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特派员制定富硒生产标准赋能伊川县富硒甘薯、谷子产业

2022-07-05 07:56:06宋先锋
乡村科技 2022年8期

科技只有服务产业才能彰显生命力,产业只有科技支撑才能插上腾飞翅膀。2022 年4 月20 日,在河南省杂粮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组织下,由科技特派员秦家范、李小艳、王自力牵头制定的《“岭上硒薯”富硒生产技术标准》《“伊川小米”富硒生产技术标准》2 项团体标准通过专家组审查,伊川县县长袁剑现场宣布2 项标准在伊川县正式实施。在评价会上,科技特派员秦家范、李小艳分别就谷子富硒生产标准、甘薯富硒生产标准做了专题汇报。

洛阳市伊川县分布有6 条富硒土壤带,富硒土地总面积位居河南省第一。当地的富硒农产品品牌已初具影响力,但是富硒甘薯、谷子的生产企业仍存在产品开发不规范、硒含量标准不一致、标准化生产技术不系统等问题。因此,伊川县亟须尽早制定富硒甘薯、谷子地方生产标准,规范和指导企业富硒农产品生产。

从2018 年由科技特派员秦家范、李小艳、王自力等组建的富硒课题组承担“洛阳市富硒农业发展工作实施方案”项目以来,在伊川、汝阳、偃师、孟津、栾川等县(市)建立富硒农产品生产试验和示范基地,开展谷子、甘薯作物的富硒生产研究,积极探索富硒农产品生产新模式。课题组专家经4 年多的研究,已形成较成熟的农作物富硒生产技术。

2021 年,科技特派员根据研究的富硒生产技术标准,为洛阳美虹家庭农场富硒小米生产基地提供技术指导。该基地在伊川县白沙镇豆村,种植富硒谷子面积13.33 hm。该基地种植谷子品种为豫谷18、华谷12,在谷子灌浆初期喷施硒营养强化剂,当年667 m谷子平均产量340 kg。经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质检中心检测,该基地的小米硒含量为0.12 mg/kg,符合富硒标准。该农场主打“伊川农家富硒小米”品牌,产品供不应求。2022 年,通过采取“农场+农户”模式,白沙镇豆村已发展富硒谷子66.67 hm,并与农户签订了购销合同。

该标准的制定对“岭上硒薯”“伊川小米”规范化、标准化生产具有指导意义,对伊川县富硒甘薯、谷子产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下一步,伊川县农技推广部门将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抓好全县甘薯、谷子富硒生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