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程威
体育教育除了锻炼中职生基本的身体素质外,更要实现中职生个人精神和运动能力上的成长。作为一项集体直接对抗的项目,篮球不仅是战术、技能的对抗,同时也是中职生协作能力、应急能力、心理素质等多方面的较量。篮球运动的对抗性强,内容复杂、多样,在长时间的对抗中,不同队伍的优劣形式经常互换,所以要求中职生不仅要懂得配合队友,注重团队合作,同时还要中职生善于制定和执行完善的战术,如此才可以在运动过程中对自己的行动进行合理支配。组织后卫是整个运动团队实施战术方案的核心,组织后卫的综合能力越强,就能在场上更加自由的行动,和队员进行完美的配合,把集体的力量充分发挥出来。所以,教师要培育中职生的后卫意识和能力,让中职生在参与篮球运动的过程中表现出更好的运动成绩。
由于中职生正处在发育的时期,此时其骨骼生理基础和生长的速度、肌肉力量,还有耐力、协调能力等等方面的配合性都非常适合投入到篮球运动中。篮球运动需要参与者有良好的体能控制和平衡能力。篮球运动的开展不仅可以锻炼中职生的机体心肺功能,而且对于腿部力量和骨骼强度也有增强效果。加上篮球运动的运动频率有较大的调节空间和较自由的调节方式,因此中职生在运动中出现肌肉劳损的可能性较少。
在实际的篮球运动中,所涉及到的身体要素有速度,力量和柔韧性等几点,涉及到的机体系统有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和运动系统,篮球的主要运动形式是跑步和腿部复杂运动,中职生在参与篮球比赛时,必须有良好的空间感和体力调节能力,通过多变的移动轨迹和突然的起动、急停行为完成对篮球的抢夺,运动员要通过抢劫高空球和或长或短的运动加速及运球,来达成射门,获取比赛胜利的运动目标。在运球、跑步的过程中,中职生的身体素质便会在这些技术动作的锻炼下获得增强。长期进行篮球运动,对于中职生的肌肉强度和反应能力都是很好的锻炼,而心肺系统的强化也有利于延缓身体的生理功能衰退,对于中职生的身体健康保持很有益处。
篮球的过程复杂,竞技性和对抗性突出,在运动中,参与者始终保持高度的精神集中状态,合理运用组织后卫,可以调节参与者的精神状态[1]。尤其是在参赛队伍的比分差距不大、赛事紧张的情况下,组织后卫在此时承担了扭转赛局的作用,因此需要后卫人员沉着冷静,在紧张的运动对抗中及时发现对方的弱点,为自己的队伍争取优势,而如果争取优势成功,就可以激励本队队员,让队伍成员燃起更充分的斗志和进取心,以更积极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后续的比赛中。
优秀的组织后卫需要对赛场上的情况进行更好地观察,更好地给予进攻队员指挥,以此组织后卫的培训,也是对中职生指挥能力、宏观意识、管理能力的综合性培育。好的组织后卫能够有效调节战术,借助节奏、速度、传球、控球以及队员的运动训练水平等综合性制定进攻策略,体现出篮球运动的竞技性,彰显队伍的团队配合性。通过积极教育中职生、引导中职生、帮助中职生了解组织后卫的概念,掌握组织后卫的必需技能,有助于于锻炼中职生的组织能力和团队精神,让中职生再成为一名优秀组织后卫的过程中孕育出强大的合作意识和领导意识,懂得如何将队伍成员凝聚到一起,为篮球运动的胜利一起拼搏努力。
对于组织后卫而言,心理素质尤为关键。中职生正处在成长阶段,心理素质不足,很容易因为篮球运动的高强度对抗和激烈竞技性而产生复杂的心理变化,例如因为局势不利于自己而生气、沮丧,因为比分落后而自乱阵脚等等[2]。因此在参与篮球运动的过程中,中职生心理变化复杂性较强,所以在比赛过程中稳定的心理尤为必要。沉着冷静,将应有水平的充分发挥出来,才能实现中职生体育素质的提高。
在紧张的比赛氛围中,优秀的组织后卫通常可以借助良好的心理素质运用有效手段,保持足够的信心以及丰富的经验带领队员赢得比赛胜利。健康心理素质是实现中职生比赛经验积累与专业技能成长的保障,要让中职生成为优秀的组织后卫,教师就需要注重中职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为此,教师可以记录下中职生每次的比赛表现,并向中职生播放自己比赛的录像,让中职生在观看录像的过程中进行自我反思,充分认识自身存在的问题和长处,将失误率减少,进一步强化自身专业技能,从了解自己入手,增强自信心,如此便可增强中职生的自信心,避免中职生在比赛过程中手忙脚乱。同时,教师可以组织中职生开展冷静投球、抗干扰投球等一系列练习活动,对中职生的心理素质进行培养,长此以往,便可以让中职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身体素质是提升中职生运动能力的基础,在培养篮球组织后卫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训练身体素质。就组织后卫而言,身体素质尤为关键,尤其是弹跳素质、灵敏素质、速度素质的训练。中职生只有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才可以将自己的运动专项技能充分发挥出来,促进组织后卫专项能力增强,通过运用快速跑、变速跑、变相跑等各种跑项目,以此加大对中小学中职生组织后卫速度素质的训练力度[3]。在训练灵敏素质的过程中,借助变相运球、快速运动等手段,促进中小学中职生篮球组织后卫灵敏素质提高。借助各种弹跳运动使自身弹跳能力得到增强。在身体素质的锻炼中,教师要格外重视中职生腿部力量的训练,但是不能只重视这项训练,还要关注中职生身体协调性、速度、关节力量的训练,最好能够结合篮球项目的特征,实施全面的身体素质训练。同时,教师要引导中职生掌握动作的正确性以及准确性,对运动知识的讲解尽量要简明生动,并做好正确的示范,这样才符合中职生模仿能力强以及接受能力强的特点,有利于正确动作的形成。且在对篮球运动技巧训练的开展过程中,也不宜长时间单一开展,因为单调重复的项目会导致中职生失去兴趣,因此在具体的训练过程中,训练方式尽可能多样化,例如,通过竞赛、游戏、对抗等形式进行训练,此外还要控制练习量、保暖、睡眠和饮食等,均是需要注意的事项,以促进中职生在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协调发展。
篮球意识即运动员通过操练、模仿、感知、分析、运动、综合等实践、心理活动,对篮球实践等相关信息进行如实存储与针对性处理,同时可以在比赛过程中逐步强化反射的、自动的应答动作[4]。要运用多种多样手段,竭尽全力强化组织后卫篮球意识,运用适宜的手段,把各种辩证关系处理好。教师可以通过重点讲解理论知识,帮助中职生把握篮球运动固有的规律,还可以为中职生播放高水平比赛视频,以及带领中职生到实地观看比赛,一同制定训练计划,充分掌握技术和战术的改变,对比赛进行总结分析。同时,教师在在训练过程中要进一步强化有球训练,帮助中职生熟悉“球性”,对中职生的“球感”进行培养,进一步提高中职生在体育运动中控制与支配篮球的水平。教师还要将教育和实践互相结合,让中职生在积极防守中切实发挥自身作用,注意运球,不断积累比赛经验。而在接球、传球技术训练中,教师可以帮助中职生将单手击地、背后、体侧等传球、接球技术充分掌握到,反复讲授以传球为主的战术,并进行策应、突分、传切等一系列训练,进一步强化中职生的助攻能力,让中职生能在篮球运动中充分彰显组织后卫的作用。
教师还要在远投训练、中投训练、突破训练等训练项目开展时注重对中职生上篮能力的强化,突破上篮的能力应积极运用多防一、一防一的训练方法,进一步强化中职生上篮得分水平。为此,教师可以采取多点定位投篮训练方式,增强投篮技能。远投得分能力训练的重点在于强化其技术动作动力定性,并同其他技术相结合,进而获取最佳投篮位置,增加投中的几率。
跳跃是争取篮球运动胜利的基础,篮球运动的跳跃可分为抢篮板式的跳跃和用于投篮与空中动作的跳跃,第一类跳跃要求中职生要有爆发力,跳的高并且起落的速度要快,第二类跳跃需要中职生在弹跳时要跳得高并且置空时间要长[5]。针对这两类的弹跳,教师可以采用半蹲跳和立定跳混合训练的方式增强中职生的运动能力,半蹲跳针对于抢篮板式的跳跃,需要有一定的爆发力。在开展半蹲跳训练时,教师可以向中职生示范半蹲跳的动作,将身体呈半蹲状态,双手要握拳置于身前,在起跳时要双腿发力,向上跳离地面20~25cm,在跳跃时,双手向身后扬,以此让中职生熟悉半蹲跳的正确姿势和方法。立定跳主要针对跳起投篮式,原地、行进中急停、背对转身投篮均可采用,跳投也是现代篮球中较为普遍的投篮方式。在跳投时要保持身体的平衡,向上时要保持微屈膝,两脚要用力蹬地向上起跳,提腰。中职生要注意在起跳、投篮时的动作要协调,在接近最高点的时候出手。除了跳跃训练,在平时的体育活动中,教师也可以让中职生在梯级上进行训练,只放一只脚尖,脚跟不着地,脚尖抬高,双脚交替进行,有助于锻炼小腿的柔韧力和爆发力。强大的力量是篮球场上必备的能力素质。因为中职生的年龄不大,教师在每周应以两次力量训练的频次为宜,并且以强度的大小间隔训练。小负荷力量训练主要是提高小腿与踝关节之间的力量和协调性,大负荷的训练就是提高肱二头肌和肱四头肌的力量。分层训练更有利于针对中职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弹跳力的锻炼,循序渐进。小负荷的力量训练主要以单腿跳沙坑、双腿跳沙坑或是连续快速的双脚起跳摸高、轻重量杠铃蹲跳以及计时跳绳等,以达到肌肉力量的锻炼。大负荷的练习采用负重深蹲练习为主,教师可以制造沙坑,然后在中职生腿上绑上5公斤重的沙袋,从坑内尝试跳出坑外,这样的方法能在短时间内对中职生弹跳力有明显的提升作用,在负重深坑训练后要有一定的跑步练习,避免剧烈活动后的不良反应。在反复循环中取得一定效果后,加大坑深与负重量,直至中职生无法跳出,再解除负重,测试弹跳力。
组织后卫是篮球运动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也是对中职生身心锻炼最彻底的运动身份。在整个篮球队中组织后卫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其是球队防守与进攻的策划人员、组织人员,培养组织后卫,不仅能增强中职生在篮球活动中的锻炼效果,而且有利于发展和推广篮球运动,使中职生对篮球运动的参与欲望及参与积极性全面增强。教师在体育运动要培养篮球组织后卫队员,就要以中职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篮球意识、篮球技术等方面作为切入点,仔细构建训练计划,强化中职生的身体素养,以此实现对中职生的综合化培育,让中职生的身体素质和精神状态得到良好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