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徽茶产业趋向与转型发展研究

2022-07-07 08:54方凯丰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茶业茶园茶叶

方凯丰

(中共黄山市委党校 综合教研室,安徽 黄山 245000)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以来[1],安徽省结合省情,实施分类梯次推进乡村振兴工程。茶业作为安徽省历史悠久的优势传统产业和富民产业,也是山区、茶区的支柱产业,从西汉时期开辟丝绸之路以来就有很强的国际影响力,徽州茶马古道遍布乡村影响至今。因此,振兴徽茶产业对巩固脱贫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都起着重要作用。

1 茶产业的相关研究

学术界对茶产业的研究比较丰富,从经营管理视角来看,贺林波等分析案例构建框架,提出扩大“特定控制权”,配置“剩余控制权”,完善第三方法律解决争议机制[2];武云亮调研安徽省农民茶叶专业合作社和茶叶协会的运作现状,从如何促进茶叶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提出建议[3]。从组织生产视角来看,于艳丽等分析社区监督与风险认知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提出了有助于农户绿色生产的对策建议[4];付伟研究茶农组织化的作用以及茶业在农业转型中的家庭经营细节,提出影响茶业组织形态和组织困境的对策建议[5]。从经济效益视角来看,姜友雪等用宏观的定量研究发现安徽省茶业区位商快速下降,产业集中度低,企业集聚化程度低,并就此提出改进建议[6];张效榕等从福建省茶农抽样调查微观数据,研究茶农参与不同组织对其经济绩效的影响,提出加强产业链组织、保障茶叶安全生产的政策建议[7]。从产业融合视角来看,王舫等研究了茶业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文化资源的资本化,提出文化与产业的有效对接,推动茶叶传统产业的复兴与发展[8];徐薇等结合茶业发展和新型茶农角色转化要求,提出改进职业茶农教育培训方式内容的建议,支撑产业融合发展[9]。

综合来看,前期研究形成了比较丰富的成果,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但是,上述学者研究福建、云南、贵州省份茶叶发展的较多,研究安徽省的较少,特别是对以茶业为支柱产业的皖南山区研究更少;近些年随着国家政策、科技赋能、市场变化等多重因素叠加,徽茶产业面临多方面机遇和挑战。据此,在安徽省实施分类梯次推进乡村振兴工程背景下,聚焦特色优势传统产业,研究皖南特色茶区突出问题,提出可行性创新建议尤显重要。

2 徽茶产业发展困境与趋势要求

2.1 产业比较优势下降

一是茶产业产量下降。安徽省是全国十大产茶省之一,1959年全国茶业协会评出的全国十大名茶中,安徽省独占四席。1978年全国茶叶总产量26.8万吨,安徽省茶叶产量为4.95万吨,占比18.5%。2019年全国茶叶总产量277.7万吨,安徽省茶叶产量为12.2万吨,仅占总产量的4.4%。40多年来,安徽茶叶总产量明显增加,但在全国的占比却明显下降。基于此,安徽省实施徽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方案,以此遏制核心产区产量萎缩的势头,如表1所示。

表1 徽茶优势特色产区产值数据统计表

二是茶产业效益不高。从销售地看,名优茶产量偏少,价格较高,主要销于国内,出口茶基本为大宗茶,主要销于拉美非地区,只有少量进入欧美市场。从源产地看,各类名优茶对原产地茶叶重点区域地理分布特点明显,重点保护的地区面积不大、产量不高,头部企业偏少产业集聚力和带动力不足,如表2所示。从生产加工看,名优茶加工技艺要求苛刻,等级划分精细,特别讲究原料和外形,顶级猴魁、毛峰、瓜片的产量极少,是典型的资源紧缺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别是高档名茶的生茶加工成本高,目前只能手工制作,机械化替代技术尚未攻关。

2.2 三期叠加瓶颈凸显

一是产业面临“倦怠期”,茶产业作为传统产业,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经验,但是也集聚了问题,存在一些困境。管理部门、经营主体、小农户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守旧思维和倦怠心理。巩固原市场的压力较大,开拓新市场的能力不足,对更新理念和创新做法缺乏科学论证和决策。二是发展面临“瓶颈期”,传统基础和产业特点形成大量小企业小作坊,头部企业少,产业集聚效应和市场影响力难以显现。多种名茶均存在“量大质不高,质高量不大”的突出矛盾,传统产品的数量、品质、销量已接近天花板。三是结构面临“调整期”,产业发展面临人工作业向机械生产,碎片经营向规模经营,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转变。茶树老化与劳动力老化现象突出,改良品种更新茶树任务繁重。

2.3 三种趋势快速演变

茶业面临绿色防控标准趋严、区域流动性加剧、产业智能化提高等明显趋势。一是绿色防控标准趋严,茶农的绿色发展意识不强,植保技术人员较缺乏,乱施化肥农药现象时有发生。部分散户施药与害虫的迁飞性,迫使其他农户不得不施药。农药残留问题成了悬于头顶的“达摩克里斯之剑”。二是区域流动性加剧,国际市场竞争激烈,人工成本、海运成本、业内竞争和进口商压价导致出口茶利润空间被压缩。国内市场流通加剧,优质茶的产地面积和产量有限,以次充好现象比较普遍,市场的价格导向冲销了核心产区的品质优势,影响了徽茶品牌和竞争力。三是产业智能化提高,产品可靠性、核验便捷性、呈现直观性要求提高智能化管理完善产品溯源体系。而且核心产地与消费者对茶园智能化管理和溯源系统建设的愿望很强烈。

2.4 三产融合深度推进

茶业发展壮大受多重因素影响,三产融合、综合提效有困难。茶园基础条件薄弱,良种率低树势衰退,品种改良周期长,名优茶的采摘成本高周期短。精深加工水平不高,因为历史和自然原因,名优茶核心产区多处深山、高山、陡坡,鲜叶采摘、保存、运输不方便,大多由初制厂和家庭作坊现采现制,茶企多而散,同质化严重共生性弱。传统茶饮难以创新,新茶饮市场接受度不高。茶文旅融合度不深,徽茶丰富的茶文化、茶故事、茶传说与一些新文旅项目融合得不多,三产之间仅有产业对接,缺乏深度融合,茶企、茶农合作组织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够完善,难以推动三产融合发展。

3 徽茶产业实践创新与对策建议

3.1 立足品质优势,打造共建共享的区域公共品牌

3.1.1 持续打造名茶品牌

一是以安徽省正在实施的首批有影响力的绿色食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为契机,结合时下的“田园徽州”绿色农产系列品牌联合打造系统宣传,形成家喻户晓的绿色饮品,逐渐消除农残超标的顾虑。二是重视企业品牌塑造,依靠黄山毛峰、六安瓜片、太平猴魁、祁门红茶等形成名茶效应,精准聚焦客户形成流量池,以品牌叠加带动客户叠加和效益叠加。三是加强品牌保护,将品牌宣传与监督处罚两手抓,借鉴安吉白茶品牌监管处罚办法,按照市场化运作规律,专门成立公司负责监管处罚。

3.1.2 有效开拓供需市场

一是供需两端双向发力,由政府牵头企业组织,办好开采节和品鉴会,以需求倒逼品质,促进交流形成共同体意识。二是拓宽国内市场,办好推介会,做好宣传扩大品牌影响力,结合企业的基础和意向,定位产品开拓市场。三是立足国内国际双循环,加强绿色防控提升茶叶品质,丰富出口品种提升等级品质,按有机茶、欧标茶标准量身打造一批出口欧洲的名优茶,尽快抢占欧美高端市场,巩固拉美非市场,开拓欧美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市场。

3.1.3 大力发展网红经济

将生态茶园、采摘加工、茶艺表演、茶旅融合做全过程展示,展示山区茶园的灵性、生态茶园的品质、茶艺文化的意蕴。一方面,做好线上运营商的诚信监管、质量认证、消费投诉服务,增强消费端对线上门店运营情况的可视化程度和品质可信度,保护消费者权益。另一方面,做好线下茶叶质量、茶艺交流、茶旅文化宣传活动,打造一批具有茶业专业知识和网络运营能力的新网红。

3.2 提高产能效益,打造优质产品与高效产能集散中心

3.2.1 突出政府引导,发挥茶企产业带动作用

在当前推动果林上山农田下山,山地坡改梯的政策背景下,合理布局产区,着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在土地确权基础上,推动流转经营,改变茶园小散乱现状,形成规模推广小型机械。引入一批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支持一批本土企业做大做强,推动龙头企业形成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辐射带动乡村中小型茶叶初制厂,进而延伸至山区茶农,推动产供销一体化。按黄山市小罐茶的运营模式,以原料代加工、精包装、统一贴牌销售模式辐射带动中小型茶叶初制厂,畅通产业循环,提高产业效益。

3.2.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茶农组织化程度

一是强化基础,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中转站,村组为节点,利用合作组织纽带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深入茶农散户重点做好农药配送、绿色防控、农技推广、市场对接等工作。二是畅通循环,加快实施“快递进村”工程,助力农村电商发展,使茶叶等农产品进城的“毛细血管”更畅通。三是完善体系,培育发展新型经营主体,规范茶叶专业合作社发展,整合资源和生产要素,完善“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紧密联合的利益联结机制。

3.2.3 做强精深加工,提高茶业全产业链效益

唐蒸宋煮明散茶,历朝历代人们的饮茶习惯都在不断创新发展,近些年来,新茶饮即将引领新生代的主流茶叶消费。茶叶深加工领域前景广阔,而且多采用中低档原料,创造了很大的市场份额,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且存在巨大的拓展空间[10]。安徽省新茶饮正在起步创新阶段,市场需求旺盛,需要做强精深加工,顺应衍生茶品的市场需求,开发以茶叶提取成分为原料的功能饮料、天然药物、保健食品和个人护理品,促进茶叶全产业链发展,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必将大有可为。

3.3 恪守质量标准,建立绿色防控体系和清洁生产体系

茶业发展要有效应对“三种趋势”,首先应当注重茶叶的生产加工,提升茶叶品质,不断健全绿色防控体系和清洁生产体系。第一,健全绿色产业体系。茶叶品质是茶产业永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一是发挥“茶长制”作用,厘清县、镇、村、组“四级茶长”职责,开展全域绿色防控,对连片茶园实施统防统控。二是有序推进有机肥替代,建立有机肥替代化肥机制,积极探索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的混合高效施肥方法。三是推广农药集中配送,出台地方性农药使用条例,开出“清单”集中配送。四是探索植保替代措施,实施茶园绿色植保体系逐步替代农药行动,结合“四级茶长”加强植保专业队伍建设。第二,完善清洁生产体系。规范茶叶加工工艺流程,对茶叶初精制厂进行清洁化改造,生产加工全程不落地,建设与优质的原料相匹配的标准化生产线,持续增加符合国标、欧标的成品茶。同时也要侧重支持中小企业,特别是茶叶初制企业的清洁化生产线改造,清洁化厂房改造,支持家庭作坊开展SC认证,提供认证的指导和服务,通过设备购置补贴、贷款贴息等方式给予支持。

3.4 增强科技赋能,完善过程可溯监管有力的流通体系

茶业发展要有效应对“三种趋势”,还要注重茶叶的流通环节,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应用溯源平台,完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有效破解三种趋势叠加形成的系列问题。

3.4.1 构建全域全程溯源平台

构建双向可溯、查验方便、不可篡改的溯源体系,一是建好“一图一库”智慧数据体系。在集中产茶区县绘好茶园“一张图”,配置全景可视化视频监控、农产品质量监测等智能管理装备,做好茶园信息采集以及实时数字化管理。二是推行“一园一证”全程追溯管理。在茶园“一张图”基础上制定茶园数字身份证,形成农户信息、产量产地、质量认证等信息。三是实行“一户一码”网络平台交易。由品牌持有者按农户实有茶园面积制定与产量、产地相关联的电子防伪码,开发APP作为全程可控的交易平台。掌握生产交易动态和产品溯源信息,增强品牌保护的意识和成效。

3.4.2 推动逐层逐级自主上链

推进全省茶业主产区逐层逐级分类推进自主上链,最终实现全域所有信息整体写入区块链。一是按区域推进,首先覆盖乡镇、大企业的连片茶园,然后向乡村和小企业延伸,最终延伸到茶园、散户,逐步实现全域上链。二是按数字化建设程度推进,推动智能终端建设比较成熟的标准化茶园率先上链,形成羊群效应带动中小企业自主上链。三是按农产品类别推进,构建茶业区块链溯源体系,以茶业溯源体系带动其它绿色农产品写入区块链完善产品溯源,扩大智能平台的使用效率和影响力。

3.4.3 形成有力有效监督保障

建立环环相扣的防伪码审核申领程序,实现“一物一码”,宣传推广防伪码全程全景呈现产品的溯源功能,逐渐形成民众公认、消费者放心、行业内规范的氛围。以社会化服务方式委托第三方机构作为市场监管运营主体进行监督和处罚和举报奖励,科学分配处罚收益建立持续运营的长效机制,茶业协会作为品牌持有主体以“一案一受理”方式进行起诉授权,从线下实体与线上电商两端发力,规范省内市场,不断扩大维权的区域范围加大监管力度。

3.5 丰富产业结构,推动构建三产融合发展格局

随着三产融合深度推进,茶业发展需要不断与文旅产业融合,与互联网融合,不断加强徽茶技艺传承和保护。

3.5.1 推进茶产业与文旅产业融合

深入挖掘茶道、茶艺、茶戏、茶俗、茶与宗教哲学等茶文化,支持茶文化研究宣传机构挖掘茶历史宣传茶文化,形成富有徽茶题材的文学文艺作品。推动茶产业与旅游产业、健康养生产业、研学产业、文化创意产业、会展产业等跨界融合发展,打造一批茶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名茶主题庄园和名茶特色小镇,促进茶产业、茶文化与旅游、康养、医疗等统筹发展。

3.5.2 促进茶产业与互联网融合

在直播带货和网络电商迅速发展的当下,方便、快捷的网购优势让互联网电商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要坚持线上线下市场并重,通过在抖音、快手等平台上直播让消费者了解茶叶生产经营过程,提高茶叶品牌知名度和市场认可度。加强与阿里巴巴、京东商城等电商平台合作,做大“电商经济”。

3.5.3 加强制茶技艺传承保护

推动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结合发展,加强茶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确保茶制作技艺延续传承。鼓励支持企业建立传统工艺制作坊,设立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创办集技艺传承、教学实践、观光体验于一体的茶书院,提升徽茶文化的内涵和意蕴,提升徽茶产业综合效益。

猜你喜欢
茶业茶园茶叶
《茶叶通讯》简介
茶园飘香
茶园之晨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返乡,闯出茶业一片天
林秀娟 茶业“双师”
湄潭茶园
贵州茶业大事记
茶园观色
香喷喷的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