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监测进展性脑梗死与颈内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关系及进展性脑梗死危险因素分析

2022-07-05 02:05夏永梅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2年11期
关键词:征象颈动脉斑块

刘 磊,夏永梅

(日照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山东 日照 276800)

脑梗死是一种常见脑血管疾病,致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进展性脑梗死即患者在对症治疗6~7天后病情加重,出现持续神经功能缺损状况,该类患者往往预后较差[1]。有研究表明[2],脑梗死的发生与颈内动脉斑块形成具有较大关系,临床主要根据颈动脉狭窄程度和斑块形态对颈动脉斑块进行判断,进而确定斑块稳定性及危害程度。有研究认为[3],高龄、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等都是导致颈动脉斑块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多普勒超声是临床诊断颈动脉斑块的重要方法,通常认为不稳定斑颈动脉斑块是导致脑梗死的重要原因。为了解急性脑梗死与斑块稳定性的关系及发生危险因素,本文选取了90例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对其展开了如下探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20年1月—2021年1月日照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0例脑梗死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其病情变化分为进展性脑梗死组(30例)与非进展性脑梗死组(60 例)。进展性脑梗死组中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59.86±4.08)岁;非进展性脑梗死中男35例,女25例,平均年龄(59.79±4.12)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①患者均经颅脑CT、MRI等检查确诊;②临床资料完整者;③患者及家属知晓研究并自愿参与。排除标准:①伴有颅内感染者;②蛛网膜下腔出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疾病者;③合并心脏疾病者;④生活无法自理者;⑤不配合者。

1.2 方法

收集两组各项基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既往脑血管病史、糖尿病史、早期不适当降压治疗、吸烟史、酗酒史、CT早期梗死征象、冠心病史、高血压史、侧脑室体旁梗死、CRP、WBC、TC、LDL、FPG、HbA1c、UA水平等。

指导患者取平卧位,采用飞利浦公司生产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其进行检查,将探头频率设置为10 MHz,对患者的一侧或双侧颈部进行横扫,检查时叮嘱患者将头部偏向一侧,从锁骨内侧扫描至颈总动脉,了解患者受检部位血管情况后,转移探头沿血管走向进行纵断面分析。由两名以上专业影像科医生阅片,以血管内膜中层厚度(IMT)在0.9 mm及以下为正常,IMT≥1.2 mm判断为斑块形成。对于检查结果诊断为颈动脉斑块形成的患者,根据其超声特性、斑块形态及范围等,对其斑块稳定性进行分析。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进展性与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各项基本资料,分析导致进展性脑梗死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对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中稳定与不稳定斑块患者资料进行对比,总结其影响因素。

1.4 统计学方法

本试验研究数据用SPSS 24.0处理,用频数(n)、百分比(%)描述计数资料,行χ2检验;用(±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0.05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结果显示,进展性脑梗死组患者CT早期梗死征象、不适当降压治疗、糖尿病史、侧脑室体旁梗死占比显著高于非进展性脑梗死组,且WBC、CRP、FPG水平显著高于非进展性脑梗死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2.2 进展性脑梗死危险因素分析

经回归分析显示,不适当降压治疗、侧脑室体旁梗死、CT早期梗死征象、WBC、CRP及FPG水平升高都是引发进展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2。

表2 影响进展性脑梗死多因素分析

2.3 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相关因素分析

3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经超声检测发现均存在颈动脉斑块,其中斑块稳定11例,不稳定19例,分析发现,LDL、CRP、FPG、HbA1c及UA都是影响斑块稳定性的重要因素(P<0.05)。见表3。

表3 影响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进展性脑梗死是脑梗死患者病情加重的体现,可导致患者神经功能损伤和脑组织缺血加重,且呈阶梯式进展,增加患者的致死率和致残率,不利于患者预后[4]。当前普遍认为,血管粥样斑块形成是引发脑梗死的主要机制[5]。脑梗死的发生与颈动脉斑块形成关系密切,且颈动脉具有检测方便和位置表浅等优势,利用超声对其颈动脉斑块情况进行监测,能够较好地反映患者血管情况,从而更为准确地判断患者病情,预测其进展性脑梗死发生风险,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6]。

本研究通过对进展性与非进展性脑梗死组患者的基线资料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发现,导致进展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较多,一是不适当的降压治疗,脑梗死患者在发病后,往往主要依赖动脉血压来维持脑灌注,而血压水平的不同程度变化也会影响缺血半暗带的灌注完成度[7]。因此,应重视存在高血压的患者,密切关注患者的血压状况,严格按照要求予以降压治疗,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水平,以免疾病进展[8]。二是侧脑室体旁梗死,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脑梗死患者病情向进展性脑梗死发展,分析其原因可能在于侧脑室体旁与心脏较为接近,且该部位的侧支循环较为缺乏,在灌注压较低的情况下,很容易导致该部位出现缺血现象,进而引发梗死症状[9]。三是CT早期梗死征象,对于CT检查存在早期梗死征象的患者,其疾病发生发展更快,较之无早期梗死征象患者具有更高的进展性脑梗死风险。因此,对于存在早期梗死征象和侧脑室体旁梗死等情况的患者,应及时进行对症处理,以免患者病情加重。四是WBC、CRP及FPG水平升高,分析其原因可能在于:CRP升高可加速凝血,对血管功能进行抑制,加速斑块破裂;WBC升高可影响血液流动及血流方向,加重脑组织损害;高水平的FPG可加速自由基释放,诱导细胞死亡,增加血液黏稠度,这些因素均会导致患者梗死症状加重。

经超声检查发现,所有均存在颈动脉斑块,且不稳定斑块所占比重明显较高,通过对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斑块性质与FPG、LDL、HbA1c、CRP及UA水平等有关,血糖与血脂水平控制不佳的情况下,会增加患者的颈动脉斑块风险,CRP是一种急性时相蛋白,能够反应脑梗死患者的机体炎症状况,也是动脉斑块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有研究证实[10],高UA和高血糖患者,很容易导致血管内皮功能障碍,进而对患者的血管内膜造成损伤,影响患者的动脉斑块形成及性质。因此,临床在对脑梗死患者实施治疗的同时,应注意对上述指标进行监测和控制,以免因斑块不稳定而导致疾病进展。

综上所述,引发进展性脑梗死的相关因素较多,临床应积极对这些因素进行干预和控制,结合斑块稳定性相关影响因素,予以有针对性的防治,促进患者预后改善。

猜你喜欢
征象颈动脉斑块
Lung-RADS分级和CT征象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价值
软斑危险,硬斑安全?不一定
一篇文章了解颈动脉斑块
颈动脉狭窄与脑梗或只一步之遥
有颈动脉斑块未必要吃降脂药
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评价
从草书艺术中的视觉形式看波洛克的抽象画
颈动脉狭窄要手术吗
良、恶性甲状腺肿块的临床研究及超声及CT的征象分析
亲吻会致死,是真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