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积极心理品质有助于流动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通过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设计心理健康教育课、改善家庭教养方式等,培养流动儿童的积极心理品质,为他们的幸福人生奠基。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2)48-0047-03
【作者简介】张帆,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景山实验初级中学校(江苏苏州,215129)教师,一级教师。
2021年5月,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2020年全国流动人口为3.76亿人,据此估算流动人口子女规模超过1.3亿人,在中国儿童总数的占比超40%。[1] 过去流动人口子女因为没有流入地的户籍而无法享受与流入地同龄儿童平等的入学机会,这类与父母共同“流动”到城市,因户籍地与居住地分离而被排斥在城市教育体系之外的儿童被称为“流动儿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教育政策的调整,许多流动人员通过积分入学等途径使其子女获得在流入地上学机会,流动儿童已经能够享受与流入地儿童基本相同的教育资源。然而,流动儿童在学习生活中仍遇到诸多挑战,如学习成绩落后、环境适应不良、亲子关系基础薄弱等。为此,笔者以孟万金等学者开展的积极心理学本土化研究为基础,[2]探究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状况,探讨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策略。
一、积极心理品质研究结果分析
本研究采用整群抽样,选取流动儿童集中的3所学校,通过问卷星发放孟万金团队编制的《中国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共收回有效问卷352份。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均值在3.49分,显示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发展尚可,达到中等以上水平。其中,流动儿童友善、团队意识得分较高,单题均值在3.8分以上,正直、创新思维得分较低,单题均值在3.2分以下。女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分值略高于男生,但不存在显著差异。
城乡学习内容的差别、生活习惯的差异、父母与祖辈教养方式的不同,都使流动儿童感到适应不良。然而,探讨流动儿童的积极心理品质时,也需要注意改变过去将流动儿童完全视为弱势群体的观念。即使流动儿童有过流动经历,但能与父母一起生活、体验过乡村与城市不同的环境,对于流动儿童心理品质的培养具有积极意义,乡村生活的美好、祖辈给予的温暖与关爱,均是培养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重要资源。
二、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策略
积极心理学倡导心理学要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具体来说,积极心理学认为幸福的核心在于:积极情绪如快乐、感恩、主观幸福感等;积极心理品质如智慧、毅力、创造力等;积极环境如社会关系、文化规范、家庭等。积极情绪、积极心理品质、积极环境三者相互影响。[3]这为培养流动儿童的积极心理品质指明了具体的方向。本文主要围绕积极心理品质及与其紧密相关的积极情绪和积极环境展开论述。通过实践研究,笔者认为,为了帮助流动儿童更好适应环境,心理健康教师应努力培养流动儿童的积极心理品质,并从积极情绪和积极环境入手,影响、推动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
1.营造良好氛围,激发积极情绪
积极情绪是个体蓬勃发展的主要标志,与个体心理健康有著密切的联系。积极情绪不仅指快乐,还包括希望、兴趣、愉悦、爱、自豪、感激等。积极情绪可以帮助个体建立心理和社会资源,并提高他的适应力。对于流动儿童而言,积极情绪意味着适应能力更强。当流动儿童能够探索积极情绪并将其融入日常生活中,便能有效改善他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
因为很多流动儿童直到小学高年级甚至初中阶段才回到父母身边生活,他们的亲子关系基础相对薄弱,甚至会在心中埋怨父母对自己照顾不周。为此,学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应重点培养流动儿童的积极情绪。心理健康教师可以开展“感恩”主题的团体辅导活动,引导流动儿童给父母“写一封感谢信”“画一张感谢明信片”。心理健康教师组织流动儿童参加“小确幸”活动,通过“画一张心情漫画”“写一段心情歌词”,引导他们回忆和表达学习生活中令自己感到幸福愉快的事。形式多样的团体辅导活动不仅能使流动儿童体验更多的积极情绪,也拉近了流动儿童和教师、家长、同伴之间的距离。活动所营造的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和积极的人际环境,又能进一步激发流动儿童的积极情绪。
调查研究发现,相较而言,流动儿童更为自卑,亲子关系基础也相对薄弱。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上,心理健康教师可以利用游戏、绘画等方式,引导流动儿童表达积极情绪。通过开展“我的优势姜饼人”绘画涂鸦活动,流动儿童将平日里羞于表达的自我优势通过绘画“投射”到“优势姜饼人”身上,促进他们觉察自身的积极品质并培养积极情绪。完成绘画后,心理健康教师要求流动儿童将“优势姜饼人”贴在自己的胸口,从而引导他们体验“优势姜饼人”的心情。“我的优势姜饼人”绘画涂鸦活动有助于提升流动儿童的积极情绪。流动儿童通过投射和表达,发现自我优势,体验积极情绪。同时,在心理健康教师的引导和同伴配合下,流动儿童从全新的角度再现或再次叙述成长故事,探索过往经历的积极意义,营造更为融洽的班级氛围。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上举行“爸爸妈妈像水果”活动,引导流动儿童画出和父母相似的水果,如外硬内软的榴莲爸爸,其貌不扬却内心温柔的牛油果妈妈。通过温暖有趣的绘画活动使流动儿童改变对父母的印象,增强流动儿童对父母的理解,营造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
2.融入课程设计,培养积极心理品质
研究发现,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开设与否密切相关。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时,心理健康教师应该充分了解流动儿童的心理发展需要,并针对性地培养他们的积极心理品质。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流动儿童在环境适应上容易遇到困难。
七年级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可以开设有关宽容、友善等积极心理品质的课程。如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上组织“友谊拼盘”团辅活动,引导流动儿童讨论并发现对人际交往有益的积极品质;进行“宽容之美”团体辅导,让流动儿童讲述自己的宽容故事。同伴间的交流与示范可以使流动儿童更好地培养积极心理品质。
八年级学生的学业任务加重,流动儿童学习基础相对薄弱,可能在学习中遇到更多困难,他们更需要培养自律等积极心理品质。通过开展“自控力像肌肉”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授流动儿童目标管理、时间管理等内容,培养流动儿童的自控力,提高他们的自律的品质。前期研究表明,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中的领导力品质普遍不高,通过开展“我来做领导者”模拟活动,使流动儿童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培养自我学习、自我规划、自我管理、自我完善以及组织协調等领导力进而培养他们积极心理品质。
3.形成家校合力,创设积极环境
学校与家庭都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环境。因此,不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应树立积极心理品质是流动儿童幸福人生的基础这一理念,努力为流动儿童创设积极环境。父母是家庭教育的施行者,父母的教养方式会直接影响孩子的人格发展。[4]在与流动儿童的父母沟通中笔者发现,他们对孩子的学习寄予厚望,非常渴望弥补孩子童年时期的缺失,但也因缺少对孩子的陪伴导致对孩子的了解不够。对于流动儿童家庭而言,较为突出的问题是父母的掌控感和孩子的自由感之间的不平衡。流动儿童的父母与他们的孩子一样花费了很多时间适应城市,他们本身也容易因疲惫而产生消极情绪。忙碌的工作和相对较低的学历,使得流动儿童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需要更多的指导。心理健康教师可以在学校的支持下创设家长学校、家长团体工作坊等,为流动儿童的父母提供家庭教育的具体指导。如通过“青春沟通之道”工作坊,向流动儿童的父母解释青春期孩子心理特征背后的生理因素,使流动儿童的父母更好地理解他们的孩子。针对“怎样与青春期子女沟通”“线上学习家长如何陪伴”等现实问题,家长学校进行了具体指导,引导家长学会利用家庭会议等方式解决流动儿童的成长问题,为流动儿童的健康成长创设积极环境。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七号)[EB/OL].(2021-5-11)[2022-5-16]. http://www.stats.gov.cn/tjsj/tjgb/rkpcgb/qgrkpcgb/202106/t20210628_1818826.html.
[2]官群,孟万金,KELLER.中国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编制报告[J].中国特殊教育,2009(4):70-76,87.
[3]阳志平,彭华军.积极心理学团体活动课操作指南[M].机械工业出版社,2022:6.
[4]王中会,罗慧兰,张建新.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人格特点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3):315-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