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研究——以咸宁职业技术学院该专业学徒制培养为例

2022-07-08 01:10:04汪耀武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学徒测绘校企

汪耀武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研究——以咸宁职业技术学院该专业学徒制培养为例

汪耀武

(咸宁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咸宁 437100)

为了更好地探索校企合作育人新模式,以咸宁职业技术学院工程测量技术专业“晓雲科技班”现代学徒制试点为基础,分析目前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现代学徒制培养机制,从人才培养模式、产教融合课程体系、“双导师”教学团队、技能大师工作室和考核评价模式等五个方面进行改革实践,结果显示成效很好,通过“引企入校”进行现代学徒制联合培养,大大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工程测量技术;现代学徒制;产教融合;人才培养

为促进和加快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国务院于2014年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2014年以来教育部相继发布了《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通知》等[1],咸宁职业技术学院于2018年入选教育部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

2019年7月,学校通过引企入校,与湖北晓雲科技有限公司共建测绘协同创新中心。中心由公司办公区和建筑学院工程测量技术教研室(咸宁市测绘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构成,既是公司的工作场所,又是学校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学校和企业联合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成立“晓雲科技班”进行订单培养,目前已经实施了三期。

一、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校企合作深度融合不够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良好的校企合作不仅可以帮助学校引进企业的优秀人才,优化学校师资力量,也可以为学生提供数量和质量均比较有保障的实训机会,强化学生的操作技能。

目前的校企合作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从企业方面看,企业与高职院校合作的功利性比较强,企业往往只是希望学校能提供所需要的人才,而不愿意承担人才培养的责任,也不愿意为学校投入资源。企业对学生的实训缺乏系统性,主要偏向于部分技术的实训,忽略了企业文化、管理制度的培训;从学校方面来看,在课程安排、实训讲解方面,忽略了学生已有知识体系与企业的良好对接,这就导致毕业生难以快速适应企业的生产管理任务。另外,大多校企合作仅仅停留在学生实习实训的表面,没有进入“产学研用”深度合作层面[2]。

(二)教师双师素质提升不够

师资力量是决定学生综合发展水平的关键要素。很多年轻教师没有企业工作经验,一毕业就进入高职院校任教,严重缺乏实战经验和社会经验,甚至在使用仪器或测绘手段都还存在一些问题。这就导致学校的师资跟不上学校实践课程所需,或者学校按照师资力量开设实践课程内容,不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再加上校企合作的不深入,企业不愿意选派兼职教师参与学校人才培养,导致教师团队双师素质整体偏低[3]。因此,提高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成为培养工程测量技术专业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不够

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培养尤其要注重实践技能的提升,其培养模式、授课方式等都有其独特性。需要不断强化实践训练,加强职业能力培养,围绕职业能力组织开展实训教学,为学生毕业后能快速融入企业适应工作提供保障。要培养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不仅依赖于良好的实训环境,还需要更多的实训机会、良好的师资和有针对性的课程体系。但是目前不少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条件薄弱,双师型教师缺乏,导致理论和实践教学脱节,培养的学生实践能力明显不足,无法真正满足企业用人需求。

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机制

(一)统筹设计,构建育人体系

学校以“职责共担、合作共赢”为原则,与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一起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定适合现代学徒制培养的相关管理制度,包括教学管理制度、学徒管理制度、导师管理制度和考核评价体系等。通过统筹设计,在保障试点工作规范、专业和有效的基础上,构建了架构完整的现代学徒制育人体系,校企双方共同努力,共同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培养社会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并不断在实践中对育人体系进行完善。

(二)共建共管,招生招工一体

学校与湖北晓雲科技有限公司在校企合作框架协议基础上又签订了现代学徒制试点专项协议,统筹安排校企资源的共建共享、人才培养的互利共赢和教学生产的协同管理等问题,同时对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具体合作分工内容进行了明确。校企双方除了共同进行人才培养,还以测绘协同创新中心为平台,共同进行科研课题申报、社会培训和技术研发等,形成校企协同育人机制。

校企双方成立了现代学徒制学徒遴选工作领导小组,根据企业需求共同制定了《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招生方案》《“晓雲科技班”学徒遴选办法》等规范性文件。从2019级工程测量技术专业新生开始,在自愿基础上每年通过面试遴选,择优录取30名学徒成立“晓雲科技班”。学徒入选后,学校牵头与学生、家长和企业签订四方协议,明确规定各方的职责和权益,同时确定了学徒具有学校学生和企业员工这一双重身份,通过共建共管实现招生和招工的一体化。企业还采用设立奖学金、学徒津贴、赞助测量竞赛、提前转正等方式,以充分调动学徒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能增加学徒在公司留职的吸引力。

三、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实践

(一)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一主线双主体三阶段四贯穿”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双方通过深入分析湖北晓雲科技有限公司工程测量岗位实际工作过程,确定了“晓雲科技班”现代学徒制培养岗位标准,形成了“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四位一体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总体思路。同时,通过对“晓雲科技班”学徒进行学情分析,构建了“一主线双主体三层次四贯穿”渐进式人才培养模式(见图1)。

图1 “一主线双主体三层次四贯穿”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实施路径如下:

技能储备阶段。实施任务驱动教学,在校内通过学训一体化项目进行单项技能训练,重点培养学生的工程测量操作基本技能。教学以专任教师为主导、企业师傅进行协作配合,主要学习任务包括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同时完成单项基本技能训练,重点培养学生的通识能力和专业基础能力,完成单项技能储备,为下一阶段能力提升奠定坚实基础[4]。

岗位提升阶段。将测绘协同创新中心承接的小型项目融入课堂,作为典型案例进行讲解,学生掌握后进行实战训练。实战训练由企业师傅主导、专任教师进行协作配合。学生在企业师傅的带领下,独立完成地形图测绘、地籍调查等真实生产项目,并且用企业标准进行考核验收。通过实战训练,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真实测绘项目的内业和外业生产流程,了解最新的测绘技术,还能够学习到企业的管理制度,感受到企业的文化内涵,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专任教师配合企业师傅解决学生在实战训练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也可以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

实习就业阶段。以测绘协同创新中心承接的综合项目为载体,强调“学做结合,任务驱动”,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主要针对岗位实际需求,精心选取技术难度较高的不同类型项目进行强化,让学生学会运用掌握的专业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项目中遇到的问题,进一步提升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实现零距离就业。同时,由专任教师结合自身的科研或创业项目,合理设计技术拓展创新模块,引导学生参与项目研究并提供专业理论支撑。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探索,企业导师辅助进行技术攻关,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

三个阶段的培养从校内学训一体化单项技能训练项目到企业真实案例实战项目,渐进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将“1+X”无人机摄影测量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融入课程,实现“岗课赛证”融通。

(二)构建典型工程测量项目引领的产教融合课程体系

校企双方根据确定的“晓雲科技班”现代学徒制培养岗位标准和“一主线双主体三层次四贯穿”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深入分析测绘企业五大典型工程项目,以递进培养学生的四大能力为链条,以产教融合培养“实战型”人才为目标,共同开发基于“行动领域”向“学习领域”转化的能力模块课程,同时将测绘行业规范、技能竞赛标准和“1+X”考核标准等融入其中,重构典型工程测量项目引领的产教融合课程体系(见图2)。

图2 典型工程测量项目引领的产教融合课程体系

(三)打造校企互聘共用的“双导师”教学团队

充分发挥校内专任教师擅长理论讲授和企业兼职教师实践经验丰富的优势,为“晓雲科技班”学徒量身打造了一支校企互聘共用的“双导师”教学团队。相继制订了《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双导师”管理制度》《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校企双带头人培养方案》等制度,通过建立健全双导师相关管理规定,优化教学团队结构,形成校企双带头人、双班主任、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等多层次组成的双师型师资队伍[5]。校内导师主要负责理论教学和单项技能训练,企业导师主要负责生产项目实战训练,双方导师相互配合,共同进步。学徒在双导师指导下,理论与实践都能够得到很好的提升。

(四)技能大师工作室传承弘扬工匠精神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工匠精神,测绘协同创新中心成立了由企业副总牵头的“熊小龙技能大师工作室”,制订了《工程测量技术专业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方案》《工程测量技术专业技能大师工作室管理制度》等。技能大师工作室在学徒指导、教学团队建设、教学改革、技术研发等方面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引导学徒秉承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形成了尊重知识、崇尚技能的良好氛围。

(五)创新以能力为本位的考核评价模式

以能力为本位,创新考核评价模式,制定了《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学徒“四维一体”评价制度》,从学徒互评、导师评价、企业评价和社会评价四个维度对学徒岗位技能掌握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在平时的课程成绩考核中,除少数理论性强的课程采用试卷考试外,大多采用技能测试、技术方案编制等考核方式,充分体现能力评价本位。为确保“晓雲科技班”学徒培养质量,营造“比学赶超”的良性竞争氛围,还建立了学徒末位淘汰的 “退出机制”。每年对学徒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与学习成绩进行一次综合考核,对排在最后五位的学徒予以淘汰,同时在同届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学生中择优选拔,同等数额补充到“晓雲科技班”。

四、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成效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晓雲科技班”与普通班采用不同的培养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将企业的真实测绘工程融入课堂作为学生的生产性实训项目,培养学生的“实战”能力,“晓雲科技班”现代学徒制培养经过三年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培养目标更加明确

“晓雲科技班”现代学徒制培养实现了招生招工一体、校企“双导师”育人、典型项目“实战”培养等,“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四位一体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总体思路和“一主线双主体三层次四贯穿”渐进式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践中不断得以验证和完善。“面向现代测绘领域,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现代测绘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从事控制测量、施工测量、地形图测绘、不动产调查、工程变形监测等‘精测量、懂施工、会管理’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更加明确,“项目实战”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特色也得以彰显。

2.资源开发卓有成效

校企共同制定“晓雲科技班”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合作开发了岗位标准、课程标准、考核标准、工程典型案例等教学资源文件,共建了无人机摄影测量生产性实训基地。利用智慧职教信息化教学平台,建设了《建筑工程测量》《GNSS测量》《数字测图》等在线开放课程12门,所有专业课程全部实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校企双方基于公司承接工程测量项目的经验和具体案例,联合开发了反映职业教育特点、体现现代学徒制特色的《建筑工程测量》活页式教材。教材融入了目前建筑工程中的新规范、新标准和新技术,具有很强的技能性、实用性和先进性,符合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

(三)人才培养质量突出

“晓雲科技班”现代学徒制培养充分体现了以能力为本位,以“零距离”就业为目标。校企双带头人和双班主任联合管理,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联合传授理论知识、培养实践技能,通过单项技能训练和项目实战训练进行工学交替,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方案完善、课程体系构建、教学团队建设、考核评价等改革和创新,学徒人才培养质量得到大大提升。在导师指导下每年完成生产性实战项目2-3项,学徒在全国无人机测绘技能大赛、湖北省职业技能大赛工程测量赛项、湖北省“工匠杯”测量技能大赛等各级各类赛事中多次荣获一等奖,多名学生毕业后实现了自主创业,“晓雲科技班”已经成为学校现代学徒制培养的一张名片。

五、结语

咸宁职业技术学院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培养的探索与实践,实现了校企双元育人;招生招工一体化实现了学生向学徒的转变,再通过学徒岗位能力的培养实现学徒到员工的转变;双元培养模式,实现了校企深度融合。通过基地共建、资源共享、人才共育、项目共研,实现校企“产学研用”全方位合作共赢;实现了学徒授课内容与岗位标准对接、学习教室与工作场所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充分体现了现代学徒制培养特色。“一主线双主体三阶段四贯穿”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有利于充分调动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通过“项目实战”进行生产性实训,让学生真正学以致用,最终实现“零距离”就业。

[1]史飞,胡丹.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9,32(3):116-118.

[2]赵鹏飞.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实践与认识[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1):150-154.

[3]干晓锐,王正荣,王祥邦等.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的探索与实践——以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2):57-58.

[4]王旭阳.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23(18):234-235.

[5]陈运生,冯云龙,卢代夫,等.基于现代学徒制教学运行质量评价体系研究[J].职教论坛,2017(24):74-78.

G719.21

A

1672-1047(2022)03-0019-04

10.3969/j.issn.1672-1047.2022.03.05

2022-05-13

全国测绘地理信息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研究课题“基于‘校中厂’产教深度融合的‘实战型’人才培养实践研究”(2021CHYB11);湖北省中华职业教育社课题“高职测绘类专业‘引企入校’现代学徒制探索与实践”(HBZJ2022196)。

汪耀武,男,湖北崇阳人,硕士,副教授,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建筑工程。

[责任编辑:曹俊明]

猜你喜欢
学徒测绘校企
金光现代学徒班感恩教育的实践
魔术师的学徒
浙江省第一测绘院
工程测绘中GNSS测绘技术的应用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上海包装(2019年2期)2019-05-20 09:11:04
04 无人机测绘应用创新受青睐
无人机在地形测绘中的应用
电子制作(2017年9期)2017-04-17 03:01:00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电镀与环保(2016年3期)2017-01-20 08:15:33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新课程研究(2016年1期)2016-12-01 05:52:15
论《学徒的神仙》的叙事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