大部分垃圾处理设施园普遍存在景观性差的问题,大量原有填埋场急需进行综合治理与修复。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该类园区的景观设计始终没有得到足够的认识;另一方面,则是由于该类园区的景观改造难度较大。这些填埋场不仅会产生温室效应;而且还存在占地面积大、土地利用率价值低,堆体稳定性差及渗滤液污染严重等安全隐患。此外,由于填埋堆体自然降解过程缓慢,会严重影响填埋场的高效治理及有效利用,导致垃圾处理设施及园区景观改造面临有害气体和液体所造成的二次污染,以及各类垃圾物质对环境的破坏等问题。

垃圾处理设施如垃圾焚烧发电厂、排气管道、固废处理建筑等由于工艺要求,一般都具有占地广、体量大的特征。从景观角度来看,其普遍存在造型呆板单一、生硬等共性问题。虽然当今垃圾处理设施及园区景观设计越来越注重功能与生态的结合,但观赏性和人文性体现仍相对不足。2017年我国住建部与环境保护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环保设施和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向公众开放的指导意见》,对公众开放的要求促使垃圾处理设施及园区提升其景观观赏性,为开放展示、科普教育提供更好的环境,并在符合垃圾处理各项功能要求的前提下,营造出良好的生态与人文景观。

三、垃圾治理中的景观营造重点及策略

1、基于景物共生与自然和谐理念的垃圾处理设施改造与设计

将环保、再循环等精神元素与垃圾处理设施营建有机结合,达到景物统一、景物共生、相生相长,是当代人、城市、环境与垃圾处理设施相融合的发展目标,也是垃圾处理设施设计与改造理念的世界性通用话语。例如:丹麦哥本哈根热电联产废能发电厂、新加坡“超级树”和北京垃圾焚烧厂改造等,无论是新建亦或对原有垃圾处理设施的改造,都以“融于山水、景物共生与自然和谐”作为设计理念;并结合当代景观设计策略与方法,打造集“垃圾处理、娱乐休闲、科普教育、工业旅游”为一体的多功能垃圾处理设施,在满足企业生产和办公展示等功能空间的同时,加深了人们对城市绿色发展和自然保护的科学认知,成为与周边环境友好对话、相融共生的公益设施及环保教育基地。

丹麦哥本哈根市郊Amager Bakke热电联产废能发电厂被誉为“世界上最干净”和“欧洲最具影响力”的垃圾焚烧电厂。其建筑是集垃圾焚烧、运动场所、公共交往和环保教育等功能与高度艺术性为一体的创新之作(图1)。设计师通过将机器按照高低顺序精确定位和组织来划分发电厂的建筑体量,同时创造出一个九千平方米的倾斜屋顶,将其打造成一座全年开放的人造雪场和被绿植覆盖的多功能公园。整体建筑的连续立面由高1.2米和宽3.3米的铝砖堆叠而成,砖块间的缝隙为玻璃窗,日光透过铝砖缝隙射入室内。外立面砖还充当了植物的容器,垂直墙面的绿植与倾斜屋顶的白雪共同构筑了一道壮丽的景观。在建筑体最长的垂直立面上,还依据地势设计了人工攀岩墙,人们在攀岩的同时可以欣赏场地内的美景。这一设计颠覆了垃圾焚烧的负面形象,将其巧妙地转变为城市新景观,实现了经济、环保和居民需求的多方共赢。类似案例还有西班牙CTRV废物处理中心、维也纳施比特劳垃圾焚烧发电厂等。

图1:哥本哈根Amager Bakke热电联产废能发电厂设计构思示意图

当代新加坡著名的地标擎天树公园,别具匠心之处在于拥有25~50米的“超级树”——地下垃圾焚烧厂的排气管。粗壮的钢铁枝干和巨大的钢筋混凝土树干筑起了塔状垂直结构的树形花园。空中花园种植着世界各地的花卉绿植(图2)。塔身上装配有雨水收集和太阳能发电系统,它们不仅能浇灌空中花园的植被,还为塔身的霓虹灯提供了清洁的电力来源。新加坡全岛修剪树木的园艺垃圾,大部分要运送到这个公园的地下垃圾发电厂来焚烧,并以其燃烧的废热供给空调。这个景观设计公园成为垃圾焚烧厂的创新之举。

图2:新加坡擎天树公园

背靠梧桐山、面朝盐田港的深圳盐田垃圾焚烧发电厂,其周围风景秀丽、交通便利。设计团队在做发电厂景观改造时,坚持以环境与自然和谐共生、建筑与自然完美融合为己任,将“山峦”元素提炼成为设计语言并应用于景观中,使垃圾焚烧设施在碧海青山之间,坐拥花园式景观,展现了设计与自然相和谐的景物共生理念。提升改造后的盐田垃圾焚烧发电厂,在污染控制、景观形象、功能完善、运营管理、社区回馈等方面均实现了质的飞跃。这不仅是垃圾焚烧发电厂的转型升级,更是将蓬勃发展的生态文明意识融入了人们的生活(图 3)。

图3:深圳盐田垃圾焚烧发电厂改造

2、基于生态修复与景观美学融合发展的垃圾填埋场地环境营造

垃圾填埋场封场后的场地,在环境工程学与风景园林学的影响下已进入城市公共空间领域,在棕地再生和废弃场所再利用等方面都产生了正向的影响。垃圾填埋场改造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改造为农林用地,二是改造为公共空间。从实践角度出发,未来改造成绿地公园、休憩娱乐空间更能适应城市发展的需求。基于环境学、生态学、美学、风景园林学、建筑学及其他学科的理论研究,集合多学科的技术力量,可以将生态修复与垃圾填埋场景观重建结合在一起。通过就地整治、重塑地形、垃圾无害化处理等措施,将封场后的填埋场改造为城市综合公园、景观公园等,可以突出该类空间的改造潜力及其重要性。由此,亦可展示设计如何通过创意将边缘化区域、消极空间场所,转化为大众喜爱、有利健康且有意义的环境,从而为人们打造休闲活动的全新公共空间。

西班牙巴塞罗那格拉夫拉维琼山谷有一处占地85公顷的垃圾填埋场,封场关闭时,山谷约2/3的高度已被垃圾填充,不仅存在甲烷爆炸、温室效应等污染与安全隐患,裸露的垃圾与山体自然风景之间也存在巨大反差。该垃圾填埋场修复集合了地质、环境工程、园艺学、景观建筑学等多学科的技术力量,效仿农业耕地景观,最终将其修复为梯田状的台地式园林(图4),以都市自然公园的新身份,向人们展示了如何在生态修复的基础上消除污染、实现资源重生与再利用。

图4:巴塞罗那格拉夫拉维琼山谷垃圾填埋场改造

3、基于循环利用与环保创意的废弃物景观元素改造与利用

(1)促进生活源固体废物减量化与资源化

当前,我们生活在一个消费加速的时代,即用即弃的消费习惯制造了大量的“垃圾”。环保美学、循环美学和垃圾美学的兴起,使得生活中的废弃物在巧妙的创意之下,正转变为富有审美功能的艺术品,也让更多设计师和大众了解到废弃物品循环利用的价值与意义,体验到垃圾美学当中所蕴含的生活、艺术与文化内涵,有助于培养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如法国艺术家爱丽丝·墨林和建筑师柯莱门斯·艾利亚德共同创作的景观作品“CD之海”,该作品将六万余张废弃的光盘拼接在充气装置上,构成了六个凸起的水泡状小丘(图5)。展示结束后,这些CD再次回归至原初材料——聚碳酸酯,从而得以再利用。这一景观设计的创作目的是让那些看似平凡的废弃物,在消逝之前化为“不朽的丰碑”。诸如此类的景观作品,还有由超过100万个回收啤酒瓶建造的泰国寺庙,法国南部甲登河上由硬纸筒建造的桥梁,以及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采用八万多双废弃的一次性筷子,在北京世贸天阶广场前构筑的“筷子森林”(图6)等。

图5:废弃CD制作的景观

图6:北京的筷子森林

2021世界地球日,上海长寿路街道的创享塔创意园区举办了“回收我,回头见——社区循环美学驿站”主题展。该展览突出了“天下无废、共创社区再生环保新美学”的设计理念,以时空循环为主题,通过“回收我—回头见—回来了”三大艺术装置,具体形象地向人们展示了塑料瓶的再生循环过程。通过回收利用使每个原本被废弃的瓶子都拥有了无止境的生命周期,在时间中得以持续地焕发新生(图7),采用可观、可触、可感的方式,让人们真切感受到废弃物回收再生的价值与低碳生活方式的益处。

图7:上海创意园区“回收我,回头见——社区循环美学驿站”主题展

(2)建筑废弃物的循环再利用

快速城市化与建筑业的高速发展也产生了大量建筑垃圾,对这些由废砖烂瓦、破旧钢筋、碎混凝土块、沥青块、废渣土等组成的建筑垃圾的处置,给城市生态、环境与管理带来了巨大困扰。对建筑废弃物的景观利用,可以将其进行筛选、分类和特殊处理后,作为叠山造景的基础填筑或景观材料,重新应用于景观建设中。如印度昌迪加尔的岩石公园是一个以雕像为主题的公园,是创办人尼克·昌德用了将近60年时间,通过收集各种建筑垃圾和石头等建成的,因此又被称作“垃圾公园”(图8)。这个“拙朴艺术”的杰作占地16公顷,包括形态各异的人俑、动物雕塑、皇家宫殿和神庙,还有小桥流水、假山瀑布及多处庭院等,利用垃圾建立起一座城市的“灵魂”,成为十分受人欢迎的景点。

图8:印度岩石公园

(3)将餐厨垃圾最终处置为滋养植物的肥料

由于有机物在大多数垃圾中占有较大比重,因此分离食物残渣,将之制成混合堆肥可有效减少垃圾数量。通过将混合堆肥混入土壤中,可以使腐烂作物的营养重回大地。目前,专业的餐厨垃圾处理工艺,将分拣后的有机垃圾放入特制处理设备中,采取生物技术,在高温好氧菌种的作用下转化为生化腐殖酸;而后,再基于植物及土壤需求,将生成物与腐熟后的有机肥进行科学配比,制成生物有机肥运用于对景观环境的滋养。如贝宁首都波多诺伏,曾有相当于四层楼高的垃圾在街道上腐烂,造成严重的环境与健康问题。后来,由社会服务机构提供资金修建大型肥料堆制场,将其产出的混合肥料运用于园艺设计之中,从而提高了土壤肥力,并形成了景观园区的良性循环。

四、无废城市理念下垃圾处理的景观改造与设计启示

1、垃圾处理中的景观改造与利用体现了“常善救物、物尽其用”的哲学思想

《老子》第二十七章说“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意为“经常善于做到物尽其用,因此便没有被废弃的物,这才是大智慧”。在景观营造中贯彻“常善救物”的循环再利用理念,有利于从源头上尽可能地减少废弃物。

为有效地节约资源,降低生产与生活垃圾对自然的破坏,对废弃物进行再次利用变得尤为重要。当废弃物作为材料再次被园林景观设计综合利用时,一方面能有效降低垃圾的危害,控制环境恶化,减少资源浪费并实现再利用;另一方面,也会在设计中呈现出新材料所无法替代的新颖特色。如以废旧竹材、钢材、渣土、混凝土块、砖瓦片等建筑垃圾为例,有些可直接利用为景观材料;而有些则需要进行二次加工处理:将部分废旧金属等回炉再造为钢筋、电线等各种金属材料,将废板材和木料等作为燃料或人工再造为木材;将碎砖、混凝土等废弃块料,加工衍生为再生骨料等等。由此可以让废弃物重新获得生命,赋以其新的价值。当然,在不同前提下,为应对不同地理位置、不同垃圾类型等状况,在进行垃圾回收利用时需要采用差异化处理方式加以对待,切不可千篇一律,只有这样才能够在绿色环保的前提下有效提升经济效益。

景观设计师基于传统地域环境特色,秉承尊重历史及科学理性的态度,将废弃物再次利用并服务于新功能,不仅有效地节约了资源并降低能耗,同时也让废弃材料作为“城市肌理”融入景观,展现了既能坚持就地取材、因材构景,又善于推陈出新的设计理念,发掘出废弃材料的生态、美学、人文及经济价值。

2、垃圾处理中的景观改造与利用体现了功能性、生态性、景观性与人文性

近年来,综合国内景观改造现状及国家对环保设施的重视,从垃圾处理设施到城市绿色新景观的改造等方面,都面临着更多的机遇与挑战。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目前国内在环保设施景观改造与优化方面尚显薄弱。在景观生态恢复实施方面,还需从综合治理、再生利用模式等为出发点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其中,综合治理模式以实现生态恢复为前提,主要针对场地内的污染物进行综合治理;而利用模式则主要立足于场地实际条件,在此基础上进行景观重塑。例如:利用公园景观建设改造等方式,实现生态复绿及景观再生等。

为确保景观的可持续性,促进生态稳定性发展,设计者应充分尊重当地的自然环境及历史文脉,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在保留原场地特色景观的同时适当融入当地传统文化特色。如美国路易斯维尔社区的海滨植物园建设项目,其植物园前身是一处已使用75年、占地面积约9.3公顷的垃圾填埋场。该场地的改造以修复、健康和发现为主题,在践行适合该垃圾场循序渐进的生态修复与可持续发展的景观模式的同时,通过精细的场地分析记录来挖掘、整合、提升这里的地方文化、历史文化和生态背景,为社区不同人群提供了一处全新且能承载丰富活动的多功能生态公园(图9)。由此,不仅彰显出当地的景观特色,也对附近居民生活、土地资源的再利用,以及对自然的生态平衡都具有意味深长的重要意义。

图9:路易斯维尔社区垃圾填埋场改造平面图

垃圾处理中的景观改造需注重跨学科领域的发展,利用新兴科学技术,设置合理的污染物收集及土壤改良技术,合理处理好垃圾渗滤液和其它污染物。为确保初期景观设计效果能够最终转变为现实,需综合建筑规划、风景园林、工程学、社会政策与法治等多个学科门类,将各学科领域进行相互关联、协调并拓展交融,还要兼顾工程技术、有毒气体及液体治理、场地设置等。它们共同决定了场所需要采取多种措施才能实现改造,景观设计需要综合各种资源,才能确保最终目标的实现。此外,还应适当引进国外先进设计理念,坚持以地域性和经济性为主要发展特点,进行科学化与人文化设计。在景观再造与生态恢复工作完成后,还要按照既定养护管理规则,担负后期养护管理职责,对垃圾处理设施进行整体美化。为了不断提升对环境污染的控制,加强对景观形象的美化和对使用功能的完善,加强运营管理、实现社区回馈,从而为城市提供垃圾处理的弹性解决方案,还可以将各垃圾处理设施改造为与周边环境相融合的友好型公益设施与宣教基地,以确保实现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3、垃圾填埋场及园区的新生丰富了城市公共空间的类型

实践证明,无废城市理念下垃圾的生态恢复及景观可持续发展建设,对于改善城区生态环境,提升整个城市风貌都具有非同寻常的重要意义。只有将符号、场景、实物及空间景观化,将人、城市及自然和谐化,才能使废弃物填埋场转变成为融于城市环境的绿色生态公园。这种处理方式也同时满足了“无废城市”中所蕴含的绿色、创新、开放、协调、共享等新型发展理念。典型案例如:以净化污染、恢复生态及收集能源而闻名的纽约清泉公园、以色列沙龙公园和香港将军澳公园;以地形重塑、重振社区而著称的加拿大蒙特利尔圣米歇尔公园;以大地艺术、生态修复而著称的旧金山贝克雷碧公园……这些成功案例均展示出在垃圾填埋场改造中,生态修复和景观改造工程技术是如何与景观美学完美融合并实现持续发展的经验。

综上,我国基于恢复生态学理论,以景观规划设计为主轴,融合城乡规划、景观建筑学、园艺学、生态与环境工程、地质学和社会政策等多元、跨学科的技术与力量,完全可以实现垃圾填埋场的新生。同时,这些新生的公园也必将与其它公共空间元素相结合,共同打造出丰富多样的城市生态绿色网络。

结语

作为当代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之一,“无废城市”正力求持续推进固体废物的源头减量及资源利用,这既有利于减污又可以降碳,从而将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与破坏降至最低。在“无废城市”建设目标的指导下,设计者应深刻认识垃圾处理设施与场所的景观营造及可回收垃圾的循环利用,必须实现由“简单粗糙”向“可持续发展、变废为宝”的重大转变;以实现减污降碳、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协同推进土壤、大气和地下水污染的治理,扩大城市绿色空间范围的广度,延伸生态修复的深度,大力推广绿色发展计划与绿色生活方式,为建设美好中国贡献一份宝贵的力量。

注释:

① (美)AECOMInc·艾奕康公司:《棕地治理与再开发》,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3年,第22-30页。

② (美)贾斯汀·霍兰德、尼尔·科克伍德、茱莉亚·高德著,郑晓笛译:《棕地再生原则:废弃地的清理·设计·再利用》,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年,第41-46页。

③ 周聪惠、杨凌晨:《垃圾填埋场再生公园规划设计的适应性策略体系建构与应用》,《中国园林》,2019年第2期,第16-20页。

④ 郑晓笛:《基于“棕色土方”概念的棕地再生风景园林学途径》,清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4年,第28-30页。

⑤ 周泱:《运用景观生态学的方法恢复被破坏土地的探索——以北京海淀区六里屯垃圾填埋场为例》,《广东园林》,2007年第6期,第53-56页。

⑥ 韩志威、王领全、刘东阳:《垃圾填埋场封场与生态恢复设计》,《天津科技》,2008年第3期,第20-23页。

⑦ 郭湧:《北京市周边非正规垃圾填埋场景观改造设计研究》,清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年。

⑧ 梁坤、夏博:《城市废弃建筑垃圾堆放场的公园景观改造设计指导》,《城市建筑》,2019年12月,第99-100页。

⑨ 张英民、尚晓博等:《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现状与管理对策》,《生态环境学报》,2011年第2期,第389-396页。

⑩ 林大卫:《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建筑设计新探索——以上海老港再生能源利用中心二期为例》,《建筑技艺》,2019年第6期,第118-120页。

⑪ 杨锐、王浩:《景观突围:城市垃圾填埋场的生态恢复与景观重建》,《城市可持续发展》,2010年第8期,第81-86页。

⑫ 杜杰港、郝燕:《建筑垃圾在园林景观上的综合利用》,《美术大观》,2018年第1期,第81-86页。

猜你喜欢
填埋场垃圾处理景观
牙刷填埋场 试验降解塑料
“可食地景”在校园景观中的应用
基于厨余垃圾处理实践活动开展生态环保教育的探究
探索科普垃圾处理知识的有效路径
How To Sort The Trash Around Us
庞大垃圾填埋场提前25年被填满
《景观平面图》
创意涂鸦
环卫型推土机的设计与相关研究
黎巴嫩公布方案应对“垃圾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