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佳慧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是预防新冠肺炎的有效方式之一,为进一步提升居民群众新冠疫苗接种的高效性、便捷性,推进60周岁以上人群疫苗接种工作,姑苏区平江街道开设了60周岁以上老年人疫苗接种专场,多措并举加强疫苗接种工作。街道机关、社区工作人员通过宣传发动、上门摸排、暖心接送服务等方式,力争让每一位需要接种新冠疫苗的老年人享受到安全、便捷和舒心的疫苗接种体验。
全程接送,巡防车变身接驳车
位于古城中心的平江街道街巷遍布,许多老人生活在巷弄深处。如何方便老人接种疫苗,街道与社区做足了“功课”。
在观前社区,工作人员通过细致摸排,发现由巷14号大院里居住着几位70多岁的老人。其中76岁的顾阿婆深居简出,70岁的朱阿爹子女不在身边,由于视力不佳也不太敢自己走出家门……社区党委书记翁明浩了解情况后,在征得老人子女同意后,将阿婆阿爹一户户地接出房门,安排他们坐上干净舒适的疫苗接种流动专车,送老人到接种点接种疫苗,再贴心地将老人安全送回到家中。
“我们会尽一切努力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更加舒适方便的环境,让他们只要走出家门,就能舒舒服服打到疫苗。”翁明浩说道。
为提升老年居民的疫苗接种体验,考虑到老年人出行不便,街道社区全程接送、陪同老年人进行信息登记、指引、接种、留观。对于行走不便的居民,工作人员也借来了轮椅,帮助居民来到接种点位接种。
谢老伯、张老伯和凌阿姨是北园社区的居民,平均年龄都在80周岁以上。考虑到几位老人年纪较大、腿脚不便,北园社区工作站站长殷金虎联合街道城管处工作人员将城管巡防车变身疫苗接种爱心接驳车,护送老人前往疫苗接种点。殷金虎耐心地帮助几位老人登记,顺利完成了首针。
残疾人作为特殊群体,更加需要关心和服务。为尽快在残疾老年人群体中建立免疫屏障,保障残疾人朋友们的身体健康,连日来,拙政园社区积极组织工作人员通过电话问询、上门走访等形式对辖区内残疾人接种情况进行一一摸排。在摸排中,社区详细询问残疾人是否愿意接种疫苗、是否需要接送等详细信息,为精准推送接种信息和定点接送到接种点接种新冠疫苗做好充足的前期准备工作。
考虑到天气炎热、出行不便等问题,社区联合爱心网约车“罗伦士出行”为行动不便的残疾人提供免费接送服务。车门放置着无障碍踏板,车内空间也足够大,还预留了轮椅专用空间,细节到位,体现满满温情。
深入街巷,高龄老人共筑“免疫长城”
街道机关、社区工作人员“线上+线下”齐发力,不仅在居民微信群里科普疫苗接种的相关知识,还深入网格开展“敲门行动”,以“铁脚板”宣传疫苗接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像我装过心脏支架的可以打新冠疫苗吗?会不会有什么影响?”近日,街道社事处联合大儒巷社区开展了“科普零距离 种‘苗’无顾虑”新冠疫苗接种活动健康科普活动,以老年居民喜闻乐见的形式科普疫苗接种的相关知识,并邀请医生提供老年居民疫苗接种现场咨询服务,对身体健康问题和新冠疫苗接种顾虑进行现场答疑解惑,打消居民的接种顾虑。
近日,钮家巷社区党委书记张英缨在“敲门行动”中,发现住在辖区内的九旬老党员马阿婆还未接种新冠疫苗第一针,经过询问才了解到,马阿婆因为腿脚不便出行只能靠轮椅,而且子女都在上班,没人陪同,对疫苗接种也存在一定顾虑。张英缨在得知后,多次上门进一步了解情况,为其普及新冠疫苗接种的相关知识,打消了她对疫苗接种的顾虑。在经老人及监护人同意后,张英缨立即安排专车接送老人,并全程陪护马阿婆完成了疫苗接种。
5月24日,平江街道嘉裕花园接种点迎来一位101周岁老人朱兆源。他在北寺塔社区书记和家人陪同下,前来接种第一针新冠疫苗。朱兆源是北寺塔社区的居民,别看他已经是百岁高龄,但精神很好,只是腿脚有些不利索。這几天他听闻社区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可以接种疫苗,便立刻积极响应,并主动要求家人带他去接种。
接种前,医护人员详细询问了朱兆源过往病史和日常服药状况,并测量了血压,在确保老人适合接种的情况下为他成功接种新冠疫苗第一针,为共筑“免疫长城”献上了“一臂之力”。
“我们老人积极参与接种疫苗,既保护了自己也保护大家,还能为国家疫情防控工作出一份力。”朱兆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