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规划下湖北游泳救生职业教育“三位一体”模式的探讨

2022-07-06 05:25:33赵锦泽余立李展
当代体育 2022年22期
关键词:救生员职业资格职业培训

赵锦泽 余立 李展

职业教育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教育体系内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当下国家的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对职业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游泳救生员作为四大高危职业之一,是大众游泳运动开展必不可少的安全保障,在面对我国的社会溺水事件多发,职业救生员后備人才紧缺的实际状况,本文通过分析了湖北省内游泳救生员培训现状,针对湖北省游泳救生职业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三位一体”的职业教育模式,试图通过游泳救生职业教育方面的改革创新进行改变。

我国推出的《“十四五”规划纲要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纳入其中,于第四十三章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中对关于职业教育新的发展方向提出了要求。我国的救生员职业教育早前就有较为完善的结构模式,但随着我国公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公民逐渐拥有较强的体育生活意识和能力,更多的社会群众参与到游泳运动中来,面对公民的游泳运动的需求,为预防溺水事件的发生,国内现今每年培养的职业救生员人数不能够很好地满足大众游泳的迫切需要。因此,在这一现状下为符合“十四五”规划下职业教育的新发展需要,面对作为高危职业的游泳救生员职业教育落后的问题,从湖北省内救生员职业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三位一体”的培训模式,解决湖北省游泳救生职业培训方面存在的问题。

1 我国游泳救生职业化发展

1.1 我国游泳救生的统一发展阶段

游泳救生指人们在进行水上活动是遇到突发事件的紧急救助手段,是在人类文明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为满足人类活动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然产物,

我国的游泳救生行业自古就有,但真正与国际接轨,走上科学、稳定的前进阶段,还是在1998年国家正式成立了中国游泳协会救生委员会(次年更名为中国救生协会)后,面对全球游泳救生事业快速发展的大格局,为实现我国游泳救生事业的统筹发展,协会颁布了包括《救生员管理办法》《救生委员会培训中心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定条例,推动游泳救生培训考核制度的统一规范,组织开展游泳救生教材编写印发,建立完善全国游泳救生员分级培训结构,鼓励国内游泳救生相关赛事的开展。这些举措使我国的游泳救生事业从新中国成立后的分散管理、发展不平衡的局面里逐渐改革,转变为在中国救生协会统一管理下稳步前进,从而使得我国的游泳救生事业获得空前发展,但仍存在各省、市的救生员培训在由其不同的部门进行,培训流程和审核缺少统一的国家标准,所培养的救生员也缺乏机构认证。

1.2 我国游泳救生员纳入国家职业资格

为进一步推动我国救生事业的快速规范发展,2006年在国家体育总局人力资源中心的倡导下,针对将救生纳入职业资格范围里这一专题,中国救生协会成立的专家小组在进行充分调研后,向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提交了关于设立救生员这一新职业的建议书。2008年底,经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组织专家,严格按照新职业评审标准对《救生员新职业建议书》进行了评审论证,批准救生员成为我国第十批新职业。游泳救生员是指在对外开放的游泳场所中对游泳者的安全进行有效的观察和防护,并对溺水者进行赴救和在医务人员到来之前进行现场急救的人员。这对游泳救生员的概念阐述,是国家对于游泳救生员职业资格的认定,代表了中国救生职业培训的整体结构与布局得到确立统一。

2 湖北省内游泳救生培训现状与问题

湖北省内的救生员职业培训,都是由湖北省体育局下属各地、市的职业资格鉴定站组织开展的,一般只在上半年开展二到三期,而下半年开展较少,由选派的国家游泳救生职业培训师进行培训指导。每一期报名参与培训的学员多是体育游泳专业的学生群体,加上较少的社会群众。每年湖北省内的职业资格鉴定站在游泳救生员职业培训与资格审核方面的工作量达1100至1500多人次。

湖北省内现行的这种游泳救生培训模式,符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审核的标准要求,但结构单一完全依赖于官方机构,与其他职业教育的发展相比之下,存在一些不足有待完善。

2.1 游泳救生社会效应有限

我国每年约有5.7万人死于溺水事故,2020年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特发布2020年第3号预警,以警示各地相关部门及学校引以为戒,认真落实防溺水工作各项要求,以求尽可能防止此类溺水事故的发生。湖北省政府积极响应中央,多次针对学生群体溺水事故发布批示与通知,但据官方统计,湖北省每年非正常死亡人数中死于溺水事故者总数排行前五,仍是湖北省社会群众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当前湖北省内的社会群众仍对于科学的防溺水知识了解有限,在关于游泳救生的正确认识上存在较为严重的不足,忽略了游泳救生员这一高危职业在处理水上突发事件时的重要性。同时湖北省救生员职业培训的相关消息是通过各地、市人力资源单位在其政务网站来发布公告,社会群体在没有接触游泳救生行业的情况下想要获悉培训信息,不知道通过什么样的途径获得,只有通过网络进行广泛搜索时,显示的结果也多是其他职业培训的信息与广告,这是因为政务网站上公告信息繁多,游泳救生培训信息不明显。因此,官方的培训信息虽然的确是面向整个社会群众的,当实际上职业培训的信息还是依靠于救生行业内人士来对外传播,社会覆盖面小,报名参与人数有限。这一切都是由于游泳救生职业培训的发展完全依托于官方,缺乏强有力的社会力量来为游泳救生职业树立形象宣传推广,导致在社会中的影响力有限,社会认可度不高。

2.2 培训效果不太理想

游泳救生员的职业培训由于相关理论内容较多,实践技能较难,在培训标准课时较多、培训周期较短的情况下,单单初级救生员的48课时,根据湖北省救生协会的统计数据,在2017年至2019年内共4028名学员中,忙于学业的大学生群体里只有41.2%学员完成标准课时(表1),而平时需要进行工作上班的社会群众的学员里更是仅有30.1%的学员能够达到标准学时。

因此参与培训大多数学员难以有充足的时间来熟悉,对于培训内容的掌握程度实在有限,导致在培训结束后进行职业鉴定的合格率只有74.7%(表2),合格率远远低于健身教练、营养师、电工等职业鉴定的合格率,有较多学员都需要再次通过补考来通过资格鉴定,甚至重新报名参与培训。

面对湖北省内辽阔的开放水体,国民体育生活意识觉醒后日益庞大的游泳群体基数、星罗棋布的公开游泳场所对于大量职业救生员的迫切需要而言,每年所培养的合格职业救生员数量仍旧显得有些杯水车薪。同时也有一部分成功通過国家职业鉴定的游泳救生员,因从业后未必能勤于练习,对相关理论和实践技能并未能进一步深入掌握,因此职业理论和实践技能容易日渐生疏,遇到水上突发事件时很可能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2.3 培训内容有所局限

湖北省属多江河湖泊地区,水系发达,境内江河纵横,湖泊众多。大部分群众的生活环境靠近开放性水域,也较为喜爱在公开水域进行游泳运动,但在水库、池塘、河流等公开水域游泳,水况不明,容易出现公开水域溺水事件。而现代游泳救生分为游泳池救生和公开水域救生两部分,湖北省内所依照的全国游泳救生职业技能鉴定的内容与标准,暂时是以游泳池救生为主,自然水域救生鉴定的标准、内容及相关政策尚未出台,因此所培养的游泳救生员缺乏公开水域救生的相关理论与技能。

3 湖北省游泳救生职业教育发展的“三位一体”模式

我国的“十四五”规划对职业教育提出了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和开展职业教育提质扩容工程作为发展重点,湖北省积极响应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方针的背景下,游泳救生职业教育也应该借此机会勇于改革创新。

湖北自古以来就有着九州通衢之省的美称,地处长江中游,富有荆楚之美誉,灵秀之蕴意,是高等教育十分发达的省份,拥有以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211”“985”院校为代表,共计143所高等院校,其中不乏开设游泳相关专业与课程的院校。另外湖北也是全国经济发展的大省之一,“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是全国人民对湖北人的印象,恰恰说明楚商的聪明与果敢。在全民健身、健康中国等国家政策下,湖北省的体育产业蓬勃发展,不断满足群众对于多样化体育生活方式的需求,诞生出众多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体育文化企业。随着“十三五”以来对职业教育改革,各大高校越发重视作为教育性和职业性融合协调的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不再被作为高等教育的“补充教育”“二流教育”被边缘化对待。在“十四五”规划中,再次强调深化职普融通,实现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教育双向互认、纵向流动;同时鼓励创新办学模式,依据产业与教育的需求互助关系加强产教融合,构建学校与企业的双元育人模式,也希望企业举办高质量职业技术教育。因此,可以依托湖北省作为教育大省、经济大省的优势,将职业鉴定站作为官方“催化剂”,利于游泳救生职业教育突破旧有体制的惰性,使校企合作切实可行,产教融合协调有序,摆脱“校热企冷”的现象,强化各方参与意愿,职业资格鉴定站、高等院校、社会企业各司其职,共同推动游泳救生职业教育的发展,各自从中收获所需,信息交流更加充分,构建出满足游泳救生职业教育发展各种需要的“三位一体”模式(图1)。

职业鉴定站将负责游泳救生职业教育中最重要的国家职业资格鉴定工作,同时为高校与企业的职业教育模式建设提供一定的官方支持。选派国家认证的游泳救生职业资格培训师、鉴定师,进入高校交流,使游泳救生职业培训作为特色职业教育课程纳入高校专业课程体系,使学生们能够有充分的课时来掌握救生理论与技能,顺利通过资格鉴定并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有助于高校专业建设,协调专业理论与实践技能的互驱关系,发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人才强国、科技强国的“双梁双柱”作用。前往企业指导,与企业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进行探讨,为企业举办高质量职业技术教育职业教育提供权威建议,推动企业中的游泳救生职业教育发展,确保游泳救生职业教育的规范性、统一性。

高等院校将利用其师资力量在校内开展游泳救生职业教育,使其成为高校专业课程体系内的一部分,扩大游泳救生培训的受众人群,使大学生受到相比于社会群众更为全面系统的游泳救生职业教育,对游泳救生也将会有更加深刻认识,作为未来社会中流砥柱的他们,将会成为提高社会大众对于游泳救生、游泳救生员关注度,推动游泳救生事业发展社会力量之一。各大高校的师资队伍也将会与国家游泳救生职业资格培训师、鉴定师共同对现有的游泳救生教学内容进行改良扩充,打造更为完善的游泳救生课程体系,满足其职业教育发展的更长远需要。

高等院校为企业高质量职业技术教育方面,将提供充分的师资队伍支持;开展相关产业领域内的前沿研究课题,获取更大的产业优势;每年都能够为社会企业输送相关专业人才,为企业的日益壮大增添新鲜血液。

社会企业拥有雄厚的人力、财力,广阔的社会影响力,优秀的媒体运营能力,能够利用它们为游泳救生员这一职业树立全新的社会形象,宣讲游泳救生行业的重要性,提高社会大众对职业游泳救生员的认可度并明白其存在重要性,使更广大的社会群众积极参与游泳救生职业教育,减轻官方机构的压力;提供场馆、设施,协助职业鉴定站、高校组织开展职业培训和资格鉴定工作,能够提供给社会群众更充分的培训周期,间接提高鉴定的合格率、降低审核的淘汰率。企业在相关产业的优势,使高校拥有更充足的资源打造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的育人模式;在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跨界引进企业、行业内高精尖人才上获得更多机会;获得开展产业核心、产业前沿相关课题研究的可能。

相比较于现今湖北省游泳救生职业教育培训模式,符合“十四五”规划下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的“三位一体”模式,通过共享三方所拥有的一切资源,从官方、高校、企业这三个层面将实现更大的社会效应,能够为湖北省的游泳救生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充足动力。

(作者单位:武汉体育学院)

猜你喜欢
救生员职业资格职业培训
九成白领认为职业培训重要
请参加天津万里路职业培训学校的培训!
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解读
劳动保护(2019年3期)2019-05-16 02:37:50
救生员
河南:推动职业培训步入法治轨道
人大建设(2017年8期)2018-01-22 02:04:16
职业资格制度的执行困境
法大研究生(2017年1期)2017-04-10 08:54:52
Reading Skills Practice: At the Swimming Pool
国务院再取消62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
救生员
先前学习在职业培训中的认证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