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瑞 隋欣
摘要:满族萨满音乐是我国东北地区少数民族音乐中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之一,通过对满族萨满音乐的原始性、神秘性的切入,使我们能够真切地感觉到满族萨满音乐的艺术与文化价值。近几年,满族萨满音乐也正式的被批准,成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之一,可见国家与政府对于满族萨满音乐保护的高度重视。本作品将根据满族萨满音乐的音乐与特征与文化价值进行分析,来探索和研究满族萨满音乐的精神文化价值以及对于满族萨满音乐传承现状及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相应措施。
关键词:薩满文化 萨满教 宗教 萨满音乐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国的满族萨满文化主要分布在我国的黑龙江沿岸佛满洲关氏、吉林九台小韩屯石氏等地区。由于文化发展和地势特征的优势,在我国的东北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在的许多民俗习惯与民间音乐都与满族萨满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并且在满族萨满文化的发展中具有一定的进步性,首先发展的是自然崇拜,其次发展为图腾崇拜,然后又发展到了祖先崇拜,从对外界大自然万物的崇拜发展到个体的动物的崇拜到最后的具象到人对于自身的认可与崇拜,这些特征使满族萨满音乐文化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一、满族萨满文音乐的艺术特征
(一)原始性
萨满文化是一个影响范围很广的世界性原始信仰宗教,大约产生于原始时期的新石器时代。在历史发展上,萨满文化一直贯穿于满族宗教文化的始终,一些地区仍旧保留着原始的习惯与文化。无论是包含了家族形式的祭祖、背灯、领牲、换锁等具有规范形制的家祭,还是负责祭祀狐神、莽神、貂神、熊神等的自然神祗的野祭,都一一体现了萨满文化原始性。尤其是仪式中包含的神歌、器乐、节奏、力量、道具、服饰,不仅是满族人们在传统生活中对于原始文明具象化的体现,也让人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萨满文化原始性的精神文化内涵。
(二)神秘性
与宗教相对应的文化往往具有非常神秘的色彩。它是一种抽象的存在,不具有客观确实的主体,也具有强大的主观精神内涵。萨满文化作为自原始时期就存在的宗教文化必然具有浓重的神秘性色彩。在原始时期恶劣的生存条件下,出于对大自然的畏惧感,当时的人类认为万物皆有灵、万物皆为神,这一时期也就产生了自然崇拜。之后随着部落、氏族的发展又诞生了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
尤其是野祭,更能显示出萨满文化的神秘性。比如在祭祀活动中狂野奔放的舞蹈动作、萨满文化独有的咒语与旋律、器乐演奏时的速度与力度、祭祀成员奇异的手势以及在举行萨满仪式时开阔的场地中都得以体现。当然这些特质在家祭中也有表现出来,只不过在野祭时神秘的气息会更加强烈。萨满音乐产生于萨满仪式之中,也就是说萨满音乐也蕴涵了萨满仪式中神秘的宗教特点。
在满族萨满文化中,萨满象征着人与神灵之间沟通的使者,音乐成为了沟通的媒介,二者与舞蹈相呼应,传递与神沟通的信息。祭祀时,萨满们穿上特别准备的服饰,以舞蹈打开与神沟通的大门,以器乐相伴、用歌声接触神秘的世界,传递与神的祈愿。萨满文化在灵魂观、神灵观、宇宙观的根本观念基础上形成了特定的以血缘家族为单位的关系,也使得它具备了区别于其他宗教音乐文化的神秘性、特殊性。
二、满族萨满音乐形式
(一)音乐调式
在满族萨满祭祀音乐中的调式种类繁多,主要采用五声调式进行谱曲。宫、商、角、徵、羽这五种调式占比各有不同,其中徵调式运用较多,角调式的运用相对较少。每种调式通过音阶、音列的灵活运用,都能达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萨满音乐的调式特征与汉族音乐的调式特征并无区别,从侧面也可以看出满族萨满音乐在发展的过程中与汉族的音乐文化进行了交叉融合,形成了音乐与文化的交流。
(二)音列与节拍
1.音列萨满神歌的旋律结构是以五声调式即宫、商、角、徵、羽的调式和音列为基础而组成。在运用的过程当中主要有二音列、三音列、四音列以及五音列、六音列几种形式,其中五声音阶为主要存在形式。
通常宗教音乐的曲调都比较单一,旋律线条也比较平缓,所以只交替出现两个音而构成的二音列旋律作品并不多见;满族萨满音乐的主要构成元素就是的三音列,这也是曲调能够变换的基础;四音列是以三音列为基础发展而来的音阶结构;萨满神歌音阶形式中的基础就是五声调式音阶,它是在三音列以及四音列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也可以看作是以三音列为基础交替组合而成;六声音阶在萨满神歌中并不常见,主要是在五声音阶中加入了变宫的元素构成,加入了变宫的旋律在听觉上
色彩更加丰富,神秘性也更强。
2.节拍
节奏是音乐作品中重要的组成之一,节拍更是重中之重。在萨满祭祀的音乐中多数都为打击乐器,音域起伏又不明显,所以节奏的作用至关重要,在萨满神歌中亦是如此。
在萨满音乐中单拍子的运用十分广泛,被运用最多的就是2/4拍。拍子简单重复的力度变化,为音乐增添了庄重沉静的感觉。而3/4拍子与3/8拍子在萨满音乐就比较少见,因为萨满祭祀时是比较紧张激烈的,而三拍子给人安静平缓的感觉,所以并不多见。在萨满神歌中出现率极低的就是混合复拍子,在变换复拍子中出现较多。
三、满族萨满音乐在东北地区的产生与影响
(一)满族萨满音乐产生条件
在我东北地区的萨满音乐文化中,满族萨满音乐文化之所以能够影响至深,除了地理因素外,历史发展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首先在地理位置上,满族的先祖女真人就几度统治过东北的大部分地区,范围达到了东至海滨、西至开原、北达嫩江、南达鸭绿江,为之后的满族文化在东北地区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之后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正式建立满洲,一个新的民族就此诞生。可以说满族在东北地区的历史发展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得满族萨满音乐文化能够相较于其他民族流传更广,根基更深。
其次在历史发展上,相较于其他民族,满族作为中国最后统一全国的封建王朝在中国统治了近二百年,其宗教文化在我国北部尤其是东北部影响最为深刻。在满族萨满音乐发展的过程中与汉族文化又进行了相互渗透,使得它的音乐形式也更加的丰富多彩。他们非常重视对于萨满祭祀过程的规范与严谨,甚至在乾隆时期官方对萨满祭祀的仪式进行了正式的规制并且归为一册,使满族成为萨满文化中记录最为完善与规范的民族。
(二)满族萨满音乐的影响
满族音乐在金代的女真时期发展就已经初具规模,此后在我國东北部发展的过程中与当地的汉族及其他的民族进行了交流融合,循序渐进的扎根渗透进了东北地区人们的民间音乐之中,同时也衍生了许多具有地方性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比如二人转以及太平鼓等。
二人转作为我国极具地方色彩的艺术形式之一,它既是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一部分,也是集说唱、歌舞和戏剧于一身的艺术瑰宝,同时它也是萨满音乐的一种延续。二人转在表演中有一男一女,分别为丑角和旦角,而萨满在祭祀牛河梁女神是是由一男一女组成的。唱腔上,二人转中的《秧歌柳子》来源于满族萨满中的祭柳,演唱方法上,二人转“七十二嗨嗨”的根源也是出自于萨满音乐的《乡神词武嗨嗨》等,满族萨满音乐的许多形式在二人转的表演形式及作品中都得以体现。
太平鼓的起源与发展受到了满族萨满音乐的直接影响,它起于唐代之前、兴于明清时期,主要集中在我国的东北、河北、兰州、北京等地区。吉林省惠德市的惠德太平鼓在2015年成功申遗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满洲的两次入主中原使满族萨满文化传入了京畿,祭祀音乐中使用的神鼓也落入了百姓身边,名曰太平鼓。在表演的过程中表演者手持单鼓便唱边跳,内容有对于美好生活的祈盼,也有传统的民间故事,因为内容主要为祈祷太平的生活,所以“太平鼓”的称呼也由此产生。太平鼓虽然起源于萨满音乐但是与萨满音乐的不同之处在于,萨满音乐是娱神娱人,而太平鼓已经发展为娱人娱己。
物转星移,光阴荏苒,虽然汉族在我国东北已经是人民民族的主体,但是满族的音乐文化与习俗已经深深的与东北的民族交织在一起不可分割。满族萨满音乐作为东北地区民族音乐的宝库孕育了大量的艺术瑰宝,是东北民族音乐的生命源泉。
四、满族萨满音乐的传承现状与发展措施
(一)满族萨满音乐的传承现状
在萨满文化的历史发展中一直是以家祭与野祭结合的形式而存在的,二者缺一不可。但是有一些项目申报人员为了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定,就选择了着重强调家祭、忽视野祭。在现代社会本就萨满信仰薄弱的情况下,这无疑是雪上加霜。
萨满最初时期是通过“神选”产生的,身体孱弱多病又无法医治的人,家人无可奈何之下就向神明许愿“抬神”,以此来确认成为萨满。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时期,在无神选的情况下值得通过族选的方式来完成。发展到了21世纪,为了应对“扣香”的危机。非遗文化部人员不仅着重强调家祭,而且将萨满的选举方式从族选也改为了“人选”。“人选”的人员中有家族人员也有族外人员,与一开始的萨满文化已然不大一样。
此外,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外出打工离开家乡。这使得萨满信仰愈加薄弱,许多仪式由老年人来完成,只有极少数的中年人仍然信仰萨满神灵,年轻人更是寥寥无几。另外,在21世纪的互联网时代,萨满文化不仅接受着西方国家的冲击,而且随着韩国、日本等国外流行音乐的闯入,年轻人也更加乐意去追求新潮的音乐与文化,对于想了解萨满宗教文化的意愿更是少得可怜。萨满音乐文化的生存空间被一再的挤压没有喘息的空间。
(二)满族萨满音乐的发展措施
1.延续艺术创作
满族萨满文化作为一个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宗教文化,成为了无数艺术创作的灵感源泉,比如大型满族风情组舞《东陲边鼓》。与其他演绎少数民族的歌舞剧目不同的是,《东陲边鼓》并没有对民族的“原生态”歌舞简单地进行演绎。而是从满族文化众多的元素中,提取出具有范例意义的文化符号,并且加以生动演绎。比如在满族神话中的三仙女传说、佛多妈妈传说,还有满族特有的寸子舞和满族婚俗等等。以舞蹈姿态演绎民俗文化,同时又将传统文化瑰宝与现代艺术表达相融合。作品中不仅呈现了满足萨满的音乐文化,而且也向人们展示了满族萨满文化的祭祀、服饰与舞蹈魅力。
2.创新应用形式
满族萨满文化也可以与游戏相结合,在2018年由六个毕业生历时五个月制作了名为尼山萨满的游戏。游戏以萨满文化中尼山萨满为主要任务来进行剧情的发展,讲述了一位名叫尼山的女萨满为拯救被邪灵带走灵魂的无辜孩童而与强大邪恶的反派勇敢斗争,最后打败妖灵成功解救孩童的故事。萨满神鼓在祭祀仪式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在游戏中玩家通过敲击手中的萨满神鼓穿行诸界、降服妖灵,经历一段奇幻的冒险旅程。游戏整体运用了北方萨满文化中独特的剪纸艺术,配合具有宗教性的萨满音乐,使玩家体验到了独特的具有神秘色彩的萨满音乐魅力。把萨满文化即运用到游戏中增加了趣味性,也宣传和弘扬了萨满音乐的独特精神文化。
五、结语
(一)满族萨满音乐的艺术价值
满族萨满文化是一个集诗、舞、乐为一体的大型综合艺术文化,它使宗教与艺术融合为一。满族萨满音乐是蕴含了雄厚的艺术文化、融汇了繁多古老的音乐元素的大型音乐艺术形式。在纵向的发展当中与不同时期的宗教文化也有着密切的联系。萨满音乐作为萨满文化祭祀时使用的音乐,其本质上来说就是萨满文化中精华的集中体现。通过满族萨满音乐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满族人民的历史发展脉络,以及对于其他音乐形式及艺术表达的影响。萨满音乐作为萨满文化中的重要艺术元素,它不仅能够显示出萨满文化的独特气质,而且表达了人们对于艺术品味的进步及追求。
(二)满族萨满音乐人文价值
在庄严的宗教中使用轻松的音乐,不仅是体现了宗教活动的人文特征,同时也是萨满文化宗教活动的典型特征。包含着优美的歌声、古朴自然的舞蹈、激烈的器乐演奏的萨满音乐,在祭祀活动中人们的感觉器官被充分地调动起来,拉近人们与神明的距离,从而达到了人神共乐的崇高境界。萨满音乐作为一种艺术综合体,它并没有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独立出来,而是经历了“发展、融合、发展”的过程始终存在于祭祀活动当中。
萨满音乐不仅仅是文化的传递者,它更是的创造者。多名研究学者表明,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表达情感的音乐艺术形式就已经多种多样,这种艺术形式又影响了更多的人,逐渐的在这种共同力量的作用下便将某种个性行为转换为了共性行为,形成了独特的精神文化内涵,因此萨满音乐不但具有文化
传承价值,而且具有文化创造价值。
(三)满族萨满音乐的社会价值满族萨满文化艺术作为一种社会形态,从纵向上来看,它
记录了人们自远古时期的整个发展过程。从内在反映了人们心理以及精神的动态变化,在面对原始时期残酷生存环境的恐惧与茫然到之后对于力量的崇拜与渴望,最后发展为对人类自身的认可,都是内在精神文化的集中体现。从外在我们可以通过满族萨满文化下人们的发展轨迹分析出不同时期人类生活习惯、生存环境以及物质需求的差异有哪些。从横向上看,通过对满族萨满音乐文化的分析可以对比出在同一时期同一民族,不同地域的人们在同一信仰的情况下文化的差异与联系,剖析出萨满音乐具有脉络化发展的特点。满族萨满音乐不只是单纯的音乐艺术,更是一种文化的具象化体现。
从社会学的角度对满族萨满音乐文化进行分析可以已看出,当个体行为逐渐发展为共性行为时,就演变出模仿的从众行为,渐渐就会聚集形成庞大的精神文化。这种文化会对人们产生道德和心理的限制,换言之,这就是控制力社会化的表现。萨满以音乐艺术为基础,让人们达到情感上的统一,展现出萨满音乐艺术个性化功能随着时间发展转向了不可预估的社会作用,也侧面反映出其具有的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赵志忠,富育光.满族萨满文化遗存调查[M].民族出版社,2008.
[2]赵志忠.满族萨满神歌研究[M].民族出版社,2009.
[3]宋和平译注.满族萨满神歌译注[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
[4]黄礼仪,石光伟编.满族民歌选集[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
[5]王海霞,金顺爱.满族萨满神歌艺术形态解析[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8(4).
[6]刘桂腾.“中国萨满音乐文化”系列研究(之一)满族萨满音乐[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7(1).
[7]李蕾.满族萨满仪式音乐文化的特点与传承发展[J].社会科学战线,2019(5).
[8]王晓东.谁的萨满?——九台满族锡克特里哈拉萨满仪式音乐的传承与流变[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9(3).
[9]李蕾.萨满音乐传承面临的问题与思考[J].社会科学战线,2015(11).
[10]冯伯阳,石光偉.中国萨满音乐的社会价值分析[J].中国音乐,1998(4).
[11]胡晓伟.萨满音乐的社会人文价值研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
[12]马宝艳,金士友.浸染着宗教信仰与历史文化的萨满音乐[J].社会科学战线,2011(1).
[13]刘桂腾.松花江下游赫哲族的萨满乐器[J].黄忠(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4(1).
[14]徐科锐,周欣.满族蒙古族萨满音乐对比研究[J].文化月刊,2021(2).
[15]刘桂腾.萨满教与满洲跳神音乐的形成及其流变[J].音乐研究,1992(3).
[16]王一鸣.关于东北民间音乐之源——萨满音乐的研究[J].戏剧之家,2015(14).
[17]金士友.满族萨满音乐与东北二人转的渊源关系[J].中国音乐(季刊),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