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视域下中职体育教学改革创新研究

2022-07-05 00:42:16石毅
当代体育科技 2022年17期
关键词:通识中职体育

石毅

(漳州高新职业技术学校 福建漳州 363000)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行,中职学校的教学目标不仅是促进学生学习成绩、专业技能的提升,而且更多地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科教师开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积极融合素质教育,尤其是通识教育,其中尤以体育教学成效最为显著。现就对通识教育与中职体育教学工作及其改革的融合发展进行详细探讨。

1 中职体育教学工作及其改革中引入通识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在现代化教育观念的影响下,通识教育是一种不倾向于专业化和专业技能传授的教育模式,而是将一些可以在不同类型的人群中自由“行走”的基础知识和价值观传达给学习人员。作为当下我国高等教育工作体系的重要基础元素之一,通识教育同样关注综合素质专业人才的培养,也贯彻执行了以人为本的现代化教育理念,关注学习人员在三观方面的正向积极培养、发展。中职学校落实的素质体育教学工作,最终目标是力求将学生培育成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而从工作目标这一立场看来,通识教育是借助整合及预备教育之间的有机结合,保障学生能够在经过教育之后成为综合型社会人才。正因为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和通识教育在目标上存在着高度的一致性,通识教育和中职体育教学工作改革结合则具备了较大的可能。

2 通识教育视域下的中职体育教学工作改革的目标分析

与单一学科的教育理念相对比,通识教育倾向于引导学生在学习之后建立综合、多元的知识体系,这也赋予中职学校体育教学越发显著的非专业化特性。从教育工作的方向看来,中职学校开设的体育课程及其教学工作,并非走的是精英化体育人才培养道路,也非是少数代表的竞技教学之路,是以体育教学为媒介,以便在学生视野持续拓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并掌握最为基础的一些体育运动技巧。身处通识教育视域下的中职学校体育教学工作需要针对固有的体育教学体系持续进行完善。

通识教育视域下的中职学校体育教学工作,学生能够基于基础体育知识的理解、掌握,伴随体育锻炼逐步掌握基础体育运动技能及常见的运动项目、运动技巧。以通识教育作为出发点落实的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工作,需要帮助学生在参与体育项目、锻炼活动的过程中,促使其身体素质的提高,并逐步形成良好的精神风貌。借助通识教育理念及其内容实施的中职学校体育改革工作,能够一改之前单一教材内容的缺陷,集成专业体育项目知识、体育竞技精神、发展历史等多元化教学内容,做到在同步强化学生身心素质的同时,推动体育教学工作效果的持续强化。

通识教育和单一专业学科教育工作存在的显著区别就是关注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反映到中职学校体育教学中,就是提倡个性化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师结合体测的结果反馈及班级学生在身体素质方面的针对性调查结果,可以制订出符合学生现阶段身体基本素质要求的、迎合兴趣爱好的针对性体育教学方案,可以在引导学生主动投身体育锻炼的同时,分层次推动学生身体素质、运动技巧等方面的提高。

3 中职体育教学工作实施逐渐暴露出的问题

3.1 教学工作既定目标适应性不足

通识教育展露出的较为显著的人文性,也是其重视综合性素质人才培养的主要原因所在。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也应顺着我国教育工作的持续变化、改革,将关注学生认为人文精神和能力培养的通识教育理念融入其中,配合科学化的教学工作目标设置,以学生身体素质和体育锻炼意识的催生、发展为基础,推动学生的批判思维、问题思考等思维能力素质的发展。但当下的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活动在教学目标上就出现了适应性不足的问题。简单而言,体育教学工作的目标聚焦在体育基础知识、基础运动技巧的学习、掌握、运用上,忽视了体育项目、文化、历史发展在学生思想情感方面发展的正向、积极作用。这种形成传统教育观念下的中职体育教学工作目标,学科蕴涵的人文性,发掘不够全面,基本与通识教育理念是一种南辕北辙的关系,导致学生对于传统的基础知识灌输、运动技巧示范、自我活动联系的体育教学模式逐渐反感,拉低了整体的教学工作质量及效率。

3.2 实际教学内容与通识教育脱节

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单一学科化的专业教育工作,是一种集中在某一个点上的纵深式教学,通识教育则更像是一种囊括教育万象的浅层教学工作。作为一种关注知识体系广度的现代化教育理念,更加重视在逐渐拓宽学生基础知识涉猎学科领域的前提下,形成一套专属于自己且范围相对较为全面的知识体系,以及与之相对的思维模式。以这种理念为基础开设的中职学校体育教学课程,需要在教学内容方面向着多元、个性化方向同步发展。但实际上,因为我国通识教育是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前提下发展而来的,发展时间较为短暂,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内容与其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相互不兼容现象。我国中职学校所开设的各种体育课程,在内容上呈现单一化发展倾向,更加关注从体育项目作为出发点所开设的课程体育课程,而且教学内容和学生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之间存在着严重的脱节现象,仍旧是将体育技巧以及传统的体育项目知识作为主要的授课内容,忽视了现代体育发展历史以及人文素养等方面的学科知识传授。

3.3 教学工作模式与通识教育要求不符

在我国经济社会新阶段发展背景和素质教育工作大范围推广双重的影响下,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渐向着复合型的方向发展,促使通识教育成为中职学校课程体系以及教育工作中所存在的一种普遍共识,推动了中职学校的教学工作关注学生在思维、学科专业领域、综合能力等的全面发展。但现实中我国的中职学校所使用的体育教学模式,依旧是一种偏向于理论知识灌输的授课模式。简单而言,教师会在向学生讲解基础的体育学科理论知识以及对应的基础运动技巧之后,由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亲身示范,最后的时间则交由学生进行小组之间的体育运动项目对抗或者是演练。这种过分重视体育教学计划落实以及完成程度的教学模式,压制了学生在知识学习和体育运动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也完全违背了通识教育理念和体育教学工作结合的要求。

4 通识教育视域下的中职体育教学工作有效改革策略

4.1 以通识教育为基础明确教学目标

身处通识教育视域下的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工作需要将工作重心聚焦在育人而非教学,关注学生在经过体育学习之后,是否能够实现自然全面综合的发展。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学改革工作需要对其中的教学主体以及教学目标给出科学、清晰的规定,做到在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这一重要原则的前提下,将学生作为中职体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主体。在具体实施体育教学工作改革优化的过程中,需要关注价值体系教育力度的强化,在体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中,将通识教育理念融入体育教学工作中,引导教师立足于学生发展的具体状况,重视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差异化发展需求,进一步树立学生在知识和体育运动技巧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目标重新确立的过程中,需要将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入其中,用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基础体育运动知识掌握水平。

4.2 结合通识教育对教学内容体系进行优化

在通识教育视域下的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工作,需要将之前单一化的体育专科项目教学课程体系全面打破,持续拓展学生专业知识领域和学科视野,推动学生在批判性思维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中职体育教学工作的改革,要求课程内容体系逐渐向着多元化、多层次的方向发展,帮助学生以网络技术作为出发点,获取目前最为热门的体育教学资源,又或者将体育项目的发展历史、人文精神等人文性质的教育内容加入原有的体育教学工作课程体系中。同时,通识教育理念下的多元化和多样化学科领域知识特点,以及我国传统文化体系的体育元素及西方特色的体育文化元素也都可在课程内容优化的过程中适当进行添加,开设诸如瑜伽、荷式篮球等现代化体育运动项目。

4.3 教学模式的现代化发展

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是否能够顺利落实并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教学工作模式作为基层的重要因素,同样对能否凭借体育教学工作改革全面满足学生在体育知识和实践锻炼方面的需求产生最为直接的影响。教师需要做到以学生身体素质的基本状况作为出发点,根据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的合理编排对教学手段、组织方式进行持续优化和创新。以通识教育理念作为出发点的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方法,需要将学生实际状况作为出发点,根据教学目标进行持续变革,可以将启发或者是演示教学法等引入其中,用于学生体育精神和知识学习兴趣方面的培养,也可以出于学生全身心参与体育学习的考虑,将情境、游戏教学法引入其中,配合学生之间在体育运动过程中的相互协作,运用所掌握的基础知识以及运动技巧完成教师下达的教学目标,推动通识教育和中职体育教学工作目标的共同实现。

5 结语

通识教育作为一种关注学生基础知识涉猎广度的教育理念,与中职学校内部的体育教学工作在综合素质人才培养目标上有着高度的一致性,这也是中职学校可以在面对教学工作目标、内容、模式多方面问题的前提下,融合通识教育理念进行体育教学工作改革的重要原因所在。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优化改革,可以将通识教育作为出发点,确立教学工作中的主体、工作目标,配合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的现代、综合、多元化拓展,引领学生在提高其身体基础素质和运动能力水平的同时,针对其人文素养持续进行培养。

猜你喜欢
通识中职体育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11-25 00:50:04
简述大学通识课教学改革
通识少年“种”石油
探索科学(2017年3期)2017-05-03 11:23:30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探索科学(2017年1期)2017-03-03 01:41:24
通识少年·拿破仑
探索科学(2016年11期)2017-01-17 13:08:58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8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河南科技(2014年11期)2014-02-27 14:1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