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与歌德

2022-07-04 12:30曾艳兵
名作欣赏 2022年9期
关键词:歌德中国文化鲁迅

曾艳兵

关键词:鲁迅 歌德 影响 中国文化

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中国现代思想和文化的代表。歌德(1749—1832),德国文学家、思想家,德国古典文学的开创者,德国思想文化的代表。今年恰逢歌德去世190周年。鲁迅在中国的博物馆,一如歌德在德国的博物馆,均为各自民族文化之象征。两位文化巨人虽然没有生活在同一个时代,但并非没有时空交集。鲁迅的思想和创作显然受到过歌德的影响,歌德特别敬仰和推崇中国文化,而这种文化本来就是鲁迅生长的土壤。因此,鲁迅和歌德并非是两颗永远也不可能交叉相会的行星,而是有着相互影响的两位巨人。当然,鲁迅对于歌德的影响,主要是因为鲁迅对歌德的关注、阐释和论述,从而改变了我们对于歌德的某些认知和看法。

鲁迅熟悉歌德,亦熟悉他的《浮士德》,鲁迅对于歌德及其《浮士德》多有评述。早在1907年,26岁的鲁迅在《人之历史》一文中便论及歌德:“有瞿提(W.von Goethe)起,建‘形蜕论。瞿提(歌德)者,德之大诗人也,又邃于哲理,故其论虽凭理想以立言,不尽根于事实,而识见既博,思力复丰,则犁然知有相互之关系,其由来本于一原。千七百九十年,著《植物形态论》,谓诸种植物,出皆原型,即其机关,亦悉从原官而出;原官者,叶也。次复比较骨骼,造诣至深,知动物之骨,亦当归一,即在人类,更无别于他种动物之型,而外状之异,特缘形变而已。形变之因,有大力之构成作用二:在内谓之求心力,在外谓之离心力,求心力所以归同,离心力所以趋异。归同犹今之遗传,趋异犹今之适应。盖瞿提所研究,为从自然哲学深入官品构造及变成之因,虽谓为兰麻克达尔文之先驱,蔑不可也。所憾者则其进化之观念,于康德倭堪诸哲学家立意略同,不能奋其伟力,以撼种族不变之基础耳。有之,自兰麻克始。”鲁迅特别论及歌德的《植物形态学》具有生物进化论意义,为“达尔文之先驱”。这里的兰麻克(Jean de Lamarck,1744—1829),现在通译为拉马克,法国生物学家,生物进化论的先驱者。鲁迅于1898年入江南水师学堂学习,1899年转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路学堂学习。1902年毕业后赴日本留学,先入弘文学院学习日语。1904年鲁迅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习。多年以来鲁迅专业所学均为自然科学,因此,对歌德的自然科学成就更容易理解,且尤为关注。

鲁迅所说的歌德《植物形态学》(The Metamorphosis of Plants),又译为《植物变形记》(或译为《植物形变论》),出版于1790年。鲁迅所说的“形蜕论”即源自此书。《植物变形记》是歌德出版的第一部自然科学著作。我们知道,歌德既是文学家,也是科学家,他在自然科学史上拥有一席之地。该书“不失为诗学感性和科学理性高度结合的典范作品,是歌德推动人类科学地理解植物所进行的有益尝试”。历史学家罗伯特·J·理查兹评价该书“种下了一颗思想变革的种子,必将改变19世纪生物科学的发展”。歌德对植物学一直情有独钟。他认为动物和植物都存在着一种“原形态”,植物的“原形”(Urpflanze)就是叶子。歌德认为,植物的所有器官均源于叶,这就是“变态叶假说”。“叶”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器官,它从叶变形为茎生叶、萼叶、花瓣、雄蕊、雌蕊等,这个过程就是“植物的变形”。植物从其原形经过长期演变进化成现在的样态。歌德《植物变形记》中写道:“无论是谁,只要对植物的生长过程稍有关注就能够轻易地发现:植物体某些外在结构处于频繁变化之中,这些结构的形态变得与邻接的其他结构相似——有时两者竟完全一样;有时两者的共同点会较多,抑或偏少。”歌德创造了“形态学”(morphology)一词,即“对生态结构进行系统研究”。歌德的思想影响并塑造了19世纪的生物学。达尔文熟悉歌德的理论,并在他的进化论中引用过歌德的著作,因此,鲁迅说歌德实为“达尔文之先驱”,亦可谓真知灼见。

歌德与中国的关系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根据现在的资料记载,中国文字里第一次有关歌德的记述,出自清光绪年间的驻德公使李凤苞(1834—1887)。他在1878年11月29日《使德日记》中写道:“按果次为德国学士巨擘,生于乾隆十四年。考充律师,著《完舍》书。”这里的“果次”就是歌德,《完舍》即为《维特》(《少年维特之烦恼》)。第一个真正懂一点歌德的中国人应该是辜鸿铭(1856—1928)。“辜鸿铭不只了解圣地魏玛对于德国的意义,而且能用纯熟的德语和德国人谈论歌德,并为当时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的德国已经背离歌德精神感到忧虑。”辜鸿铭崇拜歌德,尊他为欧洲的最高人物,这一点毋庸置疑。

鲁迅将Goethe译为“瞿提”,读音似乎并不算准确。据目前所掌握的材料来看,“歌德”这个译名可以断定是在《三叶集》一书中由田汉首次使用的。《三叶集》在五四运动的第二年即1920年,由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该书收集了田寿昌(田汉)、宗白华、郭沫若三人1920年1月至3月的通信数十封。田汉在序中写道:“写信的时候,原不曾有意发表出来。后来你来我往,写的多了,大体以歌德为中心……”当然,他在书中也经常使用“哥德”这个译名。“而在此前后歌德在我国还曾有过‘果次‘俄特‘贵推‘瞿提‘瞿德‘哥的‘高特‘貴特‘据台‘戈忒‘勾特‘葛德‘柯德等一系列的名字。这些名字有的念起来与原名相去甚远,显系从其他文字辗转翻译过来的;有的念起来感觉怪异。结果经过时间和广大读者的选择,终于胜出并获得了长久生命力的还是田汉的歌德。”鲁迅的译名“瞿提”显然也有些怪异,后人也就不再使用了。

鲁迅在《摩罗诗力说》中写道:“日耳曼诗宗瞿提(W.von Goethe),至崇为两间之绝唱。”鲁迅将歌德还是译为“瞿提”。稍后鲁迅又写道:“德诗宗瞿提,亦谓为绝世之文。”在鲁迅看来,歌德就是日耳曼诗宗或德诗宗。鲁迅在论及裴伦(拜伦)的《曼弗列特》(Manfred,现在通译为“曼弗雷德”)时写道:“曼弗列特意志之强如是,裴伦亦如是。论者或以拟瞿提之传奇《法斯忒》(Faust)云。”鲁迅将“Faust”译为“法斯特”,这个音译其实比“浮士德”更为准确。不过,与“法斯特”近似的译名更早见于王国维1904年写的《红楼梦评论》。王国维将《红楼梦》与《浮士德》相提并论,称它们都是“宇宙之大著作”。王国维写道:“夫欧洲近世之文学中,所以推格代之《法斯德》为第一者,以其描写博士“法斯德”之苦痛及其解脱之途径最为精切故也。若《红楼梦》之写宝玉,又岂有以异于彼乎。”这里的“格代”即为歌德,法斯德即为浮士德。这以后,鲁迅又多次论及过歌德与《浮士德》。

1929年2月鲁迅在《致〈近代美术史潮论〉的读者诸君》中写道:“我所选译的书,这样的就够了,虽然并非不知道有伟大的歌德,尼采,马克斯,但自省才力,还不能够移译他们的书,所以也没有附他们之书以传名于世的大志。”这里,鲁迅将“伟大的歌德”与尼采和马克思相提并论,足以见歌德的重要意义了。

1929年3月8日,鲁迅在日记中写道:“夜邀柔石、真吾、方仁、三弟及广平往ISIS电影馆观《Faust》。”该影片由美国米高梅影片公司1926年出品。1926年由F·W·茂瑙(F.W.Murnau)执导的德国影片《浮士德:一个德国民间传说》(Faust—Eine deutsche Volkssage)上映。该片为黑白无声片,改编自《浮士德》第一部,讲述了浮士德和少女玛甘蕾的故事。影片开始也是天使和魔鬼打赌:魔鬼若能够俘获浮士德的灵魂就将整个世界交由他统治。于是,魔鬼给城市带来瘟疫,浮士德绞尽脑汁也找不到解药。危难之际,浮士德与魔鬼订立契约:魔鬼帮助浮士德满足一切欲望,浮士德一旦感到满足,灵魂就归魔鬼所有。魔鬼让浮士德返老还童,年轻的浮士德看到了肉欲狂欢的世界。浮士德爱上了少女玛甘蕾,魔鬼设计让少女也爱上了浮士德。玛甘蕾给母亲服用了过量的迷魂药,误杀母亲。玛甘蕾的哥哥瓦伦丁与浮士德决斗,被浮士德杀死。玛甘蕾成为镇里的罪人。漫天雪舞的冬天,孤独无助的玛甘蕾生下了自己的孩子,孩子在雪地里死去。玛甘蕾被当成杀人犯,判处火刑。浮士德闻讯后匆匆而来,最后他奋力冲上火刑台,与玛甘蕾一起从容赴死。这一幕感动了上帝,从而也战胜了魔鬼。影片结尾显然不同于歌德的《浮士德》,但也合乎情理,更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这里当然不是探讨鲁迅的思想和写作如何受到《浮士德》电影的影响,更重要的是探究和分析鲁迅为什么热衷于观看电影《浮士德》,是否是因为《浮士德》在鲁迅青年时代留下了太深的印象和记忆,以至于他对有关《浮士德》的一切都感兴趣,并且欲把这种情趣和爱好分享给自己的亲朋好友。

1930年6月,鲁迅写了《〈浮士德与城〉后记》。《浮士德与城》是俄罗斯作家卢那察尔斯基创作的剧本,柔石译,该书由英文转译为中文,1930年9月由上海神州国光社出版。《浮士德与城》是受歌德《浮士德》第二部启发而创作的。浮士德此时在寻找一座“自由之城”,“浮士德死后,戏剧也收场了”。l鲁迅在介绍了卢那察尔斯基的生平及文艺思想和基本观点后写道:“因为新的阶级及其文化,并非突然从天而降,大抵是发达于对于旧支配者及其文化的反抗中,亦即发达于和旧者的对立中,所以新文化仍然有所承传,于旧文化也仍然有所择取。这可说明卢那察尔斯基当革命之初,仍要保存农民固有的美术;怕军人的泥靴踏烂了皇宫的地毯;在这里也使开辟新城而倾于专制的——但后来是悔悟了的——天才浮士德死于新人们的歌颂中的原因。”卢那察尔斯基的《浮士德与城》对歌德的《浮士德》是有所改动的。浮士德幻想建立“自由之城”,他对民众实行专制,故而遭到反对不得不退位。最后他终于悔悟,投靠民众,开创新城,在民众的颂歌中死去。鲁迅对于卢那察尔斯基有关浮士德的继承与创新也了如指掌,其点评准确而又精当。

1936年鲁迅在《〈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序目》提及珂勒惠支的石刻《格莱亲》(Gretchen),原石已破碎。鲁迅写道:“浮士德爱格莱亲,诱与通情,有孕;她在井边,从女友听到邻女被情人所弃,想到自己,于是向圣母供花祷告事……她在剧本里,后来是将她与浮士德所生的孩子投入水里淹死,下狱了。”鲁迅对《浮士德》情节如此细腻地叙述,足以证明鲁迅对歌德及其《浮士德》熟悉的程度。

鲁迅对于歌德及《浮士德》的关注和喜爱并不是简单地因为歌德是德国文化名人、世界文豪,也在于他们的精神相近,追求相似。当精神追求上升到极高的高度时,古今中外的圣哲不仅是相似的,有时简直就是相同的。歌德一辈子都在思考、探寻、求索,鲁迅亦然。浮士德性格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永不满足。“任何喜悦、任何幸运都不能使他满足,他把变幻无常的形象一味追求;这最后的、糟糕的、空虚的瞬间,可怜人也想把它抓到手。”永不满足就是对无限的追求,这也是哲学的最高追求,但这必定会导致最大的悲剧发生。浮士德所迷恋的狂放生活不可避免地要成為他的精神地狱。最后,浮士德经历了地狱的考验,他超越了自我,并从中得到了满足,但与此同时也宣告了他有限的肉体的死亡。浮士德的这种永不满足的精神与中国孔孟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非常接近。冯至说,《浮士德》的主题就是《易经》里所说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鲁迅在他的《墓碣文》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惨烈的追求,较之浮士德更有过之而无不及:

抉心自食,欲知本味。创痛酷烈,本味何能知?

痛定之后,除除食之。然其心已陈旧,本味又何由知?

鲁迅的“抉心自食,欲知本味”,那将是怎样的一种状态和追求呢?那将永远是不可能的,因为抉心之后,创痛酷烈,是尝不出味道的;而痛定之后,心已不再新鲜,本味早已消失殆尽。这就是对极限、对无限的追求,而这种追求的前提是人的生命和能力都是有限的。因此,我们所能做的只能是用有限象征无限,用有形象征无形,用死亡象征生命,用空间象征时间,用言说象征那些无以言表的东西。浮士德永不满足的追求也罢,鲁迅的“抉心自食”与歌德的“时间停留一下”也罢,莫过如此。

猜你喜欢
歌德中国文化鲁迅
歌德的书
鲁迅,好可爱一爹
鲁迅《自嘲》句
以《最蓝的眼睛》为例看异域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浅析当代形式下中国文化在德国的影响及渗透
我要歌德的书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
朗费罗与歌德文缘关系及其理论意义