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本水 宾淑英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州市亚热带果树重大疫情控制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225)
生物安全学是一门研究生物风险与威胁的现象、成因及属性, 揭示生物安全事件成灾和防控规律,保障国家安全利益的学科。 作为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其涵盖多个学科的研究内容。 就高等农业院校学生而言,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动植物疫情;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外来物种入侵与保护生物多样性及应对微生物耐药等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知识点均是高等农业院校相关专业开设的生物安全学重要内容。 由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近年来我国面临的生物安全问题层出不穷。 例如,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和心理健康,制约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 近年来多种外来入侵生物如草地贪夜蛾、黄脊竹蝗、豚草、水葫芦和福寿螺等对我国农林业生产及生物生态多样性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新型生物技术开发与应用背景下产生的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问题一直是社会争议的热点之一。 因此,结合当前国家需求,面对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和外来入侵物种等重大安全问题,紧密联系农业院校相关专业知识点, 在高校开设生物安全学课程,为农科专业学生传授相关知识,可加深大学生对我国生物安全形势的了解,强化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处理相关生物安全问题的能力。
传统教学模式主要是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及板书等形式给学生进行授课的,授课过程主要是教师讲述,而学生参与度很低。 学生很容易在教师讲授时开小差或产生厌烦情绪,导致教学质量不佳。 在信息化时代,大学生常利用手机和电脑在各种网络平台上获取信息,同时微信、微博及各种小视频软件等也已成为学生了解和接收外界信息的主要途径。 此外,目前网络上含有大量的线上学习平台供大学生学习。 针对目前农业院校生物安全学教学现状,本团队以数据库资源等作为线上教学资源开展微课制作学习,引导学生制作相关微课,借助微信公众号建立生物安全学习平台并展示学生的成果,同时线下采用微课结合传统教学方式进行课程的讲述,探索出了一套生物安全学“线下+线上”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上强调,要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全面加强和完善公共卫生领域相关法律法规建设,认真评估传染病防治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修改完善。 要从保护人民健康、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把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系统规划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 随后,《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顺利通过并于2021年4 月15 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的颁布实施进一步确定了生物安全在我国国家安全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而生物安全学是近年来才诞生的一门新兴学科,还是一个不够成熟的学科,其学科体系还不够完善,同时在农业院校中有关生物安全课程的开设才刚刚开始。 此外参考的教材如张伟主编的《生物安全学》及谭万忠、彭于发主编的《生物安全学导论》中多以转基因技术作为主要讲述内容, 且缺乏其他涉农的生物安全相关领域。 因此,亟须编著一本适合农业学科的理论教材。
教学模式相对单一同样也是生物安全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重要问题,往往会导致教学质量低、学生学习积极性差等问题出现。 生物安全学总体来说是一个主要以案例带入重点内容讲述的学科。 学科涵盖的各个知识点均有代表性的案例呈现。 而目前高等农业院校的教学模式仍以多媒体结合板书的形式居多,忽视了生动案例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带入作用。 当代社会各种信息资源大部分以短视频等形式存在于网络中,学生更愿意观看手机内的短视频以获取相应的知识点,而非任课教师的讲述。 因此,往往课程教学质量差的现象普遍发生。
另外,各个农业院校开设的生物安全学课程面向的学生专业也有所不同,涉及的专业不多。 例如,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近年来仅以选修课的形式给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生开设生物安全学课程,而安徽农业大学生物安全则是面向植物检疫专业本科学生。 在国家高度重视生物安全的背景下,应该以不同形式积极推动生物安全学在生命学科专业的普及,扩大生物安全学在生命学科中的影响力。
同时,目前生物安全学教学内容比较笼统,无法满足各个专业的差异化发展要求。 生物安全学是一个涵盖多个专业知识的学科,而农业院校讲述生物安全学的教师多为植物保护和生命科学专业背景的教师。很多教师在自己的领域可能达到高精尖水准,但在生物安全的其他领域或许并不熟悉。 因此,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学习认知及教师自身对生物安全学专业知识的深入了解也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
为提高生物安全学课程授课质量,本研究集成多媒体、移动通信社交平台、数据库资源等技术,借助微信公众号建立“生物安全”学习平台(zk 生物安全),在课程开展的过程中以课程进度安排同步对教学资源进行动态推送,让学生便捷及时地了解最新课堂知识点的热点信息和前沿研究进展。 同时线下引导学生进行线上学习微课制作精品课程,并独立完成相关知识点的微课制作。 制作好的优秀微课进行课堂展示及讨论,既增加了教学资源的丰度,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本课程教学模式的开展使得课堂教学与课后移动平台相结合,在有限的课时内,尽最大努力使学生学习全面、系统的知识体系,探讨出了一套以问题为导向,热点信息和前沿研究为引领,课堂讨论为抓手,专题微演讲和微课为特色的多元教学方法。 本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微课制作等相关能力,系统全面地了解生物安全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在整体上提升了生物安全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具体探索如下:
根据教学大纲针对授课计划中的各个内容进行总结,本教学模式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生物安全事件或案例,整合线上教学资源及各种网络精品课程中的内容用于微课的制作,提升微课的质量。 每个内容设计多个微课内容,重点以近年来发生的生物安全事件作为关键知识点的切入点。 同时也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寻找素材,将学生身边可能发生的一些生物安全事件制作成微课,加深学生对相应知识点的认知。 另外,教师每年还要结合社会发展过程中发生的重大生物安全事件及教学内容及时更新至课件,对需要重点讲述的内容进行详细标注与讲述。
以课程中关键的生物安全实例为落脚点,以设计的相关微课作为抓手将学生带入到生物安全领域的各个方向。 通过微课观看让学生体会到与生物安全相关的生动事例,提高学生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及积极性的同时强化学生对生物安全知识点的了解与学习。例如,针对入侵生物,重点就近期传入我国的草地贪夜蛾、福寿螺、互花米草等物种的形态、为害特点、发生情况及传播扩散途径等多个方面进行微课介绍及讲述,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入侵生物对我国农林业生产造成的严重危害。 同时在讲述时适当提问,加强课堂上的交流互动,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 教师也尝试采用课堂讨论、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专题演讲等多种教学方式进行线下教学,这样有利于带动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制作PPT 等相关材料的能力,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师根据课程安排的内容设计微课主题并布置给学生作为课程教学中的一部分作业。 学生通过线上学习中国大学MOOC 国家精品课程微课设计与制作,自主选取相应主题进行微课设计, 通过微信平台上传到公众号, 任课教师及时观看学生制作的微课并给予相关问题的反馈,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在制作微课过程中收集相关资料与信息同样也是学习生物安全专业知识的过程。鼓励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以身边发生的或报道的事情作为微课制作的主题内容,加深学生对生物安全相关知识点的认知。 教师给予的反馈意见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完善和学习相应的知识点,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及能力。另外,教师在观看学生微课时也可以发现其中的优点及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取长补短,进一步提升自身的能力及教学材料的质量。 教师还将优秀的学生微课应用于后续的教学过程中,提升课程的教学质量。
本教学团队采用“线下+线上”教学模式面向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开设了2018—2019 学年和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生物安全学课程。 由于生物技术专业开设的生物安全学课程为选修课程,因此本教学团队未对学生的课程总成绩进行过多的考究。 课程完成后本教学团队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开展了与课程相关的调查分析,具体包括学生对课程教学的总体评价、参与课堂互动的总体评价、课程体系合理性的评价、教学方法的评价等。 2018—2019 学年度共86 位学生参与调查问卷填写。 结果表明学生对课程教学的总体评价、参与课堂互动的总体评价、课程体系合理性的评价、 教学方法的评价等满意度分别为79.07%、80.23%、82.56%和82.56%, 无不满意投票出现。 而2019—2020 学年度共90 位学生参与课程调查表填写, 学生对上述四项指标的满意度分别达到90%、83.33%、91.11%和87.78%。 对比发现2019—2020 学年度各指标较2018—2019 学年度均有显著提升 (见表1)。上述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本课程的满意度及课程教学模式均比较满意。 同时,随着课程教学模式的日趋成熟,学生对各指标的满意度也有所增加,达到了预期效果,进一步验证了本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表1 2018 及2019年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对生物安全学“线下+线上”教学模式的评价
“线下+线上”教学模式是信息化不断发展的当代社会产生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 通过学生线上自主学习,线下制作相关主题的微课,结合教师以案例作为主题讲述生物安全学的主要知识点,结合微信公众号作为学习平台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相关交流,将有助于增强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对生物安全学的自主学习能力, 促进学生对课程关键知识点的理解能力,对传统的线下生物安全学教学模式是一个很好的补充。同时由于目前“线下+线上”新教学模式仍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仍需要对这一模式进行探索、改革优化,以期,进一步提高生物安全学课程的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