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业娥 庹政旭
想要实现更加有效的体育教学,强化学生的运动能力和水平,需要教师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身体条件,切实以学生为课堂教学主体,面向全体学生,帮助他们实现身体、心理等综合品质的整体提升,为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打造坚实基础。对于小组合作的教学来说,小组合作是按照学生不同的数量,将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分组,并以小组任务为导向,促进学生在体育运动进行中相互帮助、共同进步,既培养学生的全队意识,又能让学生获得更加健康的心理,是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教学方式。对此,如何将小组合作教学更好的应用到初中体育教学中,就成为当前教师需要关注的方向,基于此,本文提出相应策略,以及进行相关探究。
1 初中体育教学中小组合作教学应用现状
就当前的教学实际来说,初中体育教学运用小组合作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有很多因素在制约着体育教学质量,也在影响着学生的运动能力发展。下面,将应用现状中出现的主要问题予以列举,并从中找出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首先,教学目标模糊。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小组合作教学的模式也已经融入到实际的体育教学中来,但是,由于教师所使用的教学方式较为传统和单一,学生之间合作的过程不够规范,形式化问题较为严重,学生在小组中并没有进行相互学习,教学目标的不清楚、不直接,导致学生以闲聊为主,影响教学效果。其次,学生之间的合作分工不明确。这种问题的出现,主要还是因为部分教师认为学生组建小组后,他们会进行自主学习。然而,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他们的自觉性较差,没有明确的任务,也会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升。最后,教学指导不足。虽然学生之间组建了运动小组,但是缺乏教师的科学管理和引导,也难以保证学生认真心态的培养,也会影响教学质量。
2 小组合作学习在体育教学中的功能
2.1 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众所周知,兴趣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任何阶段的学生来说,最不能缺少的就是兴趣。当带动学生的运动兴趣后,学生会不自觉的想要加入到运动活动中,进行体能的运动,达到运动效果的有效提升。而将小组合作运用到体育教学中来,是可以激起学生运动兴趣,让学生在任务的完成中,实现教学效果的整体提升。
2.2 加强合作互动,实现共同进步
体育运动,不仅仅是个人身体素质的不断提升,还是团队综合能力的有效提高。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完成体育任务,让不同体育能力和体育层次的学生进行相互补充、相互扶持,能够实现学生之间的共同进步并达成教学目标。同时,小组合作的有效运用,还能让学生在探究和交流中,掌握更加高难度的动作,在相互帮助的过程中,提高初中阶段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
2.3 发挥学生智慧,培养运动水平
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中,竞争的灵活运用,将会让学生在相互比拼中,实现自身运动水平的有效锻炼,刺激唤醒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而小组合作在体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通过组织小组之间的竞争,整合学生的好胜心,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既能够增强学生的智慧和能力,还能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强化学生的运动水平,让学生实现自身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3 初中体育教学中小组合作教学策略方式
3.1 合理分组,明确分工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长身体、思维活跃的最好时期,需要教师运用专业且科学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将小组合作教学引入到初中体育训练中,想要更好的实现体育教学效果的提升,发挥出小组合作的教学效果,需要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要明确学生之间的任务,在充分了解学生的体育成绩、身体素质、协调能力等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合理分组,明确分工。只有了解学生的实际,教师才会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将学生进行有效分工,让学生在小组中增强自身学生的体育能力。
例如,在原地跳起单手投篮中,合理划分小组的方式,可以从学生不同运动能力角度进行划分。教师先组织学生进行原地徒手练习、两人跳起对投、篮下跳投等篮球运动方式,并详细记录不同学生的表现,从中有效掌握学生的篮球运动能力,并以此为依据,对学生进行能力与层次的划分。将相同运动能力的学生安排到一组,让学生在相互帮助下,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当然,对于这个体育综合能力来说,是按照学生各方面能力进行分析、总结,避免出现部分学生区别对待的现象。经过合理的分组后,学生的体育能力都有了提高;或者,教师可以组建合作型的小组,一方面有教师有意识地分组,另一方面是由学生进行自由结组,发挥学生的特长和优势,在相互勉励中提升自己的运动能力。只有进行合理的分组后,才能让学生发挥出自己的最大价值,提高学生的个人能力,增强学生的运动能力,同时,也为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打造相应基础。
3.2 丰富内容,突出创新
相比较传统的体育合作教学来说,内容丰富、主题创新的合作教学方式,更适合当前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认知,能够引起学生的强烈关注,以带动学生兴趣为主导,让学生自觉进行体育合作运动,从而实现学生运动能力的有效提升,以及合作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想要更好的运用小组合作,不能单纯依靠课本教材,要从生活实际出发,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出发,利用情境、生活化、创新等方式,给学生带来丰富且多样的合作运动方式,尝试改革创新,从而保障学生的健康发展。同时,教师也要做好引导者的身份,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在不断改进的教学中,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田径-接力赛的运动中,需要进行合作训练的教学内容,传统的练习主要让学生在重复的跑步中提高自己的技巧与能力。这样的方式难以引起学生的关注,所以,教师要丰富运动方式,突出创新意识,可以在训练之前,先将学生进行小组安排,并结合接力赛的内容进行详细分析。在这其中,教师要对学生差异点进行详细了解,要让学生了解比赛的关鍵点和注意事项,并通过合作的方式获取最终的胜利。而在实际的运动中,教师先让学生进行赛前模拟,让学生深刻体会合作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学习内容。当然,对于学生提出的运动问题,教师要做到知无不言,详细进行解答,从而锻炼学生的运动实践能力。
3.3 优化模式,提高学生自主性
在合作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性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实现合作教学有效性的关键。然而,很多初中生的思维认知尚不完善,学习的自主性较差。再加上教师的固化教学方式,很难保证学生的运动自主性。因此,教师要不断优化合作运动的教学方式,可以设计游戏、主题合作等,让学生在具有趣味的运动体验中,产生对运动的愿望,进而强化运动技巧以及运动能力和水平。
例如,在足球的运动中,教师可以灵活利用具有多种资源的互联网,结合多媒体视频的方式,给学生播放一些足球有关的视频、相关的背景,让学生了解足球是一项需要多人合作才能获得胜利的球类运动,需要运用灵活的运球技巧,实现过人、传球、射门,赢得比赛。除了让学生直接欣赏生动的视频,教师还可以合理组建运动小组,通过设计有趣的合作游戏比赛,让学生在游戏的娱乐中,掌握运球、发球、传球等各类技巧,也让学生掌握和理解如何进行合作才能取得胜利。而这样对体育合作教学进行不断优化,能够实现学生自主性的提升以及学生运动兴趣的培养,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同时,还有助于学生综合品质的培养,对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具有关键的作用。
3.4 提高对初中体育个性培养的重视
应制定相应政策,督促学校加强对体育教学的重视,提高初中体育的个性化培养。首先,学校通过召开学习研讨会,邀请体育教师、学生代表参与讨论,对体育教育工作的意义及具体教学模式开展讨论,提高教师对于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从而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学校领导要加强对体育个性培养的重视,认同体育个性培养对教育工程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只有学校从上至下,高度重视,初中体育教学才能有良好的发展环境,学生的个性也才能够得到充分发展。
3.5 加强初中体育教师的教学技巧与方法
当前,初中体育教师教学方法陈旧,教师队伍也没有新鲜血液注入,因此急需改变初中体育教学的方法与技巧。
首先,加强学校之间的相互学习,让体育教师也有机会经常出去考察调研,学习借鉴其他学校在体育教学方面的优秀经验,结合自身学校实际情况,改良体育教学的方法。
其次,学校体育教师要通过自我终生学习,加强自身的教学技巧提升,因为学生的个性多样,单一的教学技巧无法适应所有学生,只有针对学生的个性采取不同的教学技巧,才能推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促进学生个性与身体的快速发展。
最后,教师要积极创新教学模式,完善课程结构,教师应结合学生的个性实际,采取科学的训练方式,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发现自身不足、实现自我成长,通过体育项目化教学,促进学习的兴趣爱好得到更好发挥。打破传统的以班级为单位的体育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分组教学,激发学生的体育潜能。为了创新体育教学方式,体现体育教学的多元化,教师还可以通过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实现对体育的认知。
3.6 充分体现初中体育教学的个性化发展
初中体育的人性化培养一定是突出学生的个性。首先,要提升学生的意志品质。体育可以强身健体,但是体育对学生的意志力的培养也至关重要。通过体育教育,能够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符合初中教学新课标中对个性化培养的定义。例如,在长跑中,学生通过坚持完成1000米、800米的跑步,对个人的意志力进行提升;在进行跳绳、仰卧起坐等体育运动时,鼓励学生自我超越,不断提高目标,培养学生自我挑战、勇于超越的精神。其次,在团队协作中体现个性培养。突出个性不是过分关注自身,突出个性实际上是为了更好地融入团队。体育团队教育,是教育学生如何在团队中施展自己的个性,通过与其他学生的个性互补,达到相互配合、共同实现团队目标任务,发挥团队的力量。在个性施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培养互敬互爱的精神素养。最后,初中体育的个性化培养应该建立多元评价体系,每个学生的体能和个性不同,不能采用唯一的评价方式,这样会限制学生的体育兴趣。体育教学评价不能仅仅以比赛结果为标准,应更多结合学生平时的表现,在比赛中发挥的作用进行评价,增强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
3.7 教师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
班级虽然是一个集体,但是如果教师不做好组织引导,就会显得比较松散,学生的合作精神也就难以得到提高。当然,合作能力并不仅仅体现在沟通交流中,还体现在小组成员共同完成任务、克服困难等方面。因此,教师组织的体育游戏、足球比赛等活动,都会对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产生有利影响,因为这些体育活动如果缺乏小组成员的支持,很难开展或者取得胜利。
如在篮球比赛中,一些平时喜欢打篮球的学生总喜欢“单打独斗”,觉得依靠自己一个人就能够取得比赛的胜利。这时,教师可以和其他几个学生一起“对抗”他,让他明白即便能力一般,但是几个人的力量会比一个人的力量大,团体游戏仅靠一个人是不可能成功的,这种引导可以逐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8 多元评价,总结反思
在任何阶段、任何学科的课堂教学中,课堂评价的作用都是非常明显的。有效的评价是对学生的一种肯定,也是激励学生进行二次学习和运动的重要法宝。对于初中体育教师来说,评价的内容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科学合理、注重语言的艺术,要让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体会到自己的不足,能够获得信心去改正和完善。其次,要具有激励作用,能够树立学生的自信,发挥学生的自身潜能,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品质。最后,对于评价来说,教师也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不足,从中进行改进,改善教学策略。
例如,在体育课堂即将结束的环节中,教师利用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与反思。如,篮球运动后,经过实际的操练,你觉得投篮时站在什么距离可以更好的发力?你觉得想要获得胜利,需要进行团队配合还是个人比拼等问题,也可以从学生课堂表现、回答问题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如果学生出现一些问题,教师也要利用评价的艺术,既不会让学生感到尴尬,也会让学生明白自己的不足,从而进行改正。通过给学生进行多元评价,能够让学生将关注点转移到小组合作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精神,实现学生健康心理的发展。
总而言之,小组合作教学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将会给学生带来多样性的学习体验,能够让学生在共同合作与学习锻炼中,树立学生的合作意识、集体观念,以及对体育的热爱,从而形成终身体育运动的良好品质。而对于初中体育教师来说,实现小组合作的有效教学,不能离开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要深化新课程改革的具体内容,将课堂交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运动的主体,同时,构建师生之间的无障碍沟通模式,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的,要让学生在教师的专业指导下,不断弥补自己的不足,提升運动能力。当然,运动兴趣的培养也是学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及时变化教学内容,以生动、有趣的运动方式,将课堂变得更加轻松、活泼,这样能使学生的自觉性会迸发出来,让学生在运动中获得更多的快乐。
(作者单位:1.武汉市光谷汤逊湖学校;2.武汉市光谷第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