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悦
与传统媒体背景下的新闻传播相比较,融媒体背景下的新闻传播在方式、速度上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可见传统媒体在融媒体背景下面临着巨大挑战,而新闻教育也必须直面融媒体带来的挑战,采取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推动新闻传播教育的创新发展。
传播内容多义化。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发展,大众对于新闻信息的需求也所有改变,传统的新闻传播途径是单一性的,因此大多数受众所获取的信息都是相同的。但是融媒体时代背景下,这种单一的传播方式发生了变化,同样的信息可以多种形式传播,例如在报纸上是以文字与图片的形式传播,而在网络上则是以视频形式传递,受众通过不同形式所获取的信息自然是有所不同的。这就导致不同渠道所了解到的信息是有差异性的,这就是融媒体背景下新闻传播的多义性特点。
传播形式多样化。融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最大的改变就是传播形式更加多样化,不同的渠道能够共同传播相同的信息,不过当信息进入到不同的传播媒介之前都经历了互联网技术的筛选,各种媒介途径也发生了一定的融合,使得新闻信息展现出更强的多维性,受众能够通过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形式全方位感知信息。
传播互动性较强。融媒体时代促成了新型的传播形式,这种借助互联网的传播形式对传统媒体最大的改变就是加强了受众与媒介之间的互动,传统传播背景下受众只能以固定的形式接收新闻信息,受众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但是在融媒体背景下,受众与媒介之间有着更为紧密的连接,受众在新闻信息传播过程中处于主动地位,能够根据自身喜好选择相应的新闻内容。
传播对象与传播媒介之间的关系更加多层化。多层化是融媒体背景下受众与新闻媒介之间关系的变化趋势,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智能收集、平板、数字电视等现代化技术手段也飞速发展,新闻媒介也逐渐变得多层次,而多层次的特点也恰恰说明新闻信息的受众越来越被重视。受众对于新闻信息传播的基础与服务对象,随着融媒体的发展而逐渐发生变化,逐渐提升至群众层面与人格层面。所谓的群众层面是指新闻信息传播过程中,群体的目标逐渐统一,并且借助多样化的媒介传播形式使得影响力及感染力都逐渐提升,进而达成共识,加强了彼此之间的沟通。而人格层面是指受众的主动地位越发明显,能够主动处理新闻传播中的信息,结合自身的社会经验与人格特点而将新闻上升至人格层面,为此新闻也逐渐体现出个性化特点。
融媒体实质上是指网络技术与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得各种种类的媒介汇集与融合在一起,促进不同的媒介在融通、聚合的过程中实现创新与发展。传统新闻传播背景下所培养的新闻传播人才已然无法满足融媒体背景下新闻传播高效、便捷、及时的需求。另外,融媒体的发展也衍生出与传统媒体人差异较大的职业,这就要求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方向要有所改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全媒体融合报告的理念与能力较强。融媒体背景下要求新闻传播人才要掌握全媒体理念及技能,从技术角度来说,现代的新闻媒体人要熟悉各种多媒体平台的特点及操作方法,成长为媒体融合应用型人才,满足新闻传播的现实需求。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要具备围绕一个新闻事件以不同的形式展现,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能够制作出适用于多媒体发布、传播的新闻内容,另外还要具备文字、音频与视频的采写能力,成长为一名全能记者。具体来说就是要有纸媒、广电媒体的采访与编辑技能,具有录音剪辑、超文本写作及网页制作的能力,同时还要掌握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应用能力。虽然想要推动新闻传播从业人员在短期内成为一名全能型的新闻人是非常不现实的,但是从长远的培养角度来说,这将是融媒体背景下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方向与目标。
跨学科的复合型传媒人才成为现实需求。通过调查发现,在传统的新闻传播教育背景下,学生的兴趣呈现下降趋势,并且随着传统媒体提供的职位逐年减少,融媒体背景下更是催生出多种新的工作种类及职位,例如移动媒体终端应用APP开发、信息数据剪辑、数据与可视化设计师等。新闻传播教育不再简单的为企业与媒介培养传播人才,而是要培养与新闻传播相关岗位相匹配的人才,例如公关、策划、商务谈判等行业,潜在雇佣单位包括企业、政府机关、非政府部门等。在美国密苏里大学的媒介融合系所培养的人才多朝着新兴媒体分析师、多媒体销售经理、互动信息表设计师、纸媒版面设计师、节目研发师、数据营销经理、多媒体内容管理系统协调等综合性人才的方向发展。融媒体背景下的岗位与传统新闻背景下的岗位有着明显差异,要求从业人员具有跨学科的综合应用能力,从单一型朝着复合型人才方向发展。
融媒体对新闻传播所带来的影响实际上已经受到高校的关注,我国也有部分高校开始针对融媒体下的新闻传播行业现状改变培养对策,但大多仅仅是对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了调整,所做的努力仍然是杯水车薪,其中存在最为主要的几个问题:
缺乏先进的培养目标。在互联网时代,各种媒体都发生了迅猛变化,但是新闻媒体行业的发展与媒体技术的发展相比较,始终处于落后地位,往往是一些高校出台了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之后,媒体行业的技术又发生了新一轮的改变。融媒体概念提出之后,很多高校增加了数字媒体专业,除此之外实际上并没有发生本质变化。当前我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仍然处于较为传统与保守的状态,更多的是还是难以跟进时代的发展,这对于融媒体背景下综合性人才的需求是不符的。
新闻传播人才缺乏实践性。我国高校教育中最为严重的问题就是理论与实践难以切实相结合,新闻传播行业更是如此。当前,我国新闻传播专业的教育模式仍然是公共课程、专业课程、毕业实习这样的步骤,学生仅仅能够通过毕业实习这一阶段开展为期几个月的实践,时间非常短,所取得的实践效果非常差。这导致学生想要实现的期望与媒体行业的需求之间有着非常大的差距,特别是在融媒体背景下,高校无法培养出新闻传播行业所需要的真正的新闻传播人才,这与社会及时代的发展需求是不符的。
各校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我国开设新闻传播专业的高校数量众多,不同学校之间的教学水平有着明显差距。虽然我国传播教育行业历史悠久,但是不同院校差距还是非常显著的,包括硬件及软件。作为应用性非常强的新闻传播专业,很多教师缺乏实践经验,甚至很多教师并不是新闻专业出身,在思想品德、专业素养等方面都是无法满足现代新闻人才培养需求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新闻传播人才的有效培养。
如上文所述,我国新闻传播教育现状不尽人意,存在较多问题,严重阻碍着综合性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为此高校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更新教育理念。在融媒体背景下,高校要充分认识到社会对新闻传播人才的需求转变,进而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与教学方法,进行课程改革。首先,教学中必须融入媒介,主要体现在借助多种设备设施,使得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学方式更为多元。在传统新闻传播背景下,对于报纸编辑及新闻采访从业人员的要求较为单一,只要掌握一项技能即可。但是融媒体背景下,对于编辑的能力有着全方位的要求,为此教师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积极向学生传递融媒体新闻思想。融媒体背景下,新闻内容撰写、公众号的运营、图片处理、广告宣传等多项工作内容不再是由一众专门人才去负责,而需要由综合素质较强的融媒体人才单独完成。为此在融媒体背景下的新闻传播教学要转变教学理念,重视学生对于新媒体工具的操作能力及应用能力的培养,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而努力。
加强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方式主要包括以下两种:一、团队授课。团队授课在西方顶尖高校中应用广泛,例如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麦金泰尔商学院在针对大三学生所开展的独创核心课程体系中,学生并没有特定的专业课程,而是根据日后工作岗位所需要的核心素养将一些课程综合培养,学院共组建四个教学团队,每个团队均包含七名教师,每节课堂都由三名教师同时授课,每名教师负责自己最为擅长的部分,教师作为一个团队教学。而上课过程也并不是简单的传授理论知识,而是模拟实际企业经营中的具体问题,由企业给予一定的帮助,并派高级管理人员同时参加课题研究。最终由团队教师及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对学生进行考核,决定学生期末成绩。在新闻传播教学中同样可以借鉴这样的教学方式,由不同的教师将自身最擅长的内容教授给学生,共同指导学生完成某个项目,在此过程中加强师生沟通,加强学习实战性。
二、项目式教学。项目式教学与团队授课的区别在于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工作小组,自行组织并且针对某一独立的项目开展新闻研究,从收集信息、设计方案、实施方案及评价等各个环节都是学生自主完成的。新闻传播实践教学中,院校可以共同开发一些适用于融媒体背景的课外综合项目,重视对新闻人才的切实需求,将报纸、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等多种媒介结合起来,开展多种形式的融合实践。例如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打造了“清新传媒”实践教学平台,开设项目课程,建立了一种学生能够自主参与的教学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深化课程改革,培养综合性新闻传播人才。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不仅对新闻传播人才的要求明显提升,而且对新闻专业学生及新闻从业者而言也是有积极作用的,即推动其快速成长,逐渐发展成为综合性的应用人才。为此,在新闻传播实际教学过程中,高校要改革教学机制,致力于培养融媒体背景下新闻行业需要的综合型高素质人才。
首先,要提升新闻传播人才的能力。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对传媒行业的内容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例如天天快报、今日头条等媒体对于高素质、个性化的移动资讯人才极为重视,包括VR/AR新闻直播。为此,高校在设置新闻传播课程时要充分考虑新闻传播行业及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高素质的新闻传播从业人员。而从新闻传播专业学生而言,在传统新闻传播背景下,只需要掌握新闻编辑或者产品运营中的某一项能力,但是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则很大程度上突破了这一限制,学生不仅要学习全媒体叙事、运营管理、写作以及数据分析能力,还需要懂得内容创作技巧以及连接用户、维护客户的能力,同时还需要掌握设置议程的技巧。例如,上海外国语大学的新闻传播学院根据社会需求及发展重新调整了重新设置了专业课程,增加了内容分析、数据分析、数据处理、营销传播等多种课程,从而重点培养复合型的新闻传播人才。另外,复旦大学也针对性地设置了符合现代化新闻传播需求的“2+2复合型知识结构教学模式”,为培养综合性的高素质人才起到积极作用。
搭建校企合作平台。近年,我国教育界涌现出了大量校企合作的案例,高校与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寻找与未来就业岗位相关的企业合作,开拓了院校与产业、行业相结合的教育改革道路。传统的新闻传播教育中也存在高校与媒体合作的案例,主要是聘请资深媒体人、媒体公司的管理人员担任高校新闻传播课程的兼职教师,邀请媒体行业的业务骨干到新闻学院授课,或者是为学生及教师安排去媒体企业实践锻炼的机会。但是传统的校企合作是零散与随机的,缺乏系统性的规划与安排,无法保证有效性。在融媒体背景下,校企与校媒的合作有利于实现资源共享、互惠共赢的目标,共同制定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案,与实际需求相结合完善课程体系,开发与拓展教材内容,共同建立教学队伍等,学校与企业共同培养时代所需要的人才。想要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就需要学校与企业之间开展深入合作,双方实现真正的互融,找到共赢的模式,建立科学有序的合作机制,制定具体可操作的政策,指导实际教学,为校企合作模式保驾护航,让这种教学模式常规化与深入化。
融媒体时代呼啸而来,对于新闻媒体行业的发展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新闻传播行业作为一个时效性强与敏感度高的行业,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充分利用高新技术,丰富传播手段和传播渠道,加强新闻信息的传播。同时,新闻教育也应该立足实际,培养符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全能型、应用型人才,这样才能保证新闻行业与时俱进,发挥应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