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婵静 李巧梅(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河南 郑州 450046)
马厂东北翼处于马厂油田的东北部。西以马厂断层为界,北临徐集油田,南接马厂主体的马19块,东临葛岗集洼陷,勘探面积40Km2。含油气层位是沙三中-沙四上,油藏埋深2600-4000米。整体上,该区处于马厂主体与徐集构造转换的部位,存在多个局部构造转换带,导致断层极其发育、交切关系复杂。
本次研究的地震数据体是在2005-2006年新采集的10*10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通过浏览地震数据体,首先归纳了在马厂东北翼主要发育有两种构造样式。在南部是复式堑、垒构造多支同向的正断层在剖面上呈台阶状分布,常见于陡坡带和缓坡带,它们逐渐向沉积中心方向下掉形成台阶;北部是阶梯状断层,该构造由同向或反向的正断层(或正断层系)组合而成。
在马厂东北翼主要发育的是西掉的马厂断裂系、东掉的马东断裂系和与马东断层配套的西倾补偿配套断层。
马厂断裂在北部表现为一条断层,并与徐东断层呈“V”字型相交、向南到马70井的附近变成由多条断层组成的马厂断裂系,此断裂平面上在马64井附近被徐东断层错断,形成马厂断阶带。延伸长度达40km,断面上陡下缓,是一条切割基底的西掉正断层,基底最大断距2000m。马厂断裂活动强度在其马厂构造中部最大,向北强度减小较快,直至消失,向南在其下降盘下第三系地层明显区域性减薄,断距变小。由此导致对油气的控制作用分段性明显,在马厂构造主体最强,向两翼减弱。
马东断裂自北向南断层的条数由一条逐渐增加四条,切割的地层由浅到深。该断层在地震剖面上是条近乎与地层平行的断层,在构造解释上要通过(瞬时相位、频率的解释)多方面多手段的精细解释方法,才能把其精确的解释到位。是受重力作用形成的具有滑脱性质的断层。其走向近SN,倾向近E向,断距在100-300m之间,它们使马厂半背斜更加复杂化,对马厂主体油藏有分块作用,把马厂构造分为顶部和翼部两大构造单元。马东断裂为东洼油气向地垒带的运移提供了通道和便利条件,但由于这三条断层活动的差异性导致了马厂构造顶部和翼部油气富集程度和油气富集层系的差异。
在马东下降盘存在一系列的西倾补偿配套断层,马东断层的配套伴生断层数目较多,断距较小,呈NE走向,倾向NW。其中较大的几条分别为马26断层、马38断层、马60断层、马30断层,配套断层由西向东活动期次依次变老,它们与东倾地层形成多个台阶式的反向屋脊构造带和反向屋脊断块。
由于马厂油田是东濮凹陷构造最为复杂的地区之一,存在西倾和东倾两大断裂系统,伴生断层极其发育,特别是在东倾和西倾两大断裂交错的断裂系统中,由于断层的切割关系复杂,造成对其附近小断层的认识存在难度。
通过研究,总结了以下三点小断层识别的方法:
开发后期老油田井网密度大,多井精细对比是确定低序级断层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抓住可信段,由已知推未知,缩短电性变形段,落实地层层位、断点。
同相轴扭曲、同相轴合并分叉、同相轴微错位以及同相轴扭曲—能量突变。但是这种断层引起地震相位的变化经常与岩性变化引起的反射层同相轴变化相混淆,因此常常需要借助于其它手段来识别。多种方向测线解释识别低序级断层。
注采关系法:对于同断块内注采长期不见效的情况,在排除砂体变化因素后,就要考虑小断层的存在是否导致了储层的不联通性。
压力系数法:应用重复式地层测试(RFT)可以测得钻遇每个单层压力,结合生产井情况,可以判断低序级断层的存在、验证组合的合理性。
复杂断块群油气藏是指在一定构造背景控制下,具有相似成藏条件的一系列断块油气藏的集合。由于马厂油田具有复杂断块群的特征,所以根据断块群的概念把研究区的圈闭定义为反向屋脊、顺向断阶两种圈闭形态。对此类构造类型的圈闭进行评价是由5个要素组成,分别是圈闭特征、储层特征、成藏富集程度、储量潜力、经济效益。其中圈闭特征详细表述即是圈闭的类型、面积、埋深。由于仅是对研究区进行构造研究,所以在具体的评价上采用圈闭特征和已钻遇井的含油气情况这两个因素进行分类评价。结合编制的两个主要含油层面的构造图,得到一类圈闭15个,面积1.16Km2‘资源量144.22万吨;二类圈闭12个,面积0.51Km2,资源量51.73万吨。
复杂构造区由于断层发育,交切关系复杂,仅仅依靠地震资料不能精确识别,要充分运用地质观点解释。综合应用地层精细对比、HDT、RFT、油藏动态资料,实现地震、地质吻合。地震解释是为油藏服务,是随资料的增加不断深化认识,有一个认识-修改-再认识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