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学富
唐代的科举制度由魏、晋的九品中正制嬗变而来。当时的科举选士不仅要看考试成绩,还要考察平时的才能表现和社会声誉,即“行卷”。于是参加科举考试的士子将自己平时感觉比较满意的诗文加以编辑,写成卷轴,投于主考官,以便他们在阅卷时参考,综合评定分数,决定取舍。因为唐代科举考试试卷不糊名,考生的信息是公开的,但是参加科举的学子不能私下直接向主考官递交行卷,要找社会上有地位的人代为转交,或高官显贵,或文坛翘楚。
唐敬宗宝历元年(公元825年)秋天,越州(今浙江绍兴)学子朱庆馀赴京城长安赶考。千里之外,举目无亲,找谁向主考官递交行卷好呢?
正在朱庆馀犹豫彷徨之时,一个官员模样的人路过,看到朱庆馀的样子,料定他是进京赶考的举子,便主动上前与之搭讪,此人是水部员外郎张籍。交谈中,张籍见朱庆馀谈吐不凡,很是欣赏,于是让他把以前写的诗文拿来一阅。朱庆馀连忙从行囊中找出书写好的26篇诗文呈上,张籍看后,爱不释手,承诺一定转交给主考官。
张籍对朱庆馀的诗文极力称赞,一时间,朱庆馀在京城声名大噪。
但在科举考试前夕,朱庆馀仍和众多举子一样,心中焦虑。他认为自己与张籍只是一面之交,对方能否在主考官面前替自己美言,心中没有把握,又不好明言,便写了一首题为《闺意》的七言绝句,呈给张籍。诗曰:“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诗中的“停”不是停止,而是安置之意。诗的意思是新妇在红烛光照中装扮,等待天亮,好去堂前行礼。但是由于心里没底,便低声问丈夫自己的打扮是不是很时髦呢?能不能讨公婆的喜欢呢?表面上,此诗是写新妇拜见公婆前惴惴不安的心情,实则表达一名应试举子面临关系自己前途的科举考试时的不安和期待。
张籍一看,便知其意图,于是,也写了一首诗回答。诗云:“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人间贵,一曲菱歌敌万金。”诗的意思是一位越州美丽的姑娘刚刚打扮好,出现在镜湖的湖心,边采菱边唱歌。知道自己光彩照人,却因为过分爱惜自己的“羽毛”而又沉吟起来。虽然有许多姑娘身上穿着绫罗锦缎,但是采菱姑娘的一曲采菱歌抵得上一万金呢。这首诗表面上也是写美人化妆之事,其实是告诉朱庆馀,你就不必担忧了,像你这样出类拔萃的考生,主考官一定会垂青的。
果然不出所料,朱庆馀在宝历二年(826年)金榜題名,高中进士。后来官至秘书省校书郎。
(摘自《科教新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