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铜陵市第七中学/ 宛新生 铜陵市第二中学/ 王 云
阅读与写作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读写技能的培养与提升是初中英语读写教学的主要内容。过去,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下,由于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加之教学理念陈旧,教学资源匮乏,初中英语的阅读与写作教学往往是事倍功半,效果欠佳,学生的读写能力培养在低水平中徘徊。如今,随着教育教学理念的推陈出新,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各种先进的教学辅助手段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现代教学手段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广泛运用,催生出初中英语读写教学多种课堂教学模式,初中英语读写教学呈现出蓬勃生机与活力。
教学辅助手段的更新推动了课堂教学模式创新,促成了课堂教学的提质增效。在众多的教辅手段中,思维导图近些年来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作为思维可视化工具,它以其逻辑性强、形象生动等特点被广大教育同行青睐和推崇。思维导图是以图解的形式和网状的结构来存储、组织、优化和输出信息的思维工具。笔者尝试着将思维导图运用于初中英语读写教学,它在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知识建构、文本脉络梳理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笔者认为,思维导图辅助下的初中英语读写教学是提升读写教学质量、实现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有效模式。
思维导图辅助下的初中英语读写教学是利用图文并重的方式把文本中的各级主题间的关系用层级图呈现出来,使复杂的文本信息内容形象化、简单化和直观化,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该模式下初中英语读写教学既符合相关理论要求,又切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新颁布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以英语学习活动观为指导组织教学,引导学生在探究主题意义的活动中,利用多种工具和手段,如思维导图、信息结构图等,学会在零散的信息和新旧知识之间建立关联,自主建构基于语篇的结构化新知。”
知识可视化理论认为,知识可视化符合大脑认知事物的方式和过程。以图形的形式呈现知识,可以刺激人的感官,从而促进知识的获取、分享以及更新。
思维导图充分考虑了人类大脑的构造和机能,在思维导图的作用下,学生会综合利用自己的左右脑机能,进行记忆、学习和思考。思维导图的思维模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初中生猎奇心强,形象思维活跃;他们的自控能力偏弱,专注力持续时间有限。思维导图所构建出的语言知识、文本信息及语篇结构不再是生硬的文字,而是图文并茂的画面。视觉感观的刺激会消除学生的倦怠情绪,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所创设出的愉悦氛围能激发学生的读写兴趣,缓解读写教学带来的单调和乏味。
在思维导图辅助下的初中英语读写教学课堂实践中,笔者将思维导图运用于初中英语读写教学的各个环节,收获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以人教版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2 Section B 的读写教学为例,略谈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读写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读前导入是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该环节的主要目的是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并引出话题,激活已学知识,为阅读教学扫除语言障碍。思维导图简洁明了,思路清晰,既能节约读前导入的时间,又能诱发学生“头脑风暴”,激活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导入部分可分以下几个步骤:
1.呈现思维导图(如图1 所示)
图1 读前导入思维导图
2.师生问答
T:What do you usually do after school?
S:I usually play sports/ do homework/...
T:How often do you play sports/ do homework/...
S:I play sports/ do homework/...once/ twice/three times/...a week.
3.小组活动
各小组就思维导图呈现的活动内容开展问答互动活动,各组记录该组成员课外活动内容,还可根据实际情况增补其他活动项目。
4.学习成果呈现
各小组整理记录内容,委派一人汇报本组成员课外活动情况。
思维导图直观地将课外活动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又以问题为导向发散学生思维,激活与话题相关的原有知识,实现了新旧知识的有效衔接。在小组活动过程中,学生参照思维导图思维模式,将碎片化的信息构建成较为完整的语篇,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语篇构建能力。
在读中环节,形象直观、思路清晰的思维导图可以用来帮助学生提炼篇章要点、梳理文本脉络、呈现语言知识和篇章框架结构。读中环节的具体操作如下:
1.略读
学生快速浏览文本,整体感知阅读材料,初步了解文本框架结构及要点。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使用关键词(短语)完成文本整体框架的思维导图构建。笔者呈现文本结构思维导图(图2),学生检查、补充、完善自己的思维导图。
图2 文本结构导图
在略读环节,学生通过寻觅关键词或短语,初步划分文本层次,最终完成思维导图的绘制,思维导图的构建过程便是学生捕捉文本内容信息、整体把握篇章结构的过程。
2.细读
这是阅读教学的主要环节。在该环节中,教师帮助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深挖细掘,既要让学生理解文字表面信息,还要剖析文字背后所包含的深层次内容。笔者从语言知识学习、文本信息处理两方面谈思维导图在文本细读过程中的运用。
(1)语言知识学习。该文本中的主要语言知识是百分比的用法,在传授该知识点时,笔者联想过去学过的分数以及some 和most 等词的用法,归纳此类语言知识运用的相似之处,构建思维导图(图3),让学生在类比中掌握百分比在实践中的运用方法。
图3 语言知识讲解思维导图
运用思维导图,对语言知识进行归纳整合,建构起新旧知识衔接的网络,引导学生联想记忆,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和灵活运用知识,为读后输出环节——写作训练,提供必要的知识储备。
(2)文本信息处理。文本信息的识别和捕捉是细读环节的重要内容,运用思维导图呈现文本中关键信息,展示信息与信息间的内在联系和因果关系,将碎片化的信息组合成相对完整的信息链。文本信息图示化处理可以分段进行。
在细读过程中,笔者对文本第二段的关键信息进行整理归类,绘制一幅示范性思维导图(图4)。然后,全体学生在笔者的指导、协作下,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继续细读其他段落内容,提取并归类文中重要信息,绘制各段落的信息处理思维导图。各组呈现作品,教师帮助修改、完善并给予评价。
图4 文本信息思维导图
运用思维导图处理文本信息,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本信息提取能力及信息处理本领,而且能够增强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发展学生的概括思维能力。
在阅读学习任务完成后,为巩固和掌握文本的篇章结构和细节内容,笔者鼓励学生绘制整篇文本内容的思维导图,完整地呈现文本结构和信息细节内容。在笔者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小组、同伴合作,完成读后巩固思维导图的绘制任务,各组委派一位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在完成学生作品评价后,笔者呈现课前绘制的读后巩固思维导图(图5),学生补充、完善各自的作品。
图5 读后巩固思维导图
读后巩固思维导图再现了文本的整体框架结构和全部信息内容,让学生对该文本有了全方位、立体化认知。在读后复述环节,教师鼓励学生以思维导图为支架,对文本内容进行综合性概述,以此来训练学生对阅读材料的归纳、总结、加工处理等能力,达成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快速内化和语篇建构能力逐步提高的目的。
读后仿写是阅读教学的输出环节,是学生语用能力的综合训练与展示环节,是阅读教学的延伸和升华。学生在文本阅读中积累了一定量的词汇、语法知识及篇章知识,为读后仿写提供了充足的知识储备。教师应不失时机地拟定仿写主题,鼓励学生辅之以思维导图,搭建写作框架,罗列写作内容。
笔者在完成阅读教学任务后,布置了以“How do the students in our class get to school?”为题的读后写作任务。为让学生获得真实可信的写作材料,笔者要求每个学习小组各承担一种交通方式的调查任务,再将调查结果向全班汇报,各组由专人记录使用各种交通方式的人数及理由。各学习小组将调查结果制作成思维导图并用投影仪展示。下面是某学习小组呈现的读后仿写思维导图(图6):
图6 读后仿写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为读后仿写搭建好语篇构建的脚手架,学生以思维导图为支架开展写作活动,小组内同伴互帮、互改。写作完成后,教师鼓励学生向全班展示作品,师生共同评价。读后仿写活动加快了语言知识内化,发展了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语篇构建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可视化思维导图在优化教学环境、简化教学过程、提高读写教学质量等方面发挥了应有的作用。然而,在读写教学中,思维导图的使用要适度,不能逢篇必导。对于某些信息量小、结构较为简单的篇章,思维导图的运用既占用教学时间,又无实际效果。选择性地运用思维导图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但如果读写教学的每个环节都辅之以思维导图,必然会造成课堂教学形式的单调乏味,最终导致学生读写兴致的减退和教学效果的低下。
不久前,教育部颁布了新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英语教学要围绕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实现育人价值。在初中英语读写教学中,为使思维导图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还要不断探讨思维导图的更多功能,创新思维导图的构建模式和呈现方式。同时我们还要根据读写教学的需要,吸纳其他先进的教学手段,让多重手段兼容并蓄,互为补充,提高思维导图辅助下的初中英语读写教学的实效性,努力实现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素养及学习能力的培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