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 春,陈广烈,赵建乐,王喆琦,张振发,关 园
(武警浙江总队医院康复理疗科·浙江 杭州 310051)
跟痛症是足部常见的慢性病症,其发生主要是由于附着于跟骨跖面或后面的肌腱长期、持久、过大的牵拉造成损伤,部分患者通常伴有跟骨结节部前缘增生的骨刺[1]。该病多见于中老年肥胖人群,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足跟部明显疼痛、活动时疼痛加剧,严重时甚至行走困难,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2]。该疾病病程长、容易反复发作,通常需要持续治疗[3]。目前,临床上对于该病的治疗常给予抗炎止痛、改善循环、理疗、体外冲击波、足底康复训练等对症治疗,但治疗后易复发,并且部分药物副作用大[4]。中医药治疗该病方法多样,包括中药、针灸、膏摩、推拿等,结合现代治疗方法综合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疗效[5]。本文笔者运用针刺联合体外冲击波并以足底康复训练辅助治疗跟痛症,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 年2 月—2018 年12 月期间武警浙江总队医院康复理疗科门诊诊治的69 例跟痛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收集的患者分为对照组(34 例)和观察组(35 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0 例、女性14 例;年龄40~64 岁,平均(45.8±9.6)岁;病程最短者3 个月,最长者4 年,平均(2.4±0.7)年;左足者19 例、右足15 例;跖筋膜炎者12 例、跖筋膜炎合并骨质增生者22 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2 例、女性13 例;年龄41~67 岁,平均(46.1±8.5)岁;病程最短者7 个月、最长者5 年、平均(2.7±0.6)年;左足19 例、右足16 例;跖筋膜炎者11 例、跖筋膜炎合并骨质增生者24 例。两组足根痛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 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纳入标准 1)依据《实用骨科学》[6]诊断为跟痛症者;2)参照《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学诊断属于“足跟痛”者[7];3)40 岁≤年龄≤70 岁;4)所有纳入本研究的患者临床资料均完整者;5)患者及家属对本治疗方案知情同意。
1.3 排除标准 1)不符合上述纳入标准者;2)双侧均有跟痛症者;3)合并有痛风、骨与关节结核、骨或软组织肿瘤、坐骨神经痛、重度骨质疏松等疾病者;4)因创伤、手术、关节不稳定、关节炎、风湿免疫性疾病、感染等原因引起的足跟痛者;5)既往行手术治疗者;6)合并有心脑血管、呼吸、消化、精神神经、免疫等系统严重疾患者。
2.1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嘱其适当活动,减少负重,天气变化时注意保暖,选择舒适、质软的鞋子,肥胖者嘱其控制体重;均给予足底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体外冲击波治疗:仪器采用美国Chattanooga公司生产的DJO体外冲击波治疗系统,治疗前设置参数:冲击频率为12 Hz、冲击强度为1.6~2.0 bar,患者选取坐位,暴露患侧足部以及小腿部,在足跟部痛点或激痛点以及腓肠肌的硬结处做好标记,用耦合剂涂抹于标记处,同时冲击波治疗头紧贴皮肤,进行体外冲击波治疗,每个痛点的冲击次数为500 次,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调整手柄压力;治疗时与患者进行交流、并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1 次/周、共治疗4 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取穴为:肝俞穴(双侧)、肾俞穴(双侧)、脾俞穴(双侧)、足三里(双侧)、三阴交(患侧)、阳陵泉(患侧)、昆仑穴(患侧)、太溪穴(患侧)、申脉穴(患侧)、照海穴(患侧)、膈俞穴(双侧)、血海(双侧),针刺方法为:患者取坐位,常规消毒穴位皮肤,用20 mm 28号毫针直刺,行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 min,隔日1次,连续治疗4周。
2.2 疗效标准 治疗后足跟痛消失,随访3个月未复发为临床痊愈;治疗后足跟痛基本消失,随访3个月未加重或复发为显效;治疗后足跟痛减轻为有效;治疗后足跟痛未减轻为无效。
2.3 观察指标
2.3.1 足跟痛VAS评分 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两组患者的足跟疼痛情况,评价时给患者一标有0~10刻度的直尺,数字表示患者的疼痛程度,根据自己的具体疼痛说出直尺上对应得数字,即表示疼痛情况。
2.3.2 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 治疗前后采用AOFAS 踝-后足功能评分系统(AOFAS Ankle Hindfoot Scale)[8]从疼痛、功能和自主活动、支撑、步行距离、步态等9 个方面评价跟痛症对患者的影响情况,AOFAS 踝-后足功能评分满分0~100 分,得分越高表示踝-后足功能越好。
2.3.3 治疗后3月复发情况 在治疗后3个月时随访并统计两组患者跟痛症复发情况。
3.1 2 组患者疗效比较 治疗1 个月后,体外冲击波治疗对照组临床痊愈6 例,显效7 例,有效14例,无效7 例,总有效27 例,总有效率为79.4%。针刺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观察组临床痊愈7 例,显效8 例,有效17例,无效3 例,总有效32 例,总有效率为91.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2组患者疗效比较[例(%)]
3.2 2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比较 见表3。
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比较分)
3.3 2 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复发情况比较 见表4。
表4 2 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复发情况比较
跟痛症以慢性跟骨周围疼痛为临床特征,该病好发于中老年人群、肥胖人群,且长久行走,运动劳损所致者居多[9]。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肥胖人群的增多,该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跟痛症发病率高达10 %,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男女比例约为2∶1[10]。由于跟骨是人体直接与地面接触的负重骨之一、局部解剖关系复杂[11]、病因多样、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在治疗跟痛症方面虽然方法多样,但疗效仍不确切,并且复发率较高,治疗不及时部分可发展为顽固性跟痛症,严重影响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疼痛、改善功能、减少复发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跟痛症中医学属于“痹证”“踵痛”“足跟痛”“筋伤”等病症范畴,其病因病机为患者年事已高,气血渐衰、肝肾不足,肝藏血、主筋,肝血不足则足跟部筋肉无以濡养;肾藏精、主骨生髓,肾精不足则跟骨失养;再加上患者久行慢性劳损足跟部筋骨,“久立伤骨”“久行伤筋”,导致局部气血不通、筋骨劳损则产生慢性跟痛。正如《灵枢·阴阳二十五人》中记载:“足太阳之下,血气盛,则跟肉满坚,气少血多,则踵跟空,血气皆少,则善转筋下痛。”可见该病的发生与气血盛衰相关,病位在足跟部,与肝肾两脏密切相关[12]。本研究在体外冲击波、足底康复训练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针刺联合治疗该病,其中肝俞、肾俞、脾俞 三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的背俞穴,可补益肝肾、益气健脾、补血生精;足三里足阳明胃经之下合穴,为强壮要穴,可益气健脾,治下肢痿痹诸症;三阴交是下肢三条阴经气血交汇之处,可脾胃同调,治下肢痿痹诸症;阳陵泉是足少阳胆经穴位,为八会穴之筋会,善治筋伤诸症;昆仑穴(患侧)、太溪穴(患侧)、申脉穴(患侧)、照海穴(患侧)四穴位是足跟部局部穴位,可滋补肝肾、通络止痛;膈俞穴、血海可活血通络止痛;诸穴位采用平补平泻手法,共起补肝益肾、气血双补、通络止痛之功效,配合舒筋活血、滑利关节之足底康复训练治疗和具有促进组织康复、减轻水肿以及增加组织机械负荷之体外冲击波治疗,可达到最佳疗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治疗后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VAS评分降低、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升高(P<0.05),但观察组两指标变化更明显(P<0.05);3 个月随访结果可见观察组复发率和复发次数均小于或少于对照组(P<0.05);可见在体外冲击波、足底康复训练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针刺联合治疗,可减轻患者的疼痛、改善足部功能,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