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贺秋(青海师范大学,青海 西宁 810008)
程金诚先生说:“彩陶是新石器时代的遗存,彩陶艺术是原始艺术。这里的原始,不是指蒙昧、低级,而是有最初、初始、本元、源起等含义。探究彩陶艺术还包含这样一种意味:回到彩陶本身,也就是回到原始艺术,就是追寻最初、本元的状况,探讨原始先民制作彩陶最初的动机、过程,以及在这过程中无意间体现的艺术因子。从一定意义上说,对彩陶原始性的探讨,就是对艺术起源的追寻;而这种追寻越是切近原始状况,便越具有真实性,越有价值。”
彩陶作为一种远古艺术,器型多为一些盆、罐、瓶、瓮、釜、鼎等,很显然是为了满足当时环境背景下的日常生活需要。彩陶上面所绘的纹样以媒介形式存在,是人意志的延伸,反映了先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内涵。
马家窑文化的彩陶数量是远古文化中最丰富的,无论是空前的规模还是色彩的运用,抑或是图案的编排都超乎了人们的想象。有些图案的画法就算是现代的艺术大家也难以描摹,是彩陶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反映了我们先民思想的智慧,被誉为“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之冠”。彩陶纹样种类各式各样,造型上饱满庄严,结构协调严谨,线条行云流水(图1),在中国辉煌的艺术史上具有强有力的根基地位。
图1 丰富的彩陶纹样
马厂类型的分布范围与半山类型的相似,在青海境内主要是在乐都、西宁和民和等地。其彩陶出土量较为丰富,不仅在数量上占据较大比例,而且类型也更为复杂多样,艺术特征颇具代表性,具有深刻的艺术研究价值。马厂类型彩陶的器型和装饰有其独自的特点,反映了当时制陶工艺达到了更高的水平。构图与器型的关联十分紧密,讲究和谐、对称、工整,自由的散点透视法被贯彻其中;运用多种线条形式,色彩比较简单,一般为红绘、黑绘以及红黑相间的绘法,视觉上给人以图案的鲜明效果。其外观采用“仰观俯察,由上而下”的形式,或与当时的生活模式、行为习惯有所相关。柳湾彩陶中神秘的蛙纹纹饰得到了人们广泛关注,有学者认为其与原始人的精神文化,比如生殖崇拜、祖先崇拜和日月崇拜,同时也与物质文明有关,比如对原始历法、文字符号的探索。
马厂类型彩陶中的陶器造型新颖多样,除了常见的平底器外,还有圈足器,主要的器型有陶盆、彩陶壶、双耳彩陶罐、长颈彩陶壶、粗陶罐与粗陶瓮等。葫芦形罐、小口垂腹罐、提梁陶罐、人像彩塑壶、人面形彩陶壶和喇叭形彩陶器等器型比较少见,而且还很新奇。这些都是彩陶工艺中的珍品。
观其共性,它们都为腹部圆鼓,底部内收,极大地满足了新石器时期的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要求,同时还体现了一种对称和谐的平衡感以及比例完美的秩序感。
对称,是彩陶外部造型最明显的一个特征。对称意味着某一种变换下的不变性,显示了对立统一的本质属性,代表着一种平衡和谐,同时也使物体本身体现一种优美、庄重的形态,提升了物体的审美价值。
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具有诸多特点,与混合动力汽车类似,也分为多种类型,按动力系统结构形式划分为串联PHEV、并联PHEV和混联PHEV。
比例完美是马家窑类型彩陶文化从一开始便具备的优点,其审美经得起岁月磨砺。壶柄和整个器体的比例、口沿与腹部大小的关系,以及在人像彩塑壶和人面彩陶壶中所体现的人体比例关系等,在万年后的今天看来,也是可以采纳化用的。
在彩陶文化中,最具艺术探讨价值的是陶器表面所饰的纹样。马厂彩陶的陶器表面所饰纹样类型各式各样,非常复杂。表面装饰除常见的绳纹与附加堆纹外,还有一些非常繁缛的彩绘。匠人往往会在陶器的上部施一层红色或紫红色的陶衣,所饰花纹有人面纹、全身人像彩塑纹、动物形纹样与几何形纹样。图案有非常多的形式,在陶器造型上,比半山类型更加新奇复杂。
1.动物纹样
马厂类型彩陶所绘动物纹主要是蛙纹。在半坡时期出土的彩陶上,最早发现的蛙纹是一种完全写实的图案。青海柳湾遗址出土彩陶上的蛙纹,则是一种变体的蛙纹图案(图2),整体表现效果较抽象。蛙头用圆圈代替,蛙身则是一条竖线,四肢用波折纹来代替,关节处绘有指爪。不同的变体蛙纹,大同小异,有的无头,有的无身,有的无下肢等。绘制的线条更是变化多端,有的是带状宽纹,有的双黑线中间绘红彩。
图2 马厂类型蛙纹双耳彩陶壶
人类对蛙一直以来就保持着关注,学术界感知更明显。他们普遍的观点是因为蛙的叫声很像婴儿的啼哭声,所以“蛙”和“娃”是谐音;又因为蛙具有很强的生殖繁衍能力,在生产力极低、生活条件极差的原始社会,婴儿的成活率很低,对生殖能力的渴望使人们产生了对蛙的崇拜。
2.人面纹样
在原始的彩陶纹样中,用来表现人面或人体的彩陶非常常见(图3)。有专家学者认为,马厂类型彩陶中的人面纹样或者说是人面形彩塑是由蛙纹演变而来的蛙人纹。“1991年,青海民和县博物馆的同志在民和县松树乡山架背后征集到1件泥质红陶壶,壶颈肩部已变形,腹上部用泥塑着一个和蛙人纹很像的裸体人像,有力地说明了蛙人纹中有一些是表现人的。”
图3 彩陶浮雕人形双耳壶
3.几何纹样
四圆圈纹、连弧纹、菱格纹、曲折纹、方格纹、卍字纹、云雷纹、“80”纹、方块纹、变形回纹等纹样是马厂类型彩陶中最常见的几种类型。这些符号性的几何花纹大都出现在彩陶壶外腹下部,有学者认为它可能是一种记号,比如制陶人留下来的印记,也有可能代表某一氏族或家族的徽号,还有学者认为这与我国原始文字的出现有关(图4)。
图4 几何纹样
4.色彩
马厂时期的彩陶颜色以黑色为主,也有红、黑二彩兼施的。黑绘出现在早期阶段,期间也有少量的红绘陶器;中晚期红色在彩绘纹饰中就不见了,全部都以黑色彩绘呈现出来。施彩部分与陶器的底色交相呼应,对比强烈,彼此映衬,产生了一种节奏鲜明的韵律感。
5.构图
马厂彩陶的纹样构图形式多采用二方连续,这种方式使画面处于一种均衡的秩序中。所绘纹样在整个器型中占50%~75%的比例,从腹部中间位置抑或是腹部到底部二分之一处,直至瓶口。其构图与器型紧密相结合,疏密有度,牢牢地将人的视觉重心固定到合适的位置,带给人视觉上的形式美感。
6.纹样的艺术特征
马厂类型彩陶纹样将一些概念元素进行完美运用,无论是点、线、面,还是一些特定样式的纹饰,都紧紧围绕着造型和色彩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动与静、曲与直、疏与密、繁与简的对比关系也体现得淋漓尽致。对称和谐是其最明确的艺术特征之一,可以使人产生平衡稳定的视觉效果。
中国彩陶不同于其他文化彩陶的一个特性是,无论是任何形式造型的陶器,都会对由上观下这一观照形式的效果十分注意,被称作“仰观俯察,由上而下”的观照法则。这或许与当时的社会生产活动有关,囿于有限的生产条件,人们在进行彩陶绘制过程时,是以一种自上而下的视觉角度进行制作的,这一特征在柳湾出土的蛙人纹彩陶中有所体现。比如一些只保留了折肢形态的蛙形纹饰,平视时是只能看到一些蛙的肢体动态,是没有头的,但自上而下观看时,会发现瓶口的设计刚好可以作为蛙的头部作为参照(图5)。此种观照模式在其他类型彩陶中也有所体现。
图5 蛙人纹彩陶纹饰
中国彩陶文化在世界艺术史上有着绚烂的一抹色彩,其艺术表现形式多样且复杂。青海马厂类型的彩陶,无论是从造型、纹样还是色彩等各方面来看,都有其独特的艺术研究价值,在我们分析、了解新石器时代的社会生产形式时,都会给人以独特的启发。
①程金诚:《远古神韵:中国彩陶艺术论纲》,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第10页.
②汤云航:《女娲神话考源》,《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2年8月,第20卷3期,46-52页.
③李智信:《关于马厂类型四大圆圈纹与蛙纹的几点看法》,《考古与文物》,1995年4期,43-4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