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华光
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体系的构建
叶华光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2)
劳动教育既是一个教育问题,又是一个科学问题,构建劳动教育体系回应了劳动教育的双重诉求,也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必然要求。通过对学校劳动教育的特点、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及当代青年学生素质状况的分析,提出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与素质目标,并据此分析劳动教育的内容体系、路径体系与保障体系。劳动教育的内容应包括劳动观念教育、劳动素质教育、劳动精神教育三个主要方面;劳动教育的路径主要从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榜样教学、浸润教育等方面加以开展,并从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和考核评价建设等方面加以保障,不断提高劳动教育的科学化水平。
劳动教育;知识目标;素质目标;内容体系;路径体系;保障体系;高职院校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提出,要将劳动教育纳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体要求之中,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体现了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与时俱进,为推动各级各类学校健全和完善劳动教育体系,实现劳动教育的时代使命指明了方向。建立和完善劳动教育体系,就是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通过开发劳动课程,以适合学校与学生特点的教育方式,建立起对学生开展劳动教育的实施体系。它包含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路径、教育保障等基本要素,是能够不断循环实施而且不断反思改进的教育体系。
确定学校劳动教育的目标必须明确三个问题:一是弄清楚学校劳动教育能够实现的教育目标,这是基本前提。二是要全面了解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素质目标,这是总体要求。三是要把握新时代高职学生的素质状况,这是重要基础,为开展劳动教育明确主攻方向。按照教育目标的基本范式与递进关系,本文将劳动教育的目标体系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与素质目标三个层面进行分析。
知识是教育价值的起点,没有实现知识增量的教育,决非教育的应然状态。正是人类社会在知识生产与知识学习可以在时空上进行分离的时候,教育成为必要。因此,如果我们笼统地将劳动教育定义为宽泛的劳动实践,那将是毫无目的的教育。人们正是深刻地认识到劳动的教育价值及劳动需要教育的时候,劳动教育也就日益被人们所重视。因此,知识目标是劳动教育的基础,它的主要任务是阐述学生在劳动教育中应该掌握的知识范畴。
1.认知劳动价值。什么是劳动,劳动的价值何在,这是劳动教育中先导性、基础性命题。对高职学生开展劳动教育,首先必须使学生在掌握劳动内涵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和态度倾向等,这是劳动教育的首要问题,也是劳动教育的根本任务。使学生懂得人世间一切美好与幸福都是劳动创造出来的,这样才能将“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种子播撒到青年学生的心里,从而使他们对劳动产生积极悦纳的情感和态度。
2.理解劳动伦理。劳动伦理是研究人们劳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伦理道德问题,主要内容包括劳动行为对社会的道德责任、劳动者在劳动活动中的行为规范和劳动的社会道义等[1]。劳动伦理的教育就是对受教育者进行劳动伦理的观念、意识、规范和准则等方面的灌输或影响,以使受教育者形成其所预期的伦理道德观念和认识以及行为方式的劳动实践活动[2]。因此,劳动伦理教育是融劳动教育与道德教育于一体的教育。
3.学习劳动精神。劳动精神是劳动者在创造美好生活的劳动实践中,所秉持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及体现的精神风貌,是每个人超越动物性、追求人的独有存在所形成精神特质的总和[3]。简言之,就是人在劳动过程中体现自身本质属性所具有的精神。例如,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志愿精神等都是新时代应该大力弘扬的劳动精神。要通过劳动精神的专题学习,使学生明白,对待劳动不应该被动应付,而应该追求一种专属于人的高级精神,从而体现在劳动对象的品质与境界和高度,那就是自我的实现。
4.掌握劳动法规。劳动是一种社会行为,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为了规范劳动行为,促进劳动关系的健康和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从不同层面进行了规定,高职学生即将走上工作岗位,应该掌握必要的有关劳动的法律规定,从而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
5.习得劳动技能。劳动技能是人们得以生存和发展所必须具备的技能,它主要包括生活技能、职场技能和社会技能。生活技能是最基本的技能,人在一生的不同阶段,会充当子女、父母、夫妻等不同角色,这些角色都是以不同的义务和职责为前提的,因而每个人都必须具备一定的生活技能作为履行职责的基本条件。如烹饪、洗衣、家务等生活技能就是必要的角色支撑,是更好地履行义务的前提和基础。
能力是指完成一定工作任务的本领,它决定完成工作任务的效率。在现实中,能力和知识这两个概念容易混淆,能力不能简单地等同于知识。能力是一个人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它表现为人们掌握知识和技能的难易、快慢、深浅、巩固程度和应用成效等方面。知识是人类经验的总结和概括。不过,知识和能力是密切联系的,能力必须在掌握知识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离开了学习训练,能力就不可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教育活动中所指的能力目标是教育总体目标中一个重要支点,表现为对教育活动的科学预设,以期受教育者具备胜任某项工作任务的主观条件。
劳动的初始目标就是创造满足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当然,现代意义上的劳动还是实现人类发展的重要条件。以此为逻辑起点,可以推断劳动教育的能力目标就是通过劳动教育,提升学生具备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技能和能力,并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具体包括:一是生活基本能力,即具备解决个人生活中面临常见问题的能力,如能够洗衣、做饭、清洁、整理等方面,使自身更好地生活。二是专业基础能力,即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能力,如工科学生要掌握金工、钳工等基本能力;文科学生要掌握社会调查、制订工作计划等方面的能力,从而具备未来专业发展的基本能力。三是具备良好的劳动习惯。习惯最终表现为人们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它从某种程度上构成能力的一部分。如学生一旦养成的良好的劳动习惯,就能长期稳定地推动生活基本能力与专业基础能力习以为常的劳动中得到深化与发展。勤能补拙从本质上看,揭示了良好习惯所具备的能力特征。
1.培养学生热爱劳动,树立以劳为荣的意识。当代青年学生成长于新时代,物质生活总体富足,生活条件相对优越,温饱不再成为问题,他们从小学到大学一路走来,基本上处在衣食无忧的生活环境中,加之在考试升学的引导下,青年学生应该参加的体力性劳动越来越多地被他人所取代,导致青年学生劳动实践严重不足,劳动意识薄弱。因此,培养学生热爱劳动,树立以劳为荣的意识,是劳动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
2.培养学生崇尚劳动,树立以劳立身的意识。由于青年学生长期处在“深闺未出”的成长环境中,再加上我国特定的时代文化、人才需求、教育取向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人们生存所需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无不通过劳动实现的生活体验,被家庭过多包办以及快速发展的网络信息技术所屏蔽。因而对劳动往往表现为逃避、抵触的情绪,崇尚劳动的意识普遍缺乏。要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明白人生的真谛就是劳动,人的生存与发展无一不是通过劳动实现的。
3.培养学生诚实劳动,树立以劳立德的意识。劳动是建立在特定社会关系中的实践行为,产生的劳动成果将在特定社会关系中按照一定规则进行分配,从而影响和改变着一定范围内的人与人的利益关系。因而对劳动者的利益观念与诚信意识是一种考验。诚实劳动就是在劳动中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不窃取人家的劳动成果,坚持多劳多得、优劳优酬,从而建立起以劳立德的思想基础和价值认同。
4.培养学生精于劳动,树立以劳强责的意识。劳动者的劳动不是简单的机械式生产,而是有生命有理想的劳动者个体按劳动计划而展开的创造性工作。要使学生树立参加劳动就是履职尽责、追求卓越就是恪尽职守的理念,从而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精一行,在追求卓越中产生身心愉悦,在精益求精中收获精神享受。
劳动教育的内容体系是指为实现劳动教育目标,由师生共同作用的知识、技能、素质、思想、观念等各个相互关联环节的总称,它是以知识素材为核心的任务体系,决定着教师教什么、怎么教和学生学什么、怎么学的根本问题。劳动教育的内容体系是由劳动目标所决定的。综上,劳动教育的内容体系主要包括劳动观念教育、劳动精神教育、劳动技能教育等三个主要方面。
劳动观念是人们关于劳动的基本看法,是人们对劳动的基本认知以及由此形成的劳动态度与劳动情感等。劳动观念教育在劳动教育中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地位,它决定了劳动教育的后续走向与实际成效。
1.劳动认知教育。劳动认知是个体对劳动的基本认识,主要包括对劳动目的、劳动意义、劳动伦理等价值性基本问题的看法,它是形成劳动态度的前提和基础。劳动认知教育就是要使学生理解劳动的基本内涵及主要形式,认知劳动之于个体、之于社会、之于国家特殊重要性。因此,要从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创造了人的本身”等科学论断入手,坚持说理性和例证性相结合,运用视频导入、理论精讲、案例引证、学生研讨等多种方式,阐释劳动的重要价值。观念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将劳动价值教育贯穿于劳动教育的全过程,循序渐进,在后续教育中不断地巩固和深化,逐步使青年学生牢固树立劳动创造幸福、劳动创造美好、劳动创造财富、劳动成就梦想的思想观念。
2.劳动态度教育。劳动态度是个人对劳动作出的较为稳定、协调一致和有组织的心理反应。它包括劳动认知、情感反应以及行为倾向等三个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方面。是个体对劳动的肯定或否定的一种评价性反应。为此,劳动态度的教育一方面要从“教”上下功夫,通过继续巩固和拓展劳动认知的成果,深化学生对劳动的正确认识,为产生积极的情感储能蓄势。另一方面要从“育”上下功夫,要通过常态适度的劳动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出力出汗中产生劳动前后的对照感悟。要兼顾个体差异,为了强化积极的情感体验,在每次劳动实践后应及时组织学生分享劳动体验,及时引导学生克服劳动的畏惧心理与身心惰性,增强战胜困难的决心和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在深刻体悟劳动中建立起关于劳动的难与易、苦与乐的价值评判,使积极向上的心理倾向不断稳固下来。例如,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热爱劳动,建立起劳动荣辱观,从而树立起“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等积极的情感认同。
从广义上讲,劳动素质主要包括劳动者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和技能水平等主要方面。从教育的角度看,思想素质已经纳入劳动观念的教育之中,文化素质教育已经渗透到其他各层级的教育之中,本文所指的劳动素质教育主要是基于劳动习惯与劳动技能的教育两个主要方面。
1.习惯养成教育。劳动习惯是人们从事劳动的自然坚持,它是一种自愿性、自觉性和自发性的劳动素质,它是在长期的劳动过程中所形成的感官记忆与情境反射,劳动习惯一旦养成,就形成了对于劳动的自然记忆与良好体验。因此,一个人劳动习惯的养成是终生受用的宝贵财富。加强青年学生良好劳动习惯的养成教育,是劳动教育的重要内容。
2.劳动技能教育:劳动技能既是关于劳动的技能,也是在劳动中获得的技能。主要包括生活技能、职场技能和社会技能三个方面,除了向学生讲解必要的操作要领外与注意事项外,其余大部分要依靠学生本人在劳动中习得。因此,劳动技能教育与劳动习惯的养成在路径上是相通的,二者同向同行。
简言之,劳动精神就是人类在劳动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它是人们的劳动认知、劳动态度在劳动过程中的实现方式与实现程度的总称,也是人类不断超越自我所形成的全部意义。人类正是通过劳动实现自身的存在,也是通过劳动实现自身的不断超越。因而人类在劳动过程中不断超越自身的精神对象,构成了劳动精神的基本内涵。劳动精神具有专属于人的特质,是除人类之外其他一切动物所不具有的精神。因此,劳动精神在人类精神生活中具有基础性地位,是构成人类精神体系的基本内核。加强劳动精神教育,高职院校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主责部门,加强学生的劳动精神教育,是高职教育的应有之责,也义不容辞的时代使命。
1.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从岗位专业化的角度提出的概念。所谓工匠精神就是指在职业和岗位中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劳动精神,是工匠在劳动实践中形成的一种职业素养和品格,更是他们展现出来的独特精神风貌。敬业、精益、专注、创新是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人们在劳动中实现自身价值的体现,是人类解放自身实现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因此,工匠精神是时代进步的标志,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加强工匠精神的教育,是高职院校作为以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应有之责。
2.劳模精神。劳模精神是从国家主流化的角度提出的概念,这种精神代表了社会的主流倾向,契合了国家发展的需要,它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力量的总称。劳模精神的基本内核是爱岗敬业、艰苦奋斗、淡泊名利、甘于奉献,自省自律、争创一流。这是国家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支撑,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淡化。
3.志愿精神。志愿精神是从社会文明化的角度提出的概念,其基本内涵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它是一种不求索取、只求奉献的高尚情操。这种精神契合了社会文明进步的需要,反映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要通过多种途径,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增强社会观念和奉献精神。
劳动教育既是关于劳动的教育,也是寓于劳动的教育。因此,从教育的目标看,劳动教育一方面要求学生掌握关于劳动的基本知识,如劳动的内涵、劳动价值、劳动伦理、劳动精神等,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形成对劳动的正确认知,对劳动价值、劳动伦理、劳动精神等方面的思想认同与情感认同,从而牢固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同时,劳动教育还包括对学生劳动技能、劳动习惯、劳动精神等劳动素质方面的教育与培养,要求学生具有日常的劳动技能,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以及初步具备一定的劳动精神。劳动教育的路径选择必须服从于劳动教育的目标任务,还要考虑高职学生的知识结构,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要按照劳动认知—劳动实践—教育引导—深化认识—形成观念—培养素养等教育路径依次推进。
课堂教学主要适用于劳动的知识性教育,如在第一学期开展的观念教育等。除此之外,其他方式的劳动教育进行总结性、巩固性、拓展性、经验性和践悟性教育也应以课堂教学的方式进行。前者的主要任务是解决青年学生对劳动的无知问题,通过课堂的理论教学,使学生弄明白什么是劳动、为什么要劳动、劳动的价值是什么等基本问题。后者主要是在学生参加了其他形式劳动教育后,以课堂集中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分享、深化认识、形成观念、养成素质等。因此,课堂教学作为劳动教育的基本方式贯穿于劳动教育的全过程。在这里所指理论教学,是一种有别于传统课堂的教学方式,虽然课堂同样由教师、学生、教学场地、教学内容等基本要素组成的教学结构,但它应该更加灵活,在教学时长、教学场地、教学呈现等方面可以突破传统课堂规范的约束,而是更多地服从于劳动教育的根本目标。
实践性教学是劳动教育的主导性教育活动,要成为劳动教育的主要形式。无论是劳动的知识教育还是劳动观念及劳动素养的教育,都要在劳动实践中理解、体悟和养成。没有一定学时和一定强度的劳动实践,劳动教育的成效也难以突显。因此,实践性教学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性地位不可忽视。要开展好劳动教育的实践性教学,必须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建立实践教学基地,二是开发实践性教学项目。
建立实践教学基地是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性教学的前提。由于实践性教学是一定数量学生在一定时空中手脑并用的实践形式,首要的问题就是必须建立具有一定承载能力、且具有较大开拓空间的实践教学基地。承载能力是指实践教学基地的纵深程度,即一次性能够容纳一定数量学生参加劳动实践。开拓空间是指劳动实践基地具有很多未完成的劳动项目,能够满足一定数量学生参加劳动实践所需的适量劳动任务的要求。如校内卫生清洁基地,近郊绿化植树基地,环湖亮化清洁基地,社区敬老服务基地、社区志愿服务基地等,具有量多、面广的特点,都是比较理想的实践教学基地。由于高校校园的功能性布局具有既定性,在校内开辟劳动教育实践教学基地的空间相对有限,要按照就近、方便、实用、多元的原则在校外开辟一批劳动教育的实践教学基地,成为学生接续开展劳动实践的相对固定的场所。要统筹安排,不断提高劳动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质量,坚决克服功能不全、杂乱无序、多头管理的弊端,要坚持劳动实践、假期实践、志愿服务、专业实习等有机结合,实现劳动实践教学基地使用与教育成效的最大化。
开发实践性教学项目是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性教学的关键。实践性教学项目是学生参加劳动实践过程中所要完成的典型性劳动任务,它一方面与现实的劳动生产过程相结合,另一方面又要与教育元素相结合,发挥生产过程的教育功能。所以,劳动教育的实践性教学绝不是将学生送到基地布置劳动任务后就万事大吉了,而应该是提前根据劳动教育目标设计成的一个个由目标任务、劳动方式、组织分工、劳动成果、考核要求等要素组成的教学项目,然后在学生熟知教学项目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组织方式参加劳动实践,并接受劳动考评,完成实践报告的全过程。实践性教学项目的开发既要结合实践教学基地的功能定位与实际环境,又要考虑劳动教育的预设目标任务。
传统的榜样教学思想可以追溯到我国春秋时期孔子提出的“见贤思齐焉”。意思是说人们见到先进的榜样,往往以其为目标,并为之而不懈努力。从这种意义上看,榜样是具有教育价值的,因为人们只要找到身边的榜样,就会产生追赶的动力。榜样教学正是运用这种原理,通过聘请校内校外劳动榜样现身说法,对学生开展教育的教学方法。榜样教学的最大优势在于“百闻不如一见”,通过劳动榜样现场报告或与学生互动,增强劳动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使教育建立在可得可近的榜样身上。
榜样教学比较适合于劳动精神这些相对抽象的教学内容,如果单纯地依赖劳动课教师的空洞说教,不会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关注,正是通过榜样走近学生,使学生觉得榜样可亲可感,促进认同感的产生。另外,在选取榜样时,要尽可能地聘请那些与学生有更多成长历程的榜样,增强同学们与榜样的可比性,有利于促进学生向榜样看齐。
浸润式教学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体验与感悟为途径,主要特征包括:一是教学目标的人本性,强调教与学离不开人的参与,教与学的成效也要以提升学生的获得感与认同感为核心;二是教学过程的渐进性,强调学生对知识与价值的接受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三是教学方式的渗透性,强调“润物无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知识获得与体验感悟环境[4]。
浸润式教学的本质就是围绕教学目标,以学生自主思考、自主体验、自主感悟为主要特点的教学模式,无论是从教学内容的精选、教学方法的运用,还是教学环境的创设,都必须有利于促进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知识见解、产生价值认同。浸润式教学的实施途径有很多,不同的课程所采取的具体的方式会有所差别。劳动教育采取浸润式教学至少可以从以下途径实施:一是从第二学期开始,通过实施课程劳育(类似于课程思政),从专业课中挖掘劳动价值、劳动伦理、劳动精神方面的教育元素,构建专业教育与劳动教育的融通发展,实现同向同行。二是从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将劳动教育融入其中,更好地深化劳动教育成效。三是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利用五一劳动节等重要节点,大力弘扬和讴歌劳动光荣的校园文化。四是通过专业的实习实训,由实验实训指导老师承担起实训指导与劳动教育的双重职责。
师资是教育最能动最关键的因素,没有一支专业化的师资队伍,任何教育都无从谈起。从目前各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的师资配置情况看,要着重从三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配足劳动教育的专任教师。虽然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生师比没有明文规定,但可以大体上做出如下推断:每位劳动课专任教师按照周课时16节,每个班(45人)周课时1个学时,且在前4个学期开设,最后2个学期通过兼职教师完成,这样可以推算出劳动教育的生师(专任教师)比为1080:1,即具有15000人的高职院校,应该配备专任劳动教育教师14人左右。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绝大多数院校远未达到这个标准。由于师资数量不足,导致教师没有太多精力投入到教学研究与教学资源建设等基础性工作上来,严重影响劳动教育的成效。
二是推进专任教师的专业化成长。长期以来,各高职院校普遍对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够,没有充分认识到劳动教育对于德、智、体、美“四育”的重要作用,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高职院校迫切需要综合素质过硬、教学水平高超的师资力量[5]。要推动劳动教育师资的专业化成长,把好教师的入口关。从事劳动教育的师资首先要考虑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下一级学科下的劳动哲学、劳动文化学,以及经济学门类下的劳动经济学、劳动管理学等专业背景,有利于加强劳动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为劳动教育提供理论支撑。
三是要构建一支双师型师资队伍。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增强学生对劳动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为引导其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奠定基础。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聘请优秀校友、劳动模范、大国工匠等成为劳动教育的传道者,通过他们的现身说法,切实增强劳动教育的感染力[6]。
课程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基本依据,也是学校教育目标实现的基本保证。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学校课程建设已成为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所在[7]。课程是教育的规范,也是教育活动的进程性描述。课程建设指向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资源、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教学评价、教学师资等核心要素。劳动教育课程发展要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其课程目标、内容结构、课时安排和实践活动形式等也要根据不同的教育阶段体现层次性、递进性[8]。
提高劳动素养是劳动教育的重要旨归,如劳动价值观的树立、劳动习惯的养成、劳动技能的习得、劳动精神的涵养是依次设立的教育取向。劳动价值观的正确树立是实施劳动教育的起点,良好劳动习惯的养成是保障劳动教育过程质量的基础,运用所学劳动知识和掌握的劳动技能创造劳动成果是最终体现[9]。因此,按照这样的逻辑主线,确立评价指标。即以劳动价值观、劳动习惯、劳动技能及劳动素养等四个方面进行考核。
劳动价值观的考核主要是通过定性考核为主。劳动价值观属于思想层面内容,具有隐性的特征,只能通过学生的知识测试、问卷调查、日常表现等方面进行定性评价。劳动习惯的考核主要通过过程性考核加以实现。习惯从本质上看就是稳定的行为表现,用现代的方式可以概括大概率的行为表现。因此,可以从学生个人生活习惯、内务整理情况、参加劳动实践情况进行评定。可以通过定性与这量相结合的办法加以考核。劳动技能的考核主要以结果性考核为主。学生是否掌握了一定的劳动技能,最终要体现在劳动的结果上来。技能从一定程度上具有工具属性,体现在劳动的对象上。可以根据学生参加实训的情况和企业顶岗实习期间的表现进行综合考量和评价。劳动素质考核是作为劳动教育的终结性考核,它是对劳动知识、劳动观念、劳动技能、劳动精神等综合性评价,按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劳动素质考核要坚持过程考核为主,突出劳动参与与劳动过程,同时兼顾结果性考核。
劳动教育体系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要将其中的每一个部分的目标任务和功能定位解决好,而且要统筹考虑各个部分的有机对接与功能集成,最终实现劳动教育的总体目标。根据上面的分析,形成了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体系的框架结构如图1。
图1 劳动教育体系的构架图
因此,构建劳动教育体系单凭学校任何一个职能部门是无法完成的,必须由学校做好顶层设计,从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修改完善开始,系统地考虑劳动教育的各个环节,使之有机地融入到各专业人才培养的总体运行体系中。而不是只做一些修枝剪叶的事情,那样的劳动教育只能是生硬地嵌入在人才培养体系中,是一种体外循环,难以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最终难以实现劳动教育的预期目标。
[1]李磊.劳动伦理的基本内涵及其当代形态[J].思想教育研究,2019(12):31-35.
[2]孙晓凤.当前我国青少年劳动伦理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3.
[3]何云峰,李晓霞.劳动精神的四个层次及其辩证关系[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84-89.
[4]季卫兵.刘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浸润式”教学及其呈现[J].中国高等教育,2017(6):25-28.
[5]汪海洋.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规范化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12): 4-6.
[6]闻凤辰.蔡元帅.加强高校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EB/OL].https://www.chinanews.com.cn /gn/2019/05-07/8829348.shtml,2002.3.27.
[7]徐继存.学校课程建设的辩证逻辑[J].教育 研究,2018,39(12):48-55.
[8]汪海洋.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规范化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12): 4-6.
[9]彭谦.职业院校劳动教育实施路径的创新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34):87-91.
G40-015
A
1672-1047(2022)03-0009-06
10.3969/j.issn.1672-1047.2022.03.03
2022-05-18
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体系构建研究”(2020GB159)。
叶华光,男,湖北英山人,教授,党总支书记。研究方向:国际贸易与高职教育。
[责任编辑:曹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