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内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研究综述

2022-07-11 03:45李博然袁芃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社会思潮历史虚无主义

李博然 袁芃

[摘要]滥觞于西方虚无主义价值内核之下的历史虚无主义,是一种活跃在国内意识形态领域中典型的错误思潮。近年来,国内学者围绕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起源、本质、表现与特征、危害与克服等多个维度进行总体性或专题研究,产生了一批内容详实、视域宽广的研究成果。同时,对于历史虚无主义在诸多领域危害的具体展开以及应对策略实效性上的研究仍然有待深化。在此基础上,对学界现有成果进行文本归纳与系统梳理,有助于充分展现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研究的理论逻辑与现实图景。

[关键词]历史虚无主义;社会思潮;唯心史观

[中图分类号]D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071(2022)03-0043-09

历史虚无主义是活跃在国内意识形态领域中典型的错误思潮之一,其政治实质是“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加强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更好正本清源、固本培元”[2]。加强对于历史虚无主义的相关研究,明晰其思潮实质与发生逻辑,在此基础上演绎出历史虚无主义的批判策略与治理向度,对于更好地防范化解重大政治风险,捍卫意识形态主阵地领导权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近年来国内理论界主要围绕历史虚无主义的泛起溯源、背景动因、面相表征、危害影响以及应对策略等方面进行解构和剖析,产生了一大批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实践可行性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有必要对学界诸多成果进行文本归纳与系统梳理,进而有助于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探赜以及此问题域的研究深化。

一、 关于历史虚无主义的起源与本质问题

(一) 关于历史虚无主义的起源问题

一直以来,历史虚无主义的起源问题都是历史虚无主义批判研究中的基本问题。国内学者普遍认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最早起源于西方,近年来较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郑志康提出历史虚无主义有三重理论来源,分别是以罢黜价值和意义丧失为内核且介入历史领域的虚无主义、否定历史客观性的后现代主义以及否定社会主义形态的所谓“意识形态终结论”[3]。夏春涛、左玉河、高希中等人认为历史虚无主义概念起源于西方,在哲学层面上又包括存在论的虚无主义和价值论的虚无主义两种样态,分别否定存在的基础性和价值的绝对性[4]。王翼提出欧洲思想史上第一个将虚无主义概念放置于哲学语境下考察的思想家是尼采,他认为尼采笔下的虚无主义就是那些曾经神圣庄严的传统价值体系在世俗化中轰然崩塌的过程,而这其中必然隐含着“历史的终结”的逻辑假设[5]。

在历史虚无主义传入中国的起源研究方面,高希中提出作为思潮的历史虚无主义发端于19世纪末的西方社会,而流行在国内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则可以追溯到五四运动时期的“全盘西化论”[6]。吴新宇认为历史虚无主义是虚无主义在现实中的表现,现代意义上的虚无主义概念起源于德国,1799年雅各比致费希特的信中提到了虚无主义概念,而中国的虚无主义主要由俄国传入[7]。刘白杨也进一步提出清末民初虚无主义从俄国传入以后,常常与无政府主义、社会主义、民粹主义等概念混淆使用,一度深刻介入到政治领域而超越了传统哲学思潮的讨论范畴[8]。俞佳奇、杜玉华重点探讨虚无主义在中国的出场逻辑,提出历史虚无主义是虚无主义的基本样态之一。中国的虚无主义建基于对西方虚无主义思想的吸纳,更因不同文化之间相互激荡的历史境遇而得以延伸,从而衍生出历史虚无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等表现形态[9]。

综合来看,虚无主义是西方现代文明发展进程中的产物,而历史虚无主义则是虚无主义的一个衍生概念。虚无主义从哲学弥散到文学、历史学、政治学等领域,重塑和改造了一大批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活动,而历史虚无主义作为非价值中立的“舶来品”,渗入了多种反历史唯物主义、反社会主义的错误思潮和价值立场,最终呈现为今日颠倒黑白、沉滓泛起的复杂样态。

(二) 关于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问题

国内学者主要从三个层面來探究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问题。

其一是从社会历史观层面指认历史虚无主义是一种的错误的唯心史观,其论证过程一般建构在历史虚无主义在国内泛滥的表征之上。例如艾淑飞认为历史虚无主义在本质上是唯心的,因为历史发展脉络自有其确证之规律,这种规律与特定条件下人的主观行为共同作用,构成历史的合力,而历史虚无主义恰恰是站在历史规律论反面的历史选择论[10]。邢中先、张平则从历史观批判的视角切入,阐明历史虚无主义本质上是一种主观主义映射的历史观;它不仅否定了整个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切物质性因素和基本规律,甚至还通过摒弃终极价值和历史客观评判标准来消解历史的厚重感[11]。

其二是从方法论层面结合历史虚无主义常用的碎片化、裁切化手段,对其运行规律进行解构,分析出历史虚无主义存在形而上学的范式。例如马振江提出历史虚无主义者分不清社会历史的主流和支流、本质与现象;仅仅妄图通过对历史碎片的分析把握历史潮流,最终只能陷于形而上学的方法论之中[12]。张志丹认为历史虚无主义具有政治立场上的意识形态性和方法论上的主观唯心性[13]。洪晓楠、王坤平则提出历史虚无主义因其主观化歪曲历史,因而是认识论上的唯心史观;因其碎片化裁拼历史,因而是方法论上的形而上学[14]。

其三是在价值论层面,部分学者将历史虚无主义放置在中国现实语境下考察,认为其在价值论上是带有预设立场的政治思潮,是服从和服务于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进行颠覆性革命的工具性手段。持有这种观点的学者不在少数,近年来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张有奎认为历史虚无主义歪曲和否定中共党史、否定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指导地位、否定党的执政合法性,是一种颇为流行且危害极大的错误思潮[15]。朱继东提出历史虚无主义就是在各种以唯心史观为哲学基础的错误思潮的影响下,为配合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和平演变策略而诞生的一股政治思潮[16]。杨军则从学术思潮与政治思潮对比的角度出发,提出两者应当有明确的界限,然而当代中国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明显超出了学术思潮的讨论范围,同时历史虚无主义具有鲜明的价值取向,即全盘颠覆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基本观点,所以历史虚无主义的实质是一种反马克思主义、反社会主义的政治思潮[17]。

二、 关于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和特点

历史是每个民族最为珍贵的精神财富,凝结着他们在长期社会发展过程中探索出的智慧。这些经验和智慧历经千百次锤炼方可定型成为具象化的文本亦或共识性的思维。然而历史虚无主义却在唯心史观的指导下,在“西方中心论”“历史终结论”价值立场的投影下打出“解构历史”的幌子,对既定事实进行颠覆性解读,妄图以此来达到政治目的。近年来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显现了全新的表现形式和叙事方式。国内学者从理论批判的角度对历史虚无主义的主要表现与新特点进行了系统研究。

(一) 关于历史虚无主义的主要表现

学者们从文学艺术、史学研究、社会发展、网络传播、国内政治、传统文化六大方面分析了历史虚无主义的主要表现。

文学艺术领域:表现为庸俗文本,刻意迎合资本。蒙妍、王文静认为在艺术创作中存在形而上学、相对主义、庸俗主义等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形式。例如“历史穿越”题材影视剧,由于缺少史实考证,场景服装缺乏细致打磨,剧中穿越者往往带着“生而平等”“民主法治”“市场经济”等现代观念,加之人物时常不合时宜地使用当代词汇或网络梗,使得这些穿越剧在古今映照中显得颇为生硬与诡谲[18]。

历史学研究领域:表现为碎片化裁切史实,荼毒和颠覆固有历史认知。汝倩倩指出历史虚无主义在中共党史研究中的主要表现:首先是以消极性历史叙事否定革命意义;其次是以片面性历史叙事抹黑党史人物;最后是以极端性历史叙事质疑中国道路[19]。 冯兵、关浩淳从学术研究的基本立场出发,提出部分史学研究已经陷入理论和方法的误区,以“超然的客观主义”和“价值中立”为价值取向,例如部分研究者采取“实用主义”态度,不加辨别地否定或贬低前人的研究传统和某些已有定论的研究成果,对西方各类学术思想盲目接受[20]。

社会发展领域:表现为诋毁经济建设,否定改革成就。杨军认为,历史虚无主义者们善于“借船出海”“借题发挥”,进而抓住一些重要时间节点来宣扬错误观点[21]。苗勃然、周文对改革开放成就评价中出现的错误思潮进行批判,认为历史虚无主义者错误地把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割裂开来,借用改革开放后40年的伟大成就否定改革开放前30年的历史进程,以反思的名义动摇经济体制改革方向,实质上是对于社会主义实践探索连续性的虚无 [22]。

网络空间领域:表现为隐匿于社交平台,碎片化柔性传播。周玉以历史虚无主义的网络传播为研究对象,梳理了网络领域历史虚无主义的几大特点:从传播主体来看,历史虚无主义传播突破专业人士的界限,呈现多元化、去中心化的特征;从传播内容来看,传播过程由宏大叙事向历史细节转变,呈现碎片化、细节化的特征[23]。吴越、赵文龙则通过探究历史虚无主义在网络空间的嬗变过程,发现历史虚无主义以网络“文化论坛”为依托,以诱导性历史叙事为串联,并且选择了更为符合网络交互特点的横向“共识”路径进行网络空间的传播[24]。

国内政治领域:表现为污名领袖人物,鼓吹英雄史观。江大伟、张秀按照纵向时间顺序对改革开放以来历史虚无主义与“非毛化”错误思潮做出系统性分析,并指出从改革开放以来,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成为历史虚无主义污名化的一个重点指向,造成了思想混乱[25]。杜玥提出,在“历史由谁创造”的基本立场上,存在着英雄史观和群众史观的根本区别。历史虚无主义往往无视历史主流,从个别历史人物及其事件着手,歪曲英雄人物的功绩,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立场相背离[26]。龚云也指出历史虚无主义全盘否定革命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必然性的政治要害[27]。

文化思想领域:表现为否定民族传统,动摇文化根基。有学者提出文化虚无主义是虚无主义的一个支流,“文化虚无主义是虚无主义在文化领域的现实表现”[28],也有学者将文化虚无主义归纳为历史虚无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例如高希中提出,历史虚无主义的一个重要表现, 就是虚无和否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既否定了中国历史和文化的根基,又错指了其发展方向,更没有洞见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和意义[4]。

总的来说,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主要表现千变万化却不离其宗,其逻辑向度的根本指向就是为了否定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合法性。在这个语境下,所谓的“历史虚无”不过成了一种别有用心的任意剪裁历史和现实的工具。

(二) 关于历史虚无主义的新特点

国内学者主要从历史虚无主义的实质、流变、传播出发,针对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在国内嬗变展现出的新特点进行系统性研究,形成了关于历史虚无主义新特点研究的诸多观点。

从历史虚无主义的叙事方式路径转变来看,胡博成、朱忆天提到历史虚无主义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个明确的图像化叙事转向,也就是从文字表意到可视化媒介输出的转换过程。其叙事表达的主要手法有三种:第一种是“张冠李戴”,以真实图像的局部特征来编排历史;第二种是“移花接木”,通過剪辑和修改图片达到混淆视听的目的;第三种是“无中生有”,即通过技术复原、摆拍等形式虚构场景,以此来蒙骗特定受众[29]。

从历史虚无主义的话语转向来看,郑志康提出,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的话语体系逐渐由显性输入转向隐性渗透,集中表征为:话语形态杂糅化,即通过学术、艺术、政治、娱乐等多重话语相互交织迷惑受众;话语主题细碎化,企图以“小叙事”的方式解构人们对主流历史观点的认知;话语主体隐匿化,即历史虚无主义者们从过去的精英身份转为平民身份,从专业身份转为非专业身份;话语视角新颖化,即视角的转向,凭借新潮化的视角来输出观点[30]。

从历史虚无主义的技术背景来看,洪晓楠、王坤平提出在智媒时代,软性历史虚无主义借助新媒介肆意弥散,呈现为几大特点。首先是“数据驱动传播”,即利用大数据算法推荐,规避隐私保护政策,使得历史虚无主义渗透的目标主体更为精准;其次是“算法黑箱现象”,就是算法推荐在运用过程中,其源代码编辑就隐蔽着设计者的价值观偏好;最后是“信息茧房困境”,即算法推荐视域下,人类就像是将自身束缚于茧房的蚕,只能获取被加工过的信息[14]。

从历史虚无主义的社会心理来看,赵爱霞提出历史虚无主义为达到消解群众政治认同的目的,越发注重在传播过程中对于社会心理策略的运用,又呈现为两大表征:第一是以感性的疑问制造心理暗示,即非直接性的否定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第二是以理性的逻辑论证强化心理认同,这种“理性逻辑”存在链式的推理过程,具有很强的迷惑性,会诱导信息接收者分析和思考问题走向错误方向[31]。

从历史虚无主义外显的动向来看,朱继东提出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思潮潜而未息,具体表现为几大新动向。其一是历史虚无主义故意制造矛盾,含沙射影攻击领袖人物;其二是寓贬于褒,割裂历史的有机联系;其三是娱乐过度,借戏说历史包藏祸心的;最后是前呼后应,为错误思潮埋下伏笔,历史虚无主义从来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和其他错误思潮相互配合,企图彼此借力[32]。

从历史虚无主义的新变种——软性历史虚无主义来看,孙洲提出历史虚无主义有一个最新表现形态——“软性历史虚无主义”。软性历史虚无主义具备了与传统历史虚无主义所不同的“症候”。第一是议题设置生活化,以生活之题吸大众之睛,热衷于迎合热点炒作“卖点”;第二是虚无手法软性化,以软性之法遮硬性之体,表达出超出话语表层意义的弦外之音;第三是内容呈现隐蔽化,以隐性之形散虚无之果。历史虚无主义借助网络新媒体平台,与图像等景观媒介互交互融,隐蔽地将其“虚无之果”播散于人世间[33]。

从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新途径来看,网络日益成为历史虚无主义传播的重要渠道。陈永刚总结出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传播途径的新特点:首先是历史虚无主义利用网络的开放性和交互性,最大化实现其错误观点的影响力;其次是历史虚无主义采用“分众化”手段,对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网民进行分层分类,聚焦于面向社会特殊群体的传播;最后是历史虚无主义采用多元化网络传播载体和创新化技术手段,企图形成影响网民思想的最大公约数[34]。

综合来讲,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和特点呈现出极为复杂的图景,这一方面是因为不同学者切入主题的视角和研究方法不同,另一方面也从侧面反映了当代中国历史虚无主义表现形式的复杂性。如果尝试去描绘和勾勒历史虚无主义表现形式的共性特征,实质上不外乎三大特征:第一,历史虚无主义并不是虚无全部社会历史,虚无内容带有很强的主观选择性;第二,虚无方法的隐匿性,假借学理外衣来表达观点;第三,虚无目的的明确性,历史虚无主义从降临到这片土地就一直带有极为明确的政治目的,无论从何种意义上而言,历史虚无主义都站在中国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的对立面。

三、 关于历史虚无主义的消极影响与应对策略

长期以来,历史虚无主义在国内宣扬一系列错误观点,诋毁和颠覆中共党史、新中国史,歪曲和丑化历史人物及其事迹,严重扰乱民众历史认知,产生了极大的危害性和消极影响。习近平总书记也深刻地指出“这个重大政治问题处理不好,就会产生严重政治后果” [35]24。不同学者从历史虚无主义造成消极影响的各个方面切入,试图说明历史虚无主义泛滥的严重危害性及其后果。近年来学界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多维批判已经使得人们深刻认识到其本质和危害,在此基础上学者们进一步探讨其应对策略与治理路径,以正本清源,有效抵御和克服历史虚无主义在国内的传播。

(一) 关于历史虚无主义的消极影响

围绕历史虚无主义在现实生活中多个层面的消极影响,学者们从多个视角对历史虚无主义的现实危害进行了深刻剖析。

在政治危害方面,龚云提出历史虚无主义对于国家发展有四大严重政治危害。一是否定党执政的历史依据, 动摇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二是挫伤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动摇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三是颠覆基本共识,影响政治稳定,制造社会分裂,危害祖国统一。四是干扰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正确发展方向,影响到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构建[36]。张志丹也认为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是通过歪曲党史、国史、革命史和军史,瓦解中国共产党政权的根基[37]。

在思想引领方面,孙旭红、夏叶提到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包括:削弱主流意识形态影响,模糊党和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前进“路标”;刻意迎合大众消费文化的叙事逻辑,弱化主流价值观对社会生活和心理的价值引导;挑战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基础、道德底线甚至国家法律[38]。刘亚男、王跃提到历史虚无主义“意识形态化”带来了实践危害。第一是解构主流价值信仰,历史虚无主义力图吞噬我们的历史信仰和文化积淀。第二是消解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历史虚无主义消解并边缘化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严重危及我国意识形态安全[39]。

在学术规范方面,夏春涛提出历史虚无主义严重败坏学风,历史虚无主义以杂说、戏说的方式改写历史,片面追求轰动效应,这丝毫无助于推动学术进步,反而会混淆视听、败坏学风。此风可以休矣[4]。关锋也提出近年來历史虚无主义特别重视披戴学术外衣、文艺外衣、言论外衣和舆论外衣,特别重视借助学术化、日常生活化、网络化来进行传播, 模糊和遮蔽其意识形态色彩。特别是借助于“科学研究无禁区”而标榜自己的学术性,实质上扰乱了正常的学术研究活动[40]。

在文化层面,魏佳提出历史虚无主义在文化方面的主要危害:从历史观上消解坚定文化自信的基本前提,从意识形态上摧毁坚定文化自信的本质特征,从核心价值观上破坏坚定文化自信的根本内核,从青年入手毒害文化自信的重要主体[41]。谢礼圣提出历史虚无主义阻碍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在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下,中华文明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西方文明也未能受到全面审视,东西方文明之间的隔阂被人为地加深[42]。

在民族问题方面,张帆总结出历史虚无主义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消极影响。一方面,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受其自身的生活环境、文化传统和接受能力所限,较汉族学生更容易受到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另一方面,历史虚无主义思潮造成了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减弱,反向深化少数民族学生对自我民族的极端认同[43]。

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周杨深刻剖析网络舆情对于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影响,提出当前网络上的爱国舆情事件几乎都涉及历史虚无主义,网络舆情成为了历史虚无主义的一个窗口。网络舆情的煽动性加重青少年爱国行为的非理性化,网络舆情的复杂性则会加重青少年爱国思维的偏激化[44]。杨万贺、任新玉认为历史虚无主义利用新媒体散播错误言论,在复杂的舆论环境中,会造成一部分缺乏社会责任感的大学生单纯依靠“碎片化”和片面化的方式来解读历史,进而对现实社会产生不满甚至敌对情绪,致使个人价值取向逐渐向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功利主义靠拢[45]。

(二) 关于历史虚无主义的应对策略

学者们基于对历史虚无主义本质流变、表现形式、消极影响进行充分研究的基础之上,从多个方面和视角探讨了克服历史虚无主义的路径与策略,总结起来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

在哲学视域层面,要对历史虚无主义本体论、价值论、方法论进行系统性批判。李振认为在当代世界,历史虚无主义最突出、最彻底、最现实的表现就是“历史终结论”。所谓“历史终结论”,实则是某种历史哲学观(如历史进步观)的终结与虚无。在宣称自己的“历史”已经终结之后,其存在的合法性基础也随之不复存在。对历史虚无主义的遏制与克服要建立在真正实践基础之上,拥有唯物主义主体意识、科学的历史意识与历史进步观、世界历史、全人类解放等内容的唯物史观,是强效有用、不可或缺的基本思想资源[46]。何文校提出要建构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的学理支撑,要坚持历史本体论立场逻辑[47]。陆灵鹏、任丑认为“西方虚无主义思潮纷繁复杂,但有一种以本真性为核心的虚无主义理论一直以较为隐蔽的方式否定中国革命道路和颠覆历史共识。因此要尊重社会和个人的现实性,承认社会和历史对本真性的重要性” [48]。

在思想和决策层面,乔茂林、刘旸提出:第一,要不断提高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政治理论素养,学深悟透习近平关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重要论述的思想结构、丰富内涵和启示意义。第二,要不断提高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政治责任感,将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第三,要不断提高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政治鉴别能力,敏锐把握其政治意图[49]。黄延敏、刘新月认为必须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这在思想上就要用唯物史观武装头脑,以“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与“历史性生产关系视阈”为线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特定历史背景出发认识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必然性,对待失误要将其放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50]。

在文学艺术层面,张志丹从三大主体的角度提出应对策略,认为“首先,文艺工作者要做严肃生产者与负责任的传播者。其次,广大受众要做严谨鉴赏者与理性消费者。最后,文化监管部门要做严格把关者与有力调控者。”[51]蒙妍、王文静基于对现代影视作品的分析,提出克服文艺领域的历史虚无主义,重塑文艺生产的实践性显得尤为必要。影视创作者要把握艺术与相应历史条件下社会生产之间的关联,坚决抵制虚假、肤浅、庸俗等元素[18]。

在针对网络途径传播历史虚无主义的专项治理层面,洪晓楠、王坤平认为,治理主体要强化监管,利用算法技術对海量的微博热搜、弹幕、话题讨论及新闻跟帖等舆情信息进行捕捉、整合、分析,对非线性的、模糊的、异构的数据进行序列化、分类化、聚合化分析,全过程监测舆情动态,预判智媒场域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发展动向 [14]。周玉提出要加强网络监管,铸牢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网络传播的铜墙铁壁;培养网络舆论领军人物,正确引领网络空间的舆论导向[23]。

在吸取世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历史和实践经验层面,闫杰花总结了越南共产党治理历史虚无主义的主要措施:第一,坚持唯物主义历史观,匡正学界虚无之风。第二,坚固宣传教育队伍,加大正面宣传。第三,坚守网络舆论阵地,加强网络媒体治理[52]。胡中月则从苏联党内应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启示入手,提出要以苏联为前车之鉴,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对待中国自己的历史文化,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53]。

不难发现,这几个层面的应对策略主要是从历史虚无主义动态传播的全过程来进行精准施策的。国内研究者从主体防范、途径管控、客体教育等方面提出治理路径。由此看来,坚决批判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已经成为国内学者的思想共识,历史虚无主义的应对之策也已经形成了一条宽领域、多角度的立体化防线。

四、 对近年来国内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研究的总体评价

综上所述,国内的专家学者们从各自的学术背景出发,利用不同视角对国内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进行系统性研究,达成了诸多共识性的成果,而且对其本质、表现、危害以及应对策略等方面的研究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体系。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发端于西方虚无主义的哲学,是现代文明发展进程中思想层面的产物。其语态与时代相互杂糅,呈现出愈加复杂的基本样貌。而中国语境下的历史虚无主义则是表征更为多元,为明显的“错误思潮”[54]。第二,历史虚无主义在当代中国的表现和特点纵使千变万化、形态多端,但万变不离其宗。其虚无化实质都是对史实的主观化曲解,其新特点一方面脱胎于技术发展的实际,另一方面也侧面反映了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场域受到了阻碍,人们能够愈发清醒地认识到其危害。第三,克服历史虚无主义消极影响的应对之策,最为关键的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唯物史观的根本立场,“只有真正弄懂了马克思主义,……,才能更好抵御各种历史虚无主义谬论。”[55]要坚持正确方向,科学评价史实,“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56]。历史并不是胡适笔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而是经过严谨的考察和细致分析后对于历史现实的正确反映。

同时我们仍然需要看到,现有的理论还存在继续深化的空间,有待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丰富和拓展。首先是在纯文本研究范式方面,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学者们对于历史虚无主义元理论的剖析和探究还不够深入,特别是围绕核心概念的词根溯源和学理阐释还存在一定的模糊地带,比如针对虚无主义的西学源头就有多个说法,莫衷一是。同时,也要加强有关历史虚无主义嬗变历程、溯源脉络、哲学依据等内容的深度挖掘,以此作为理论参照,进一步增强批判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学理性。其次是从研究方法来看,宏观应用传统文献分析法的研究居多,缺乏检验历史虚无主义应对策略效果的实证分析文章。大部分文章提出的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策略比较空泛,缺乏实际操作和应对的可行性。在应对策略方面新意也明显不足,针对不同主体提出的应对方法存在嵌套和泛化的问题。从研究视角来看,碎片化、单向度的“宽口径”研究较多,从整体性出发进行系统研究的文本数量相对较少。缺乏对于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源头管控、治理途径、受众引导的要素联动分析。换句话说,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越发成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性工程,仅仅针对它的某个特定方面进行批判无法全面揭示历史虚无主义的实质,更难以预测其发展方向和流变特点。最后是历史虚无主义外在样貌“日新月异”,但许多研究时效性稍显不足,存在理论关照现实的脱节。

总而言之,针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沉滓泛起的现象,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阵地的话语权,利用多元研究方法批驳历史虚无主义存在的理论谬误和错误论调,拨开笼罩在历史虚无主义虚假面具之上的层层迷雾,更好地把理论批判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从而有效遏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传播,筑牢防范历史虚无主义的坚实堡垒。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N].人民日報,2013-07-22(08).

[2]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J].党的建设,2021(4):4-11.

[3]郑志康.当代中国软性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四维逻辑透视[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20(6):192-199.

[4]夏春涛,左玉河,吴英,高希中,韩炯.历史虚无主义解析[J].史学理论研究,2019(3):12-21.

[5]王翼.历史虚无主义思潮透析[J].探索,2018(2):74-81.

[6]高希中.坚决抵制与克服历史虚无主义[J].红旗文稿,2017(2):21-24.

[7]吴新宇.从启蒙现代性批判到资本批判: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哲学反思[J].思想教育研究,2018(2):82-86.

[8]刘白杨.当代中国虚无主义的理论样态与演变逻辑[J].思想教育研究,2019(4):84-88.

[9]俞佳奇,杜玉华.近代历史图景中虚无主义的表现形态、演进动力及应对经验[J].理论导刊,2019(7):62-68.

[10]艾淑飞.历史虚无主义批判的三重维度[J].思想教育研究,2021(1):94-99.

[11]邢中先,张平.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生成机理及其异化历史观批判[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9(7):86-91+109.

[12]马振江.对历史虚无主义“虚无”的批判——兼论历史唯物主义在新时代的坚持和发展[J].马克思主义研究,2020(2):148-154.

[13]张志丹.当代历史虚无主义谬误的哲学剖析[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7(6):54-61+137.

[14]洪晓楠,王坤平.智媒时代软性历史虚无主义:表征、实质及其治理[J].思想教育研究,2021(2):77-82.

[15]张有奎.三种类型的历史虚无主义及其批判[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9(1):152-156.

[16]朱继东.坚决将反击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斗争进行到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揭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论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8):75-81.

[17]杨军.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兴起、实质、危害与抵制[J].湖北社会科学,2017(8):5-10.

[18]蒙妍,王文静.文艺领域历史虚无主义考察、解构及克服——基于影视文学作品的分析[J].广西社会科学,2020(3):157-161.

[19]汝倩倩.中共党史研究中的虚无主义叙事及其思维批判[J].思想教育研究,2021(4):100-105.

[20]冯兵,关浩淳.史学研究的历史虚无主义现象及其批判[J].史学集刊,2019(6):25-32.

[21]杨军.历史虚无主义的三个表现[J].人民论坛,2019(2):12-14.

[22]苗勃然,周文.正确认识新中国70年社会主义实践探索——兼论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批判[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9(5):17-26+104.

[23]周玉.历史虚无主义网络传播的新特点及对策[J].马克思主义研究,2020(7):115-123.

[24]吴越,赵文龙.历史虚无主义的网络嬗变及其治理[J].思想教育研究,2020(10):93-97.

[25]江大伟,张秀.改革开放以来党抵御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历史审视——以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评价为例[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1):12-16.

[26]杜玥.中国共产党在批判历史虚无主义中凝聚共识的百年实践与经验[J].思想教育研究,2021(1):71-76.

[27]龚云.历史虚无主义研究[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6):90-95.

[28]梁大伟,李祺.新时代文化虚无主义的中国样态、理论批判及治理对策[J].思想教育研究,2021(1):77-81.

[29]胡博成,朱忆天.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图像化叙事转向及应对理路[J].思想教育研究,2021(3):61-66.

[30]郑志康.历史虚无主义的话语转向及其应对[J].思想教育研究,2021(3):67-72.

[31]赵爱霞.历史虚无主义的社会心理分析及其应对[J].思想教育研究,2020(5):62-67.

[32]朱继东.警惕历史虚无主义新动向[J].前线,2020(1):42-43.

[33]孙洲.当代中国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审视与批判[J].思想教育研究,2019(11):85-90.

[34]陈永刚.网络空间历史虚无主义对新时代大学生思想影响及对策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20(4):116-120.

[35]中共中央宣传部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 [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9.

[36]龚云.历史虚无主义的根源、动向与危害[J].前线,2018(3):52-53.

[37]张志丹.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及治理[J].红旗文稿,2018(14):12-13.

[38]孙旭红,夏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新时代国家认同的消解及其纠治进路[J].理论导刊,2020(10):91-97.

[39]刘亚男,王跃.历史虚无主义的意识形态本质分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8(8):84-88.

[40]關锋.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新特点及其批判[J].山东社会科学,2019(3):156-164.

[41]魏佳.论历史虚无主义对坚定文化自信的危害[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7):82-85.

[42]谢礼圣.历史虚无主义的理论谬误、消极影响及遏制途径[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9(3):161-166.

[43]张帆.历史虚无主义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和对策[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8(1):102-106.

[44]周杨.网络舆情对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影响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8(4):102-107+19.

[45]杨万贺,任新玉.新媒体环境下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应对[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16):11-13.

[46]吴诗佑,李振.从“历史终结论”看“虚无主义”的真正克服[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20(3):82-87.

[47]何文校.历史虚无主义“靶向批判”体系建构的四重维度[J].思想教育研究,2021(4):89-94.

[48]陆灵鹏,任丑.本真性的批判与重构[J].思想教育研究,2021(2):83-88.

[49]乔茂林,刘旸.习近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思想结构与启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1(1):41-47.

[50]黄延敏,刘新月.中共党史学习教育要树立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1(3):63-70.

[51]张蕊,张志丹.揭开“幽蔽的面纱”:文艺领域中的历史虚无主义批判[J].理论导刊,2019(2):94-99.

[52]闫杰花.越南共产党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主要举措[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20(2):76-81.

[53]胡中月.苏共党内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危害及启示[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9(6):69-74.

[54]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N].人民日报,2021-11-17(01).

[55]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02).

[56]习近平.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实践中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N].人民日报,2013-01-06(01).

(责任编辑:青山)

(校对:山柏)

猜你喜欢
社会思潮历史虚无主义
从“重新评价”历史人物看历史虚无主义的实质和危害
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探析
解构和超越历史虚无主义
直面“真问题”,廓清中国方向
历史虚无主义网络传播特征初探
大国国民需要摒弃历史虚无主义
站在唯物史观的高度解析历史虚无主义
多元化社会思潮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
道教研究的历史虚无主义困境及出路
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素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