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增一减”提质效 赋能学校新活力

2022-07-07 14:25唐军
湖北教育·中小学党建 2022年6期
关键词:作业服务课程

唐军

荆州市荆州实验小学秉承“德育为先、能力为要、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积极学习“新”办学思想、实施“优”育人策略,通过在课程建构、课堂教学、教师发展、作业管理、课后服务等方面实施“一减一增”系列举措,做足课程内涵“加法”,做实教学负担“减法”,推动“雙减”政策落实落地。

构建以育人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双减’背景下,只有开齐开足课程课时,做好课程育人的‘增量’,才能让课程成为‘五育’并举的‘导航仪’。” 学校教学服务中心负责人何燕妹说。学校4个校区共有4000多学生,围绕培养人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怎样深化国家课程的校本化理解?如何构建内容丰富、生动鲜活、优质多元、个性选择、分类分层的课程内容体系?学校教学服务中心牵头,多方征求家长、社会的建议,多次组织召开研讨会,决定建立课程融通机制,探索“水品文化进道法”“经典诵读和自由阅读进语文”“创意活动进数学”“游戏教学进体育”“器乐演奏进音乐”“创客教育进信息技术”等融合模式。

在“水品文化”理念的引领下,学校建构小水滴“4+4”(“四力”+“四爱”)校本课程,“四力”发展课程包括学生品格力、学习力、健康力和艺术力;“四爱”实践课程包括“我爱科学”“我爱智造”“我爱祖国”“我爱社会”。全体教师重点打造和落实阅读课程、英语双师云课程、我爱智造系列课程、我爱科学系列课程、兴趣社团课程、习性德育课程、四球进校园课程、一个年级一品牌体艺特色课程、安全小卫士课程、家长学校课程十项精品课程,引导学生跨界学习,实施全课程育人,促进全面发展。

把作业管理作为提质增效的突破口

2022年4月25日,一(3)班学生任炫霖在班主任带领下,按时到达活动区,第一个开始了“数学乐园”的闯关游戏。她从桌上的3张题卡中随意抽取一张,然后根据提示进行相应的任务。数筷子、摸形状、拨算盘、看时钟……一系列操作下来,任炫霖在10分钟内闯关成功,并获得20颗星,蹦蹦跳跳返回了教室。

学校依据“小水滴”评价,以游戏闯关的方式对一、二年级学生进行了学业水平评价。

学校制定了《荆州实验小学关于学生作业设置的意见(试行)》,全面规范学生作业的门类、设置、批阅等要求,围绕学生5大综合素养、20个习性要点、59项具体行为养成,探索建构“小水滴”综合素养评价体系。学校将作业设置为4种类型。“习性”类作业对应“小水滴习性德育课程”学习目标,设置习性养成作业,可以一天一项,也可以多天一项;“学习”类作业,对应教学核心目标,书面作业与非书面作业相结合,学科教师选择布置,学生分时段完成;“实践”类作业,对应“四爱”实践课程学习目标,设置生活技能、劳动技术、社会实践、科学探索、公益服务等综合实践作业;“体艺”类作业,对应“一个年级一品牌”体育和艺术特色课程学习目标,要求学生每天完成半小时体艺作业,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定制“营养餐”赋能教师专业成长

学校以校本培训为抓手,加强培训的针对性,打通教师专业发展的堵点、痛点,为教师专业化发展保驾护航。

为了让教师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需要,学校为全体教师定制不同的“营养餐”,制定教师“九修炼”要求,从语言、眼神、笑容、行为、脾性、学识、心灵、气质、人生等诸多方面为教师补充“维生素”。举行新进教师、青年教师和交流教师与学科中心研究团队成员“师徒结对”活动,两年为一周期,实行一对一示范、指导和帮扶,为青年教师补充强力“钙质”。制定“电子备课和教研管理办法”,明确案例生成机制和研修基本框架,广泛开展“同课异构”,补充丰富的“蛋白质”,在交流、指导、学习和反思中完善提高看课、听课、评课、议课、研课和磨课能力。围绕教育教学中的“小”问题,鼓励启航名师和工作室主持人以及普通教师开展微型课题研究,培养和提升教师思辨能力,实现由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的转化,向“成家立说”的教育家、特级教师迈进。

为充分发挥党员教师、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学校常态化开展学习型、教学型、研究型三类教研,积极推动课堂教学内容由落实“双基教育”向提升“核心素养”转变,课堂教学方式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

学校致力于让学生学习力生长在课堂,要求各教研组不拘泥于固有的教学模式,围绕学生思维培养与综合素养提升,回归课堂教学本真,实施集体备课,一人主备、多人分享;一人先教、多人跟进;一人引领、共同定案;个性备课、和而不同。教师发展中心结合《小学阶段基于天性理论的思维教育实践探索》省级重点课题研究,广泛开展“灵动课堂”实践探索,教师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课堂教学“百花齐放”。学校全体教师坚持“课后反思”,以硬性要求和检查评价的方式促进教师建立教学反思的自觉,促使教师不断改善教学行为,课堂教学效率大幅提高。

兴趣活动成了“香饽饽”

每天下午第三节课的下课铃声一响,学校各班的教室门便迅速敞开,全校师生有序奔向个性化课后托管的活动场地,参加社团活动。

“下午放学后,我参加了学校的校内课后服务,老师教给了我很多知识,和同学们一起玩,我也很开心。”肖蕴恩是实验小学城中校区四(3)班学生,她的父母都是上班族,下午放学后无法准时接她回家。参加学校组织的课后兴趣班,她十分高兴。

为了把课后托管这件好事办好,学校充分利用各方面的优势,积极作为,主动承担起学生课后服务责任。积极拓展“5+2”课后服务内涵,探索与创新“ABC”课后服务模式,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助力每一名学生健康、自由成长。“A”服务,即学科教师入班,督促、辅导学生完成作业,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疑难与困惑;“B”服务,即学校安排有专长的教师、聘请家长志愿者或校外第三方,开设年级、校级兴趣社团,学生根据兴趣自主选择、走班参与;“C”服务,即学校为晚上五点半家长无法接回的学生提供延时托管服务至晚上六点。其中,一、二年级学生每天实施“A+B+C(自选)”组合的服务模式,三至六年级学生每周实施 “A+C(自选)”组合与“B+C(自选)”组合轮换的服务模式。

新时代,荆州市荆州实验小学持续聚焦学生健康成长,做好教育学生的“加法”和“减法”,让教育回归理性、让教师回归初心、让学生的童年更快乐。

责任编辑/杨亮亮

猜你喜欢
作业服务课程
聚焦“五个一” 打通为侨服务渠道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作业
采掘服务个股表现
我想要自由
自行车的发明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读者反馈 订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