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统班底》中的媒体神话
——美国新闻界舆论监督的存在条件及其反思

2022-07-08 09:29谢欣铭
声屏世界 2022年7期
关键词:班底伯恩斯坦新闻界

□ 谢欣铭

电影《总统班底》(All the President's Men)改编自“水门事件”揭发者鲍勃·伍德沃德及卡尔·伯恩斯坦的同名自传。影片讲述了曾于《华盛顿邮报》担任记者的伍德沃德和伯恩斯坦,在匿名信息源“深喉”和其他线人的协助下,历经两年的深入调查,揭露了“水门事件”的真相,并最终导致总统尼克松下台。该片取材于美国政界、新闻界的真实案例,极具现实性,在揭露美国新闻界作为舆论监督的重要作用的同时,构建出新闻从业者追求真相与自由、公正与透明这一媒体神话。

调查性报道:一种重要新闻形式

“水门事件”是美国新闻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事件之一。关于“水门事件”的报道,不仅帮助《华盛顿邮报》获得了崇高的国际声誉和行业地位,也被视为调查性报道的典范之作。《华盛顿邮报》两名青年记者伍德沃德和伯恩斯坦凭借关于“水门事件”的报道一举成名,获得1972年度的普利策新闻奖。当然,该报道也在新闻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广泛讨论。两位记者记录报道全过程的自传《总统班底》(All the President's Men),甫一面世便十分畅销,改编而成的同名电影在票房上也大获成功,好评如潮。

调查性报道是新闻界的重要新闻报道形式之一,“调查性报道是一种专门的揭露性报道,有时也称揭丑性报道”。它是“一种以较为系统、深入揭露问题为主旨的新闻报道形式”。作为一种深入报道,它往往需要采写记者付出巨大的时间和精力。伍德沃德和伯恩斯坦,影片《总统班底》中的两名记者,在调查过程中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将纸与笔作为自己追寻真相、对抗虚假的武器,不放过一丝一毫的细节。他们每天工作至少10小时,对相关人员的采访持续了40余日,采访人员总计超过1000人。在影片中,为了从一名女速记员处获得情报,伯恩斯坦喝了六杯咖啡,在烟盒和厕纸上写满关键信息,通过向她询问姓名首字母的方式一一排除错误选项,确定了涉事人员的名单。在采写记者的不懈努力下,报道得以顺利推进。由此可见,调查性报道的盛行,使美国新闻界从业者孜孜不倦寻求新的社会热点,而正是调查性报道的存在,为新闻界对政府进行广泛的舆论监督提供了条件。

“深喉”:匿名信息源

“水门事件”让“匿名信息源”第一次进入公众视野,并获得业界关注。在《总统班底》中,“信息源”是一个出现频率极高的词汇。《华盛顿邮报》主编本·布拉德利对报道的准确性十分重视,要求一个新闻报道必须有三个以上的信息源作为支撑。这样的苛刻要求,让伍德沃德和伯恩斯坦两人的前期报道工作寸步难行。因为事关政府机密,相关人员出于对自身安全的考虑,往往对关键信息讳莫如深,不愿透露。在这种情况下,使用“匿名信息源”,并承诺对采访人员身份进行保密,成为报道的突破口。

匿名信息源“深喉”在“水门事件”的曝光中居功至伟,因而在影片中着墨较多。在影片中,“深喉”总是与伍德沃德凭暗号取得联系,常常在地下车库相约见面。此人语调低沉,身份成谜,每次见面都故意将自己隐藏在地下车库承重柱的阴影之中。出于对信息提供者身份保密的考虑,伯恩斯坦和伍德沃德用一部色情电影的片名“深喉”(Deep Throat)作为此人的代号。然而,即使保密措施天衣无缝,“深喉”起初仍然心怀顾虑。伍德沃德再三保证会对他的身份进行保密,“我不会让任何人知道你的存在,你会永远躲在幕后”,最终赢得了“深喉”的信任。在《总统班底》中,观众自始至终都没有见到“深喉”的真容。事实上,影片拍摄于1976年,现实中的“深喉”,时任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副局长的马克·菲尔特(Mark Felt),直到2005年才向媒体公开自己的身份,承认自己曾为《华盛顿邮报》的记者提供“水门事件”的关键线索。正因为以“深喉”为代表的匿名信息源的存在,种种危害人民利益的恶行才最终得以揭露。就此,美国法学家巴顿·卡特写道:“当人们考虑以下事实——如果《华盛顿邮报》的记者罗伯特·伍德沃德和卡尔·伯恩斯坦没有得到对其消息来源——‘深喉’保密的保护,美国公众或许永远不会知悉‘水门事件’丑闻所牵扯的腐败程度——时,保护消息来源的重要性即变得一目了然。”

在“水门事件”后,“深喉”常用于指代向媒体提供内幕消息的知情人。放眼望去,几乎每个有影响力的调查性报道幕后都有“深喉”们的影子,而他们既是公正与自由的捍卫者,也是新闻界与公众的英雄。从他们身上,人们可以深切感受到何为高尚的灵魂,他们的勇气与社会责任感使人民的知情权得以充分实现,使当权者对手中权力常怀敬畏,秉公守正,使自由、平等和公正始终存在于公众视野。正是这些“勇敢的心”对良知和公共利益的忠诚与担当,使人民对社会的公开、公平、公正仍怀有希冀。

“水门事件”中的新闻界:媒体神话的建构

美国自建国之初,一直将自由作为政策制定与社会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独立宣言》中对自由的呼吁至今仍掷地有声,自由精神仍然充盈在每个公民心中;自由女神的火炬不仅点燃在宪章与庙堂之上,更作为公民社会的存在基础与必要条件而存在。为捍卫个人自由的不可侵犯性,对政府权力的舆论监督必不可少。美国的新闻媒体享有高度的言论自由,这份权利的法律依据是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此法案规定:“国会不得制定关于下列事项的法律:确立国教或禁止信教自由;剥夺言论自由或出版自由;或剥夺人民和平集会和向政府请愿伸冤的权利。”这条法案至今仍被很多民众和新闻从业者们视为最重要的一项民权法案,寄托了人民对自由、民主、法制、平等的追求与向往。“自由至上”的价值取向被美国新闻界奉为圭臬,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作为被歌颂的对象不断被好莱坞的创作者们搬上银幕。

在“水门事件”中,总统尼克松滥用行政权力,试图挑战新闻自由,妨碍司法公正,最终引发了严重的宪政危机,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任期内被迫下台的总统。两名青年记者,单枪匹马、不畏强权,最终揭露事实真相,促使总统下台——电影《总统班底》将“水门事件”塑造为两个勇敢的记者对抗权力的神话。他们以一己之力对抗国家机器,成就了“水门神话”的基本内核——真相与自由。影片结尾,伍德沃德和伯恩斯坦告知总编本·布拉德利,本案错综复杂,牵涉极广,继续追查下去,甚至会面临生命危险。而布拉德利没有退缩,他说“我们的头上,只有宪法第一修正案,新闻自由,或许还有国家的未来”。放眼整部电影,被主角繁杂的工作与重重困难所延宕的情绪,在此刻被布拉德利的一席话推向高潮,影片所歌颂的新闻自由也随之被推上了神坛。

美国传播学家迈克尔·舒德森认为,“水门事件”中,新闻界的故事发展成为一个重大的民族神话,一个独立承载着“水门事件”记忆的故事,甚至连尼克松做过什么或没做过什么,这些细节都消逝无踪,不再重要。著名神话学家约瑟夫·坎贝尔将“水门事件”纳入“美国新闻界渲染的十大媒体神话”之一。比起事件本身,电影化本就是将事件神化的尝试之举,电影因其自身的视听感染力,更能将调查性报告“神化”,将两位青年记者包装成“为自由而战,为人民而战”的现代英雄,并建构起一种媒体神话叙事:新闻媒体在监督、批判政府以及挑战政府权威的过程中逐渐走向独立和成熟,并最终战胜滥用权力、以权谋私的总统,成功维护了公共利益与社会公正,捍卫了宪法第一修正案所赋予的新闻自由。

监督或合流:媒体神话背后的政治逻辑

《总统班底》将故事聚焦于两个新闻记者,将事件中错综复杂的多方博弈简化为戏剧冲突更加明显的“媒体对抗政府”的神话,这种二元对立的叙事结构遮蔽了“水门事件”的复杂性。实际上,这一光鲜亮丽的媒体神话背后仍然存在隐匿的政治逻辑,我们仍需思考新闻与政治的复杂关系,再度审视媒体神话的真实性。

首先,伍德沃德和伯恩斯坦在报道“水门事件”时并非孤军奋战。在“水门事件”中与二人共事,后来担任《华盛顿邮报》主编的伦纳德·唐尼在一次采访中坦言,《总统班底》这部电影具有很强的现实性,民众却过度关注两个记者的活动,而当时还有许多其他的主编和记者也参与到了调查当中,为“水门事件”的曝光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美国调查记者爱波斯坦指出,在揭露“水门事件”中,联邦调查局、国会、大陪审团等政府机构和官员比媒体发挥了更大的作用,“新闻工作者的贡献本身依靠的就是政府官员冒着丢乌纱帽和饭碗的风险将信息透露给他们”。正因如此,“水门事件”究竟是新闻界对政府的监督,还是包括政府在内的公共权力本身自发的自我肃清,仍有待考量。

其次,美国新闻业自诞生起就与政府保持紧密合作,而非独立于体制之外的非政府组织。《华盛顿邮报》本身作为自由派媒体的偏左立场和亲民主党倾向,本身就让他们积极监督尼克松和他背后的共和党政府,因此《华盛顿邮报》对水门事件的调查可能并不完全出于对事实和真相的追求。正如美国新闻学者托马斯·埃德萨尔所说,“新闻界,就是一个自由派的实体,忠于自由派价值观以及‘权力革命’”。实际上,尼克松在从政之初就与媒体交恶,他主政白宫之后的媒体政策也多受批评。在“水门事件”曝光前,《纽约时报》就因发布五角大楼文件被美国政府以泄露国家机密的罪名告上法庭,并勒令他们停止报道;《华盛顿邮报》派驻白宫的女记者因为得罪过尼克松,而被白宫禁止参加和报道尼克松女儿的婚礼。时任《华盛顿邮报》主编本·布拉德利曾是前任总统肯尼迪的至交好友,两人相识于微,感情甚笃,因此,“如果水门事件发生在肯尼迪总统身上,《华盛顿邮报》会做何反应”,自然而然地成为一个普遍的疑问。尽管布拉德利希望“不要给任何人留下我们在幸灾乐祸甚至落井下石的印象”,但他也知道那非常困难。在“水门事件”的揭露过程中,新闻界是否存在政治立场,这种政治立场又是否会影响新闻报道的公正性,依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不可否认,媒介化政治是美国社会重要的政治特征之一,在当今民主政治和公共生活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社交媒体不断塑造公众社交方式的今天,人们的生活方式逐渐趋同。差异的消失使古典的、民主的、自决的公共生活逐渐成为不可能,人们变成了一个又一个相似又割裂的个体。在这种情况下,报纸作为媒体的重要形式之一,在政治活动与社会生活中同样至关重要,而其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对社会事件的跟踪和调查中,也体现在对公众舆论的引导上。在电影《总统班底》中,《华盛顿邮报》关于“水门事件”的报道,表面上是公众对政府进行监督,最终民主战胜强权,自由突破阴谋。然而,考虑到媒介化政治在美国甚至全世界范围内的盛行,我们似乎没有理由将影片中的媒体预设为群众喉舌并加以歌颂。或许,从某种意义来看,媒体对政治黑幕的曝光是党派斗争下政治权力以媒体为依托,利用公众意志打压政敌、排除异己的外在表现。而媒介化政治对公众舆论的强引导作用使我们不得不思考千百年前那个古老的问题,即政治参与逐渐普及之下“多数人的暴政”的可能性与破坏性。正因如此,媒体神话背后的政治逻辑值得深思,媒介化政治之得失不应过早定论。

总而言之,《总统班底》及其背后的“水门事件”,似乎是一起光鲜亮丽的媒体神话,一首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但我们仍需带着批判审慎的眼光考量这一神话背后复杂的政治意涵,理性分析新闻与社会舆论的地位与作用。

结语

通过对历史素材的选择与重构,《总统班底》叙述了一则关于新闻业的当代媒体神话:新闻媒体在公共生活中享有重要地位,是行使监督职能的“第四权力”;新闻记者和“深喉”们坚守良知和初心,勇于挑战政府权威。然而,电影二元对立的神话叙事将政府塑造为与民众对立的他者,呈现出单一的“个体反抗权威”的神话色彩,一定程度上遮蔽了事件背后的暗流汹涌与多方博弈,“夸大和简单化地评价“水门事件”中媒体的影响,无助于我们理性地看待水门事件,以及其后整个七八十年代美国新闻业的走向”。“水门神话”建构过程中被略去或隐去的那些事实,同样值得我们审视与思考。

猜你喜欢
班底伯恩斯坦新闻界
曹景行:华语新闻界里一个响当当的名字
曹景行: 华语新闻界里一个响当当的名字
不能忘却的“纪念”
论伯恩斯坦的精致语言编码与家庭教育
好莱坞的班底制运作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政党德国社会民主工党首建垂范
来自中国新闻界的清新之风——透视中国新闻界“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从演出“班底”论舞蹈创作“姿态”
阅读理解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