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丁强 周靖 柯宗俊
摘 要:通用性和可迁移性是核心素养的基本特征,科技素养和跨学科思维是人工智能时代赋予财经类专业大学生核心素养的新内涵。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深刻改变了知识学习方式,也对建构于传统学科专业门类基础之上集约化的知识教育体系提出了挑战。人工智能时代财经类专业教育应当以培养科技思维为重点,构建融合式教育框架,将素养结构调整、育人过程变革、育人场景重塑和新技术运用等育人要素融合创新,深入推进行业科技元素与财经知识的融合和信息技术手段与新型学习方式的融合,以更好地满足产业科技化趋向下财经岗位对核心素养的新需求。
关键词:人工智能;财经类专业;核心素养;融合式教育;科技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2)07-0016-04
人工智能革命引发产业变革,颠覆了产业的传统形态、分工和组织方式,重构了人们的生活、学习和思维方式。在人工智能时代,机器人正在快速取代低技能的工作。研究证明,从事重复性、标准化、程序化工作的人最容易被人工智能取代,面临更大的失业风险[1]。根据麦肯锡的研究,到2030年,多达2.2亿中国劳动者(占劳动力队伍的30%)可能因自动化技术的影响而变更职业[2]。波士顿咨询公司(BCG)则预测,到2027年,中国金融业约有23%的工作岗位将受到人工智能带来的颠覆性影响,被削减或转变为新型工种[3]。当然,人工智能时代的技术进步也会创造新的工作岗位,重塑完成工作所需要的技能,这对个体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总体来看,在人工智能背景下,高阶工作被定义为认知和分析性任务,与“适应性”相关的高阶认知技能、社会行为技能将成为雇主最为看重的核心素养与技能。
当下,我国财经类专业虽然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毕业生难以适应数字财经、智能财经的新要求[4],供需结构错配矛盾更加突出[5]。本文拟在分析人工智能对财经职业发展及岗位技能冲击的基础上,重新界定财经类专业大学生核心素养的新内涵,并提出优化培养路径的建议。
一、人工智能时代财经类专业大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新内涵
(一)核心素养的定义与发展
2002年欧盟委员会“工作组B”将核心素养界定为知识、技能与态度三要素的集合,认为其具有可迁移、多功能、全体性和时限性等特征,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则强调核心素养应能满足当前以及未来的技术变革和全球化挑战需要。除此之外,欧盟和新加坡也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框架目标和具体内涵。美国管理商学院联合会(AACSB)提出的认证标准(2013版)从知识获取、能力提升两方面界定了商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并指出商学院应当注重培养学生包括信息素养、分析思维和知识运用能力等在内的八种技能。
我国一直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理论研究方面,辛涛等认为核心素养是指个体在现在及未来社会中应该具备的关键能力、知识技能、态度情感和价值观[6];张华将其进一步简化为四大素养,即合作、交往、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7];杨向东则强调要从认识论、知识观和学习观的角度认识核心素养的概念内涵与实现路径[8]。在政策方面,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育部在2014年发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学生应当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2016年,教育部组织制定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则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提出了包括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实践创新、责任担当六大素养在内的学生核心素养体系。
可见,无论理论研究还是政策实践,各国都强调核心素养是知识、技能和态度的集合,是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创新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典型特征是通用性和可迁移性,且对学生未来职业生存和发展能够起到核心支撑作用。
(二)人工智能时代对大学生核心素养的新要求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到今天,不仅能够取代机械化的重复劳动,还能取代主要依赖历史经验判断的一些工作,如医生、律师等,而无法被取代的则是那些依赖沟通和具有创造性的工作。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将在越来越多的专业领域拓展人才软性素质能力的应用场景,对人才的创造能力、情感沟通能力、解决复杂问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强调技术引领和创新驱动的时代背景下,培养与产业科技化趋势和新型学习方式相称的核心素养应当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和重点。
(三)人工智能时代财经类专业大学生核心素养新内涵的界定
在人工智能条件下,“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既需要多元化、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的引领[9],也需要具備技术思维和协同能力的经济管理人才的支撑。当前,我国财经类专业大学生培养体系面临无法与数字财经、智能财经等新业态有效对接的困境,毕业生专业技能不能适应产业快速升级迭代对岗位技能产生的新需求,因此需要结合时代特征对财经类专业人才的核心素养内涵进行重新界定。
人工智能的最大特征是模糊了不同科技领域的边界,推动了自然科学向人文社会科学的全面渗透。因此,财经类专业大学生应当具备以高阶认知技能和社会行为技能为代表的基本素养以及与产业科技化趋势相适应的学科专业素养,其中科技素养和跨学科思维是人工智能时代财经类专业大学生核心素养的新内涵。
1.基本素养。高交互性是财经岗位的重要特征,这决定了其对从业者的社会行为能力以及建构于其上的认知、分析和解决复杂现实问题能力有更高的要求。因此,财经类专业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养应当包括:第一,高级认知技能。如在复杂环境下识别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第二,与适应性相关的技能。适应性是指个体在面对变革或突发状况时,能够快速融入新的情境,凭借自身扎实的知识与经验积累进行重新学习或迁移的能力,包括推理能力、自我效能等。第三,社会行为技能。如团队协作能力、移情能力、冲突化解能力、关系管理能力、意志力、创造性、好奇心、自信心、谈判力和自我表达能力等。F0ED9CB1-5B88-4BD0-8813-9D7AF5674F2D
2.专业素养。不同于对一般学生财经素养教育的要求,财经类专业大学生应当具备建构于专业知识、专业思维之上科学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经济学为例,专业素养应当首先是具有感知经济现象和社会问题的经济学逻辑思维能力,具备运用经济学理论知识深度解析、解决实际问题和复杂问题的能力。特别地,为适应人工智能时代自然科学向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全面渗透的趋势,财经类专业大学生应当具有跨学科思维,突破传统的学科知识与工具边界,整合运用不同学科理论与工具分析和解决复杂问题,尤其是要能从科技角度认知行业发展的特征,并具备与其发展趋势相适应的能力增长潜力。简而言之,财经类专业大学生须能运用科技思维与专业工具促进职业能力通用性与专业性的高度统一。
二、人工智能时代对传统财经类专业培养体系的挑战
人工智能时代不但对个体能力提出了新要求,也深刻改变了知识学习方式,对高校财经类专业的培养体系提出了新挑战。
(一)人工智能时代的知识学习方式
人工智能诱发了更高效的知识生产方式、更软化的知识形态和更灵活的知识传播环境,带来了巨量的信息洪流,同时也极大地提升了知识获取的便捷程度。面对巨量信息洪流和越来越便捷的获取方式,学习动机、时空特征和学习层次等都在发生深刻变化,适性学习、多向度学习、跨学科学习、泛在学习、智慧学习和深度学习正在取代传统的被动学习、单向度学习和浅层学习[10-15],从“为获得而学”到“为理解而学”成为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学习方式转变的基本趋势[16]。
需要注意的是,从知识学习供需两端理解的“为理解而学”的含义是不同的。从学习的需求方来看,知识学习不再是简单获得、记忆、掌握相关知识,而是要培养能够在巨量信息资源中开展基于移情的迁移、运用能力,理解作为这种能力的集中概括,生成于知识的迁移与运用过程中。从知识的供给方来看,人工智能极大地强化了知识教学的生成性,使知识教学的目标偏向于增强学习者在知识理解中自主建构知识意义的能力,培养学习者在知识掌握过程中的批判反思意识,提升学习者在知识迁移中应用知识的程度[17]。
(二)传统财经人才培养体系的滞后性
与“为理解而学”的时代新要求相比,传统财经人才培养体系仍主要停留在知识传授阶段,滞后于时代发展的需要。突出表现为如下几点。
1.以学科门类为基础的专业分类。在国家创新驱动战略推动下,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的快速发展已经对传统专业体系提出挑战,以传统学科门类为基础架构的人才培养体系面向产业行业的开放性与融入性不够,适应度与支撑度不强[18],导致“学科壁垒、专业藩篱、校企隔阂”[19],无法满足以金融科技、智慧财务等为代表的数字财经新业态、新模式对员工职业能力的新需求。
2.过于强调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在社会转型、产业升级的背景下,以通识教育为方向的终身教育模式已经对以岗位或职业需要为导向的知识教育体系提出了严峻挑战。过于注重专业培养方式导致学科知识的通识性和融合性不够,人力资本专属性太强[20],不能适应新技术冲击下岗位技能不断迭代升级的要求。
3.集约化的知识传授方式。传统财经人才培养体系执行单线程、串联式的培养方案,不能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目标、适切性的学习内容、自主性的学习方式和泛在化的学习环境,学生被动接受学校的培养任务安排,易形成对教师中心和课堂中心学习路径的依赖。虽然部分学校开展了个性化培养方案的改革尝试,但由于学业评价方法没有同步改革,对学生个性化发展成效的评价标准不完善,改革效果不明显。
4.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滞后。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依然以传统大而全的学科知识传授为主要出发点,比较缺乏与新时代产业变革实践相适应的交叉型课程、体现能力挑战度的高阶课程以及创新性课程。信息化教育技术和开放性资源的应用不充分,以核心素养培育为导向的新教育形态尚未形成。
三、人工智能时代财经类专业核心素养培育的实施路径
2018年教育部提出的新文科将“学科交叉融合”作为核心理念之一,“互融共通”“跨界融合”成为“新财经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特征[21]。在探索核心素养培养目标达成路径方面,相关研究者针对培养规格、课程体系设计和实践实训等提出的策略虽不尽相同,但都体现了“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同与共享”等思想[22-23]。
可见,构建融合式教育框架是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以核心素养培育为目标的财经类专业培养体系改革的基本方向。
(一)行业科技元素与专业知识体系的融合
当代科学发展逐渐呈现出学科整体化的趋势[24]。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行业表现出跨学科、跨时域知识整合运用的趋势。在财经领域,越来越多的岗位需要从业者同时掌握技术类操作能力和财经专业素养,但由于企业普遍认为财经类专业毕业生对于技术类知识的掌握存在一定难度,导致数学、计算机、统计等专业人才对财经类专业毕业生产生了越来越严重的挤出效应。因此,要提高财经类专业毕业生的岗位竞争力,拓展职业发展空间,必须强化行业科技元素对财经专业知识的渗透与融合,提升财经类专业毕业生的科技素养,将软性技能升级为硬性技能。具体措施如下。
1.推行个性化培养,鼓励分类发展。在打造融通识教育、信息素养、学术写作、量化方法、职业道德与伦理等素养与能力于一体的培养框架的基础上,财经类专业需要深度优化课程的逻辑体系,将刚性课程体系转变为柔性课程体系,实现从一元化选择到多元化选择的转变,服务学生考研、就业等不同职业发展路径的需求,特别是要为有兴趣、有能力的学生打造个性化培养方案,重点强化对其科技素养的培育。
2.增开科技类课程,培育科技思维。要将人工智能时代新需求落实到财经类专业教育中,就要优化课程体系,重点是要结合数字财经、智能财经等新业态的发展需要,增开行业科技类课程,包括大数据、云计算、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等,增强学生对新技术的认知水平与操作能力,將技术思维全面融合到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中,培育既有财经专业知识又有科技思维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F0ED9CB1-5B88-4BD0-8813-9D7AF5674F2D
3.深化产教资源共享,促进能力形成。财经类专业大学生只有将跨学科的知识体系内化为专业素养,才能真正适应人工智能时代岗位技能不断升级迭代的要求。高校须以满足新兴岗位需求为培养导向,通过构建校企共同体等方式,建优做实产教融合机制,实现资源共创共享,重点是将洞悉产业前沿发展动态、深谙企业用人需求特征、具有丰富行业实践经验和较强创新能力的企业教育资源引入高校培养体系,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创新开展实践教育,促进知识内化为素养,转化为能力,提升岗位适应力和核心竞争力。
(二)信息技术手段与新型学习方式的融合
除素养结构调整外,融合式教育框架的另一使命是要以育人过程变革、育人场景重塑和新技术的运用等推进育人要素的融合创新,特别是要借助信息技术的深度运用,以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形态重构,有效推进差异化的教与个性化的学,提升教育效率,强化高阶思维能力的养成。
具体而言,依托大数据背景,融合式教育变革应当着眼于以下目标进行系统性改革。第一,提供综合性跨学科教育场景,打破专业壁垒,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实施通识性教育。同时运用大数据手段,全面获取学生个体心智特征,精准画像、因材施教,使学生在获取共性化知识的同时培养独特精神和个性能力。第二,推动个人学习行为的重塑。要引导学生从浅层学习向深度学习转型,特别是实现技术赋能的深度学习,提升学习效能,打造建构于专业知识基础上的核心竞争力。第三,推动教育技术创新。要将新技术全面融入财经专业课程教学体系,开发多维、开放的教材体系,构建多元化的学习场景,打造精准智能的考核机制,服务泛在化的学习方式,提升教学资源管理协同水平,实现教育资源支持的精准高效。
可以预见,未来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将持续扩大,深刻影响产业生态、生活方式乃至社会结构,以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教育变革本身也会在人工智能的推动下不断升级。因此,主动拥抱时代变革,坚持需求导向,不断推进财经人才培养体系的升级与变革,既是时代需要,也是人才培养的永恒追求。
参考文献:
[1]曹培杰.人工智能教育变革的三重境界[J].教育研究,2020(2).
[2]麦肯锡全球研究院.中国的技能转型:推动全球规模最大的劳动者队伍成为终身学习者[EB/OL].(2021-04-08) [2022-02-23].https://www.mckinsey.com.cn/.
[3]何大勇,郭凯,周昕,等.取代还是解放:人工智能对金融业劳动力市场的影响[EB/OL].(2018-03-29)[2022-02-23].https://www.sohu.com/a/230800778_233142.
[4]刘旺洪.新文科背景下财经类专业改造升级[N].光明日报,2020-09-29(15).
[5]王重润.新文科背景下新财经教育改革路径及案例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0(12).
[6]辛涛,姜宇,王烨辉.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建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7]张华.论核心素养的内涵[J].全球教育展望,2016(4).
[8]杨向东.关于核心素养若干概念和命题的辨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10).
[9]钟登华.新工科建设的内涵与行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3).
[10]杨旭.适性学习:智能时代学习形态的重塑[J].当代教育与文化,2021(6).
[11]陈金芳.变革学习方式 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21(Z1).
[12]赵慧臣,张雨欣,李皖豫,等.人工智能时代数字化学习工具评价模型的建构与应用建议[J].中国电化教育,2021(8).
[13]刘革平,农李巧.从“泛智”论到泛在学习进阶智慧学习:论“泛”教育思想的内在关联和价值意蕴[J].电化教育研究,2020(6).
[14]陈梦迁,彭希林.智慧教育视角下大学生学习能力重构[J].高等教育研究,2020(7).
[15]张良,王克志.美国深度学习研究的共识、分歧及待解决的问题——基于美国深度学习报告的比较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21(4).
[16]张良,关素芳.为理解而学:人工智能时代的知识学习[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21(1).
[17]王天平,闫君子.人工智能时代的知识教学变革[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21(1).
[18]施晓秋,赵燕,李校堃.融合、开放、自适应的地方院校新工科体系建设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4).
[19]陆国栋,李拓宇.新工科建设与发展的路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3).
[20]母小勇.一流本科教育:培养目标与实现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20(7).
[21]马骁,李良华,孙晓东.关于重构“新财经”人才培养体系的思考[J].高等教育评论,2019(1).
[22]朱立明.深度学习: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路径[J].教育科学研究,2020(12).
[23]段茂君,郑鸿颖.基于深度学习的高阶思维培养模型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21(3).
[24]刘勇,曹婷婷.金融科技行业发展趋势及人才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2020(1).
收稿日期:2022-03-01
作者简介:段丁强(1976—),男,山东平度人,武汉纺织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教育管理与绩效评价研究。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研项目“以多元化课程考核体系倒逼课堂革命的机制与路径研究”(2021年);“纺织之光”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核心素养培育目标导向下经济类专业课程评价方式研究”(2021年);武漢纺织大学研究生教学研究项目“新工科背景下产经融合型金融专业硕士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2020年)F0ED9CB1-5B88-4BD0-8813-9D7AF5674F2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