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段瑞雪
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基本手段,促进人全面发展的一种社会活动,而游戏自古以来就和人的身体活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体育游戏则是以身体活动为基本手段,以游戏活动为基本形式,达到增强体质,娱乐身心为目的的体育活动。小学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有意注意的时间短,认知以具体形象为主,好奇心及表现欲较强,在体育课堂中极易出现“开小差”的现象,体育游戏作为一项既能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课堂效率的活动深受孩子和教师的喜爱,因此体育游戏广泛应用在小学低年级体育课堂当中。国内也有许多学者对体育游戏进行了研究,并从不同的角度对体育游戏进行了分类,如表1所示。
表1 体育游戏分类
从表中可以看出关于体育游戏的相关书籍较多体育游戏的种类也多种多样,其中按照跑步、跳跃、投掷、球类等运动技能给体育游戏分类的占主导,但是在实际课堂中往往存在着游戏运用单一、过于趣味化等问题。由此可见,体育游戏的参考资料在实际应用中并没有发挥其价值,教师往往是基于自己以往的经验去设计体育游戏,基于此笔者认为教师在设计小学低年级体育游戏时应关注以下几点原则。
体育游戏的设计要符合针对性和活动性。体育游戏在小学低年级的教学中运用广泛,几乎每一节体育课都需运用体育游戏,如何用好体育游戏在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设计体育游戏时会出现与教学目标不对应的现象,游戏的设计并没有与教学目标紧密连接,设计的游戏不能帮助教学目标的实现。设计体育游戏时需紧密结合教材,有一定的运动强度,从而帮助教学目标的实现。
体育游戏应具有针对性,教师在设计体育游戏时应紧密结合教材。小学低年级学生在身心特点上主要表现为好动、好奇、好胜,在小学低年级体育课堂中存在教材难理解、教学难有序的现象。在教学中生硬的讲解动作要领,反复的进行示范和练习也会完成教学目标,但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不了课堂效率。而游戏是孩子们都喜欢的环节,教师应当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游戏,提升课堂效率,帮助教学目标的实现。例如,在前滚翻教学中可以让孩子进行“拍皮球”的游戏,孩子们全蹲双手抱住膝盖模仿皮球体会团身动作;在正面持轻物投掷的教学中进行“攻塔”游戏,教师把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一队进攻一队防守,并画圆心相同的大小圆,在小圆内放置标志桶充当塔,防守队员站在大圆和小圆之间,进攻队员站在大圆外持轻物进行攻塔,攻塔成功双方互换角色,攻塔用时短的获胜。这样的游戏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提升课堂效率,教师在设计游戏时应与教材相结合,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体育课很重要的特点就是要有一定的运动强度,体育游戏作为体育课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应满足一定的运动强度。体育游戏本质上是以身体训练为主要内容,以游戏为形式的一种教学手段,教师在设计体育游戏时应符合活动性原则。例如在“接力跑”游戏中教师仅把学生分为了两个组,一个游戏下来学生仅体验一次;“抛球喊号”的游戏中喊出的号码也总是集中在个别同学;“贴烧饼”游戏中也存在烧饼总是贴在个别同学身上,学生的总体参与度不高,达不到预期的运动强度。针对以上问题教师在组织体育游戏时应考虑分组情况,可以采用增加分组数量,同质分组,异质分组,友伴分组等多种分组形式提升运动强度。
安全是一堂体育课的前提,也是教师设计体育游戏的前提。教师在组织游戏时除了要关注天气、器材、场地,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等问题还需要在设计体育游戏时制定明确的游戏规则,结合学情。
教师在设计体育游戏时要明确游戏规则。无论是在足球、篮球这些比赛项目还是在体育课上的体育游戏都需要有明确的规则,并且这些规则在一定程度上都能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例如在足球比赛中队员上场必须佩戴护腿板,篮球比赛中拉人犯规,排球比赛中的拦网触网犯规等这些规则都能够起到一定的安全防范作用。在体育游戏中“接力跑”要求右手击掌后再出发,可以避免两人相撞,“穿越火线”要求只能往同学腰部以下的部位投掷轻物,这些游戏规则也够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故教师在设计游戏时应制定游戏规则,符合体育游戏设计的安全性原则。
教师在设计体育游戏时应符合学情,具有安全性的体育游戏一定是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的。例如笔者在对于一年级学生的教学中采用了“桃花多多开”的游戏,学生由于过度兴奋会出现在相撞在一起的情况,并且他们的执行能力较弱,在进行完一次以后不能迅速的回到跑步队形,但在“动物模仿秀”的游戏中一年级小朋友不但表现出浓烈的学习兴趣而且执行力非常强,能够形象且有序地模仿出不同的动物,达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设计体育游戏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一定程度上也能确保游戏的安全性。
在体育教学中存在游戏运用单一、缺乏创新性的现象。体育教师在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往往是接力跑、桃花朵朵开等游戏,虽然这些游戏有一定的竞争性、活动性,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但频繁运用学生失去了新鲜感,从而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故教师在设计体育游戏时要满足趣味性和游戏性。
体育游戏的趣味性关键看教师,教师要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首先教师可以在情境上创新贴近孩子的日常生活,例如在以前可能学生更为熟知的是葫芦娃、黑猫警长等人物,我们在设计跑类游戏时会设计葫芦娃救爷爷、黑猫警长捉坏人的情境,但是现在的学生可能并不知道,这就需要我们去了解孩子他们喜欢什么,关注学生。其次教师在设计体育游戏时可以综合多种学科,例如很多的跑类游戏都可以加入数学中的加减乘除内容,让学生计算出相应的得数跑到标志处围绕标志绕相应的圈数再折返,教师出题“1+2”则学生跑到标志桶处围绕标志桶绕3圈在折返回来,绕圈数正确并且最先到达的获胜。又或是在立定跳远时两人为一组都充当加数或是一个充当减数一个当被减数,教师出题“1+2”则一名同学往前跳一次,另一名同学脚后跟抵在上一名同学的脚尖处在向前跳两次,教师出题“3-2”则一名同学向前跳3次,另一名同学在上一名同学的脚后跟位置向反方向跳2次。
综上,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创新性,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设计出富有趣味性和游戏性的体育游戏。
在体育游戏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往往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育游戏的设计应满足学生的需求,教师应充分发挥引导作用,让学生也能积极参与体育游戏的设计中。例如在跳短绳的学习之后,教师让学生们分小组设计关于跳绳的小游戏,学生设计了不同的跳绳花样,如单脚跳、跑跳、双人跳等等,还设计了“穿梭激光”的小游戏,学生们两人持一根短绳,另一人从短绳下穿过,短绳的高度有高有低,最低的要匍匐通过。让学生利用学习过的体育器材来设计游戏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既可以培养他们的合作、沟通、思维能力也有助于教师接下来的教学。学生参与设计的游戏往往更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使更多的学生参与体育课堂,提升学习效率,帮助教学目标的完成。
在英文中“play”译为玩耍,“game”则译为游戏,游戏和玩耍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相较于孩子之间的玩耍,体育游戏则需要制定规则,而规则伴随而来的是竞争,教师设计体育游戏时应符合竞争性原则。当下的孩子物质条件的优越,身体发育良好,但心理却较为脆弱,抗挫折能力较差,体育游戏的竞争性可以帮助学生增强竞争意识,提高抗挫能力。例如在跳短绳的教学完成之后可以增加“跳绳大比拼”的游戏,游戏方式可以是以个人为单位的1VS1跳绳比赛,也可以是以小组为单位的团队竞技,通过带有竞技性的体育游戏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巩固学习成果又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集体荣誉感等优秀品质。
体育课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包含了语文、数学、德法等等在内的很多知识。体育游戏对孩子的教育作用也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教师在设计体育游戏时应充分创设不同的情境,游戏的设计与生活相结合,与德育相结合,让孩子在身体活动的同时心灵受到洗涤。
体育游戏的设计应与生活紧密结合。在体育当中的快速跑、投掷、跳远等等这些技术动作都是在日常经常能运用到的动作,更是在遇到地震、火灾等灾难逃生时所需的技能,教师在进行体育游戏的设计中可以让游戏与生活相结合,创设富有生活情境的体育游戏。例如,在障碍跑的游戏中可以创设下雨跨越小水沟的情境或是创设地震的情境让学校穿越废墟等等。这样的体育游戏不仅能使学生掌握运动技能,还能提高学生生活、生存的能力,发挥体育游戏应有的作用。
体育游戏的设计应与德育相结合。教师在设计体育游戏时可以创设红色情境,例如在队列队形的教学中可以增加“国庆大阅兵”的游戏环节,让学生扮演解放军,由教师来阅兵。在障碍跑的环节可以创设“重走红军长征路,争当英勇小战士”的游戏环节,在沿途设置不同障碍物充当红军长征时的江河、雪山、沼泽,并配红色歌曲使学生融入情境当中。在接力跑时可以融入“传递情报”的游戏。这些游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起到了一定的教育意义,让学生感受到解放军叔叔的伟大,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奋斗的方向。
体育游戏绝不是单一的、随意的身体活动,而是智力与体力的相结合,娱乐和教育相结合,体育游戏的合理运用能够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教师要通过精心的设计发挥体育游戏在体育课堂中的作用和价值,尤其是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体育游戏更是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