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敏,赵丽园
(1.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昆明 小哨 650212;2.楚雄师范学院,云南 楚雄 675000)
课程思政融入英语教学是当前形势下高职英语面临的新要求和新挑战,高职英语作为高校的基础必修课,具有覆盖面广、人文性强、思政元素拓展空间大的隐性教育优势。文章从课程思政对英语教育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入手,分析课程思政融入高职英语教学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从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目标规划、教学实践创新三个方面探讨思政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实施路径,促进课程思政与高职英语教育的发展,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又在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2020年教育部颁布《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高职英语作为高职院校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门基础课程,受众广、课时长,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可挖掘的思政元素丰富多样,应该在高职院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进程中充分发挥优势,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高职英语课程思政的建设能够助力学校加强对高职学生意识形态的管理,激发师生的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怀,并促进英语学科的教学改革,总的来说,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对学校和师生皆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势在必行。
随着和平崛起,民族伟大复兴,中国越来越靠近世界舞台的中心,一些西方舆论一直恶意贬损,甚至在语言、文化、政治、宗教方面进行恶意渗透,守好意识形态阵地,充分捍卫祖国利益是一项重点长期工程。高职学生的“文化自觉性”普遍不高,高校作为培养人才、塑造青年人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场所,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必须利用一切资源守好高校意识形态高地[1]。英语教学内容本身涵盖人文、科学、政治、经济各方面,综合性强,拓展空间巨大,能够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引导学生形成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清醒认识和正确判断, 帮助学生树立批判性思维,正确认识国际形势,通过隐性教育守好意识形态阵地[2]。
近年来西方文化特别是一些节庆日习俗文化在中国受到欢迎,很多年轻人喜欢追赶潮流过洋节,忽视对本国文化的学习和传承,本土文化意识较弱,这种现象削弱了一部分人对母语文化的身份认同,使得一些优秀传统文化面临失语的境地,乃至文化传承日渐式微。英语课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涵盖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领域,其人文属性决定了文化导向和传承功能。在教学中适时引入中国文化,可以让师生在文化的交流碰撞中重新认识和感受中国优秀文化的魅力和力量,滋生对中华优秀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3]。
课程思政的提倡为职业院校教学改革提供了引领方向和具体行动指南,《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了“三教改革”的任务,教学改革是职业院校推进质量建设、培养高层次高质量技能人才的重要切入点。教师作为教学改革的根本,也是教学改革的痛点,在教改进程中找不到方向,思路停滞不前的状况时有发生,课程思政为教师提供了教改的方向。教材是教改的基础,结合时代要求、培养目标和学生特点,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大量积累思政素材,精心挑选、设定教学内容,将会加快教材改革的步伐。教法是教改的途径,要实现语言知识与思政教育内容的深度融合,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实践新的教学方法,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模式,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教师和学生对于课程思政的理解和认识有待进一步深化。在教学中教师更侧重对相关英语知识的教学,虽然近年来逐渐重视语言交流应用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还是将重点放在提升英语技能及应对考试上。有的教师认为课程思政就是平时课堂上随机插入的思想道德教育,或者有的教师虽然重视但不知道如何开展。刚刚步入大学的学生心理还不够成熟,知识和视野不够开阔,尚未形成独立、成熟的价值判断标准,在网络触手可及的现代社会,比较容易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故而思政意识淡薄,还有一些大学生认为有专门的思政课程就足够了,其他课程无须再重复讲解。
进入职业学院的学生大部分对英语抱有畏惧心理,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仅满足于考试,比如期末考、英语AB级、专升本等,这种单一、功利的学习目标导致对课程思政内容学习动力不足、兴趣不够[4]。而基于目前的教学评价体系,衡量教师教学成果的主要指标也落在竞赛、考试等知识性测试上,因此教师的教学重点也主要集中在语言知识和技能培养。
目前大部分英语教材的学习内容以西方文化为主,介绍中国文化的不多。接触过多的西方文化,会让学生受到西方价值观的影响,不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同时,中国素材的缺失致使学生不知道如何表达中国特色文化,不利于向学生传播中国的优秀文化,更不利于学生讲好中国故事,这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中国文化的失语[5]。
英语教师要认同英语课程融入思政的必要性,提升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同时也要提高思想政治素养和思政教育工作能力,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基本内涵与逻辑,掌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与特征。英语教师要积极参加各类思政教学培训、研讨会,关注时事政治,主动阅读思政教育方面的书籍、文章。同时,学校及其有关部门应该提倡组建英语思政教学团队并提供支持。英语教师要在教研室内部探索思政价值观念融入课程教学的方法,合力完成课程内容设置、思政元素挖掘、教学评价标准设定等工作。尤其在思政元素挖掘方面,要和思政教师相互协作,在思政教师的支持下全面梳理课程内容,深入挖掘思政元素,按照不同教学主题做好思政资源的筛选、建设,打造丰富的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通过资源库的整体建设实现对教学内容的总体把控, 确保英语课程思政内容的规范性和教学安排的整体性、合理性[3]。
课程思政要行之有效,首先应该明确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方向,找准定位,做好课程思政总体规划,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评价考核等方面进行系统规划,全面指导英语教师的课程思政行动,形成课程思政“一股劲”的教学合力[9]。高职院校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能人才,课程思政的设计应该基于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因此笔者认为英语教学的课程思政方向应该从“培养工匠精神+树立文化自信+强化核心价值观”三个方面展开。
1.培养工匠精神。重点突出专注执着、精益求精、开拓创新精神,引导和要求学生在课前、课后的小组和个人学习任务中秉持不怕困难、追求更好、不断创新的理念,在学生遇到语言或其他学习困难时给予支持,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后重点从工匠精神涵盖的几个方面及时向学生进行反馈,鼓励、认可其亮点、优点,针对不足给予建议,引导学生不断反思总结,让学生通过完成一次次学习任务感受践行工匠精神所带来的成就感和价值感。同时,工匠精神融入英语课堂,可以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关领域工匠精神的代表人物, 将他们的故事引入课堂,把工匠精神的内涵传递给学生[6]。
2.树立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李丹认为文化自信包含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当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可和信心[7]。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要在日常教学中自然融入中国文化因子,根据教学主题,适当引入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内容,通过介绍、解读这些文化因子背后的内涵、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当下的传承与创新,对比中西方同一历史时期的文化成就,分析特定情景下中西文化所展现的不同社会效应等,让学生感受中国文化的历久弥新,启发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和传承中国优秀文化。
3.强化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明确了价值目标和取向,在教学中应该主要从个人层面入手,引导学生在人际关系中诚信处事、友善待人,在参加校园各类学生活动中爱岗敬业,用个人的以身作则发挥对社会、国家的作用。英语教学可以采用分组学习的形式,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课前、课中、课后多项学习任务,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和处理人际冲突,友善沟通,以高度的责任心完成小组份内任务。通过具体的学习实践活动,让学生感悟诚信友善、敬业奉献所创造的价值,引导学生以小见大,履行好个人职责服务社会国家。
1.充分挖掘课本思政元素。可从课文主题、词汇、篇章和练习四个方面挖掘思政教学元素[8]。结合课本单元主题,找到切合主题的新闻热点引出学生的思考和发言;从课本单词入手,划定重点词汇,结合政府工作报告、总理答中外记者会议、习近平文选英文版等材料,挑出包含课本重点词汇的句子,通过时政热词、金句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国家政策和时代主题;在课本篇章阅读环节,采用跨文化对比方法进行思辨式解读,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也可以找到国外文化与中国文化的结合点,通过背景、情感表达、影响力等分析对比,让学生感受到传统优秀文化的美好,重拾传统文化中的真善美,同时可以结合篇章内容介绍被翻译到国外广受欢迎的中文书籍,如《习近平谈治国理政》(Xi Jinping:The Governance of China)、《论语》(Confusion Analects)、《红楼梦》(A Dream of Red Mansions)、《孙子兵法》(The Art of War)、《诗经》(Book of Poetry)等;在写作和翻译练习部分,可以结合课本主题让学生翻译诗词、时代金句等。通过这些文化符号及其背后折射出来的思想树立学生的文化自信,激发民族自豪感。
2.善于利用现代新媒体技术手段。当下的年轻人一日不离网,英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新媒体技术和网络平台进行思政元素的积累和分享。教师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通过课前利用微信群、QQ群、学习通、雨课堂等教学辅助工具把与教学内容相对应的思政教学资源上传到学习平台供学生课前自主学习,在课堂上组织学生通过现场发言、在线投票、辩论等形式进行讨论交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正确看待和理解时代社会新闻、政治热点等,引导和帮助学生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后可以通过平台提供补充资料供学生进行拓展阅读,促进思政教学的拓展功能。学习内容可以包括党政重要文件,如政府工作报告、重要纪念日国家领导人讲话以及时政要闻,如新冠疫情防控、奥运会、两会等,另外还有视频资料如“习近平治国方略”“鸟瞰中国”“中国故事”等,网站资源比如学习强国电台“听英语”、中国国际广播电台(CRI)、中国日报英文网(China Daily)、外研社U校园、英语趣配音等[8]。
3.有效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第二课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高校文化建设的构成部分,利用好第二课堂对学生进行无声的熏陶是高职英语课程思政的另一个重要手段[9]。教师可以开展各类英语技能比赛活动,如主题演讲比赛、辩论赛、情景剧创作、诗歌朗诵、微电影拍摄等活动,把思政教育的理念和元素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让思政教育切实与生活实际发生联系,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在做中收获感悟、得到启发。
高职英语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隐性平台,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树立学生文化自信、强化学生核心价值观是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主要目标。高职英语教师要明确自身责任,深刻把握课程思政的精神内涵,积极建设课程思政队伍和平台,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思政元素渗透到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把高职英语课程思政落到实处,为构建高校“大思政”格局贡献应有的力量。
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望江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