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剧综艺节目的创新发展策略
——以《一年一度喜剧大赛》为例

2022-07-08 09:29张馨梦
声屏世界 2022年7期
关键词:喜剧大赛

□ 张馨梦

由爱奇艺出品、米未联合出品并制作的《一年一度喜剧大赛》是一档回归喜剧本质、拓宽喜剧边界的喜剧竞演综艺节目。节目根据喜剧小队和社团的作品展演,全方位展示品质优良、类型多样的中国原创“新喜剧”作品,并从中选拔出创作能力、协作能力、表演能力最突出的“新新喜剧人”团体。节目秉持“好笑就行”的态度,抛弃“传统束缚”的理念,专注“喜剧力量”的决心,给观众带来了新惊喜,给喜剧人拾起了新希望,给喜剧行业注入了新活力。

《一年一度喜剧大赛》节目特色

喜剧综艺在综艺领域已发展成熟,头部IP《欢乐喜剧人》等喜剧综艺节目在制作和口碑上也都历经巅峰开始走下坡路。一方面,喜剧素材不具备反复使用性,喜剧人才库枯竭,创作难度加大;另一方面,喜剧综艺节目模式趋同,创作心态浮躁,无法锻造喜剧精品。因此,喜剧类综艺能否不落窠臼是行业破题的关键所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不同艺术形式、门类的碰撞交流,喜剧概念的边界正不断扩展,喜剧概念的内涵正不断丰富。《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的播出正是一次喜剧综艺节目赛道的拓宽,秉持“没心没肺,快乐加倍”的宗旨,以包容开放的心态贴近年轻人的笑点和痛点,颠覆传统竞演形式并走出喜剧明星出演的循环圈,以内容质量取胜,让我们看到了喜剧的百花齐放和更多活力。其成功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

节目形式创新,内容设置丰富。喜剧是长盛不衰的,也是推陈出新的。目前国内喜剧文化主流仍然单一,这意味着新喜剧的发展是有无限可能的。《一年一度喜剧大赛》依据当下短视频时代人们快节奏的观看习惯,采用“短、平、快”的“素描喜剧”模式,并最大化地兼顾不同审美笑点,吸纳了包含木偶戏、漫才、音乐剧、默剧等尽可能多的喜剧门类,在节目中展现一种聚焦当下、节奏明快、笑点密集的新型喜剧。节目中的《笑吧,皮奥莱维奇》正是以素描喜剧为雏型,结合传统相声、二人转,呈现出一系列喜剧元素,用夸张、象征、谐音等手法,对生活中不合理的现象加以揭示并作含蓄的讽刺。新喜剧选材倾向于更年轻、更当下、更能激发用户共情的内容,不要求完整的“起承转合”的故事结构框架,不硬上价值观,不刻意煽情。编剧需要在有限的题材中挖掘出精彩的喜剧元素,所设计的剧情不铺垫、不老套、不绕弯,主要围绕一件事展开;演员则需要在短时间且固定的场景中完成包袱直接、简单明了的情景演绎;观众迅速进入剧情,完成镜像的转变并自行对故事情节背后的话题内核产生共鸣。

《一年一度喜剧大赛》节目赛制共分为舞台排位赛、主题创意赛、场景赛、行业观察赛、跨界合作赛几个赛段。采取投票淘汰制,但无论是嘉宾、编剧还是观众都不搞特殊化,每人都拥有100分的权利进行投票,力求公平公正。与此同时,打造“喜剧不孤单”的共创形式,给观众带来新奇体验。在节目录制中,喜剧人和编剧一直驻扎在米未创作工坊里自行组队创排,并提前在小剧场进行展演,接受不同现场观众的检验。喜剧人会根据现场观众的反应对作品进行相应的修改,因此最终呈现在荧屏上的作品不仅是喜剧小队和喜剧社团的共创,也是与观众的共创。经验丰富的专业编剧人才助阵,围绕喜剧演员量身定制的赛制流程,为舞台表演带来了专业性与新奇感的双重加持。节目初期斩获无数好评,为节目的呈现与出圈奠定了坚实基础。

解构符号形象,打造人物弧光。当下的喜剧圈里,为人熟知的喜剧大咖长期霸屏,新喜剧人缺乏机遇。马东认为《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的重点并不是生产喜剧明星,而是关注喜剧作品的诞生过程。在他看来,喜剧内容对外输出是首要的,优质内容必然催生喜剧明星。注重挖掘国内优秀喜剧新人和喜剧编剧,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喜剧的多元魅力,更为喜剧行业流动发展带来更多机遇。节目通过作品着力挖掘、塑造“新新喜剧人”,放大喜剧人才被看见的瞬间。参演嘉宾中不仅有赖声川“上剧场”麾下主力宗俊涛、喜剧一线演员金靖、金牌喜剧班冠军蒋诗萌等大咖,也有史策、蒋龙、孙天宇等众多专业却不为人所知的“腰部演员”。演员蒋龙通过《最后一课》中塑造的僵尸26号形象,将小演员的现有生存状态进行剖析,反映出小演员的困惑和处境。蒋龙就读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专业功底扎实,是“声台形表”四大课的课代表,年度毕业大戏的男一号,但如今同样面临着演戏困难的窘境。为了获得更多的登台表演的机会,他还涉足了《奇葩说》《乐队的夏天》等无关表演的领域。

继续自己挚爱的喜剧事业还是追求一种相对稳定的生活,生存问题是摆在喜剧演员面前最重要的问题。演员铁男与编剧于奥在面对更好、更大的发展平台时,仍毅然决然地选择创作喜剧并坚持了十多年;演员孙天宇在参加节目前收入入不敷出,卡里余额只剩下六块多,每次打饭把米饭盛得很满,靠在米未公司的食堂吃饭撑过一天。以此可以窥见“腰部演员”作为“机会主义者”的大致现状:等待一个角色很难,拥有一个被发现的瞬间也很难。面临着拥有盼头却不知何时有希望的处境,没有工作是生活常态,生存问题成为最重要的问题。

不同于常规竞演综艺,《一年一度喜剧大赛》将台前演绎的聚焦转至一部分到挖掘幕后编剧的价值上,将长居幕后的编剧请到台前,在创作理念表达的环节设置和共同投票环节之中,都在凸显“演员+编剧”的共创过程,编剧光彩被无限放大。创作积极性由此提高并反哺于节目效果呈现,起到双向的推动和循环。喜剧行业能够做的就是为喜剧人才提供更优质、自由的平台去创作,演员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坚持演好每一个角色,等待一束灯光的降临和观众的满堂喝彩。《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的打造,无疑给缺乏机会的新喜剧人提供自我认同的平台,也为在行业内耕耘已久却难以拥有姓名的编剧创作者提供了崭露头角的机会。

多元场域制造一场爆笑

青年亚文化盛行,多元观念交融。喜剧没有固定的类型只有宽泛的定义,它是可以让更多的人产生情感共鸣与快乐的艺术表现形式。喜剧的感情与理智的是非判断无关,剧中附加的话题、思想价值以及人物的设定都不能掩盖幽默这个前提,喜剧的目的就是令人轻松愉快。青年亚文化所展现出来的“根本不管别人怎么说”的强烈自我意识,这种颠覆性的自我表达获得了年轻观众的喜爱。喜剧的自我照见与青年亚文化的追求自我有某种程度的契合,因此喜剧综艺节目与青年亚文化融合,一种被称为“年轻态喜剧”的形式诞生了。一度被视为中国喜剧行业的“新变种”,冲击着旧喜剧的套路权威。

目前看来,年轻态喜剧短小、精悍的特点正在被注入传统的小品类节目中,逐渐形成了“倍速式创作”的新业态。从《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的作品上看,Sketch喜剧(素描喜剧)形态符合“倍速式创作”的极简形态、极速节奏和极致共鸣模式。素描喜剧作品的逻辑简单且合理,作品核心集中于一个“游戏点”,在深度挖掘的基础上不断升级并快速过渡到下一个包袱,密集地刺激观众的同一个兴奋点。比如作品《这个杀手不大冷》讲述的是一个杀手要处理目击交易现场的歌手,其框架逻辑与人物设定都十分简单清晰。游戏点集中于杀手痴迷音乐,每次听到歌手的歌声和琴声就会停下要动手的行为,并且跟着歌唱和。游戏点伴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而升级为以下几层,第一层体现在杀手也有音乐梦,所以在一开始杀手给了歌手在生前唱最后一支歌的机会。第二层发展至教歌手转音,在二人的完美和音之后歌手发现了杀手的音乐天赋,从开始的恐惧转为想与之合作。第三层再度升级为杀手随琴声唱跳、跳舞,最后晕倒在地。才艺的穿插将作品定位更加牢固,三番升级使得作品整体的结构更加完整,由此可见年轻态喜剧的放送优势。

年轻态喜剧在发展的同时也为学院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与考验。例如,《三狗直播间》毫无道理的“耍狗坨子”表演状态与过瘾的“洒狗血”的情节,与正规化的戏剧完整逻辑就截然不同,没有思想内核并消解了传统意义的主题升华,纯粹追寻放纵之乐。这种表演方式和内容设定引发了大家的热议,节目中对于喜剧到底怎么做,什么样的喜剧是正确的等一系列问题各抒己见。笔者认为,根据节目所设立的“好笑就行”定位为准,这些作品都是新喜剧的代表符号,在日新月异的时代人们可以看到包罗万象的喜剧类型。然而,笑虽是喜剧的重要美感特征,但并非所有的笑都能成为喜剧。喜剧的基本特征是对丑的否定,现实生活中丑的现象是人们所厌恶的,当现实中的丑转化为艺术中的美时,人们才能获得喜剧性的美感。但喜剧精神的确立并不是对现存秩序的彻底颠覆,放肆狂欢打破原有能指与所指的同时,要理性重组需要捍卫的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现实的肯定性要寓于反叛的否定性之中。处于剧情之中时人们可以无问东西,跟随无厘头的剧情开怀大笑,但在结束之时人们会反复品读节目内涵的情感成分,去分辨哪些喜剧符号是有生命力的,而哪种喜剧又是无实义的。喜剧艺术在传达给观众时需要达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二者不可偏颇,内容与形式的失衡必然会引起审美快感的丧失或对社会正统意识的曲解。

解构生活触点,传递真情实感。喜剧是平凡人的艺术,喜剧作品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一年一度喜剧大会》通过精准了解并打造热门话题讨论场域,推出一批多元化、个性化,聚焦社会生活、饱含治愈力量的喜剧作品,呈现当前喜剧创作的丰富面貌,让观众体验到喜剧的多元趣味,体现更大的社会价值。

《一年一度戏剧大赛》主打“现象型喜剧”,其喜剧内核是拆穿并接纳。如《偶像服务生》中采用“那鱼完了”谐音梗、“天菜”“C位”等流行语对内地娱乐进行讽刺;《互联网体检》和《时间都去哪了》迎合了社交媒体时代观众的无聊趣味性,展现出了现代观众手机依赖、拖延的症结,从而引发人们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和反思。“情感类喜剧”运用喜剧符号将心绪外化,触及自然之情的流露;《浪漫泄漏》和《当男人踏进民政局后》将感性与理性并置,把感情之中的含蓄之情无限放大。以“生活流喜剧”为切入点的作品,喜剧反映的基本内容是现实生活中的丑;《最后一课》点燃了台上台下所有人的梦想之火,被激发的不甘、渴望之情附着在密室逃脱僵尸26号的身上得以重现。演员与观众之间的情感相互联结,映射出对于所爱之事的执着与热爱;武六七的木偶戏主打给成人看的童话喜剧,《漂流记》和《古德拜地面》将普通人不完美的人生别样体验建立成童真的小宇宙,形成一场疗愈的心理治疗之旅。《三毛保卫战》和《月光曲》让面临着理财压力与脱发压力的当代人深感共鸣,啼笑皆非中直戳生活痛点。

从个人角度而言,喜剧是舒缓情绪、宣泄情绪的最佳途径。当观众共通的痛苦与烦恼成为幽默情绪的素材和调侃的对象时,其流动的苦痛、悲伤会被欢笑的力量消解掉,从而使得人们能够以更加从容的姿态面对生活。从社会功能角度而言,一方面,日常生活的道德规劝着“超我”,压制着灵魂深处的“本我”。喜剧具备弱伤害性的伪装攻击,一经释放会持有某种否定,人与生俱来的本能和强烈的侵略性冲动被满足,被抑制的精神能量能够得以尽情释放。另一方面,随攻击性同步发生的是道德教谕的功能,在观众处于双重认同的状态之下,更利于调和存在于社会现实和不同的社会群体既得利益之间的矛盾。

突破传统架构,重构喜剧框架。喜剧内容具有娱乐功能和社会软化作用,平衡喜剧“笑果”与“效果”是喜剧制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的喜剧作品都拥有完整的故事线与起承转合,升华主题导致的“喜头悲尾”也几乎成为了喜剧小品的标配,模式化的喜头悲尾使观众审美疲劳,对煽情的喜剧创作避之不及,一度造成市场的审美免疫。悲剧是自带力量感的,但利用悲剧来突出喜剧的力量感,就使得喜剧落了下风。江东鸣组合的《生日快乐》以荒诞的风格揭露了孤独的底牌,展现的外形是浪漫的、非常规的,核心却是酸楚的、深刻的。故事整体都在情理之中,却又在意料之外,笑中带泪中触发了观众的共情。由此可见,优质喜剧既要以喜剧收场,又要让观众能够笑着回味。观众心理随时代而改变势必要求喜剧作品更改原有叙事模式、深刻把握话题内核。喜剧综艺要平衡包袱与意义的存在状态,贴近社会需求,对准人们的内心活动,打造更多具有时效性、独立个性、寓教于乐的喜剧作品。

结语

《一年一度喜剧大赛》重构喜剧文化,赋予喜剧全新的内容和表达形态。尊重喜剧人才创作的独特性,激发出喜剧品类的更多笑点和活力,把喜剧推向更广阔的层面。素描喜剧成为该节目制作的全新品类之一,喜剧在某一群体中有了更实际更扎实的落点,期待喜剧节目走出持续已久的“徘徊期”。

猜你喜欢
喜剧大赛
“鸟人”大赛
插秧大赛
喜剧大师
喜剧大师
杯具们的喜剧
《喜剧总动员》喜剧人 放肆笑
抓鱼大赛
“含泪的笑”——《欢乐喜剧人》对喜剧的重新诠释
最美证件照PK大赛
《欢乐喜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