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已非“家事”

2022-07-05 05:43梁兆才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家事家庭家长

在人类繁衍、进化发展的过程中,教育是个永恒的话题,它广泛地存在于人类的社会生活中。它与政治、经济、科技、生产、文化、人口等方方面面紧密相连,互相促进,深刻地影响着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的发展方向。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化分工越来越细致,教育也不例外。大家都觉得要让孩子接受教育,把孩子送到专业的学校就可以了,如果想从某方面得到提高,还可以去参加各种各样的特长班,可以去学习电脑编程、唱歌、舞蹈、绘画、钢琴等等,家长觉得这些专业化的培训机构可以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合格的现代化人才。

可真的是这样吗?有的孩子考上了很好的大学,生活却不能自理;有的孩子遇到一点挫折就跳楼自杀;有的孩子大闹课堂,与老师对打……问题出在哪里?在专业化的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中,我们的家庭教育是不是被弱化了呢?家庭是教育的起点,我们说的第一句话是父母教的、走的第一步路是父母陪伴的,每一个人的习惯和性格都有家庭的影子。家庭是塑造一个人的修养和价值理念的发源地。中国人的修养是什么呢?孔子曾经说过,一个君子要修身养性,完成他这一生的成长,基本上要分三个大的阶段:

第一个阶段叫入则孝,出则悌。也就是说一个人进到家里能够孝敬父母,出了家门能够友善兄弟,要把伦理关系协调好,处理好什么是礼貌、什么是和谐、什么是人的责任和义务,先把这些磨合好才能进入第二个阶段。第二个阶段就是人在社会上要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谨而信,一个人态度要谨慎,言语上不能太冒犯,不能太狂妄,而要笃诚守信;泛爱众,广泛的博爱大众,对大家保持一种善意;而亲仁,再去亲近那些仁义的道理,这一段是我们说的社会学习。第三个阶段是什么呢?第三段叫做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如果你把家庭学习、社会学习都完成了还觉得有余力,你可以去进行专业的文化学习了。

我们想想今天学习的模式是什么样的呢?大家是不是把它们颠倒过来了?一个小孩子,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都没有接触的时候,可能小小年纪就去学文了。很小就开始背诗词了,学写字了,学前班就开始接触算术了,一直上完小学、中学、大学、硕士、博士,回过头来再被社会调教,甚至被社会修理,一个人言语不谨慎了,不守信用了,然后再去逐渐学习。在今天的教育中我们往往最忽略的就是家庭教育,恰恰就是入则孝,出则悌,这一段没有了。家庭伦理的教育绝不是一家一户的事情,它是你认知整个社会公民责任的一个基础。认知这个伦理,你才能进入社会后走得更远,从亲人之间拓展到朋友之間,才能够有家国情怀,才能够修身齐家,最后才能治国平天下。

所以这个伦理价值的建立特别是在一个独生子女时代往往是被忽略的。越是发达的大城市,越是精英高知的家庭,孩子小时候上的各种特长班越多,而在家里跟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在一起分享家务劳动的时间越少。比如在很多重点大学里,也时常会有这样的现象,学生进考场考试的时候,会有妈妈在外面着急地敲玻璃。老师出去问她:“是不是孩子忘带什么文具了?”妈妈说:“你赶快告诉那个穿格子衬衫的孩子,那是我的孩子,让他进考场之前一定要去一趟厕所。”还有的孩子一个月之间要换三四间宿舍,跟每个宿舍的人都住不来,不是抢一个桌子,就是抢一个床位。这都不是在说笑话,这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事情。问题出在哪里呢?绝不是学校教育做得不好,不然也不会考上那么好的大学。缺了什么呢?我们要回去问问家庭,追问那个提醒孩子要上厕所的妈妈,到底是不是一个合格的母亲?所以说,伦理的认知,人格的建立,这件事情没有哪门专业课可以完成,需要的是家庭教育。

2022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这部法律的实施,正式表明将家庭教育由传统“家事”上升为新时代的重要“国事”。可见,国家对未成年人的关心已经上升到法律层面,这是全社会的责任,关系到民族的发展以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问题。法律明确了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负责实施家庭教育,国家和社会为家庭教育提供指导、支持和服务。此法律也体现了未来教育的方向在于引领和驱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教育目标。

既然家庭教育已得到国家和社会的认同,我们就要顺应法律,培养积极健康的家庭文化,树立和传承优良家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共同构建文明、和睦的家庭关系,为孩子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第一,家庭教育法明确规定谁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根据这部法律,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树立家庭是第一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家长需承担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用正确的思想、方法和行为教育未成年人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行和习惯。英国作家萨克雷说过:“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道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我国教育家陶行知曾说:“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性格、态度多半能够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揭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应及早抓起的必要性。

第二,家庭教育法明确落实义务教育阶段的“双减”要求。要彻底改变家庭只是学生课堂的延伸,家长只是学校老师助理的状况,彰显家庭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此要求的目的意在将家庭教育从学校教育的附庸地位解放出来,真正实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配合。同时,该法律还对加强监督管理“双减”政策实施方面做出了规定。此法律旨在将孩子从课后课外繁重的学业压力中解放出来。作为新时代的中小学生,身为党的孩子,崇高的理想固然重要,但是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未成年人健康的身心也是家庭教育法的根本。

第三,畅通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渠道。要创造条件让家长去了解学校的作息制度、科目安排、学校教育学生的方向,在教育过程中家庭方面应负的责任。推进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配合,形成合力。从而打破“5+2=0”的尴尬场面,什么意思呢?一周七天,前五天小娃娃在幼儿园排队讲秩序,做值日,打扫卫生,有礼貌,会分享。周末回家两天,回来以后老师说等于零了。两天回去,爷爷奶奶剥好的水果喂到嘴里,袜子脱下来给洗了,床给铺好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早上也可以不起床了,下午也可以睡懒觉了,想不做什么就可以不做什么了。到周一来学校,老师愁眉苦脸地说:“哎呀,五加二等于零了。”这样的说法,在幼儿园,老师起码还有意识。到了小学,到了中学,老师更多的不是在教一个学生的生活规范,而是教他们的知识系统。五加二等于什么?这个问题估计连意识都没人意识了。99C4B82C-97E8-40EE-B725-7428CB10C0FD

第四,在未成年人的课余生活上,法律明确规定其监护人应当合理安排未成年人学习、休息、娱乐和体育锻炼的时间,避免加重未成年人学习负担,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坚持对学生实施长期的、有效的五项管理(作业管理、睡眠管理、手机管理、课外读物管理、健康管理)政策,教会学生如何整合自己的课余时间。在此基础上,家长还需要更加理性地去看待学生,特别是自己孩子的学业负担和成长发展问题。眼光需要更长远一些,而不是只盯着学生短期的成绩。

第五,培养教育孩子是一门科学,必须要了解、掌握、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和家庭教育的规律,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智力发展状况,让孩子全方面发展。家长要主动通过网络和专业机构学习教育方法,积极实践。现在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举措,以帮助父母提升家庭教育的能力。比如国家级的免费自主学习平台——国家智慧教育服务平台,这个平台的功能特别齐全,涵盖了中小学教育、中职教育、高等教育主要版本的课程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和家长提前预习、查漏补缺;比如鼓励有能力的学校开办家长学校,一方面架起家校沟通的桥梁,另一方面主动担负起提高家长教育水平的责任;再比如鼓励各领域有能力的人才考取家庭教育指导师,形成全社会重视家庭教育的氛围,鼓励有才能的人可以通过有偿服务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家庭等等。

作为家庭家庭教育的实施者,家长在担负起家庭教育的职责时,要掌握好以下原则:一是加强亲子陪伴,父母双方共同参与,“严父慈母”,培养孩子如何去爱家庭、爱他人、爱国家。今天我们即使在成人世界中也会发现一个令人遗憾的现象,就是“爱”越来越变成一句宣言,而不是行动。很多年轻人常常抱怨:我这么去爱一个人,为什么他还不领情,为什么他还离开我?我们今天不缺情歌、不缺情诗、不缺铺天盖地的甜言蜜语,缺什么呢?就是温暖朴素地为你所爱的人做事。爱也是一种执行力,这件事情学校里教不来。一个孩子有的时候承载的爱太多,他会觉得他人的爱是一种本分,得不到就会抱怨。但是如果一个人习惯于为他人做事,就会觉得每个人都不容易,人的爱是一种情分,他才会感恩。我们需要成长起来的新公民,不是那种只掠夺爱的人,而是能够施予爱的人。

二是因材施教,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都只能从学科出发,从知识出发去进行一种规模化的教授。指望着老师从一个班四、五十个孩子中去发现并且捕捉,而且鼓励每个孩子不可替代的优点,这几乎是一种奢望。而只有在家里,每个家长才真正知道自己的孩子究竟喜欢什么,知道自己的孩子长项短项是什么。你有理由把他当成世界上唯一的这一个:他的气质、他的兴趣可能是独一无二的,这一点是家庭教育的优势。

三是奖罚有度,实事求是。孩子做对了,我们要积极地夸奖,孩子做错了,我们也要及时地纠正。奖励和惩罚都要有度,适可而止。在称赞孩子方面还是要实事求是,不能一味盲目地夸奖称赞。当然,批评就更要有度,如果批评过度,甚至打孩子,慢慢地孩子就会变得反叛。当孩子做错的时候,还是坚持以道理说服,而且就事说事,不能翻旧账,最重要的是你说的话能让孩子听懂听进去,要形成有效沟通。

四是平等交流,学会倾听,互学互长。现在的学习渠道太多了,有的时候幼儿园的孩子知道的东西我们不一定知道。他们可能看着草就会问:“妈妈你能去分一下那是狗尾巴草,还是燕麦吗?”春天看见花开的时候她会说:“妈妈你能分出来黄色的花里,哪种是迎春,哪种是连翘吗?”她会告诉你,哪个是四瓣的,哪个是五瓣的,哪个是向上长的,哪个是向下垂的。这些东西我们成人真不一定学过。所以,做家长的应该心怀敬畏,不要轻易地斥责孩子,你这叫瞎说,我走的桥比你走的路都多。赶紧停止这种愚蠢的行为。我们到底有多少自信敢轻而易举对孩子说这句话呢?有的时候我们因为不懂而粗暴,有时候我们也可以因为学习而谦卑。所以家庭教育是一个生生不息的载体,它使家里的每个人拥有自信,擁有从容,拥有成长,拥有面对未来的态度。这种循环可以使一个人真正成为最好的自己。

五是保护孩子的创造力。国家图书馆的老馆长任继愈先生曾说过:“我们现在最大的悲哀就是从幼儿园开始就推行标准答案。”比如老师发给小朋友一人一块小圆饼干,小朋友咬一口举起来说,这是什么?标准答案是月牙。任老说:“我如果说这是小船行不行?我如果说这是人剪下来的指甲行不行?我为什么非要说它是月牙呢?”任老这段话其实挺发人深省,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家庭教育是社会化教育的一个平衡器,社会教育要求不讲标准答案是不可能的。到了小学、到了中学、到了高考前,我们还不讲标准答案吗?如果说社会教育给学生的是一种确定性价值的认可,那么家庭教育给孩子们的是一种不确定性的价值的开发。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家庭教育跟社会教育形成的平衡系统才能够真正塑造出一个健全的人。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所以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格,没有万能的教育,只能是每个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不断地摸索实践。我们家长有责任主动去搜索、学习相关的教育技巧。有人说孩子是父母的第二次人生,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也是不断成长、进步的。愿每一个孩子都能成才,愿每一个家庭都能和谐美满。

(梁兆才,河北省临西县技工学校高级讲师。)99C4B82C-97E8-40EE-B725-7428CB10C0FD

猜你喜欢
家事家庭家长
家事调查报告适用困境与完善路径探析
家庭“煮”夫
家长错了
恋练有词
把家事做好
家长请吃药Ⅱ
述说
犯错误找家长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