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三甲医院专利与转化情况分析

2022-07-08 06:24余小莉YUXiaoli罗彩琴LUOCaiqin
医院管理论坛 2022年3期
关键词:实用新型医科大学专利申请

□ 余小莉 YU Xiao-li 罗彩琴 LUO Cai-qin

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关键所在,而科学技术转变成直接生产力的重要环节是通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实现的[1]。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指出:需加强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大幅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医院作为科研活动实施的载体,起到承上启下和横向的联结作用,是培养人才和孕育科技成果的基地[2],而专利授权是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前提。为深入了解某三甲医院的科技成果转化情况,本文就医院2011—2020年专利申请数、授权数、转化数、课题立项数及SCI论文数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如何进一步促进医院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参考。

资料与方法

1.数据来源。通过“中国专利公布公告”网站(http://epub.sipo.gov.cn/),检索2011—2020年专利权人为“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专利申请数、授权数,同时从医院科研系统汇总导出2011—2020年专利转化数、课题立项数、SCI论文数,分析专利申请数与授权数的关系、授权专利类型、课题立项数及SCI论文数与专利申请数的关系,以及专利转化情况。

2.统计方法。采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对专利的类型进行卡方检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专利申请及授权数、转化数、课题立项数、SCI论文数进行描述性分析。

结果

1.专利申请数与授权数情况分析。2011—2020年,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为专利权人的专利申请共234项,授权111项。专利申请数量从2017年起呈激增态势,2017—2020年共申请专利210项,占10年中总申请数量的89.74%,专利授权数2019—2020年呈激增态势,共授权专利82项,占10年总授权数量的73.87% (见图1)。

图1 医院专利申请与授权情况

2.授权专利类型情况分析。2011—2020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授权专利中发明专利共13项,占总授权数的11.71%;实用新型专利共97项,占总授权数的87.39%;外观设计共1项,占总授权数的0.9%,三者的授权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2,p<0.01)。总体上,医院的发明专利和外观设计远远少于实用新型专利(见表1)。

表1 医院专利授权情况(项)

3.课题立项数、SCI论文数与专利申请数情况分析。2011—2020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共立项课题1977项,发表SCI论文1603篇,申请专利数234项,其中2017—2020年课题立项数、SCI论文数明显多于往年,与专利申请数2017—2020年远多于往年基本相符。但同时可发现,医院每年的专利申请数远低于课题立项数和论文发表数(见图2)。

图2 医院课题立项、SCI文章和专利申请情况

4.专利转化情况分析。2011—2020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共3项实用新型专利获得转化,仅占总授权数的2.7%,其中1项专利为许可,2项专利为转让,转化总金额共25.5万。

讨论

1.医院专利情况整体良好,但仍缺乏高质量的专利。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近几年专利申请及授权数增长明显,表明医院科研人员科技创新意识与能力普遍提高,职务专利知识产权意识高。分析原因,得益于医院一直以来紧跟国家及省里关于科技创新的政策步伐,坚持以科技创新驱动发展为核心理念,以建设医院成为有影响力的高水平研究型医院为目标。同时,医院不断强化科研人员在专利申请授权方面的激励政策,纳入科研相关绩效考核。近2年,医院与符合资质的知识产权公司签订技术服务协议,并邀请相关专家举办了3场专利申请与转化的知识讲座,进一步提高科研人员的创新意识与能力。然而与此同时,医院的专利情况也呈现出明显的问题,10年期间医院授权的发明专利数远低于实用新型专利数,表明高质量的专利明显缺乏。分析其原因,主要由于发明专利授权难度在客观上远大于实用新型专利,发明专利对专利自身的原创性要求较高,且授权时间普遍需1年以上,但多数临床科研人员在临床或者科研工作中原创性不足,同时临床科研人员由于繁重的临床工作,缺乏更深入的研究。而实用新型专利的创新性多来源于对临床科研诊疗过程中既有物品的改良更新,授权时间普遍在1年内,因此实用新型专利远高于高质量的发明专利授权数。

2.临床科研人员专利申请意识、转化意识及能力仍待提高。近几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专利申请数与授权数虽然有明显增长,但却远低于课题立项数及SCI论文数。表明临床科研人员的专利申请意识仍然不高。目前,临床科研人员大多仍倾向于以课题、SCI论文作为评价科研成果的主要指标,在诊疗与科研工作中普遍忽视专利的申请。同时,临床科研人员在申请课题的过程中,普遍倾向于申请研究基础更为充分且更易获批立项及执行的研究型课题,而忽视应用型的课题,以致更易产生专利及转化的产学研课题数较少,申请专利的数量较少。在已授权的专利中,医院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专利则少之又少,表明专利发明人的转化意识及能力也不高。近几年,虽然医院相继发布了关于专利与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管理办法,对专利权人是医院的职务发明,给予发明人占净收入80%的奖励。同时医院将专利转化纳入职称聘任条例和科研绩效评价,以期进一步激励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数。但医院的科技成果转化数仍然较少,且转化金额普遍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医院缺乏成熟的科研成果转化平台、成果评估团队及转化资金支持,临床科研人员缺乏产品产业方面的知识,授权的专利无法与市场形成对接,以致专利最后只完成了作为考核指标的价值,而未完成真正的转化价值。

对策与建议

1.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2021年福建省教育厅、中共省委组织等九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高校和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若干措施的通知》指出高校及科研机构应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服务体系,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机构建设,统筹协调科研、国资、财务、人事等有关机构,为转化减负。四川华西医院的专利转化工作一直居于国内领先地位,专利授权数量多,专利转化价值高,这主要得益于华西医院制定的具有前瞻性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和激励措施,即《华西九条》以及配套的《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实施方案》(华西三十六条)[3-4]。为促进专利申请与转化工作,医院应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提高专利申请与授权作为科研绩效考核指标的得分占比,将专利转化纳入人事职称聘任与薪酬管理,在原先的职务发明转化净收入分配中,适当提高科研人员的收益占比,对有科技成果转化基础或对医院转化工作有突出贡献的可给予进一步的资金支持。

2.加强专利申请与转化的培训工作。高质量的科技成果产出与转化既需要科研人员具备先进的临床医学理论知识储备,也需要科研人员熟知专利申请、授权以及转化的相关国家政策、方法和风险等。然而临床科研人员在这些方面的知识普遍匮乏,不知如何将临床诊疗或科研工作中发现的创新点进行专利申请与授权,不知如何将授权的专利与市场化需求相匹配。因此医院应针对这些方面开展全方位的培训工作,可通过讲座、外派进修或专利代理公司、研发企业现场参观学习等方式,提高临床科研人员的科技创新意识与专利申请意识,引导科研人员对国家专利申请和转化政策以及医疗市场需求加以关注了解,以期进一步提高科研人员的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3.建立成熟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与成果评估团队。研究型医院科研成果转化的主体包括政府、研究型医院、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业、科技中介组织等6个基本类型[5]。由于各自专业知识间的“壁垒”限制,医院临床科研人员普遍存在与企业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对市场的不了解使大多科研人员的创新思维只能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无法实现市场价值以真正惠及临床患者,因此建立成熟的转化平台和成果评估团队作为医院与中介组织、企业间的“沟通桥梁”则显得尤为重要。专利转化所涉及的内容除了信息因素、沟通渠道外,还包含价值评估、资金投入等内容,应由专业平台与团队进行有针对性、专业化的指导服务[6]。对附属医院而言,可尝试借助科技厅、教育厅、药监局等卫生行政部门或者高校的助力,形成联动机制,共同构建平台,组成包含技术人才、专利工程职业人才、资产评估师、律师等人才的团队,为推动医院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助力。

4.依托科技创新平台,促进产学研项目落地。产学研合作是开展科研活动、实行科研成果转化的重要保障,医院可通过共建共享创新平台,成立产业联盟等多种方式实现产、学、研联动发展[7]。附属医院作为实施科研活动的重要院所,具有充分的临床资源,高校具有充分的工程类人才资源,而企业具有支撑理论到产品的资金以及产业化操作平台。医院可依托各级各类科研平台如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强化临床学科间、高校院所间以及和优质企业间的合作交流,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科研积极性,实现资源的最大化整合,打破科技成果转化的“壁垒”。

猜你喜欢
实用新型医科大学专利申请
关于同日申请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的相关问题探析
广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一流学科建设成效
从一件无效宣告请求案谈专利申请过程中的几点启示和建议
新时代实用新型制度的目标、定位与改善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撰稿要求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第七届编委会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稿约
一种计划生育用取环器
浅析禁止重复授权在实际审查过程中的问题
2018年河南省各省辖市及直管县(市)专利申请量统计表(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