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治疗胃脘痛疗效分析

2022-07-05 01:37:36李玉霞
中外医疗 2022年16期
关键词:四君子汤胃脘激素水平

李玉霞

山东省荣成市中医院药剂科,山东荣成 264300

胃脘痛属于临床上常见病症,发病原因和情志、饮食及过度劳累、受寒等相关因素有关,随着我国居民物质水平及饮食结构改变产生的影响,导致居民生活压力逐步增加,胃脘痛发生风险性逐年提升[1]。胃脘痛属于中医病名,主要包含西医急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等,此类疾病的发生风险性较高,治疗难度比较高,患者临床症状以食欲不振、胃脘部疼痛及反酸比较常见[2]。针对胃脘痛,临床治疗以西医治疗措施比较常见,但是存在复发率较高的缺陷和弊端,整体治疗效果不够理想[3]。中医治疗措施历史悠久,胃脘痛从中医角度来讲发病机制和湿热中阻、食滞胃虚、脾胃虚弱、肝气郁结及情志不畅息息相关,在上述诸多因素的影响下造成脾胃损伤、运化失司,出现胃脘胀痛等相关症状[4]。在中医治疗期间注重中药内服、标本兼顾,具有理想的治疗价值。基于此此,该研究随机选取2019 年1月—2021 年12 月该院收治的胃脘痛患者80 例作为研究对象,旨在分析胃脘痛治疗期间应用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治疗所取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随机选取该院收治的为胃脘痛患者80例,选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划分为两组,分别设定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男24 例,女16 例;年龄22~71 岁,平均(46.25±3.48)岁;发病时间1~8 年,平均(5.14±1.17)年。观察组男27 例,女13 例;年龄 24~70 岁,平均(46.19±3.22)岁;发病时间2~7 年,平均(5.22±1.24)年。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研究已经过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患者基本情况与《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5]中关于胃脘痛的诊断标准相符合;采取胃镜及X 线诊断措施确诊为胃炎及胃溃疡者;神志清晰,语言表达能力正常者;入院后遵医嘱积极配合治疗者,患者、家属知晓研究内容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治疗依从性较差者;患有严重躯体疾病者;合并发生肝肾功能不全者;患有肿瘤疾病者;研究中途退出、擅自中止治疗者;合并肝肾功能不全及血液系统、免疫系统疾病者;对于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处于妊娠期及哺乳期者。

1.2 方法

对照组入院后采取西医治疗措施,采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国药准字H20065588,规格20 mg),20 mg/次,2 次/d;胶体果胶铋胶囊(国药准字H20103071,规格 100 mg),150 mg/次,3 次/d;阿莫西林(国药准字H44024116,规格 0.25 g),1.0 g/次 ,2 次/d,连 续 用 药 4 周[6]。

观察组在采取西医治疗的同时应用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治疗:①柴胡疏肝散基础方剂:白芍30 g,枳壳12 g,赤芍、陈皮、香附、柴胡、郁金、川楝子、旋覆花、延胡索、焦三仙各10 g,炙甘草、川芎各6 g,1剂/d,水煮取汁后分早晚两次用药。②四君子汤:党参20 g,砂仁、陈皮、白花蛇舌草、白芍、乌贼骨、香附、当归以及白术各10 g,法半夏9 g,木香6 g,黄 连 3 g。1 剂/ d,水煮取汁后分早晚2 次用药。根据患者临床采取加减治疗。对于胃脘疼痛严重的患者增加延胡索、川楝子;反酸症状较为严重时增加黄连、海螵蛸、吴茱萸;胃脘灼热以及伴有口干、口苦的患者增加黄芩、黄连;存在呕吐恶心等症状的患者增加半夏和竹茹,两组患者持续用药 4周[7]。

1.3 观察指标

中医症状积分:临床症状包含上腹胀满、胃脘疼痛、嗳气反酸,按照临床症状严重程度分为0~3分,所得分值越高则临床症状越严重。

临床治疗有效率:显效即患者采取治疗措施后体征及临床症状完全消失,采取胃镜检查措施胃部状态恢复至正常水平;有效则表示为患者采取治疗措施后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消失,疼痛症状明显减轻,采取胃镜检查措施可见胃黏膜状态明显恢复;无效即患者采取治疗措施前后临床症状未见明显改善[8]。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00%。

胃肠激素水平:在患者采取治疗措施前后,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液样本,采用放射免疫疗法进行胃肠激素水平监测,包含胃动素、生长抑素、胃泌素。

不良反应发生率: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用药期间腹泻、恶心、呕吐、头晕等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炎症因子水平:应用免疫透射比浊法、酶联免疫吸附法及免疫层析法分析炎症因子,监测C 反应蛋白(CRP)、I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降钙素原等炎症因子指标。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中医症状积分对比

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所得数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中医症状积分对比[(),分]Table 1 Comparison of TCM symptom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oints]

表1 两组中医症状积分对比[(),分]Table 1 Comparison of TCM symptom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oints]

组别观察组(n=40)对照组(n=40)t值P值上腹胀满治疗前2.17±0.44 2.29±0.45 1.206 0.232治疗后1.05±0.20 1.42±0.35 5.805<0.001胃脘疼痛治疗前2.24±0.46 2.18±0.41 0.616 0.539治疗后1.16±0.16 1.48±0.27 6.449<0.001嗳气反酸治疗前2.39±0.56 2.51±0.41 1.094 0.278治疗后1.16±0.11 1.48±0.27 6.942<0.001

2.2 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

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Table 2 Comparison of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ivenes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2.3 两组胃肠激素水平对比

治疗后,两组患者胃肠激素水平有所改善,且观察组胃肠激素水平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胃肠激素水平对比[(),mg/mL]Table 3 Comparison of gastrointestinal hormone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mg/mL]

表3 两组胃肠激素水平对比[(),mg/mL]Table 3 Comparison of gastrointestinal hormone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mg/mL]

组别观察组(n=40)对照组(n=40)t值P值胃动素治疗前89.64±11.07 90.17±11.24 0.212 0.832治疗后276.66±16.64 254.44±17.35 5.846<0.001生长抑素治疗前40.61±7.19 40.53±7.64 0.048 0.962治疗后84.64±9.71 79.25±9.67 2.488 0.015胃泌素治疗前247.64±17.15 246.34±16.64 0.344 0.732治疗后132.64±12.52 140.56±13.59 2.711 0.008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对比分析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Table 4 Comparative of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2.5 两组炎症因子水平对比

治疗后,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明显改善,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炎症因子指标对比 ()Table 5 Comparison of inflammatory fac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

表5 两组炎症因子指标对比 ()Table 5 Comparison of inflammatory fac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

组别观察组(n=40)对照组(n=40)t值P值CRP(mg/L)治疗前11.42±3.09治疗后6.77±2.43 IL-6(ng/L)治疗前26.42±4.64治疗后19.19±4.36降钙素原(ng/mL)治疗前2.46±0.58治疗后0.81±0.36 11.35±3.147.92±2.3526.58±4.7222.08±4.542.48±0.641.34±0.42 0.100 0.920 2.152 0.035 0.153 0.879 2.904 0.005 0.146 0.884 6.059<0.001

3 讨论

胃脘痛于临床疾病中占据基数比较大,但是在现代医学中很少应用此病名,根据其临床症状及病情可以归纳为现代医学胃溃疡、胃炎及功能性消化不良中。西医治疗措施针对胃脘痛所采取的治疗措施以对症处理为主,促进患者临床症状尽早改善,但是在用药期间依然存在复发率高的问题,取得的应用价值不够理想[9]。胃部疾病的发生和多个因素均具有密切联系,饮食习惯、生活习惯及工作压力均会诱发疾病,此类疾病发作时涉及机体多个脏腑组织,对于营养吸收产生影响,干扰饮食起居,为患者工作以及生活均带来了严重影响,还需探寻最佳治疗方案[10]。

该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炎症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胃肠激素水平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95.00%所得数值高于对照组77.50%(P<0.05),这和袁培伟[11]的研究结果实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常规组总有效率为86.67%(P<0.05)基本一致。分析原因如下:从中医诊断方面来讲,胃脘痛隶属于“胃脘痛”“痞满”的范畴内,和内伤饮食、情志失调、感受外邪、脾胃虚弱具有密切联系,脾胃属于后天之本,和脾脏组织互为表里,两者互相影响、互相依从[12-13]。柴胡疏肝散药方中陈皮、香附、川芎具备调节营卫、理气止痛、和血疏肝以及气血顺畅的功效,而赤芍具有散瘀和络、活血通络的功效;延胡索、川楝子具备行气止痛的功效[14]。从现代药理学来讲,柴胡疏肝散有利于促进胃肠道循环,进一步加速了胃肠道营养供给,有利于促进胃肠道功能修复,进而缓解临床症状,整方发挥抑制胃酸以及胃蛋白酶分泌的功效,可以提高消化功能[15]。四君子汤中药方组成成分白花蛇舌草在治疗期间可以发挥利湿消痈、清热解毒的功效;白芍具有补脾健脾、补血生津、缓急止痛的功效;黄连具有泻火解毒以及清热燥湿的效果;乌贼骨有利于制酸止痛;上述药物联合应用充分发挥清热燥湿及补脾健气的效果[11]。经现代药理学研究资料证实,白术、丹参、半夏等相关药物具有抑制消化酶分泌及胃酸分泌的作用,可以有效调节胃肠道消化液分泌,保护胃肠道黏膜,有利于促进肠道蠕动。柴胡疏肝散与四君子汤联合应用加减治疗,实现了标本兼治,充分发挥了协同作用,可以促进患者胃肠道功能尽早恢复,在改善临床症状的同时可以降低机体炎症因子水平[16]。两者药物直接作用于患者消化系统,强化胃部吸收作用,强化胃脘痛治疗效果,可以促进患者尽早恢复,具备较高的可行性以及安全性。

综上所述,胃脘痛治疗期间联合应用柴胡疏肝散与四君子汤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有利于改善临床症状及胃肠功能,避免病情复发,具有较高安全性、有效性以及可靠性,值得借鉴和推广。

猜你喜欢
四君子汤胃脘激素水平
足三里穴位植线联合加味四君子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观察
基层中医药(2022年8期)2022-11-17 08:42:40
王生义治疗胃脘痛的临证经验
Potential Mechanism and Application of Strengthening the Spleen, Clearing Heat and Dampness in Treatment of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针药结合改善肾虚痰湿型PCOS激素水平的90例患者的临床观察
甲功正常T2DM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DKD的相关性
胃脘痛应该怎么贴敷?
益母缩宫颗粒对药流者激素水平的影响
中成药(2016年4期)2016-05-17 06:07:36
傣医林艳芳老师临床诊治胃脘痛经验
孕妇血清激素水平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
加味四君子汤对碱烧伤食管组织中p53和Bcl-2表达水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