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豹,杨 娜,胡永茂,谢再新,段卓琦,罗 亮,Gretar Tryggvason
(1.大理大学,云南大理 671003;2.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马里兰州巴尔的摩 21218-2681)
数值模拟/仿真被广泛应用在力学、能源、环境科学等教学中。一方面是因为数值模拟本身具有灵活、易于控制、可重复性好,能够预测参数变化、发现新的现象等特点,并随着计算机硬件性能发展能够解决的问题日益丰富,已成为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完成一项数值模拟类似于完成一项实验,相对于实验,数值模拟在一些方面具有不受实验仪器、设备制约的优势,省时省力。例如飞行器的风洞实验结果与相应的数值模拟结果非常接近,而风洞实验花费的时间、经济成本要远远高于数值模拟。另一方面数值模拟能直观地给出参数的实时数据、变化特征,例如流体数值模拟中的速度、压力、阻力、温度、组分浓度、紊流特性、管道应力疲劳等。学生可以通过数值模拟体会参数变化之间的关系、参数变化给系统带来的影响,深入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建立实际现象与抽象公式的直观联系,对学生形成逻辑记忆有很大的帮助。
两相流动是流体力学的一个分支,是单相流动的拓展,同时也是复杂多相流动(流体中同时存在固体、液体和气体、微生物等中的两种或几种)的基础。两相流动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能源、医学、化工等领域。例如,整个地球的水汽循环、核反应堆中的沸水堆、血液循环系统都属于典型的两相流动问题。两相流是能源动力专业的主干课程,也是一些相关专业的必选课程。
流体力学中牛顿流体的问题描述基本都是NS(Navier-Stokes)方程的求解〔1〕。NS 方程的存在性与光滑性问题是千禧年七大数学难题之一,至今没有被解决,但不影响它在应用领域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可以通过离散NS 方程求数值解。离散求解的同时可视化即为流体数值模拟的过程。工程和科学研究一般采用三维数值模拟,三维数值模拟能够很好地展示流体的参数变化规律,但是计算量大,计算机时长。教学中为演示原理、讲解离散和计算过程,通常把三维问题简化为二维问题。即便如此,二维程序仍比较复杂,所需讲解的细节问题仍有很多,占用课时量大,很难在同一时间段完成,造成课程的不连贯。本文以气液两相流中典型泡状流为例,讲解在向上的管流、层流稳定状态下,气泡会分布于贴壁面处〔2〕现象的数值模拟过程。为了尽可能用较短的课时阐述整个数值模拟过程,使学生对问题的全貌和计算过程有全面认识,对二维问题进一步简化,只考虑截面一个方向的分布,结果能够很好地反应气体分布规律。所编写的Matlab 程序短炼,易于学习和讲述,为讲述二维、三维数值模拟的复杂过程提供过渡,同时也为学生提供简化问题、分析问题的思路。
实际问题较为复杂,为了讲解原理首先应简化复杂问题,不考虑流动过程中可能伴随的液滴/气泡破裂、相变、热交换等问题,在原有对单相流动的理解基础上,进一步简化研究两相流模型。
利用两相流基本NS 方程建立一维数学模型。假设气相以小气泡的形式弥散在液相中,设截面方向x 处气相占比εg,平均气相占比,截面方向x 处液相占比为εl,平均液相占比和εg是位置x 和时间t 的函数。其中,下标l 代表液相,下标g 代表气相。气相和液相占比的关系为
x 处的密度为
平均密度
连续性方程为
动量方程〔3〕为
其中
首先对各个参数进行初始化,其中设截面宽度H=2;截面含气率液相密度ρl=2.5;动力黏度系数μl=0.002 5;运动黏度系数;时间步长〔4〕方向步长单位坐标对应点的含气率初始化为
如图1 所示,在不考虑气泡的大小,气相均匀分布的情况下,为求得流体速度分布,对流体微元进行受力分析。为使流体微元两侧的黏性阻力相等便于分析,选择以中心点对称的微元,以为例,微元“面积”(对于一维线段,则为长度)为微元受力平衡:
图1 单相流体层流二维受力示意图
化简后两边同除2δl 可得到
剪切力又等于
两式联立得
积分得
由边界条件w=0,即v(H)=0 得到C=0,得到速度v 沿x 的分布
为计算方便,设气相密度为0,动量方程(4)可以改写成
采用一阶迎风格式计算Fg和mf,其中上标j 为时间点,下标i 为坐标点
解出
通过计算
得到
图2a 为初始状态,其中速度分布为抛物形态,气相为均匀分布在横截面上。经过迭代计算,8 s左右之后,流体处于稳定状态,如图2b 所示,此时流体在管道中部速度分布基本保持均匀分布,气泡则集中在管道四周(一维则为两侧)。符合实验现象〔5〕。
图2 含气率和速度分布
本文依据NS 方程对两相泡状流在二维管道截面方向上建立一维模型,通过离散NS 方程,设置初始条件,迭代计算流道内的液相速度分布、气泡分布,讲解两相流数值模拟的分析、计算过程。模型简单,所需编写代码简练,能够在较短课时完成讲解,易于学生掌握、理解原理及数值模拟整体过程,为后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