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俊含
摘 要 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对于农村金融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但是在农村金融不断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较多的不足。基于此,主要分析互联网金融对农村金融发展的影响,以及当前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农村金融机构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政府扶持力度比较弱化等困境,提出了健全科学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提升农民的金融资本管理意识、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构建金融服务平台、加大风险的防范与控制力度等相应措施,促进农村金融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农村金融;困境;完善对策
中图分类号:F724.6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2.12.033
21世纪是互联网的时代,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移动通信的高速发展,金融领域在新经济形态下被重新洗牌,经济社会发生颠覆性变革。农村金融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命脉,仍存在建设短板,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显著。“互联网+金融”将一池金融活水注入“三农”领域,成为农村金融发展新趋势,助力乡村振兴。
1 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背景
互联网金融是指金融机构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为用户提供借贷、投资、资金融通等金融服务,打破了传统业务边界,是“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金融转型发展的新模式、新方向。不同于传统金融业务,互联网金融克服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其覆盖范围广、操作便捷高效、成本低等特点使社会公众的接受度与认可度明显提升,尤其在理财、投资等方面。互联网金融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变革,逐渐深入传统金融业务的核心。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金融高速发展,互联网本身的虚拟性和技术漏洞使金融风险进一步提高,为金融监管体系的完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农村地区受环境、资源、人口、交通等条件的限制,经济基础薄弱,金融领域发展缓慢。由于信息不对称、资金需求量小等诸多原因,农村群体成为资本市场上资金需求的长尾群体,往往被金融机构所忽视。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持续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加强农业信贷支持,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互联网金融的提出和发展赋予了农村金融全新的生机和活力,使金融资源流向传统金融无法涉及的小微领域和长尾市场,弥补了传统金融机构在金融资源配置领域中的不足,加快了農村金融的发展步伐,但也给农村的金融发展带来一定的挑战[1]。
因此,为了促进农村金融的健康发展,必须积极抓住机遇,制订完善的解决对策,帮助农村金融突破困境,更好地顺应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将农村金融发展推向全新的高度。
2 互联网金融对农村金融发展的作用
2.1 不断优化农村金融平台
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可以突破原有金融布局的空间格局,为金融服务的自由化、便捷化奠定良好的基础[2]。在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帮助下,金融机构可以给农村金融提供品质更高、品种更多的金融服务,借助手机App,利用互联网,诸多金融服务可以得到落实,如在线支付、在线转账等,充分发挥农村金融服务的便捷性优势,提高了长尾群体信贷业务的可得性。同时,互联网金融向农村市场引进了农业保险、农业债券等创新性金融产品,并积极拓展无抵押贷款业务,有效缓解农民的抵押压力,在高度了解用户需求的基础上,实现农村金融服务产品的创新,更好地满足农村金融市场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
2.2 不断完善农村征信体系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传统金融服务模式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互联网的交互整合技术可以促进用户数据搜集、整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借助网络技术的应用构建完善的个人信用体系。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实践中,采用线上填写线下督促的方式,更好地完善农村金融征信体系,从而实现安全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顺利构建[3]。此外,在互联网征信体系的构建作用下,农户的金融理念和信用意识也可以得到
不断强化。
2.3 有效控制和降低农村金融成本
互联网金融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共享性、开放性等方面,在互联网金融的强大推动力下,可以有效拓展农村金融渠道,为农村用户提供多元化的融资途径,并且将融资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其中,借助智能融资平台,可以为线上金融的自动化操作提供极大的便捷,在平台系统的支持下,促进融资的审核、授权、放贷等环节的顺利落实,避免在人力成本、物资成本等方面出现不必要的浪费。此外,在普惠金融服务出现以后,农村金融主体通过普惠服务,可以发挥出强大的资金扶持作用,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4]。
3 发展困境
3.1 农村金融机构有待进一步完善
我国传统的农村金融体系中,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邮政储蓄等机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其服务内容与业务范围比较单一,商业性金融产品与服务明显不够,服务内容仍以农业企业与农业项目为主。另外,农村金融网点少而散,金融基础设施较不完善,较难满足农村客户在金融方面的需求,金融市场参与率较低。
3.2 农民金融资本管理意识薄弱
现阶段,相关部门与行业提高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特别是对于互联网金融在农村的建设水平。在我国,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拥有活期储蓄账户的用户数量也得到了明显增加,但农村传统的农户家庭资本管理意识较为薄弱,不仅对基础的储蓄重视度较低,而且对保险、股票等金融产品更是一概不知,仅有的理财就是储蓄存款,但是储蓄观念仍然较为匮乏,储蓄习惯也有待完善。
3.3 政策扶持力度有待提升
在传统农村金融政策影响下,我国的农村金融机构以吸收存款为主,不符合当前的金融发展趋势。互联网金融产品作为重要的投资方式之一,可以为用户提供低成本、高收益、便捷性强的投融资渠道。农户在互联网平台和移动终端的支持下,可以将闲散的资金利用起来,以此获得收益,且通过与金融机构其他金融产品进行对比,其风险低、使用便利等优势显著,对于农户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但是难免会冲击并影响到传统金融存款业务的开展,故应加大政策扶持与引导力度。此外,农村金融活力低下与缺少完善的信用体系也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在政策扶持方面,也要涵盖构建完善的信用体系这一内容。
3.4 信息系统较为滞后
对于一些农村金融机构来说,在资金实力有限的情况下,信息系统更新存在着严重的滞后现象,尤其在涉及跨区域跨行的金融业务时,其不仅不利于客户体验的提升,而且对于跨区域发展也会产生不利影响。与此同时,基于互联网背景,金融机构线上业务所需的系统平台开发力度明显不足,特别对于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软件开发力度有待加大,这已经成为影响客户体验的重要因素之一。
3.5 风险多元和防控力度有限
金融行业的风险相对较高,且互联网的潜在风险隐患不容忽视,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农村金融的风险隐患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在互联网金融交易中,例如信贷过程中,相关信息需要金融需求主体仔细填写,但其完整性、真实性难以保证,从而使得后期借贷资金监管、回收存在极大的隐患。同时,在互联网金融服务领域内,信用评估起着较大的作用,农户在农村金融需求中处于主导地位,但其信用方面的认知水平较低,难以确保信息的准确无误,违约风险较高,极容易威胁到农村金融主体的合法权益。此外,由于互联网本身的风险系数较高,在具体操作时,如果农户的辨别意识较低,技术风险、欺诈风险将会成倍上升。
4 应对策略
4.1 健全科学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
为了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加强科学的金融机构体系构建至关重要。国家和政府应采取措施扩大农村金融在农村领域的覆盖面,给予农村金融组织发展以正确的指导,有效落实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使资金来源渠道满足农户的多样化需求。同时,应该加强政策性金融和民间金融的合作,借助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应用,对农村金融新领域进行拓展,确保金融产品结构得到不断强化,凭借多样化的金融产品,与农户需求达成高度的统一,从而充分发挥互联网金融在农村金融发展中的支持力量,促进农村金融更好更快发展。
4.2 提升农民的金融资本管理意识
随着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要对农民加大相关金融知识的宣传力度,引导农民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要通过普及教育,使农民的金融管理意识得到有效提升;也要及时向农民广泛传授金融资本的管理手段与方法,不断纠正与提升农民的财富管理能力与理财观念。同时,应提升农民对互联网知识的认知水平,引导农民对网络平台、电子商务平台实现合理应用,提高在融资、储蓄活动等方面的参与度,并且要不断强化人们的风险防范与控制意识,提高资金管理效率,在互联网的大力支持下,使農村金融发展
更具活力[5]。
4.3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在一个地区的金融发展过程中,仅借助社会力量往往无法满足金融发展的需求,必须要各个方面的相互协作,促进整个金融业的发展。金融行业繁杂性、分工明确性特点显著,能对各经济个体提供有力支持,并推动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出现。因此国家的宏观政策,在税收、金融政策等方面,应给予农村地区部分小微企业以重点扶持,加强绿色通道的构建,有效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促进个体经营者与小微企业健康发展。同时,政府部门可以采取措施对农户家庭的投融资等金融服务提供规划和指导,提升家庭资本的管理水平,也可以从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出发,基于法律法规,给予惠民政策资金倾斜及不断优化金融结构,拓展金融发展空间,确保金融发展水平的稳步提升。
在政策支持方面,信用体系的构建是金融主体经营活动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凭借完善的信用体系,可以有效预防风险的出现[6]。1)政府应加大农村金融主体信用体系建设力度,借助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不断优化升级农村信用体系,使信用评估与精准性、效率性要求相符。2)政府应对国家金融政策进行深入分析,与“三农”问题中的金融需求相结合,对相应的金融政策进行不断优化、调整,以此来为信用体系的构建提供助力,促进农村金融的健康发展。
4.4 构建金融服务平台
基于互联网金融要求的角度,金融机构必须注重自身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1)对于农村金融机构来说,应认识到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重要作用,提升数据分析和资源整合能力,更好地把控市场变化,为经营管理效率和水平的提升创造有利条件。2)注重农村金融机构资源的整合,加强一体化资源整合平台的积极构建,不断强化客户与产品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断了解客户多样化需求,确保业务种类的合理匹配,并通过数据分析的支持,提升金融机构服务的精准化水平。3)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加强跨界合作,加大与同行数据信息的共享力度,借助大数据和云计算,充分考虑和挖掘客户需求偏好,为跨界客户资源的分析提供便捷。4)加强全国信息平台的构建,消除各金融机构与地区之间的业务障碍,保证农村金融机构与其他银行合作与往来的有效性。
4.5 加大风险的防范与控制力度
对于农村金融机构来说,要做好以下工作。1)积极构建风险防范体系,确保风险防范理念存在于金融服务整个环节中。2)加强监管机制的构建,要基于农村金融服务现状,从互联网金融特征出发,为监管制度的制定提供有利的指导,将主体监管责任明确化。当监管问题发生时,应及时追溯对应主体的责任,以此提升风险控制与防范水平。3)加强智能风险监测系统的引进,通过现代化技术,给予风险评估、预测有力的技术支持。
5 结语
网络信息化的出现与应用,给农村金融的普及推广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但是由于农村金融缺乏牢固的基础,一定程度上很难实现互联网金融与农村金融发展的紧密融合。因此,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应给予农村金融发展有力的支持,从而赋予农村经济发展全新的动力和生机。
参考文献:
[1] 王庆勇.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农村金融转型发展问题及对策探析[J].营销界,2019(47):7.
[2] 尼释元.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背景下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问题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21(7):176-178.
[3] 刘刚,张恺新.新基建背景下农村金融发展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J].农业与技术,2020,40(23):140-142.
[4] 章珑珑.农村金融发展的现实困境、模式创新与政策协同:基于产业融合视角[J].市场周刊,2020,33(10):139-141.
[5] 吴春霖.农村金融发展的困境与解决策略[J].吉林农业,2019(24):45.
[6] 陈娟利.乡村振兴背景下杨凌示范区农村金融体系数字化转型升级路径研究[J].现代商业,2021
(35):99-101.
(责任编辑:张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