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摔跤发展现状与文化价值探究

2022-07-06 03:20:42李梦梦俞烨坤
当代体育 2022年22期
关键词:体育项目中国式传统

李梦梦 俞烨坤

中国式摔跤历史悠久,传承着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探究中国式摔跤发展现状:中国式摔跤项目难以开展,陷入了僵局,提出了要引入社会力量带来的基金,加大在学校的推广等建议。中国式摔跤项目的发展还带来了文化价值,主要分为物质价值,精神价值,制度价值三方面。

中国式摔跤发展的不断进步,体现了国家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关注,对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视。社会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的不断支持,这将是中国式摔跤一个新的里程碑。中国式摔跤运动是我国古代流传广泛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竞技体育项目,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它已经超越了单纯的身体运动的方式,成为了一种可以体现我们民族基本文化精神的文化形态,这些特点指明了我国文化的发展方向。近年来,随着当代我国社会经济,科技的快速进步发展,使得了人们更加十分注重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同时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对于各个国家和不同地区的社会文化经济发展也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使中华民族中的传统优秀文化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扮演者重要性的角色。

1 概念界定

中国式摔跤体育运动可说是最古老的传统体育项目之一,是一种两人徒手进行较量,通过搂抱对方身体或抓住对方跤衣、腰带部位实施站立摔法,使对方除两脚以外身体任何一点着地而输分,力求把对方全部摔倒的一项传统竞技体育运动。它有着广泛而深厚的基层人民群众政治理论知识基础,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其特有的比赛操作规则和一套系统化与科学化的训练方法,使得中国式摔跤已经发展成为格斗类竞技运动中最安全、最文明、技术含量最高的竞技体育项目之一。

文化价值是一种关系,它具有历时性;共时性;现时性。文化价值分为实际价值和潜在价值。实际价值就是给人以美感,教化心灵,认识世界等,而潜在价值是传承给后代,是人类生生不息。体育文化价值是传承文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探究中国式摔跤带来的物质,精神和制度价值。

2 中国式摔跤的历史溯源

中国摔跤历史源远流长,是中国最早的武术技术之一,早期的摔跤被称为角力,相扑,角抵等。摔跤是由军事演化而来的,随后趋向于表演化。在春秋战国时期,摔跤在战场上的使用也相当频繁。

秦朝首先开始摔跤表演,当时的名称是角抵,它只限于摔法,不能拳打脚踢,多以较力为主,也注重摔跤技艺的应用,而且更多地用于娱乐与表演,因此在禁武的秦朝它才不被禁止,反而在民间和宫廷广泛地开展起来,成为后世一种延续至今的体育项目。

在唐朝时期,它的发展尤为关键,在当时,人民对于相扑的开展格外热情,穿着上衣,在室外黄土高地上使用勾绊技巧两人对抗的项目,在这时传入了日本,现在日本的“相扑”也是从唐朝时演化而来的。在宋朝时期,角抵摔跤成了宴会最后的压台节目,可见宋朝皇室对角抵摔跤的重视程度。宋朝相扑比赛受到全国各地人民的喜爱,不仅是单纯的观赏喜爱,而且使很多人亲自体验,参与比赛。

在元朝时期,蒙古族是统领者,所以就带来蒙古族的摔跤术,蒙古族的摔跤主要是抱,摔擒等技术,蒙古族的摔跤术更加干净利落。它与我们中原的摔跤技术正好是互补关系,要与蒙古族的摔跤术互相学习借鉴,更好传播民族传统文化。

在清朝时期,特别重视摔跤术。由于皇帝个人比较喜爱摔跤,所以就大力提倡摔跤,不但在皇宫内兴起,培养专业青少年训练,然后为王室表演摔跤。而且在民间也广泛地流传,人民也喜爱这类项目,因为它具有观赏性和娱乐性。一直到中华民国时期人对摔跤的这种爱好也在广泛地流传,因此在这一个时期正式成立了南京中央国术馆,正式开始成立了中国摔跤术的专门科目。不仅摔跤手的获得优质福利,也被人民所尊重,在此时的地位相当高。

追溯我国摔跤的历史,摔跤是在秦朝时期兴起的,此后历代都可以感受到历史文化对摔跤发展的滋养,即使开展方式不同,但在不同时期都将这一传统体育文化发扬光大。因此,在新時代要大力发展中国式摔跤,传承体育优秀传统文化,使中国式摔跤从中国走向世界,绽放应有的魅力和光彩。

3 中国式摔跤的文化价值

中国式摔跤作为一项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首先它是一种文化,对于文化必须依据文化自身,从文化上加以解释,把中国式摔跤作为一种文化样式来研究,它具有一定的方法论意义。它可分为三个层次:物质方面;制度方面;精神方面。

3.1 物质价值

中国式摔跤历史悠久,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演变为中华民族文化传统摔跤体育比赛,该文化已经发展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摔跤体育文化形式。中国式摔跤具有民族特征,强烈的文化象征和独特风格的练功方法。它更加注重传统功法的套路练习,与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套路练习在内练“精、气、神”方面虽然有着相同的特色地方,但与中国传统武术套路又截然有着不同,套路更注重美感,而中国式摔跤更注重实用。从赤裸,面具着力到服饰着力,说明中国式摔跤随着时代而不断变化发展,不断进行完善。目前中国式摔跤服饰为跤衣,跤裤和跤鞋,三者缺一不可。中国式摔跤项目发展有利于促进中华民族传统优良文化的传承和繁荣的持续发展,也更好地推动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真正顺利走出这个国门,走向世界。

3.2 精神价值

中国式摔跤基本功和实战练习,使人们强身健体,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思维敏捷能力。还培养人们坚强品格,不畏艰苦,敢于拼搏的精神。让我们全国大地人们由此产生了强烈的中华民族体育文化上的自豪感和爱国者的民族主义情感。这样的中华民族体育文化精神也就由此吸引着我们全国大地各族人民自然而然的对其体育产生一种民族文化上的认同和中华民族文化亲和感。

精神文化素质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不仅体现了一种符合我国当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特质精神力量凝聚力和精神力量集中力的表现,而且对于滋养培育当代我国五十六个伟大复兴民族的几代中华儿女健康成长成才有着积极的精神推动力。中国式摔跤传统体育摔跤技能和运动技术教学文化发展的主要过程是随着摔跤运动本身各种技能的不断文化传授,人们不断重视学习摔跤技能文化继承的这一发展过程。其中还充分感受到了最需要,最蕴含的就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精神文化熏陶和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不断传承发展。82DEA8A6-0626-4ABC-B4C7-B38D0A864950

3.3 制度价值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政治制度极其严明的民族国家,自封建社会以来,我国就已经出现了诸如孔子、韩非子等一代代的文学思想大家为引导人们从道德仁义以及道德法律等多个方面扫除构建文学制度的政治壁垒。现阶段我们处于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式摔跤规则经过了11次的完善和规定,中国式摔跤强调平心静气,以和为贵。俗话说未曾习武先习德,比如赛场上的点到为止,比赛前后的抱拳礼这些礼仪都表明中国式摔跤是一项具有文明性的传统体育项目。它的规则简单明了,点到为止,谁先倒地谁输,能看明白规则,输赢容易判断,深受大家的喜爱;它还具有观赏性,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观众也能看明白规则,身临其境;场面热烈,由于赛场激烈性和结果的不确定性,也极大刺激了观众的观赏情绪;技术丰富,有独特技巧,运动赛场中,运动员选手技术性强,会转变技巧,使用技巧让对手措手不及。

4 中国式摔跤的发展现状

4.1 中国式摔跤难以开展

中国式摔跤退出全运会后,许多运动队,教练员都转行了,这就导致中国式摔跤进入了冷淡期,而在2021年中国式摔跤重新进入全运会,但是它限制年龄,必须满28周岁才可以参加比赛,这也限制了中国式摔跤地开展活动。尤其《奥运争光计划纲要》的实施使一些奥运项目快速发展,但中国式摔跤还停滞不前,导致中国式摔跤的落后。

摔跤等大多数大型节庆民间体育非遗都因为项目而具有不同程度人群的各种聚集性、节庆性和不同民俗性等主要表现特征,尤其以不同节庆性的民间舞蹈艺术表演活动类、民俗文化表演活动类、杂技表演类和体育竞技类等项目为主要表现典型。此次疫情防控期间,受我国多发性环境因素防疫事件影响,这些不同人群性和聚集性强的节庆民间体育非遗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开展大部分持续时间遭到受限,人群性的各种聚集性节庆体育活动被全面严厉下令全部叫停,体育非遗项目活动也不例外。就有许多比赛取消,不仅对摔跤项目有影响,而且对运动员有影响,这些都影响了中国式摔跤的发展。

4.2 中国式摔跤陷入僵局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式摔跤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发展及其历程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时期(全运会阶段时期和非全运会阶段时期),六个发展阶段(全运会初始发展阶段,全运会结束阶段,低谷发展阶段,复苏发展阶段和再次停滞发展阶段,常态阶段)看得出来中国式摔跤得到重视。接下来应加强理论,敢于自我革新,统一名称。加大宣传力度,传承传统体育项目,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新征程。重振中国式民族传统运动摔跤艺术精神就是要使思想真正具有一种强烈的社会主义责任感、使命感,我们首先一定要把这项新的中国民族传统运动摔跤体育项目不断创新发展起来。而至今没有正式筹备成立中华全国体育总会非奥运会的比赛项目中国式民族传统运动摔跤体育运动协会,只有极少部分其他几个省市已经筹备成立一个中国式民族传统运动摔跤体育运动协会,主要比赛项目分别有吉林省体育总会中国式摔跤运动协会、河南省中国式摔跤协会、内蒙古中国式摔跤协会、合肥市中国式摔跤协会、开封市中国式摔跤协会等。

中国式摔跤目前处于尴尬阶段,尤其是退出全运会后,摔跤的发展就停滞不前,陷入僵局,有许多专家表示应让中国式摔跤项目进入奥运会大家庭,但没有具体实施行动决策,这就导致中国式摔跤没有好的发展。

5 中国式摔跤存在的问题

5.1 项目基金短缺

各地进行训练的主要经费来自于省,市体育局,院校拨款为主,企业赞助及自费为辅。中国式摔跤作为非奥运、非全运竞赛项目在经费扶持方面并不是很理想;目前各地区开展竞赛,推广训练模式相对于其他奥运项目较为单一且覆盖面小,所获得的资金支持度低;缺乏大力资金做后盾导致开展项目推广力度较小,政府拨款在基层开展中国式摔跤成为了恶性循环。这就导致中国式摔跤难以进行广泛地开展。

5.2 训练条件较差

训练场地是一个运动项目开展的首要前提。在业余体校中国式摔跤场地小,甚至需要借用其他项目的场地开展训练,这影响到一个项目未来发展的空间,且制约了参与学习训练人数的数量,大大打击了初学者对中国式摔跤的兴趣,造成中国式摔跤运动难以开展。场地垫子厚度不一致,也影响了运动员的训练效率。

5.3 市场推广缺乏

中国式摔跤运动的发展它离不开经济基础的支撑,要想中国式摔跤运动长久不衰地发展下去,就要提高中国式摔跤运动的商业价值,开展中国式摔跤的市场化运作就会显得十分重要。

5.4 学校推广缺乏

目前,中国式摔跤在学校体育开展的情况微乎其微,极大地减少了中国式摔跤项目的参与度。中国式传统摔跤是代表我国传统摔跤文化的优秀典型代表之一,中国式传统摔跤教育走进我们学校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广大学生真正接受基于我国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体育运动文化的精神学习和文化熏陶,中国式传统摔跤教育讲究的是尊师重道,讲究教学礼节,而今天我们学校体育课的教学礼节正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6 中国式摔跤发展的对策

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吸引社会资本投入,使训练场地环境优化,更好地让运动员训练。中国式摔跤协会应该大力加强开展民间摔跤活动,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让全社会对中国式摔跤进一步加深了解,提高社会对中国式摔跤的关注度,鼓励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到中国式摔跤发展当中,让更多人了解中国式摔跤,参与中国式摔跤。

积极培养后备人才,有计划地培养青少年。大力宣传推进中国式传统摔跤教育进入各级学校,只有在各级学校广泛宣传开展中国式传统摔跤,开设中国式摔跤课程,才能够让未来更多的中国青少年能够了解并且积极参与其中。而且优秀的摔跤运动员在学校取得优异摔跤运动比赛成绩后他还可以进一步争取升学。在解决运动员的未来发展顾虑后,可以对中国式摔跤发展推进工作起到了极大地促进作用。

7 结论

中国式摔跤,是中华传统体育的典型代表,担负着强身健体,培育精神的初心与拯救文化、复兴民族的使命。从中国式摔跤的发展现状来看,我们新一代应该以身作则,传承我国传统体育项目,发扬中国式摔跤带来的文化价值。其中中国式摔跤的开展让青少年实现了强健体魄,促进了心理健康发展,锤炼意志品质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并且利用中国式摔跤的文化价值,树立文化自信,制度自信,更好更快地传承和发扬中国式摔跤。

8 建议

中国式摔跤申遗,也可以广泛的开展,使全国各地都看到中国式摔跤的魅力。保护这个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既可以有效传承中国式摔跤,又可以使中国式摔跤更进一步创新发展。 中国式摔跤申请入奥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它具有较强的历史文化底蕴,还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中国式摔跤的竞技性,符合奥运项目的要求,力求使中国式摔跤成功入奥,书写中国式摔跤历史文化,更好传播中国式摔跤。

(作者單位:吉林体育学院研究生院)82DEA8A6-0626-4ABC-B4C7-B38D0A864950

猜你喜欢
体育项目中国式传统
我校被评为“河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基地
中国式民主
环球人物(2022年5期)2022-03-07 14:53:36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中老年保健(2021年3期)2021-08-22 06:52:22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初中体育项目练习中培养学生责任心的策略
魅力中国(2019年40期)2019-01-12 21:16:28
老传统当传承
传媒评论(2018年8期)2018-11-10 05:22:12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海峡姐妹(2018年7期)2018-07-27 02:30:28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中国三峡(2017年9期)2017-12-19 13:27:25
中国式失败
体育项目的生态因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