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场域文化建构
——公共艺术在城市工业遗产的空间转向与媒介融合研究

2022-07-09 01:38阮悦来byRuanYuelai中国美术学院博士
雕塑 2022年3期
关键词:遗产媒介工业

文/ 阮悦来 by Ruan Yuelai(中国美术学院博士)

一、公共艺术在城市工业遗产的空间转向与媒介融合的机理

德弗勒广义层面解读媒介并非仅指专业化的大众媒介,“媒介是任何一类用来传播人类意识及意义的有序载体”。城市场域下的建筑物、街道、广场等都具备重要的建构意义,其充当着传递城市信息的有效媒介。城市工业遗产成为城市场域文化建构的新空间,亦成为传递城市场域信息的媒介空间。城市工业遗产承载着城市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文化信息,这些信息成为传播城市文化的主要媒介。在万物皆可媒介化的今天,城市场域的媒介属性增强,实体空间走向媒介化,城市工业遗产以其独有的历史文化价值,传承城市历史文化。公共艺术将工业厂房从生产空间转为再造城市文化空间,功能空间出现新转向;历史工业园区中的人地关系发生变化,从生产转变为传播,工业遗产承载了城市场域文化的人文属性,公共艺术介入一定程度提升其人文属性,打破实体空间局限,工业遗产成为城市的文化符号,工业遗产经过艺术化改造成为“网红打卡地”,以线上媒介平台传播,成为独特的社会交往空间。

图1 SteelStacks艺术文化园区改造前后对比

当前城市工业遗产主要包括了物质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两类,基本上涵盖了原始工厂社区家庭住宅、车间工厂等生产基地以及配套交通体系等,这些空间成为现代城市场域文化建构重要载体。新时代工业遗产成为城市文化新场域,是实体与非实体因素交织而成的综合性文化体系,其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公共艺术。同时,公共艺术介入城市工业遗产除了保护遗存的厂房、机器等物质遗产,更为关键的是传承城市独有记忆与文化,展现近现代城市发展的历史价值。“城市景观带给人的丰富的文化想象力,是文化积极性、建设性的直接的表现。”[1]城市工业遗产因规模完整、历史建筑集中,其空间转向与媒介融合应从城市整体视域来认知,城市场域文化建构中公共艺术促进工业遗产传承与开放,平衡生态与经济,推进创新与传播,将其作为城市场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进行设计与规划,最终实现工业遗产区域的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二、城市场域文化建构的传承与开放

1.传承——公共艺术印刻空间肌理

“城市有包容各种各样文化的能力,这种能力,通过必要的浓缩凝聚和储存保管,也能促进消化和选择”。[2]这让不同城市的文化、历史、人文生活等都兼具地域特色,本土地域性也成为渗透在工业遗产文化中的灵魂。城市文化场域内循环是一场旷日持久、新旧交替的演化过程,文化场域范围并无明显的边界,文化本身也随着时间从一类形式演变更新为另一种形式。城市工业遗产场域文化转向应积极延续旧时代工业风貌,创设具有人文氛围的文化新空间。城市工业遗产成为承载记录城市发展文脉、历史脉络的独特景观风貌。公共艺术塑造工业遗产空间过程中应对其背后的历史文化进行深度挖掘,让工业遗产更新与改造更具城市品位与文化特性,从而有效“推动空间的情境叙述”[3]。

图2 工业遗产空间转向

国外的SteelStacks艺术文化园区将伯利恒钢铁集团重新焕发活力,将历史遗址与公共艺术项目进行融合,为本地居民、外来游客创造了社区归属感。该园区作为统一景观,但公共艺术介入过程中将其中非连续的区域进行弹性改造,改造过程中仍然保留钢铁工业特有的空间肌理。艺术文化园区在空间功能转向上包括了:(1)园区为快速引导与集聚人流,在入口庭院出设计了游客中心;(2)与园区内的ArtsQuest大楼联动设计更为弹性的活动空间,为各类艺术表演活动增加备用空间;(3)综合性公共艺术空间;(4)面朝住宅区的家庭休闲区;(5)胡佛海森高架桥与之前钢铁生产线原材料运输路线,游客穿梭于步行长廊一览工业遗迹;(6)园区内并未在各显著地方设置导向标识,而是向游客提供交互数字应用设备,通过语音、图像为游客提供导览;(7)园区内开放露天场地日常作为社区公共球场,夏季便成为露天家庭音乐会免费剧场。

2.开放——公共艺术消解空间边界

城市工业遗产空间转向本质因社会经济结构变化而出现转向,这种空间转向既应延续遗存的空间肌理,同时也从城市整体文化空间布局寻求空间转向后的功能内涵。公共艺术打破园本封闭的工业遗产地区,形式多元的文化产业、创意产业与城市的能量流、物质流、信息流进行管理,开放的空间形态才能紧密工业遗产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工业遗产空间转向应重视与现有城市空间的衔接,运用公共艺术设计转化、消解工业区的边界感,在工业区内结构上植入全新的场域文化内涵,同时构建适应各种产业融合的空间新秩序,从而形成兼具城市属性和工业特征的新型场域文化。公共艺术本身应该突破原有建筑标志物、工业设施的空间局限性,需要充分推动自然景观、地理条件、社会环境的相互融合,从根本上提高城市的艺术魅力,也进一步提升城市的立体感。基于历史文化遗产大格局让空间转向后的工业遗产融入现代城市发展轨道之中。

空间尺度小、密度极高的弄堂工厂区,店铺作坊成为传统人际交往的主要场所。弄堂工厂在实现空间转向过程中应构建新秩序,同时也为传统人际交往需求提供了空间。例如,上海同乐坊将上海本地小型工厂建设与特色弄堂进行融合改造,空间转向成为创意产业园同时保留了大量的历史遗存风貌与空间肌理,拆除了一些文化价值偏低的老旧工厂,保留了特色建筑结构,再通过增加玻璃幕墙装饰,特别加入大量的金属装饰增加框架感。通过广场与庭院打造全新的建筑环境,实现了外部空间与工业内部空间的连接与过渡,同时将边角、过道等灰空间、过渡区进行再利用,为人际交往提供全新的交流空间,促使本地文化的延续。

三、城市场域文化建构的生态与经济

1.生态——公共艺术维持平衡之姿

美国国家环保局曾经明确指出了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所遭受的挑战,尤其是外在环境污染很大程度上损害了城市的环境,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制约了城市的现代化进程。诚然,原来的工业建设也同样损害了我们生存的环境条件,打破了天然的艺术平衡,非常不利于营造良好的公共艺术环境。信息时代全球空间因资讯压缩导致城市工业遗产空间更新及运营的同质化,公共艺术介入应将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化发展作为新主题,探索符合区位特征的功能因子,以工业遗产视角探索公共艺术作品、项目所依赖的历史感,融入生态公共艺术设计理念,贴近自然、关爱人群、增强互动及展现城市文化生态,工业遗产空间转向本身就蕴含循环利用内涵,满足城市发展新需求也成为工业遗产空间转向的落脚点,对历史建筑进行改造与更新的成本远低于建设新建筑。

工业遗产想要推进可持续循环发展,就必须充分结合新旧建筑物本身的特点和优势,全面协调其中的各种文化艺术元素,融合最新的公共艺术设计理念和创新思维,强化最新数字网络信息技术的融合渗透。例如,随着低碳生活理念的普及,美国烟草公司对历史街区进行设计过程中利用地形设计人造河,利用重力原理促进人造河的循环利用,同时在河流两岸的混凝土嵌入设计新景观,达到传承工业遗产文脉的景观效果。在对旧建筑改造过程中更换了低碳节能照明、节能门窗,部分屋顶再增加了太阳能板,排水系统也规划循环利用雨水与废水。“以再利用观念转型推动城市工业空间转型,再以城市工业空间转型促进城市产业结构转型。”[4]

生态公共艺术设计需要处理好工业遗产景观与自然生态系统、人文生态系统间的关系,自然生态需要平衡系统中的能量循环与物质流动,人文生态需要平衡系统中的行为习惯、生活方式、民俗风俗、意识形态等。保持工业遗产内部自然生态、人文生态的平衡发展,促进工业遗产空间转向与城市大环境的协调与融合,实现可持续发展。例如,之前是由粤中造船厂改造而成岐江公园,通过改造桥栈式湖岸,基于再生设计理念实现周围生态恢复,在堆放废渣的场地重铺地方且覆盖绿植。

图3 同乐坊改造前后

图4 同乐坊改造景观

2.经济——公共艺术焕活产业新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人们对于公共艺术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尤其对现代公共艺术本身有了更高的要求,现代工业旅游就是满足新时代人们对公共艺术需求的重要路径,能够帮助人们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工业遗产,更加将科学的感知体验工业遗产的文化魅力,也将会通过游客的消费体验来增加城市地方的经济收入,进而激发城市经济发展的动力。与此同时,工业旅游的创新发展也会激发城市的发展活力,会更好的促进文创等各种产品的输出,会更好的提高城市产业的服务质量,尤其是基于工业遗产的“体验式培训、研学旅行、演出展览”等活动会促进工业旅游的出现,更加会让人们以相对休闲的方式去体验工业文化的艺术魅力。因此,当今社会推动工业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将会进一步优化城市的空间环境,将会进一步塑造城市的形象,甚至还将会进一步创新城市的品牌和扩大城市的市场影响力。

公共艺术在工业遗产改造中置换空间功能是焕活工业老区的主路径,具备了商务旅游与博览、住宅办公、公共休憩、景观功能、创意产业元、休闲娱乐等功能,例如,重庆鹅岭二厂因其特有的建筑风貌发展成了特色景区式文化创意园区。设计者在改造鹅岭二厂过程将空间与动线进行全新布置,增设连廊促进楼栋之间的纵向流线,形成特色的浏览环线,为聚集的众多商业店铺带来人流同时增强通达性。

经济转型带来空间功能变化,工业遗产也随之转变了其原有的生产方式,转而更加强调服务文化输出、旅游消费、生活服务、知识共享及文化创意等。比如我国近些年转型相对成功的国棉十七厂,当前已经成为了上海重要的时尚中心,早已成为了商业购物贸易、企业人才办公、休闲餐饮服务于一体的产业集聚地。这就说明经济转型驱动工业遗产转型升级,使得其更加能够匹配现代人的生产生活需求,更加能够促进工厂文化、工业文化在现代社会文化旅游、经济建设、生活服务等方面的渗透,也更加能够为人们更好的进行休闲、生活及体验等创造便利条件。随着城市建设的推进,难免会出现一些不够匹配城市建设需要的工业厂区,这就需要充分利用工业厂区的优势特点来创新经济增长点,并在尽可能保留其原有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嵌入现代的生活元素、艺术元素,让其切实成为城市文化、经济、产业、生活的一体化基地。

四、城市场域文化建构的创新与传播

1.创新——公共艺术触发媒介融合

信息时代下公共艺术对工业遗产空间改造与技术成果有着密切的联系,公共艺术形式、媒介、内容突破也为城市空间融合、叠加、合作创造条件。工业遗产从生产空间转向文化空间,逐渐成为向大众传播城市遗产的媒介,而数字技术将场域文化体验感进行多维度延伸。数字技术同时拓展公共艺术范畴,将公共艺术从物理材料中解放出来,创新空间逻辑结构与感官体验形式,拓展工业遗产空间与感知,数字技术模糊公共艺术与受众的界限,转变为人与空间的关系。城市场域文化并非呈现一元化的线性发展形式,其发展具有时代分割性与多元性。城市不同场域以其空间功能记录着城市文明变迁,工业遗产作为地理空间经历公共艺术改造其媒介作用因新媒体融入而强化,虚拟空间与实体空间予以媒介融合,相互作用,形成更为多元、多维的城市文化场域。“当媒介与地理空间融为一体时,虚拟媒介空间将与广场、街道、建筑等实体地理空间合而为一。”[5]

图5 美国烟草公司景观

图6 岐江公园的再生设计

图7 鹅岭二厂改造前后

图8 红坊城市雕塑艺术中心

图9 鲁尔工业区煤气罐博物馆

公共艺术介入实现工业遗产与现代化文化产业、饮食餐饮、短途旅游等融合,工业厂区从邻里关系转变为游客、商户、居民等广义层次的社会关系。融媒体时代城市空间功能发生转向,新媒体技术融入实体空间,人成为“生活在媒介建构的影像世界之中”。媒体融合转变城市场域的社会功能、文化功能,工业遗产成为全新的城市文化场域,在此场域中实体空间与新媒体空间产生关联,通过网络社交、文创消费进行文化传播,实现城市文化信息的共享、传播及体验。例如,鲁尔工业遗产改造项目,从新诠释了工业废弃物的内涵,基于再利用理念将工业废弃物转变为休闲设施,将之前废弃的铁路进行串联改造,最终成为游览特色工业遗迹的旅游线路。利用三百六十度的全息成像技术在煤气罐博物馆中呈现信息时代的自然保护,将工业时代的自然资源开发与生态破坏转变为保护自然的文化意识。

2.传播——公共艺术重塑文化符号

“建筑远远超越了技术现实的实用性领域,还承载着形而上的立场、价值与认同,并构成了互动、传播与再生的媒介。”[6]城市工业遗产成为城市文化互动、传播、再生的新媒介,公共艺术将工业遗产场域筑凝练城市特色文化符号,创新城市文化空间展示模式。工业遗产文化符号可借鉴故宫文创,对工业遗产历史文化进行抽象与凝练,将现代文化审美融入其中,打造建筑IP形象,最终以文化创意产品的形式进行呈现。利用新媒体高效传播,促进工业遗产文化符号成为线上线下的网红地标。

公共艺术应将文化资本从工业遗产实体文化空间中进行提炼,塑造具有城市地域特色的文化符号,高互动性的线上传播也让公众参与到城市新文化符号塑造的过程,增强本土居民对工业遗产文化符号的认同,工业遗产文化符号通过传播脱离物理空间局限,依托网络形成文化传播新阵地。例如,“故宫IP”抽象出文化符号“紫禁书院”,通过衍生的IP打造全新的城市文化空间,广州分院特别将岭南建筑特色与故宫文创相结合,开展多元文化活动,为传统文化融入新城市生活拓展渠道,各地紫禁书院分院成为故宫文化传播的实体空间。特别是后期房地产介入,将“紫禁书院”与高档居住区进行关联,文化符号成为空间生活的新媒介。各地区城市工业遗产具有时代共性,地域特性,公共艺术在塑造文化符号过程将其城市在地性文化进行关联,城市公共艺术项目初期做好工业遗产的普查、保护、保护性再利用,工业博物馆IP建设,探索工业遗产活化利用的新方法,通过抽象符号构建工业文化共同体,依托文化符号打造工业遗产文旅品牌,文创产品,辅之公共艺术展览、作品展现工业遗产历史背景,以现代化艺术创作将文化地点与时空进行融合,强调城市工业遗产的历史、媒体、文化属性。

猜你喜欢
遗产媒介工业
遗产怎么分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工业人
千万遗产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
遗产之谜
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