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乐器:八音克谐的艺术世界

2022-07-06 14:24黄敏学
中华瑰宝 2022年7期
关键词:曾侯乙编钟乐器

早在远古时期,中华民族的先祖就创造出了能表达心灵之声的乐器。之后,『乐器』一词开始出现在《周礼》《仪礼》《左传》等先秦典籍中。让我们跟随出土乐器进入先秦时期的音乐世界。

1987年5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漯河市舞阳县贾湖遗址发现了一支完整无损的骨管,形状类似于笛子,管身有7个大小一致、排列均匀的小孔,后经鉴定它是以鹤类中空的尺骨为材料制作的骨笛。之后,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萧兴华对这支骨笛进行测音,用斜吹的方法吹奏了上下行音阶和河北民歌《小白菜》,骨笛准确的音高和坚实嘹亮的音色使在场所有人都大为震惊。经碳14测定,这支骨笛距今已有8800年的历史,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出土乐器。

乐器虽无法保留稍纵即逝的音乐,但其材料、形制、图纹、性能、音响效果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古人的乐律观念、审美意识和音乐文化的发展水平。目前,考古发掘的先秦乐器主要有骨笛、骨哨、陶埙、陶角、陶钟、陶铃、陶响器、鼍鼓、土鼓、石磬等。

金声玉振:先秦时期的打击乐器

金声指敲钟,玉振指击磬,“金声玉振”是先秦时期最重要的打击乐器—钟磬所发出的铮铮之声。

金类乐器即用金属材料(主要是青铜)制成的体鸣乐器,以铙、钟为代表。铙可手持或植于底座上演奏,外形似倒置的钟,体小而短阔,下有中空短柄,以槌敲击当口方形鼓起处而鸣。铙因其形体不同而有大铙、小铙之分。大铙有江西新干出土的商代勾连雷纹铙、湖南宁乡出土的商代象纹大铙。小型编铙一般为3件一组,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了5件一套的亚弜编铙,可演奏四声音阶。

周代乐钟形制多样,主要有镈钟、甬钟、纽钟等。编钟兴起于西周,盛行于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随着时代的发展,每套编钟的数量也不断增加。周代编钟以青铜铸成,由大小不同的合瓦形钟按音调高低依次排列,悬挂于一个巨大的钟架上,用丁字形的木槌和长形的棒分别敲击钟体的正鼓部和侧鼓部,可发出不同的乐音,演奏美妙的乐曲。

周代的金类乐器还有铜钲、铜铙、铜铎、铜铃、錞于、句鑃、扁钟、铜鼓等。

石类乐器是以石材(主要是玉)制成的体鸣乐器,以磬为代表。中国最早的石磬出现于新石器时代,1950年出土于河南省安阳殷墟武官村大墓遗址的虎纹石磬,距今已有3300多年的历史。磬在商代是礼乐重器,用以祭天地山川和列祖列宗,《诗经·商颂》言:“鞉鼓渊渊,嘒嘒管声。既和且平,依我磬声。於赫汤孙,穆穆厥声。”磬在周代得到更广泛的使用,西周中晚期的磬在制造工艺上已有很大发展,至春秋时期磬在形制上完全定型。从考古发掘情况看,编磬件数多寡不定,如河南淅川下寺2号墓、10号墓出土编磬各13件,河南洛阳解放路出土的东周墓编磬23件,湖北江陵出土的装饰凤鸟图像的彩绘编磬25件。战国时期的编磬以曾侯乙墓出土数量最多,一套为32件。

琴瑟:先秦时期的弦乐器

虽然《世本》《琴操》《说文解字》等典籍中屡次提及伏羲、神农造琴瑟,《礼记·乐记》亦言“舜作五弦琴,以歌《南风》”,然就产生年代而言,以琴、瑟为代表的弦乐器出现较晚,其起源不早于周代。琴在西周主要作为祭祀的伴奏乐器,到春秋战国时期,成为士大夫阶层抒发感情、表达志向、倾诉爱慕的独奏乐器,《诗经·关雎》云“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由于孔子的倡导,琴还被赋予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的美育功能,故《琴操》有言:“昔伏羲氏作琴,所以御邪僻,防心淫,以修身理性,反其天真也。”常见的古琴样式有伏羲式、神农式、仲尼式、连珠式、落霞式、凤势式、灵机式、蕉叶式等,形象地体现出“天人合一”的思想。

目前考古发现的古琴均出自楚地,弦数有五弦、七弦、九弦、十弦不等。汉代以降,古琴弦数固定为七弦,并沿用至今。从出土情况看,最早的琴是曾侯乙墓出土的五弦琴、十弦琴各一件。1993年,湖北荆门郭店1号墓出土一件七弦琴,木质,琴身(共鸣箱)由面板和底板组成,琴尾下有一足,既平衡琴体,又作缚弦用。此琴为目前考古发现最早的七弦琴实物,其形制类似于曾侯乙墓出土的十弦琴,两者应有同源关系。中国古代有“四大名琴”之说,即齐桓公的“号钟”、楚庄王的“绕梁”、司马相如的“绿绮”和蔡邕的“焦尾”,但经笔者多方查证,未能找到这“四大名琴”的确切出处,此说应为后人附会。

瑟的弦数较琴为多,多至五十弦,少则十余弦,考古出土瑟以二十五弦居多。目前所见最早的瑟的实物为湖北当阳曹家岗5号楚墓出土的漆瑟,属春秋晚期器。河南信阳长台关一号墓出土3件瑟,属战国早期器。其中有一件二十一弦的锦瑟由面板、底板及壁板扣合而成,中空,瑟柱22个,瑟首尾两端与壁板上绘有精致的狩猎与巫舞燕乐图。湖北江陵战国墓中出土了一批瑟,弦数有十九、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不等,形體大小也不一致,是目前瑟出土最为集中的地区。

筝的形体较瑟小,弦数也较少,主要流行于秦地,李斯在《谏逐客书》中说:“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江苏苏州战国墓出土了十二弦筝,江西贵溪龙虎山也出土了战国早期越人崖墓十三弦筝。

八音:周代的乐器分类

周代乐器的数量与种类都远远超过夏商时期,见诸各类文献记载的乐器约有70种,仅《诗经》中的记述就有29种之多。《尔雅·释乐》收录当时流行的乐器有瑟、琴、鼓、磬、笙、篪、埙、钟、箫、管、籥、柷、敔、鼗等。随着乐器数量的不断增加,迫切需要对乐器加以分类,于是出现了“八音”分类法,即依乐器制作材料把乐器分为金、石、丝、土、木、革、匏、竹八类。上文已简要介绍了金、石、丝三类,以下介绍其余五类。

土类乐器用陶土烧制而成,周代仍以埙为主,出现了七音孔埙,音响更趋完备。缶原为生活用具,即瓦盆,民间兼用为敲击乐器,《楚辞·卜居》言“黄钟毁弃,瓦釜(缶)雷鸣”,可见缶为不登大雅之堂的民间乐器。《庄子·至乐》记载,庄子妻子死了,庄子鼓盆而歌,遂成大道;《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渑池之会蔺相如强请秦王为赵王击缶,维护了赵国的尊严。B226E3E8-8BD4-4231-88ED-2D0030D9E63D

木类乐器用木料作为材料的乐器,有柷、敔等。柷的形状像漆桶,上宽下窄,用木棒敲击内壁发声,常作乐曲开始时起调之用;敔的形状是只伏虎,背上有锯齿,演奏时以竹条刮奏,表示乐曲的终止,故《尚书》云“下管鼗鼓,合止柷敔”。目前出土文物中尚未发现实物,保存于故宫博物院的柷、敔是清代仿制品,其形制主要见于清代编定的《皇朝礼器图式》《律吕正义》。

革类乐器是用动物皮作为振动源的膜鸣乐器,以表面蒙皮的各种鼓为代表。鼓在先秦时期极为常见,用于战争、狩猎、祭祀等多种场合,种类繁多。《山海经》中这样描述鼓的起源:“东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为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

《说文解字》言“匏”即“瓠”,葫芦的一种,是匏类乐器的主要材料。匏类乐器通常以匏作座(即共鸣箱),上插簧管,如笙、竽、巢等。古代称十三簧为笙,十九簧为巢,三十六簧为竽。

竹类乐器是竹制的管乐器,种类较多,如箫、篴(笛)、篪、籥、管等。《尚书》言:“箫韶九成,凤凰来仪。”可见六代乐舞之一的舜乐《大韶》是以箫为主要伴奏乐器。

先秦乐队:曾侯乙墓出土乐器

1978年,考古人员在沉睡2400余年的曾侯乙墓中发掘出土15000余件文物,其中乐器9种125件,包括编钟、编磬、鼓、瑟、琴、笙、排箫、竹笛等,管乐器、弦乐器、打击乐器俱全。

曾侯乙编钟共65件,包括一件楚惠王赠送的镈钟,分三层八组悬于钟架上。最上层是纽钟19件,分三组悬挂于上层三根横梁上。甬钟45件,分中层三组、下层二组,各钟均刻有“曾侯乙乍寺(作持)”铭文。由于编钟合瓦形的构造和厚度不均的钟壁,在钟体下部正中部位敲出的音叫正鼓音,在钟体左右两侧发出的音称侧鼓音,正鼓音与侧鼓音构成大小三度的音程关系,这就是“一钟双音”现象。编钟音域宽广,跨越五个半八度,上层编钟音色清脆嘹亮,余音较短;中层音色铿锵和谐,余音适中;下层音色浑厚,余音袅袅,适于和声,用以烘托气氛。据学者推断,这套编钟的演奏方式为三名乐工执丁字形木槌,分别敲击中层三组甬钟,并兼顾上层的纽钟,奏出乐曲的主旋律,另由两名乐工执木棒撞击下层的低音甬钟,作为和声。

作為20世纪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曾侯乙编钟反映出我国先秦时期发达的音乐文化,并为研究周代礼乐制度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范例。其卓绝的铸造工艺、良好的声学性能,显示出先秦科技的发展水平。曾侯乙墓中首次发现一些久已失传的或形制特殊的早期古乐器,与文献典籍相互印证,为先秦音乐史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曾侯乙编钟上所刻铭文详尽系统地记载了先秦时期的乐学理论,诸多关于古代乐理的难解之谜在钟铭中找到了答案,也破除了西方学者所谓“中国的七声音阶是从西方传来”之类的奇谈怪论。

黄敏学,绍兴文理学院艺术学院副教授。B226E3E8-8BD4-4231-88ED-2D0030D9E63D

猜你喜欢
曾侯乙编钟乐器
曾侯乙编钟:两千年前的乐队首席
曾侯乙的音乐之声
编钟
曾侯乙编钟
地宫灵音
乐器
乐器也疯狂
千古绝唱
编钟、音阶、和声与数学之美
奇妙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